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 > 第24章 路线

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 第24章 路线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0:24:53 来源:88小说

在二号种植基地投入运转之后两个月,青储玉米首先迎来了收获的时候。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玉米直接被收割机搅碎,然后被履带运输到了畜牧水产养殖区之中,进入到了临时仓库里面。

小希会在这里对它们进行下一步的处理,以使其更容易被牲畜们吸收利用。并且,它会自动调配这些储备,会在恰当的时候,将这些饲料提供给恰当的牲畜。

早在青储玉米收获之前,赵长星就带领着手下的几十名成年人类,忙碌了一个月的时间,将长时间未能完工的,畜牧水产养殖区剩下的70%的面积各项设施也建造完毕,并将猪崽、小牛犊、小羊,还有足够数量的鸡鸭鹅鱼等放了进来,交给小希管理。

现在,这第一批青储玉米的到来,给牲畜、家禽、鱼儿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这些动物之中,当然也有不吃玉米的,比如鱼儿们。但很显然,有了玉米喂给牲畜,其余种类的饲料就可以节省出来,比如苜蓿,米糠之类,这些东西便可以喂给鱼儿和家禽们。

说这些青储玉米给所有动物带来了福利并不为过。

青储玉米的收获并未给人们带来太多波动,但水稻和小麦的收获就不一样了。所有人都知道,水稻意味着香喷喷的大米,意味着米皮,米粥,米粉,小麦则意味着馒头,面包,饼干,面条等美味。这是切身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重大事件。

于是,在这一天,包括赵长星在内的39名成年人,以及值守在火种号飞船之中的两名成年人,共同或者现场,或者通过视频直播观看了这一画面。便连60名未成年,无法离开火种号飞船的孩子们也兴致勃勃的观看了整个过程。

当看到呈现出金黄色的稻子与小麦如同海浪一般扑向收割机,被收割机将果实分离出来,又经过电磨磨制成了面粉与白花花的大米,然后一股脑的放到了仓库之中储存起来的画面,大人与孩子们都一同欢呼了起来。

虽然在赵长星的抚养之下,他们全都没有尝试过饿肚子的感觉,但通过小希的讲述、视频资料的画面等,“粮食就意味着生命”这一条准则,在所有人脑海之中都扎下了根。现在看到如此大量的粮食被妥善的保管着,随时可以拿来吃,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发自内心的安稳。

此刻,在真正得到了大批的粮食入账,且当前阶段所有的建造任务俱都完成之后,赵长星召集了所有成年人,再一次开始讨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计划。

第二代刚刚成年的青年人们并没有发言权,只有与会权。真正可以决定未来发展路线的,唯有赵长星与十名第一代人类。

如今,他们也都30多岁了。赵长星更是已经60多岁。不过因为那尚且未能搞清楚原因的变化,此刻的赵长星看起来仍旧是个年轻人罢了。

现在,赵长星自己甚至都开始相信,大概,也许,或者……自己真的不会变老。对于这种未知的变化,他有些下意识的恐惧,毕竟面对未知而产生恐惧是人类本能。但思来想去,他都想不到这种变化会有什么坏处。

自己总不会再变成怪物,将所有人吃掉吧?这也太无稽了。

人们并不是没有就此做出过推测。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在长时间的冬眠之中,赵长星身体的某些基因被破坏,或者产生了某些出乎预料的改变,才导致了他不会变老这件事情。

这种事情的发生是无法控制与完全随机的,结果好坏都有可能。就像与赵长星一同从地球出发的其余宇航员那样,他们极有可能也受到了这种影响,只不过他们运气不够好,变异的结果是坏的,所以他们最终死掉了,赵长星的运气好,便莫名其妙的获得了不会老的能力。

这种猜想有些道理,但以人们现有的技术实力,无法做出验证,也根本无法寻找到原因所在。否则,这可能会对人们寻找“永生”的办法有极大帮助。

总之,无法改变,无法抗拒,也想不到会有什么坏处,那现阶段就只能先安心接受。

在讨论之中,第二代人类的大哥,赵叶认为,应该马上着手进行三号种植基地的建造,再一次扩大粮食来源与种类。并且,三号种植基地应当是集居住与粮食生产功能为一体的。这样一来,便可以顺便解决居住空间不足的问题。毕竟,此刻房子已经不够住了,赵长星甚至还得去休闲娱乐区将就着住。而此刻火种号飞船之中,那60个孩子再有个几年也要成年了,他们到时候也要搬到星球表面来居住的。

此刻仍旧尚未结婚的王峰则有不同意见。他认为粮食产量在近二三十年都没有压力,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是一种浪费。他认为应该直接建造二号基地——如此刻一号基地一样的综合基地。

二号基地应该以居住为主,首要目标应当是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水平,为第四代人类的到来做准备。

说起第四代人类,人们又顺道讨论了一下人口繁衍问题。

当前阶段,确实到了继续繁衍人类,扩大人口数量的时候。这个问题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至于具体的数量,则在讨论之后确定在了100人。

火种号飞船之中,保温箱只有100个,再说火种号飞船的容积也有限,100名婴儿是一批次之中最大的数量了。

还有人则认为应该首先建造全新的,与一号基地独立的化工区、钢铁厂、金属加工厂、轻工业区等建筑。一号基地工业区的定位应当是实验室和研究室,而不是大规模的流水线。再说,此刻的化工区是直接建造在一号基地之内的。面对着这些可能产生极大危害的各类化学品,人们总是感觉心里不踏实,害怕不知道哪一天所有人就全都醒不过来了。

没了基地这里的补充,火种号飞船之中的孩子们也全都活不了,人类文明就要灭亡。而因为一次化工事故就导致一个文明灭亡这种事情,也实在太搞笑了一些。

十名第一代人类为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各自阐述了理由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赵长星身上。

最终的裁决,只有赵长星才有权力做出。

赵长星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三号种植基地并不具备急迫性,这个先排除掉。”

赵叶有些失望,但仍旧表示坚决服从赵长星的安排。

“第三代的孩子们如今已经12岁,再有6年就要搬到星球上来居住。第四代人类的繁衍也即将提上日程。有关居住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提前解决。并且,以我们如今的工程能力来说,在6年时间之内建造一座新的综合性基地,是完全可以完成的。”

听到赵长星支持自己的意见,王峰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

但赵长星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是,我们是否要仍旧采用建造二号种植基地的这种方法?继续用‘半手工半工业化’的方法来生产所需建材么?这样效率太低了。”

“这件事情,还是综合来看吧。”赵长星说道,“6年的长期目标,肯定是要以建造二号综合基地为主的。但手段我看可以做出一些调整。我们完全可以先想办法建造出更大规模、更高自动化程度的各个工厂,等这些工厂完工了,建造二号综合基地也会简单方便许多。”

“可是,时间够么?”

钱悦对此有些担心。

6年的时间,建造数个工厂,还要预留出建造二号综合基地的时间,这怎么算起来都有些紧。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在小希的协助之下,人们开始了计算,并最终得出结论,如果需要建造的单个工厂并不算大——以1000平米到2000平米来计算,延长一些工作时间,多出一些力气,还是有希望建成的。

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先期建造完成的工厂,其本身,对于后续的建造任务也是有速度加成的。譬如,以现在的工程力量,不管建造钢铁厂还是化工厂,都需要至少一年多的时间。但如果先耗费一年多时间把钢铁厂建出来,那么,有了钢铁厂出产的大批量钢材,化工厂的建造时间就可以缩短到一年。反过来也是如此。

“那就这么定了。”

赵长星一锤定音:“大家这几年辛苦一点,建好了这些工厂,后期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会轻松许多。”

此刻,坐在旁听席的一名第二代女孩终于忍不住叫了起来:“爸爸,可是,可是棉纺厂和服装厂什么时候建呀?棉花什么时候种?我的衣服,都有,都有补丁了。”

参与会议的十一名成年人面面相觑。赵长星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想了一下,无奈道:“别着急啊。我们建完二号综合基地,就去建三号种植基地,大批量种棉花。等棉花种上了,就去建棉纺厂和轻工业厂,到时候,大家就有新衣服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