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122章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122章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2:16 来源:88小说

在大通桥坐上船后,崇祯帝是一刻都没有停歇,召集身边的勋贵众臣,商议大事。

一群人对于眼下的局面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商讨来商讨去,实际上还是崇祯已经用过的老办法。

封爵是如此,调兵遣将亦是如此。

一标伯爵侯爵里头,也就秦朗最不恶心崇祯,因为秦朗是真真正正立下大功的。

要不是他来的即时,就姜镶、王承允和唐通的德性,崇祯皇帝见势不妙时怕是想逃都难了。

冯恺章之前的绝望可不是假的。

崇祯帝决意留守京师,凭靠的就是唐通忠勇。结果这位总兵大爷把自己的忠勇献给了李自成。

所以秦朗是救驾之功,救驾之功得一伯爵,那很刺眼扎眼吗?

秦朗,云海伯也。

然后命刘泽清起兵击郭升,郭升是李自成派去经营齐鲁的大将;命高杰回驻归德,筹谋开封,适机恢复中原。

叫左良玉北击袁宗第、白旺,寻机恢复荆北。

然后下令黄得功部迅速前往淮安,刘良佐部分守凤阳、寿州,以总督马士英总领军政,凤阳监军太监卢九德迅速赶赴金陵,任金陵守备太监。

反正金陵的守备太监也不一定只要一个(现在是韩赞周),嘉靖朝的时候都有四个呢。

然后郑芝龙这个新鲜出炉的安南伯也要调派战船入长江。

还有给史可法、路振飞、赵之龙、刘孔昭等人的旨意。

一天多的时间,除了吃饭,崇祯帝真的是连觉都没有睡呢。他睡不着啊。

一闭上眼就是列祖列宗指着鼻子的破口大骂。

崇祯帝距离没脸没皮不知羞耻的咸丰爷可还差的远呢。

……

吴三辅站在船帮,眼巴巴的看着岸上的秦朗军。

他如果没有看错,眼前的这些秦朗军已经走了有三十里了吧?看看天上的太阳,这还不到午时呢,如此行军速度完爆关宁兵啊。而且更主要的问题是,昨天他们就已经走了五十里以上了。

岸上护卫的秦朗军人马与船上歇息的人马,算是两班颠倒。

上午、下午,上半夜,下半夜。

他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从京城走过了香河,已然是走了一半的距离。

然后现在还不到午时,就已经在武清境内,估计下午时候就能走到杨村河段,然后明天天亮之前抵到津门卫绝对不成问题。

吴三辅真就好奇死了。

秦朗这兵是怎么练的?一个个都是铁人铁脚板吗?

可是在军伍中历练多年的吴三辅深知道,这铁人和铁脚板绝不是说来就能来的,吃喝供给不上,张飞许诸也能练成病鬼。

强兵真不是说练就能练出来的。

而且看看人家这上下船交接时候的速度和秩序,任何一个懂兵的人都会把‘训练有素’四个字给按在他们头上。

一群体能超强又训练有素的军队,竟然是一支乡兵?这净瞎几把扯淡。

淮扬的军政官员就是一群瞎子。

秦朗骑在高头大马上,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悠闲。

雷达显示,李自成的大军才抵达京城,虽然已经立马就调派军队向东追击了,且速度还不慢,极有可能就是一群骑兵,可人数不多,且距离他们还有段距离呢。

在没有多余战马可换乘的情况下,讲真,骑兵的前行速度并不比步军快多少。

骑兵适合短距离下的快速攻击,因为战马是一个非常娇贵的“武器”,只要保养和后勤跟不上就会导致战马的行动能力大大折扣。

而李自成的骑兵显然也不会如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那样人配三马,乃至更多。

想要叫它们一日疾驰二百里的追上秦朗军,不用秦朗去打,对面的战马就已经全废了。

正常态势下,他们能一日保持个五六十里的行军速度就很不错了。现在是特殊情况那再来提升一截,一日七八十里,甚至是上百里,这已经是短期内所能达到的极限了。但如此速度比之秦朗军的移动速度可没有半点的优势。

靠着长久训练和优质供给下养成的强劲体力和一双铁脚板,秦朗军在轻装行进的情况下,一天百十里路是可以做到的。

尤其是他们还能分成两拨,一拨河岸护卫,另一拨上船歇息。

这李自成的骑兵还追个锤子哦。

然后就是津门卫南面的李闯军,他们抵到的时间会比京城追兵更快,但他们的人数较少。

何复等人早就把保定周边的船只给烧毁、销毁,刘芳亮军根本没办法乘船直入津门,现在其分出的那支兵马还依旧在津南的水坑水洼溪流河道里打滚呢。

可别把后世的津南地形套用在明末时候的津门身上,现如今的津南还是一片人烟不丰的郊野。

纵横交织的水道溪流和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坑水洼,以及排水极其不畅的水情,让这里每到多雨时节总会变成一片汪洋大海。

眼下是三月里,能走已经是不错的了。

所以这南路来的李闯军更多是沿着运河向北推进,然后就跟曹友义和沈懋爵撞上了。这二人带兵能力一般般,同样兵力也较为稀少,打败李闯军是不可能的,但靠着水陆地利,延缓李闯军的进度却不在话下。

秦朗估摸着西南两个方向的来敌,心里头一点压力都没有。

他这种做派带的新乐侯刘文炳都慢慢的放轻松了。

大部队行到杨村的时候,秦朗遇到了崇祯帝派来传旨的太监王廉。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秦朗有些懵逼的听着上命,前头的一段话他听不懂,但最后几个字他知道了,崇祯帝竟然给他封爵了,还是世爵,海云伯,然后副总兵也扶正了。

这可真是大大的惊喜啊。

“秦小哥,不,该是秦伯爷了。真是恭喜恭喜!”

刘文炳当先上来贺喜。

在他眼里,年龄不大又忠心可嘉的秦朗,正是现如今的大明朝所需要的肱股之臣。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想要起死回生,就少不了这些人的拼死效力。

“多谢侯爷了。这,这……”秦朗手捧着圣旨,脸上无比的激动,“实在是皇恩浩荡啊。”

虽然演技短浅,但眼下的这点事儿还难不住他。

他也的确是大大的惊喜。之前有个副总兵名衔就已经叫他十分高兴了,现在就更棒了。

伯爵在身,还是实权正印总兵官,文官算个屁啊,将来可以省他不少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