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当夜晚来临 > 终章(上)

当夜晚来临 终章(上)

作者:dearfairy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11:52:20 来源:免费小说

  趁着这几日阳光明媚,壬年抓紧把摘回来的桂花晒干,忙完后就去隔壁蹭吃蹭喝。

  从老家回来后,魏歇便一直留在家里摆弄花草和大黄,壬年都担心他憋出病来,干脆把做教案的电脑一起搬到了他家里。

  “我还以为你不会回来了。”

  空气里漂浮着桂花的清香,两人并排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她手撑着下巴。

  魏歇不明白:“我什么时候说我不回来了?”

  “因为你的目的都实现了啊,我们这里又不是大城市……”

  他进颐和工作本来就是为了调查父亲的死,如今真相大白工作也辞了,她实在想不出他还有什么理由要回到这个小地方。

  “你不是还在这里吗?”

  男人瞥她,壬年一喜,腼腆地低下头:“你的意思是,你会为了我留在这里吗?”

  “也不完全是因为你。”

  面前放着水壶和杯子,他给自己倒了杯热水,抿下一口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热闹。”

  大黄在院子里自娱自乐地跑来跑去,暖阳照在生了苔藓的矮墙上,四周围静谧安宁。

  “而且我爸不是让你替他传话了吗。”

  她是好女孩,要他好好珍惜。

  壬年感动得无以复加,侧身扑进他怀里紧紧抱住他,说:“那以后逢年过节、寒暑假什么的,我们就去新远过,带上老太跟奶奶一起。”

  “嗯。”

  他揉怀里的脑袋:“你爸妈什么时候回来?”

  他住在这边快半年了,一次都没见过他们。

  壬年嘟囔嘴,不是非常确定地说:“应该要过年吧,他们满世界到处跑,怎么了?”

  “那你跟他们说一说,今年过年尽量回来,我也让妈和爷爷奶奶过来。”

  两家人凑一桌,自然不可能只吃一顿年夜饭这么简单。

  壬年压住上扬的唇,戳他的胸膛:“你这样会不会太快了……”

  “很快吗?”

  “嗯……”

  他们才认识多久。

  魏歇玩着她一只手,悠哉悠哉地话锋一转:“我们是不是很久没看电影了?”

  “……忽然提这个干嘛?”

  他捏捏她的脸,没商量地说:“今晚安排。”

  她脑门立即往他胸膛一撞,手伸进毛衣里掐他的侧腰。

  “我算是发现了,你回来哪里是因为我,明明是为了你自己。”

  装得一本正经,本质上好色之徒一个。

  魏歇挑一挑眉,并不否认。

  他们俩在这头**,另一边,奶奶从屋里出来招手叫壬年回去,表情严肃。

  两个人对视一眼,壬年心里头打起鼓来,他拍拍他的背,起身与她一同回去。

  “有什么事吗?”

  到了家里,只见老太和奶奶都坐在客厅沙发里,壬年挑了出空位坐下,忐忑地开口。

  奶奶下巴一扬,示意放在桌上的卷轴,“你太奶奶刚才在你屋里看到的。”

  壬年将卷轴展开,是她打算送给晏语浓的生辰礼物——她的画像。

  鹅蛋脸,柳叶眉,眸似新月,一点朱唇,因为前段时间一直在忙,身着的一袭红装只刚画好一半。

  “你自己画的?”

  太奶奶弓着老腰问她。

  “嗯。”

  “照着照片画的?照片哪里来的?”

  壬年笑笑,撒谎说:“随便在网上搜的一张图。”

  老太太抓住她的手:“图片拿来我瞧瞧。”

  壬年观察老太太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出:“太奶奶你……见过她?”

  老太太没吭声,颤巍巍地起身走进了卧室,再出来时抱着个红木盒子。

  壬年一直知道这个木盒是老太太的宝贝,但里面具体存放着并不清楚,她打开木盒,先是取出最上面的平安玉,然后是跟一本结婚证,一只银戒指,都是和太爷爷有关的。

  最后,老太太拿出个相框。

  相框里的照片是黑白的,一共有叁个人,背景是一处宅院。

  “这个是我。”

  老太太手指个七八岁的孩童,头一次照相,她微侧身腼腆地依偎着一个高挑明艳的少女。

  照片里的晏语浓与壬年见到的可谓是一模一样,她另一侧站立的,壬年也轻易地认了出来,正是做鬼后还跟在她身边的阿鸳。

  “照片是打仗前拍的,之后不久,就……”

  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一路南下,不到几个月时间就打到了桥头镇这边,人民流离失所,昔日宁静祥和的家园也沦为战场,四处可见断壁残垣。

  “小姐当时在国外念书念得好好的,从报纸上看到国内在打仗,不顾老爷太太的劝阻非要回来,说什么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鬼子打进城后,她本来是能走的,姑爷上前线前留了你太公他们保护她,可她却让你太公带我们几个小孩先走,自己跟官兵们留下来……”

  那是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城里的枪炮声响了整夜。

  留下的人,没一个活着走出来。

  她枯瘦如柴的手触碰到年轻的面庞,面上已然老泪纵横。

  ———

  晏语浓离开时是暑热难耐的炎夏,归来已是寒风凛冽的深冬。

  壬年仰脸看大门上方的“祠堂”二字,将老太太给魏歇扶着,轻轻呼出口气,上前去推开沉重的木门。

  随着沉闷的开门声响起,院中的景物出现在视野中,冷清的石板地,还是那些萧瑟的枯枝败叶,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凭添了几丝伤感。

  魏歇扶着老人在门槛处驻足,再次问她:“真的要带太奶奶进去吗?”

  壬年无奈地应:“都走到门口了。”

  她也有不好的预感,可太奶奶非要过来。

  “进去吧,好些年没来了。”

  老太太听不见他们的对话,察看了几眼前院的景观,抬脚迈入院中。

  黄景行不知去哪里了,从前院走到后院都没遇着个人影,壬年走在前面带路,来到拐弯处,正要上楼梯的动作一顿。

  台阶最上方,许久不见的晏语浓凭栏站立,听到动静,她脸转过来,“来了。”

  知道他们要来,特意等在门口。

  看壬年站着不动,后面的太奶奶上前来,左右环顾,“怎么了?”

  太奶奶看不见她。

  壬年踌躇了下,手指上方,说:“她在那里。”

  晏语浓微微一笑。

  最后一丝光自天际消失,终于可以出门的阿鸳吵吵闹闹地自屋中出来,晃悠悠地飘到他们当中跟热年打招呼。

  魏歇以前就见过,她飘到陌生人太奶奶面前,原本想捉弄捉弄她,举起的胳膊却忽然僵在半空,“小瑜?”

  苏瑜,她太奶奶的名字,壬年之所以知晓,是从纸钱的封包上看到的。

  苏瑜奉上。

  老太太从不信世间有鬼神,每年七月十五该烧的纸钱却一次都没落下。

  平地起来阵凉风,她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空荡荡的楼梯,手足无措地喃喃:“是小姐吗……”

  晏语浓叹息,满目无奈,“都当太奶奶的人了还哭鼻子。”

  壬年将话复述了遍,老太太一手掩面,再忍不住失声痛哭。

  曾经的硝烟岁月还宛如昨日,不知不觉间,故人已离世几十年,自己的生命也将迎来尾声。

  ——

  晏语浓虽然离开了一段时间,屋子里的摆设却依然照旧,几只红烛点上,人和鬼依次在前厅落座。

  太奶奶面朝着正对面的空椅,简要交代完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后,缓了缓,踌躇地询问:“小姐你和阿鸳,你们到底是怎么……”

  都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枪炮声完后她回到城里,什么都没找到。

  阿鸳抬手抹泪,说:“好多人都被抓了,鬼子们听说小姐漂亮还会唱戏,就想抓了小姐去唱戏给他们听,眼看着无路可逃,小姐就一把火烧了戏台,自己也跳进了火海里……”

  主子没了,她作为贴身的丫鬟,义不容辞地追随她而去。

  至于阿宝,她们是死后才捡到他的,当着她们的面,身体活生生被几个鬼子砍下一半煮吃掉,永生永世不得超生。

  阿鸳边哭边说,负责转述的壬年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晏语浓走过去,挨个往她们脑门上一敲,“都过去多少年的事了,有什么好哭的,如今又是这么好的年成。”

  天下太平,她虽做了鬼,却比活着时安心。

  她回到座位坐下,手搭着两侧扶手,望向壬年眉眼含笑:“我说当初怎么瞧着你跟别人不一样,原是有这种渊源。”

  说她们第一次碰面时。

  壬年抿唇,也觉得神奇,没成想她竟然真是自己的老祖宗。

  “对了,你跟壬冲,你们俩是先喜欢谁的?”

  话锋一转,晏语浓神态轻松地问道。

  壬冲就是已故的太爷爷,壬年转述:“她问你,你跟太爷爷谁先喜欢谁的?”

  太奶奶支支吾吾地说了个“我“,提起年少时的心动,眼神都是晶亮的。

  “你跟阿鸳都没了,谁替我报仇我就嫁谁。”

  当得知守城的官兵全军覆没后,完成护送任务的壬冲义无反顾又回了军队,战争结束后,太奶奶毅然嫁给缺了只胳膊的他。

  “小姐你呢,既然你这些年从未离开镇上,那应该是见过姑爷了?”

  “姑爷?”

  不止是阿鸳,连本人晏语浓都懵了。

  她亲都没结,她们哪来的姑爷,“莫不是你们中有谁给我配冥婚啦?”

  “不是。”

  太奶奶忙解释,自己也纳闷了:“姑爷是小姐你留洋时认识的啊,你们自由恋爱,壬冲还是他派过来保护你的呢,小姐你不记得了?”

  她这么一说,阿鸳一拍脑门,“对对对,是有这么一号人物,瞧我这记性,都给忘了。”

  这也怪不得她,毕竟她跟这位姑爷素未谋面,又没听晏语浓提过关于此人的只言片语,之所以知道有这号人,还全都是她们听墙角加猜测得出的。

  晏语浓还是一脸茫然,“没印象了……”

  太奶奶焦急地四顾,“你还把你的平安玉给了我,让我转交给他,战争结束后他来了几趟桥头镇,我把你的玉交给他,他却让我先拿着,说过段时间再来取。”

  可她都成个老太婆了,他人还是没过来。

  太奶奶边说着,一边打开了一同带来的红木盒,取出那块温润的平安玉扣,晏语浓伸手去接过。

  恰在此时,屋门猛地被人撞开,黄景行站在门外,额发凌乱呼吸微促。

  让壬年意外的,是宋师傅竟然跟他一起,“你们怎么……”

  黄景行望着晏语浓,径直走到她跟前,哑着声音,“你……”

  晏语浓手握那枚玉扣,自椅子里起身,伸手去触碰他的脸,“黄贺云……”

  黄景行仰脸看头顶,眼中的光一点点暗淡下去。

  还是晚了。

  他后退几步与避开她的接触,风度翩翩地微笑:“我叫黄景行,你口中的黄贺云,是我的曾祖父。”

  “曾祖父?”

  她喃喃重复了一遍。

  “嗯。”

  怕她不理解,黄景行多添了句:“就是我爷爷的父亲。”

  “你的意思是,他与别人成亲了?”

  “对。”

  她歪着头,审视的目光射向他,“你当真没骗我?”

  “我想我的脸足以说明一切。”

  黄景行将手背到身后,神色如常与她对视。

  亲父子估计都没这么像吧。

  晏语浓脑海里浮现黄贺云的脸,苦涩地笑了下,“难怪不收我的玉佩……”

  她魂魄不全,皆因一魂一魄附在了送他的平安玉上,方才接触到玉佩,一魂一魄归位,关于他的记忆也一瞬间如潮水般涌回脑海。

  “他什么时候成亲的?”

  赴死是她自己的决定,一辈子好几十年,她的确不能自私地要求他终身不娶孤独终老。

  “不太清楚,抗战结束后吧,但曾祖父与曾祖母很早就在一起了,他们的婚礼是我祖父当的花童。”

  如此说来,应该是在她离世后没多久便喜欢上别的人。

  “原来如此……”

  晏语低叹了声,倒没有很生他的气,只是觉得人心过于凉薄,毕竟山盟海誓是他自己许下的,转头就喜欢上别人的也是他。

  她揉了揉通红的眼,问最后一个问题:“那他现在…还在世吗?”

  黄景行摇头:“他打仗时染了病没及时医治,结婚不久便离世,想来早已经历轮回去了下一世。”

  “是吗……”

  晏语浓喃喃自语,抓着椅子扶手起身,跌跌撞撞走进了珠帘后面,“阿鸳,送客。”

  将两人对话看在眼里的阿鸳上前,手叉腰恨瞪黄景行:“快走吧,负、心、汉。”

  几人自后院出来,黄景行跟过来送他们,全程没说话的宋师傅感叹:“她日后若知道真相……”

  不赞同地摇头,面露担忧。

  黄景行面无表情:“那就永远别让她知道。”

  态度坚定得冷漠。

  壬年正在劝太奶奶先回家去,闻言转过脸来:“你们在打什么哑谜?”

  魏歇的目光也在二人身上徘徊。

  宋师傅叹息:“你问他吧。”

  黄景行回头看一眼祠堂,说:“回头再与你们说。”

  “好吧。”

  隔墙有耳壬年还是晓得的,抓了抓头发,只能先压下心中的好奇。

  “你们都在说什么?”

  太奶奶看不见鬼又耳背,被壬年拉着下楼,迷糊了一路。

  壬年刚才只顾着听,忘了向她转述,闻言忿忿地拍腿,“就是晏姐姐喜欢的那个人咯,她刚去世就跟别人好上了……”

  她叁两句就描述完了方才屋中情景,黄景行想阻止都来不及,而且因为生气,在描述黄贺云的薄情时添油加醋了一番。

  太奶奶是跟黄贺云接触过的,她佝偻着背问高大的黄景行:“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当初与姑爷……黄老先生交谈,他似乎并未娶妻生子,而且他身体硬朗,并不像是身染重病的样子……”

  “这处祠堂,还有戏台子,当初打仗时塌的塌烧的烧,还是他主持重建的。”

  她拄着拐杖敲打铺地的石板,环顾四方,岁月流逝,一景一物却仍可见曾经模样。

  宋师傅看向黄景行,后者垂眸抿唇,半晌后轻轻地叹息:“去你家说吧。”

  壬年家里,加上还没睡觉的奶奶,六个人围坐在客厅的茶几旁边。

  电视机开着,茶几上放着倒好的热茶,壬年拿来其中一杯捂手,问黄景行和宋师傅:“你们谁先讲?”

  黄景行低眉敛目,淡声说:“我的祖父,是我大太公的孩子。”

  “大太公……”

  壬年嘀咕着,待理清其中关系,倏忽抬起头:“你的意思是,你祖父其实是被过继给……”

  “嗯。”

  黄景行颔首:“当初曾祖父没留下一儿半女便突然离世,他一生为家为国,不能无后,族中长辈就做主将祖父过继给曾祖父。”

  “所以他根本就没结婚……”

  壬年愈发不解:“那你们干嘛骗晏小姐,直接告诉她真相不就好了,还非要惹她伤心……”

  她骤然反应过来,愣愣张着嘴:“你祖父突然去世,难不成……”

  她看着宋师傅,讷讷地开口:“我奶奶说,宋师傅你家世世代代都出很厉害的道士……”

  宋师傅抿了口茶水,娓娓说道:“几十年前,我的爷爷收到一封信,问他这世上可有起死回生的方法。”

  这个要求,饶是壬年都震惊了,“不会还真有吧……”

  宋师傅点头:“有,但又不全算起死回生。”

  “什么意思……”

  “她的肉身在火海中已经烧毁,首先要找到一具新死的身体承载魂体,其次还要一位生者同意将自己的生命与她分享,一切准备就绪后也未必能成功,这个愿与她分享生命的人,要独自承担法事失败的风险。”

  故而千百年来做这种法事的人少之又少。

  久不吭声的魏歇询问:“什么风险?”

  “灰飞烟灭,永不超生。”

  一言道出,众人皆沉默,壬年突然明白了宋师傅最初那句话所谓何意。

  这个愿意与晏语浓分享生命的人,不作他想必然是黄贺云,晏语浓若是知道真相……

  怕是会追随他而去。

  “她缺了的一魂一魄恰好与黄老先生有关,我当初解开祠堂的禁制,考虑的是黄先生带她离开桥头镇,这样即使拆迁后她也不会跟壬家老太您碰面……虽不能像别人一样投胎转世,但有我宋家与黄家的庇护,她也能潇洒地逗留在这人世间。”

  黄景行也是才知道这些,他刚刚应宋师傅的邀请出去,听完后火速赶回祠堂,还是晚了一步。

  他站起身,朝太奶奶深深一拜:“还请老人家务必要瞒着她,再过段时间,她应该就去投胎了。”

  他站直身,说到最后一句时,眼眶是红的。

  外面刮起阵狂风,太奶奶满目含泪地应下:“你带她走吧,别回来了。”

  好心办坏事,早知如此,她宁愿跟她到死都不再相见。

  黄景行当晚就买了离开桥头镇的机票。

  走的那天下午,晏语浓来道别,找壬年要自己的生辰礼物。

  壬年拿了纸钱过来,要当面烧给她,被她拦住,吩咐道:“交给黄景行。”

  “我拿便是属于我的了。”

  黄景行笑着上前接过卷轴,戏谑地打趣。

  晏语浓甩袖,对他不复之前的客气,“我好歹是你曾祖父的前任,四舍五入就是你的曾祖母,孝敬长辈还要我教你吗?”

  “……”

  黄景行被噎得无话可说。

  太奶奶提着个篮子过来,知道他们要离开,她提前准备好了许多的桂花糕,全是她亲手做的,壬年拿的纸钱刚好能烧糕点。

  “就是这个味道,一点都没有变。”

  晏语浓当场收到,立即尝了一口,不停夸赞。

  壬年承诺说:“下次做还给你烧。”

  “好。”

  她几口吃完一块糕点,拍干净手上的碎屑,与她们道别:“走了。”

  “嗯,再见。”

  壬年搀扶着老太太送他们到停车的路口,目送车子一点点远去消失不见,老太太转过身,松口气的同时,泪流了满脸。

  真真的,生死不复相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