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222章 引君入瓮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222章 引君入瓮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2:16 来源:88小说

秦朗觉得很有趣,眼前的这波人中竟然藏着一个对自己饱含恶意的家伙。

胶州参将邱永康!

这家伙的恶意杀意已经都快要凝成实质了。

虽然表面上他是满满的恭敬。

所以说,天下最好的演员都在当官,这话果然不假。

秦朗要在胶莱河口立下一座稳固的大营,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相应的物资,只凭靠船队随船装载的那些东西可不够。

船队更多的船舱是用来运送各类军需粮秣的。便是随军民壮总数也不过三千余人。

黄景义二话没说,立刻就令人回去组织劳力和物资速运了,然后赵志高和邱永康也迅速转回,前者是什么都不用做,后者就需要尽快整顿队伍,然后与秦朗会师了。

邱永康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暴漏了,还心下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跪舔**得手了,秦大驸马果然拒绝不了一支主动来当炮灰的队伍。

他是高高兴兴的回去了,神采飞扬,只恨不得能高唱一曲。

而胶州的州官吴庆宁则就留在了胶莱河口。

吴庆宁没什么不愿意,秦朗留下他明显是要利用他作为胶州父母官的身份,更好的联络地方,吴庆宁乐意效劳。

“吴知州与邱参戎一地相处,想来是深知其为人的。就是不知吴知州以为邱参戎如何?”

黄景义等人开去后,帐中就只剩下了秦朗和吴庆宁,秦朗问道。

吴庆宁怕是没想到秦朗会如此的直截了当,支吾了一会儿才说起了邱永康的好话来,但又比较的有分寸,没有把什么知兵善战, 勇猛果敢这类的词汇用到他身上。

却是吴庆宁以为秦朗是思量着如何用邱永康, 他自认不会这个时候断人前程了。

吴庆宁给秦朗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人并没有投清降鞑, 他这么评价邱永康,说明什么?说明邱永康降清之事做的甚为严密,做的相当谨慎,连吴庆宁都没什么发觉, 那就不是浮山城内部监管不力的问题了。

不过吴庆宁会这么的想, 那完全是因为他根本不了解秦朗。

李轩在秦朗问起邱永康的时候就立刻意识到了不对,看着吴庆宁退下,立刻就问道:“可是那姓邱的有不对?”

“此人已经投鞑。”

这也是帐中再没有其他人,要不然非一个个睁大眼睛, 满脸懵逼不可。

但李轩知道秦朗有天佑啊。

凶厉的狠色立刻充斥了李轩的双目, “狗汉奸。他还敢主动来我军大营,这是要……”

投清降鞑的事儿李轩已经听的多了,但已经投了鞑子却还要往秦朗身边凑, 这是想要干嘛?

就很不言而喻了。

所以邱永康更该死。

“什么事儿都怕不明白,藏在暗处的才最可怕。这种已经露在明面上的货色,想杀他不过是举手之劳。”

秦朗转动起脑子。

他觉得‘引君入瓮’这条计是很不错的。

邱永康既然主动往自己身边凑,那么协助清军击破他部,甚至击杀他,都必是邱永康之所想。而只要秦朗适当的露出破绽,给邱永康以可乘之机,胶莱河口大营可远没有浮山来的牢固。

清军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大好良机的。

到时候一通火箭洗地, 秦朗再收获一场大胜, 岂不是手到擒来?

而不提秦朗这边设想,单说柯永盛那里。

此人出身柯家, 那是老牌的汉奸家族了。在汉军镶红旗中影响力甚是不小。

他的叔叔柯汝极天聪八年(1634)就是鞑子的礼部参政, 崇德二年(1637),晋世职二等轻车都尉, 崇德三年(1638), 去礼部参政职, 专任甲喇章京。如今已然是镶红旗汉军副都统。晋世职一等轻车都尉了。

柯永盛在松锦大战中初立功勋, 之后两年里屡屡受奖,鞑清入关之后, 更是数立战功,在鞑清最初的计划中, 清军攻克登莱之后,柯永盛便是胶州总兵。

只不过清军对齐鲁的攻势明显没有计划中的顺利,那最大的区别便是清军主力没能轻松击溃拦截的明军主力,以至于白白浪费了最有利的时间。

现在看似齐鲁清军对胶东的攻势如火如荼的,可实则清军自身都没有夺取登莱的信心。

甚至要不是还有邱永康这张底牌,柯永盛对于攻取浮山都已经不抱希望了。

清军这次在浮山地区第一次品尝到了棱堡的真正滋味,那太不好受了。

柯永盛永远也忘不了炮队章京那崩溃的表情,一颗颗炮弹打过去,十发里头却有七八发偏出。

后者低矮的水平线高度实在很难被标准。

稍微高一点就远远的飞了出去, 稍微的第一点就又射程不足。

对手的棱堡只一个海拔高度问题就让清军苦恼不已。

而等到清军大队人马真的对棱堡发起进攻时,则又发现棱堡的海拔高度低是真低, 可相对高度却一点也不低。

因为棱堡向外三五丈范围内,都已经被秦朗军给挖空了。

棱堡就相当于一个半地下层,肉眼看着至少一半是在地平线以下的, 但人家又在堡垒周边的挖出了一丈多深的大坑,你想要碰到棱堡的壁垒,就要先下到坑里, 这相对高度立马就翻增了一倍。

而且棱堡上配置有大量的火炮,无论是实心弹还是开花弹,亦或是散弹,无论是火枪弹子还是手榴弹,棱堡上都火力充足。

更可怕的是,当进攻的士兵扛着云梯盾牌辛辛苦苦的跑到了棱堡下方,贴着棱堡的壁垒堆积器械和兵力的时候,棱堡却因为自己多角星的形状而两两凸角之间都可以形成交叉火力,各个角度还都有专门正对着棱堡切面的火炮……

那简直就是一场送死的游戏。

大批的清兵被两个凸角上的守军枪炮射杀,可悲的是他们连躲藏的地方都有,你挡得住前面挡不住后面啊,挡住了后面前面则又门户大开了, 这就是交叉火力的厉害。

还有就是那一门门贴着棱堡切面射击的火炮, 任凭你在棱堡下堆砌了多少人, 一炮下去就是血肉横飞, 彻底糜烂。

人的血肉怎么能跟炮弹对抗呢?

那些贴着棱堡切面射出的炮弹,可是想打偏都难得。因为棱堡在设计的时候, 专门在贴着堡垒脚下挖的有一条壕沟,壕沟并不深,但却绝对能保证打进来的炮弹能沿着壕沟直直的向前运动。

所以它们可以完美的扫荡一切呆在棱堡墙下的清兵。

不管是人还是刀枪还是长梯器械,通通给你镇平。

柯永盛并不是在爱惜手下的绿旗,实在是他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强攻猛打,就是把自己手中所有的兵全都填进去,能不能把眼前的第一排棱堡给攻下呢?

柯永盛想都知道那是妄想。

他多番尝试过进攻,白天受挫后就夜里发起进攻,晴天不成了就雨天发起进攻,可惜没用。

守军非常谨慎,平日里棱堡上搭的就有战棚,下雨的时候更会把小木楼推上来。

柯永盛通过邱永康知道,那种小木楼在秦朗军这里被称为移动木楼,是专门针对风雨天使用的一种器械,还可以迅速修补坍塌的城墙。

是秦朗军从历史上的南宋名将杜杲那里学来的。

端平入洛失败,蒙军反击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蒙古宗王口温不花部攻安丰,时杜杲知安丰军,他先把军民迁到淮城,命儿子杜庶押运银粮接应,设伏兵于城的四周。蒙古军扑了个空,杜杲即率军穷追猛打,大获全胜,蒙古军败退。稍后卷土重来的蒙军又利用火炮攻城,把安丰城的城楼全部摧毁。杜杲一开始也是一坏即马上补上,可后来他发明了一种用木材搭构起来的移动木楼,因为很高,可以放到护城壕沟的旁边,上面开有箭窗可以射击,楼与楼之间用横木连接,可以如同城墙上一样的调动兵力,这种楼的坚固度是普通城楼的三倍,而且制作方便,杜杲一下子就做了几百个,布置成防线,哪个楼被蒙军击毁了就同位置换一个新楼上去,就如同一道移动城墙。

秦朗军就是从中吸取了经验,他们不需要造多高的木楼,而只需要可灵活移动的小木楼即可。

一旦出现风雨天气,就把小木楼推上城头,守军待在其中,风吹不着,雨打不着。枪炮火器一应威力聚在。

柯永盛绞尽脑汁也无计可施,最终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邱永康这个内应身上了。

而说真的,邱永康如果不能成功,他那千把人投不投大清,在柯永盛看来也意义不大。

鞑清现在真的不缺兵马。

李自成在中原仓惶丢弃了大片豫东土地,其上本来的李顺兵马,不少都降了鞑清。

再加上西路军的主力已经又恢复了攻势,柯永盛可不认为李自成能在关中之地长久的待下去,而他这一败,还不知道能叫多少李顺军投效鞑清呢。

再或者说他们齐鲁兵马,那至少竖起旗来招兵,也照样能招到人手,可问题就在于他们的钱粮不足啊。

要不是有了益都的缴获做补充,齐鲁的绿旗兵上半年的粮饷在哪儿,那都是个问题呢。

到时候少不了还要劝一劝那些士绅贤达们多多为朝廷分忧。

可现在秦朗的到来却突的叫柯永盛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邱永康那家伙竟然好运的混到了秦朗身边,这不是老天祝他柯永盛建功吗?

如果能一举击破浮海北上的秦朗军,尤其是一举擒杀秦朗本人,那他柯永盛将来之前途,必将是无限光明的。

兴奋之情充斥着柯永盛的内心,叫他一整夜都没有合上眼。

次日里一早就带人奔到了胶莱河口,看着前方已经耸立起来的秦朗军营垒,非但没有一点发愁的意思,反而是满满的喜悦。

因为邱永康的大旗已然在这座营垒里高高的飘扬起来了。

没过两日,一个更好的消息被邱永康使人送到了柯永盛的手中,却是秦朗准备攻打胶州州城,他部已经确定被秦朗带在身边了。

秦朗在彻底打牢了主营的工事之后,并没有再向外建造分寨。而是想要尽快对清军发起攻势,也就是收复胶州。

但在秦朗军登陆的消息送到军前后,柯永盛就已经从浮山前线后撤,回到了胶州城。

于是邱永康这伙主动来送的炮灰们就被秦朗带上了,还不出意外的被分配到了前军。

这在邱永康看来是个绝好的机会,在柯永盛看来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秦朗离开了胶莱河口,屁股底下没了战船,这样他再想逃脱生天可就难多了。

而且还离开了河口的那座坚固大营。

虽然后者的牢固程度远不能跟浮山相比,但也绝对比新建的营垒要强不是?

秦朗军杀到胶州城下后,便是立马修筑营垒,那也不能跟河口大营比不是?

他还嫌自己死的不够快的把邱永康带在身边,这不是找着去死是什么?柯永盛摩拳擦掌,直恨不能秦朗军下一秒就能出现在胶州城下。

同时,秦朗在胶莱河口耽搁了两三天时间,这军情战报也被迅速的送到了胶东各方面手中。

清军是无不大喜过望。

柯永盛在信报上把一切都做了说明,显得信心满满。而清军诸将看后也纷纷以为然。

有心算无心,这还不简单吗?

有了邱永康这么个内应在,大军一乱搅,短期内你就甭想收拾军伍,那时候清军想要击破秦朗军,甚至是趁机擒杀秦朗,那真的是很有把握的。

同时登州城里的巡抚曾化龙和水城的安义飞等人,也统统露出了笑脸。

援军到了就好啊,这一刻没人去想金陵。

因为没谁愿意看着清军在‘自己’地界上胡作非为的。

早早的把进入登莱腹地的清军打跑了,登莱的百姓军民就能多保留一份元气。

安义飞更是把手一挥,做出了水师立刻出动的决定。

横竖有秦大驸马亲自到场,那还能放任清军猖獗猖狂吗?

他甚至都不担心老巢水城的安危了。

还是趁着机会早早的去大清河逛一逛吧,这样以后见了秦大驸马也多少好说了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