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 > 第13章 里程碑

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 第13章 里程碑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0:24:53 来源:88小说

回到火种号飞船之上陪着孩子们玩了一会,等他们睡下了,赵长星才匆匆睡下。第二天时候,赵长星在水稻车间之中忙了一天,到回去的时候,忽然间想到了一个问题。

水稻车间预计需要十几天,小麦,玉米,蔬菜车间等的建设,还需要至少一年时间。但这是不行的,因为在这过程之中,最早建设好的大豆车间可能都已经播种了三四轮了,收获的那么多豆子存在哪里?

一期工程的几座建筑都快要拆掉了,粮食很显然不能储存在那里。

如果储存条件不当,导致豆子坏掉,那就太浪费了。

“看样子得先把仓库建好啊。这段时间太忙了,我竟然忘掉了这个。”

“小希,把日程表调出来。”

“好的船长。”

小希配合着调出了日程表,赵长星皱起眉头,开始对其进行修改。

仓库的建设并不是只建造出一个空房子就可以的。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储存环境,需要不同的温度,湿度,甚至光照需求都不一样。

就像大豆和生菜的储存环境就很显然不一样。这就意味着,几乎每一种作物都需要一个单独的储存空间,未来所建设的仓库至少得划分出几十个不同的区域来,每一个区域都需要安装单独的温控系统,气体循环系统等。

这又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尤其是仓库的框架结构都还没有搭建,一切几乎算是从零起步,要全部建好,恐怕没有一年的时间是不行的。

“或者……先建好框架,做好维生系统,然后先建好大豆的储存区好了。唔,不行,主粮储备已经不多了,大米,小麦这两种主粮的种植必须要提上日程,它们所对应的储存区也得先建好。”

思来想去,赵长星还是决定先把大米和小麦的种植车间先弄好,之后再开始仓库的建设。在仓库建成之前,大不了自己麻烦一点,先把这些东西运到火种号飞船之中去暂时储存好了。

一个月之后,水稻种子和小麦种子终于也播种下去,可以移交给小希来管理了。赵长星随之投入到了仓库的建设之中。

地板、墙壁板、桁架、房梁,管道,线路等等一一就位,如同魔法一般,渐渐的在赵长星手中拼凑出了房子的模样。

仓库区总面积有约500平米,总体积达到了约1600立方米的样子。其中规划成了许多区域,有肉类储存区、主粮储存区、蔬菜储存区、油料、棉花、水果等等。每一个大类之下还可以再细分小类,并且不同类别的面积可以跟随后期需求,较为方便的调整。

而这时候,大豆已经收获了一轮,约700公斤大豆被他带到了火种号飞船上,变成了约150公斤豆油。剩下的豆粕则暂时储存了起来,准备留作以后当牲畜的饲料用。

其实现阶段赵长星并不缺豆油用。之所以制成豆油,纯粹是因为油料和豆粕较为方便储存的缘故。

这就是没有仓库的坏处。

因为之前在无土栽培车间和畜牧水产养殖车间的建设过程之中,从维生区延伸出来的各种管道和线缆已经预留好了接口的缘故,仓库框架搭建起来之后,直接就可以进行内部线路的铺设了。赵长星预估了一下未来各种作物的产量,决定预留给大豆20平米面积,约70立方米体积的储存空间,极限条件下,可以储存大豆约50吨。按照当前条件下年产2.5吨计算,足够20年的储存了。

大米的储存面积大了一些,约30平米面积,90立方米体积的样子,极限条件下可以储存大米65吨,差不多也是20年的产量。

小麦的情况与其类似。

望着厚厚一叠图纸,与堆在地上乱七八糟的各类建材,赵长星感叹了一声:“什么也不说了,干活吧。”

之后,就一头扎进了工作里。

大豆,大米,小麦三个储存区的建设又用去了两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刚好赶上大米与小麦的收获。于是空荡荡的仓库之中迎来了它们的第一批住客。约3吨大米和1.5吨小麦被存了进去。

最新技术加持下,这些作物至少可以保存十年,都仍旧还有与新粮差别不大的口感。就算十年之后口感差了,也可以拿去做成饲料,总之不会浪费掉。

时间慢慢的流逝着,又过了一年多时间,无土栽培车间与畜牧水产养殖车间,还有仓库终于全都建好了。不过现在,它们还不能全都投入运转。因为新的自动化营养液调配车间还未建好。

之前大豆,水稻,小麦的种植所需要的营养液,仍旧来自于一期工程之中的那个小型的自动化营养液调配车间。为了支撑它的运转,赵长星当初还不得不从人类一号基地维生区之中牵了一根临时线缆过去。

但它的产量终归有限,支撑这三种作物的生长已经是极限,再多就不行了。

产量更高,更加自动化的营养液调配车间的建设必须要开始了。

它的框架搭建,内部线路铺设等用去了约四个月的时间,之后,转移、连接各种线路,将它们从一期工程的临时车间接到现在的正式车间,又用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个过程对于作物的生长有些影响,但并不大。

等这一切都弄完之后,无土栽培车间终于可以全功率生产作物,而等它们生产一定时间,各种作物的果实或者植株有了足够储备之后,畜牧水产养殖车间也将随之开始生产。

这时候,孩子们都已经七岁了,一个个长得机灵可爱,早就没有了刚出生之时那种红呼呼皱巴巴的丑样子。距离赵长星来到塞德娜星更是已经过去了八年。

刚来的时候,赵长星27岁。今年都已经35岁了。

此刻的赵长星相比起八年之前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无非是因为终年劳作,身体精瘦了一些,也强壮了一些而已。

人类一号基地之中,维生区、仓库区、无土栽培车间与畜牧养殖车间,还有大型自动化营养液调配车间这五座建筑的建成,是整个基地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因为这意味着,自从到达塞德娜星之后,人类终于有了扩大族群的最坚强后盾与条件。从理想条件计算的话,这五座建筑,可以年产大豆2.5吨,大米3吨,小麦1.5吨,玉米0.7吨,土豆2吨,杂七杂八的蔬菜就更多了,还有肉类,鸡鸭鹅猪牛羊鱼等,年产量也在几吨的量级。

按照一个成年人在各项副食——譬如水果蔬菜肉蛋奶等——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每天需要食用约0.5公斤主食,一年就是大约180公斤主食来计算,此刻人类一号基地所生产的粮食,完全可以供应50名成年人长久的生存下去。当然,人类一号基地之中很长时间都会由幼儿和未成年人占据多数,这个数量还可以更大一些,100人都没有问题。

不过幼儿和未成年人也总是会长大的,到时候就需要再度扩大粮食产量了。但这其中至少也有十几年到几十年的缓冲,赵长星完全有时间去慢慢解决这个问题。实在不行,赵长星还有淀粉反应釜这个神器,将其规模化一些,直接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反正聚变反应堆产出的能源还有大量富余,合成就是了,就算不是长久之计,也总能暂时的补上缺口。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赵长星再一次开始了规划。

以现在的人口水平,也即自己一个成年人,加上十个小孩子来说,粮食产量很显然是吃不完的,有大量的富余。自己的原计划是等到这第一批孩子成年之后再繁衍第二批人类,但现在看来,自己的计划得改一改了。

或许……在这第一批孩子们再大一点,约莫有个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繁衍第二批人类?自己完全可以调整一下教育课程表,提前教给他们一些照顾幼儿的知识,再进行分批上课的安排,这样的话,不管什么时候就总是会有一些孩子处于课余时间,可以代替自己去照顾新繁衍出来的孩子们。

十二三岁这个年龄虽然小了一点,但现在是人类文明的极端时刻,让他们去照顾小婴儿也是具备完全的可行性的。要知道,就在数百年前,地球上的小孩子哪怕还不到十二三岁,都已经可以算是半个劳动力了,除草浇地,割草放羊放牛,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了。

再说自己也并不是让孩子们完全担负起养育下一代的重任。他们只是需要配合小希完成一些常规性的事情而已,如果有突发事件,譬如孩子生病受伤之类,自己随时可以从塞德娜星回到火种号飞船进行处置。

思考了几天,思考了这些事情之中的每一个细节,确定这件事情可行之后,赵长星下定了决心。

“人类一号基地的完全建成估计还需要几年的时间。那么就等到将它完全建成之后吧。到时候,就开始第二批人类的繁衍。恩……数量可以定在40,不,还是稳妥一点,定在30个吧。”

想起30个孩子一同在保温箱之中哇哇大哭的画面,赵长星下意识的感觉有点头疼,但不知道为什么,心中又有些向往,有些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