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140章 一条辫子撬起的历史车轮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140章 一条辫子撬起的历史车轮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2:16 来源:88小说

曲阜,孔家。

“我早说过李贼非人主。此番他前有拷掠百官,人心尽失;后有山海关大败,兵锋大挫,气数将尽也。京城他是万待不下去的。”

“马后炮谁不会放?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要紧的是赶快把庙里的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给撤下去。这东西绝不能留,也决不能传出半点风声。”

“可现在咱们也不知道李自成究竟损失了多少兵马啊。大顺拥兵百万,一旦后续的大军蜂拥而至京城,战局再有了逆转又如何?”

“李自成他还逆转的了吗?郁洲山那位驸马爷可说过了,李自成山海关一败,颓势就要一发而不可收拾。接下来就是鞑清入关……”

孔家家老们七嘴八舌,各持己见,吵得孔胤植头都要炸了。

可最终他也不敢砸了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因为他不能确信李自成就真的一败涂地了,但不管怎么说李自成的位置是从庙里撤下来了。

非但如此,对于不久后秦朗与大明坤兴公主的婚事,孔家还要把礼单备的更加丰厚。

而京城里,就在李自成山海关大败的消息传到南方的时候,李自成的大军也终于回到了京城。

白太海再次见到罗虎的时候,都险些认不住眼前人了。

脸上的刀伤让罗虎大半个脑袋都被白纱包裹着。

山海关一战,李自成大败而输。

虽然他已经把刘芳亮部给拉上,实力远比历史同期的一片石大战兵力来的雄厚,可面对加进来的鞑清大军,李自成还是没能支撑的住。

不是大顺军不敢战不能战,实乃以寡敌众。若是把关中、荆北的五营主力通通聚集起来,拉出来跟清军正面决战,还真不一定会败。

但现在李自成身边只有十万精兵。

明明他都已经把吴三桂揍得只剩最后一口气了。数万八旗兵的加入,叫李自成大军的攻势戛然而止。

只不过李自成治军严谨,号令森严,李闯军的五大营也的确都是精锐老兵,多尔衮派出了数万八旗参战,也不能一举把李自成掀翻。

最后是把手中全部的兵力都压了上去,方才叫李自成不得不退。

作为闯营的骨干将领,罗虎率领的震山营三千军,本就是进攻时的锋锐,撤退时却又因为与鞑子纠缠的太深不得不殿后。

一来二去的,这支闯营的精锐部队,等退回京城时候,赫然就只剩下寥寥千人了。

主将罗虎被一刀砍在了脸上,险些丧命沙场。

“白太海。”

“小人在。”

“你说我大顺还能在京城站稳脚吗?”

“啊?”

罗虎的问话吓了白太海一大跳,这种话语那不是在要他的命吗。

“我大顺拥兵百万,皇爷今只是略守小锉……”

罗虎举手止住了白太海的话头,“我要听真话。”

真话?白太海那里知道说啥子真话,他说的都是秦朗的话。而且说真话他还要不要命了?

“放心大胆的说,我保你性命无忧。”

白太海低着个头,脑子里无数个念头在攒动着,也不止过了多长时候,猛地一咬牙,抬头直视罗虎。“将军明见,大顺在京城是站不住脚的。”

“之前皇爷以刘总爷拷掠百官,抢掠京畿富户百姓,已使得人心尽失。吴三桂兵锋不来则罢,否则就是遍地反旗,至少在京畿是如此。届时京师便是一座孤城,还是内心不稳的孤城。这如何还能守?”

“眼下大顺最要紧的是保住河东与关中之安稳。”

罗虎眼睛闭了上,他就知道白太海是有见底的人。皇爷自从山海关大败,心中就已经起了西还的念想。京城接下来就只剩下一次登基大典了。

“接着说。说说河东,说说关中。”

白太海拿定了主意就没再遮遮掩掩,这阵子他作为罗虎收入囊中的人,可从军中听到了不少小道消息。“小人此前曾听说皇爷进大同时候想要一刀杀了大同总兵姜镶?”

“是有此事。只不过为过天星所阻。”

过天星就是张天琳,这是李自成的老部下。李自成最终没杀了姜镶,留下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掌控大同,姜镶虽然仍被封为总兵,但已无大权。

只不过具体情况还很难说,姜镶毕竟在大同做了多年总兵,军中有的是愿意为他卖命之人。

他在大同军中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白太海心中有些鄙夷,都已经动过杀心,还付出过行动,竟然就这么的高高放过了,还留下一个不靠谱的人留守大同府,他真不知道李自成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那个张天琳在大同府,不理政务,不理军伍,整日以毁寺为乐,将云冈十寺全部破坏,简直是千年不遇的奇葩。

“将军明见,那姜镶明明是举兵投效了皇爷,不得封赏也就罢了,还险些挨了一刀,后又被剥夺兵权,他心中岂能无恼火?之前我大顺兵势威隆,姜镶自然不敢妄动。可现在皇爷山海关受挫,日后若再京师不保,姜镶他还能安分守己吗?”

“你是说……”

罗虎陡然睁开了眼睛,面部动作过大,肌肉抽动叫他还未愈合的伤口猛地一痛,只是这点痛苦根本就没有让他动容。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您说,要是您置身处地,您还会对大顺忠心耿耿吗?何况姜镶本就是一贰臣。”

“不但是大同的姜镶,还有宣府的王承允,皇爷都该防备着他们。”

白太海从来不惮于用最坏的恶意揣测人性。

他听过秦朗的分析,私下里且以为是很有可能的,而现在的这一步步现实无不证实了秦朗的猜测,那他自然就更对秦朗的话深信不疑了。

基于李自成会撤离京师,鞑清会入主中原,并且会施行汉法,交好士绅以安民心,成就女真入主中原之伟业,这样的举动来揣测,他觉得不管是宣府还是大同的前明降兵,那都是不可靠的。

“小人曾听说皇爷使人拷掠百官,即便只是些零头,即可代前明两年加派。然而这么多银子宣府大同的人马何曾见到过一文?”

“之前大顺如日中天时候,这一切都不成问题,可现在皇爷受挫,局势骤转直下,想要安定两镇人心军心,必然要重金施恩。”

“说实在的,杀姜镶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但现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以重金收买军心,再把王承允、姜镶的嫡系尽数剔出来杀了,把他们的田亩土地都给两镇兵将们分了。只要能把大同宣府两镇数万精兵牢牢的把控手中,皇爷就是撤出了京城,那大顺根基也固若金汤。”

还是那句话,中原和北直隶早就在此前的连绵战火和天灾**中耗尽了底蕴,反倒是秦地先有洪承畴,后有孙传庭,绞杀农民军,驱赶农民军,内部好歹得到了一些安宁,哪怕旱灾依旧,但民生却真的恢复了几分。

再加上河东之地,以及还被大顺牢牢握在手里的荆北之地和中原大部,李自成的根基真的并未受损的。

吴三桂背后的鞑清便是入主了京城,便是顺利占据了北直隶,乃至是中原大部,又能如何?

没钱没粮的,占了日子也不好过。

大顺这边实际上只要守住豫西便就可以。一边遮蔽荆北,一边沟通关中,一边掩护河东。

那河东,东有太行,北有崇山峻岭,南面也有大河相隔,鞑子就是绕道了南边又如何?就那几个渡口,看住了就是。

就李自成这底蕴,只要站稳了根脚,真的不怕鞑子的。何况齐鲁大半还在大明的手中。

并不想金钱鼠尾的白太海,毅然决然的给了本就已经偏离了原本轨道的历史车轮重重一脚。

他真的不想留辫子。

而至于秦朗那边儿,他这不更得罗虎信任,地位更高了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