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131章 皇帝的女婿不简单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131章 皇帝的女婿不简单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2:16 来源:88小说

崇祯帝没有白白浪费时间。

他这艘船上,有秦朗这种江淮起家的地头蛇,有沈廷扬这种豪商子弟,还有冯元飏这种生在江浙慈溪的江南士绅之后,再有都察院的一把手李邦华,有内阁辅臣范景文和兵部右侍郎王家彦,以及吴襄和吴三辅这样的兵头。

那已经能商议不少的事情了。

天下大势也就在这几个人的口中。

刘文炳、巩永固、周鼎、田弘遇这四个皇亲国戚,这就是摆设。天下大势大事他们也真不懂。

不过这四人谁不懂,却也知道吴三桂的份量,看着跪下的吴襄和吴三辅,刘文炳和巩永固是直着急,而周鼎田弘遇就恨不能捂嘴偷笑。

“辽西将门历来非忠贞干勇之士,早前的那些人就不说了,只说祖大寿,由此推彼,臣便信不过关宁军。”自然也信不过吴三桂。

吴襄和吴三辅之前跪在地上还更多是在做戏,可这个时候两人心里头就真的咯噔起来了。

是啊,老二在鞑清那边不但有个便宜舅舅,还有个亲大哥呢。

谁敢说他就真不可能投鞑?

“不过双边厮杀这么多年,到底结下了血海深仇,如果李自成是成事的主儿,臣以为吴三桂是会投李的。”秦朗并不觉得自己的出现会打乱了吴三桂的历史轨迹,哪怕他把吴襄和吴三辅提溜了过来,但吴三桂这个大孝子在历史上可是把他爹给‘孝’死了的。

“然而……”话音一转,这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李自成为什么不能成事了。

这一套要从根上说起,李自成三年不纳粮他就是自寻死路。实际上秦朗已经跟沈廷扬、冯元飏说过了,现在不过是重新再讲一遍。只是沈廷扬和冯元飏俩人之前听了谁也没往外说。

而今天秦朗却不管不顾的对着吴三桂直接开喷。

崇祯帝这些日子里的压力是很大的,他是真怕自己到了江南也撑不起架势。

李自成顺顺利利的进京,把他真的吓坏了。

这要是刘泽清、左良玉他们也被李自成传檄而定了,那大明江山可还怎么保啊?

他是真没注意到李自成新顺政权的软肋。

现在猛地提起了精神。

李自成也缺钱啦?那他怎么去解决了?

想想自己筹钱时候的艰难,崇祯帝现如今他有兴趣了。

“拷官追饷不过是如此。”

赶在诸人之前,秦朗又说话了。

“敢叫陛下知晓,这大明朝的官儿啊,贪污**早就从根上烂掉了。天下的百官,全都杀了,肯定有冤枉的。但要是隔一个杀一个,那必有漏网之鱼。”

“京城中如何搞钱,对那些当官的和富绅之家下手准没错。”

“那些个内阁辅臣、六部尚书,没个十万两不准出牢房;各部侍郎,各门堂官拿个五六万两,再叫你们舒坦;还有各部郎中和御史科道官员,这些个官小权大之辈,三五万两的总少不了的。”

“最大最肥的猪就是勋贵皇亲,还有宫内的大小太监,全都抄家了干净,也不会有人替他们喊冤叫屈。那银子田亩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敢胆不给,哼,夹棍烙铁伺候,看谁能顶得住?”

秦朗说话的时候把眼睛直瞄着周奎和田弘遇,盯得俩人脸都青了。

船舱内一片寂静,不管是崇祯帝,还是王承恩、范景文、刘文炳等,亦或是边上的太监宫娥,一个个全根木头人一样膛目结舌。

“这么一套流程走下来,千把万两银子还不是手到擒来?对了,还有京畿的富绅大户,那也是一群养肥了的猪,千把万的银子都往少了说了。”传说中老李可是敲到了七千万两银子的。

崇祯头有些晕。这事儿还能这么玩?对于他一个出身皇室又深受儒学影响了三十多年的人言,那是绝对与三观背道而驰的邪恶行径。

这是明抢啊。

“火烧到眉毛了,不做就亡,你做是不做?”

“但这又是饮鸩止渴。李自成若真如此行事,必大失人心。北地各省有多少官员要反正不说,那吴三桂先就要反悔。”

“可他一反悔又能怎么样呢?还来做大明的忠臣吗?笑话!”

就是满清不出兵打山海关,只李自成大军来袭,生死关头吴三桂又能如何?满清只管拿捏起来架子,有的是法子逼吴三桂就范。

这道理在场的人谁都懂。

“最多就是加层遮羞布,说什么联清灭虏,接师助剿的屁话。反正吴三桂他好不了。”

李邦华、范景文和王家彦全都用惊疑的目光打量着秦朗。

这个皇帝的新女婿真不简单啊。可不能全用武将的目光打量人,这位未来远大着呢。

崇祯帝把手摇了摇,这是赶人走的意思。他头疼,他头晕,他心里乱糟糟的。必须自己先理出个头绪来,这叫诸人来商议。

“不可怠慢了吴家父子。”

“奴婢遵旨。”

旁边的内侍忙应声道。

秦朗等人就各自回自己的船舱了。

接着大家就又划起了各自的小范围圈。比如范景文、李邦华和王家彦三人,比如沈廷扬和冯元飏,比如刘文炳和巩永固,比如周奎和田弘遇。

而秦朗与吴家父子是绝对的孤立。

而这一孤立就直到了登州。

那个时候船队的前头后尾就都已经知道秦朗的那番话了。

还别说,不少人觉得大有道理。

虽然有一些人说了李自成未必就会自毁根脚,干出那等自毁人心的蠢事,可李自成百万人马,无数官员,这钱粮耗费又要从哪里来,却是一个结不开的死结。

以至于到登州的时候,大多数的朝臣竟都默认了李自成‘拷官追饷’的这一选择。

农民军也就这一年多来改变了一些态度,之前时候不都是这么干的么。所到地方,先就拿官员富户下手。

在京城里拷官追饷,那是他们旧态复发。

而吴三桂?他也被很多人给‘认定’了。

毕竟吴三桂是不是周遇吉那样的朝廷忠义之臣,实际上大家都心中有谱。吴三桂绝成不了周遇吉第二的。

只不过不少人一时间还接受不了鞑清入关成就金国第二的事实。

照秦朗的说法,李自成军绝不是关宁军 鞑清的对手,又因为有自身根基不稳的缘故,李自成他这一败很可能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就跟大同宣府居庸关十几万大军接连投降一样,李自成极可能也要遭遇连败连挫,那十有**在北直隶与河东也难立住脚。

比较他在这些地方的根基太浅薄了。

甚至能不能保住中原和关中都难说。

只不过这话几乎被所有的朝臣勋贵认为是危言耸听。

更多人坚信鞑清入关成不了金国第二,反倒会是大明的一大助力。李自成没这么不经打!

他们的出现必会大大牵制去李自成的精力和兵力,大明反而能趁机喘一口气。

只要左良玉能守住荆州武昌长江一线,那大明至少还能保有半壁江山,等到李自成与鞑清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时候,大明未尝不可得渔翁之利呢。

对比秦朗的意见,这才是崇祯君臣更愿意来相信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