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诸天:从埋葬大清开始 > 第二百六十九章 解密

诸天:从埋葬大清开始 第二百六十九章 解密

作者:击楫中流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9 10:04:37 来源:88小说

“你做了驸马之后,就算半个赵1家人了,这对别人来说,除了身份更加尊贵一些,没有多少特殊意义。”

李凤鸣郑重说道:“但你不同,你是真龙命格,有九五之贵, 大赵的龙气别人无法吸收,哪怕是太子也一样,不过你可以。”

李原对此早有疑惑:“为什么我可以?如果说真龙命格,其实太子也是,虽然暂时没有上位,不过他是储君,是幼龙, 还是大赵龙子, 如果连他都只能得到龙气加持,而不能吸收龙气修炼,那我这个外人凭什么可以?哪怕修炼了天子神功,也不应该有如此逆天神效,否则岂不是谁得了这神功,谁就能颠覆皇统,改朝换代?那有视在位天子为何物?毕竟他们同样修炼了天子神功。”

“你跟他们不一样,你能吸收大赵龙气,修炼了天子神功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本是这龙气的主人之一,是大赵窃取了大周江山,你只是取回一部分自己的东西而已。”

李凤鸣似乎对这里面门道十分清楚:“龙气是万民之力汇聚,是昊天之命和大地灵泽的演变, 是天地人三才之力,在体制形成统治之下的具现, 是有主的, 只有主人, 或者主人敕封的人可以吸收龙气修炼。”

“那也应该皇帝才是主人吧, 怎么也轮不到我这样一个前朝余孽,哪怕大赵是窃取的大周江山,但江山毕竟已经易主,哪种方式改朝换代,反倒并不重要。”

李凤鸣点头道:“你说的对,龙性本独,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龙气的主人只有一个,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除此之外,哪怕是曾经的皇帝,或者未来的皇帝,只要没有坐在龙椅上统治天下,那就不是龙气的主人。”

李凤鸣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极有耐心的给李原解惑,这些问题都是有必要告诉他的, 就算李原不问,他也会一一讲解给他。

“这天下龙气的主人,如今唯一的主人就是当今皇帝,除非他敕封的真人、国师之类的道士,别人是不可能吸收到龙气的。道士之所以能吸收龙气修炼,是因为道士不是争龙之人,有了封号后,能够吸收龙气,但也只是以秘法化为修道资粮,不会转化自身命格。”

这一点李原倒是有些领悟,疑惑道:“听说道门真人扶龙庭,就是为了得到龙气分润,有朝廷敕封的真人,吸收龙气很厉害,特别是国师,消耗气运如山如海,对帝国来说,是极大的负担,甚至能造成帝国提前衰败。”

李凤鸣眼中闪过一丝厉芒,对这个问题很是敏感,声音有些冷意:“实际上的确如此,所以历朝历代虽然不乏敕封真人的,但很少有皇帝敕封国师,因为这会败坏江山国运,除非万不得已。古往今来,但凡敕封过国师的时代,都没有好下场。”

他冷冷一笑,森然道:“可是这么明显,历代人主,哪怕是昏庸之君都明白的道理,而当今天子却不明白,或者说无知者无畏,明知故犯,自封教主道君皇帝,不尽大肆敕封真人,还敕封国师,和林灵素共享国运,硬生生将神霄道这一创派不过二十年的道门别枝,给培养成和全真、正一齐名的三大道派。这里面消耗的国运简直如山如海,至少折去了三十年国运。”

李原瞪大眼睛:“所以这也是你们这些有识之士放弃了当今皇帝,准备另起炉灶的一个原因?”

李凤鸣并不讳言:“是的。既然连赵家人自己都不在乎赵家江山,肆意挥霍败坏,还不许忠肝义胆之士匡扶,那我们又何必一条道走到黑,非要给人家当牛做马,哭着求着去挽救对方?”

“倒也有理。”

这想法虽然有些不符合儒家主流的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的价值观,但李凤鸣这伙人乃是变法派,本身就不是因循守旧的腐儒,这从王安石提出来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就能看出,他们根本不是死抱着旧有观念枷锁自缚手脚的人,既然无法改变皇帝,那就索性改朝换代好了,反正大赵积弊深重,天命衰微,已经到了季世。

当然,对皇帝,对如今当权者,乃至对儒门保守派,贪得无厌不肯牺牲任何利益的士人集团彻底失望,是主要原因。

既然他们目光短浅,唯利是图,死抱着蛋糕不肯分给别人,从而坐视华夏崩坏,九州沉沦,那就索性打碎了盘子,毁掉已经发霉的蛋糕,大家各凭本事,在重新做出新的蛋糕。

这做法虽然看起来过于激进,但也未尝不是颇有而立的一条路径,以大赵国情而言,再加上历代皇帝尿性,想要彻底变法强国,那简直是不可能。

李凤鸣道:“其实若非适逢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也未必会如此激烈。就算不满世道时局,我大概也会努力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去改变,就像王夫子当年那样,就算失败了,也可接着等待机会。可是如今是什么时代?道消魔长,末劫肇事,自古未有之危机,若再不谋求改变,只怕华夏气运彻底崩毁。”

他语气由低沉变得慷慨:“这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是九州亿万汉人之天下。既然赵家人不珍惜,不在乎自己江山存亡,那也别拉着整个华夏陪葬。我们是为了华夏存亡之大义,也舍弃君臣义结之小义。”

李原理解的点点头:“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民为国,社稷次之,君为轻。鹿门书院听说是孟圣嫡传,父亲倒是深得其思想精髓。”

李凤鸣哈哈一笑:“当然,我们鹿门书院第一代夫子,也就是我的师祖,是孟圣后裔,大诗人孟浩然,也是如今硕果仅存的几个三教耆老,我们儒门两大圣贤之一。”

说道自己的学派思想,李凤鸣脸上露出凛然刚正之色,正容道:“我们学的是孟圣民贵君轻思想,君臣之间是相对平等的关系,对彼此互相都有要求,并非一味无原则的死忠。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当今天子视天下人为犬马草芥,我等士人为名请命,自不会愚忠昏君,名为忠良,实为国贼。”

这种精神感染了李原,孟子思想在封建时代,一直都是被统治者排斥的学说,民贵君轻这一套,对皇帝来说,当然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确。

不过孟子之所以为圣人,自然也是因为其思想有可贵之处,历代以来,崇尚者不计其数,尤其是在这个各学说百花齐放的世界,更不可能被禁绝。

这也是大赵皇室一直对鹿门书院多有猜忌的原因之一,对方从本质上对皇权就没有发自骨子里的臣服和敬畏,希望与世同移,通过改变来让世道变的更好。

但对于既得利益阶级来说,恰恰最希望的就是稳定,阶级固化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才能永远做人上人。

而每一次变法,都是在重新分配利益,是对既得利益者的触犯,所以才拼命阻止,不流血就不可能变法成功。

这就是变法派和保守派从根本上的立场差别,矛盾难以调和,除非一方彻底的击败另一方,否则争斗就不会平息。

可是在大赵,两派之争延续百余年,此消彼长之中,根本难以彻底分出胜负,到了如今,变法派似乎已经厌倦了这种无休止的争执,又对皇帝彻底失望,在局势逼迫下,打算直接掀桌子了。

而他们选择的方式,就是扶持大周复国,直接取代大赵,让历史天命重回正轨,既彻底摆脱无休止的争斗,又能破后而立,希冀挽救华夏沦亡的天命。

当然,这或许只是一部分年轻人的激进做法,未必就得到了老一辈的支持,比如范仲淹、王安石、曾布、章敦大佬,不一定直接参与其中。

李原脑中各种想法闪过,不过心里却明白,既然李凤鸣已经搞出了不小的动静,只怕难以瞒过王安石、孟浩然这两位鹿门书院前辈,既然他们没有出面阻止,那大概也是默许的。

想到孟浩然,李原脸上闪过异色,这位大堂山水诗人,他自然是不陌生,乃是邹城孟氏出身,亚圣孟子嫡系苗裔,也是迄今为止,活的最久的一批老怪物之一,是真正的骨灰级巨擘,儒门两大定海神针之一。

像这样的老怪物,三教之中都有那么一两个,但绝对不多,当年鼎鼎大名的仙宗十友、酒中八仙,到了如今,也不过只剩孟浩然一人而已,其余的要么武学天赋不足,要么中途陨落。

而其中武学上最为惊才绝艳的,就属王维、孟浩然和李白,分别代表儒释道三教,是当时威震武林的三教嫡传,拥有三教之心也只是他们卓绝天赋中的一部分。

这三人中,王维字摩诘,自然是佛门居士,其名字就是来自维摩诘经,被誉为诗佛,据说已经往生极乐了。

而孟浩然是儒门圣人后裔,天生浩然之心,志在山水之间,其心纯如赤子,其气充沛沧溟,其精神与日月合其明、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是当时儒门最不可思议的绝代天才,也是当代镇压儒门气运的两位无上大宗师之一。

而最后的李白,则是道门传人,从小喜好老庄,有仙人授篆,作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其性纯真,其志邈远,其心浪漫,世人称为谪仙人。

只是这位道门仙种,却因为太过惊才绝艳,几乎一己之力镇压天下乱局,而拜月魔教教主安禄山召集各大魔门巨擘,妖族老祖,布下颠倒红尘遮天大阵,围杀于映月湖,被湖中倒映圆月所杀。

当年名震八方的仙宗十友、酒中八仙,如今只剩孟浩然一人,可想而知,这位到底有着何等惊天动地的能为,若非如此,当年王安石变法失败,只怕难以全身而退,怎么得也要把命留下。

不过李原有一点很好奇:“大赵国祚衰亡,虽有天命轮回的原因,但重要原因就是当今皇帝胡作非为,宠信奸佞。可是既然太皇太祖还活着,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而是放任皇帝荒唐昏庸?以太宗皇帝的能力,就是换一个皇帝,也不是太难的事情吧?”

李凤鸣眼中精光一闪,对那位太宗皇帝还是有所忌惮的的:“他当然有能力换掉皇帝,不过天命轮回,大赵本就得国不正,江山一直不稳,甚至在遭受持续反噬,就算换一个皇帝,又能延续几许国祚?”

李原瞪大眼睛:“所以太皇太祖眼睁睁看着大赵沦亡?”

李凤鸣凝重道:“如果我所料不错,这位太宗皇帝,也有着差不多的想法,那就是不破不立。大赵窃取大周江山,乃是以屠龙术和盗天秘法窃取的天命,虽然最终勉强成功,但大赵也承受了极大反噬,太祖皇帝英年早逝,后续皇帝除了太宗之外,代代短命并且子嗣单薄,仁宗寿命稍长,但直接绝后,这就是反噬的后果。若非太祖皇帝将部分天子龙拳刊行天下,让天下武者修炼,冥冥中分担了一部分反噬,只怕每一代皇帝都会短命和绝后。”

“原来如此,我说历代皇帝居然都早早驾崩,并且大多子嗣稀少,本来很是疑惑,原来竟是天命和龙气反噬。还有那太祖神拳,原来也是不安好心,经太祖皇帝修改之后,只要练了这武功,就会转嫁一部分反噬,天下武者何其多,分散下来,每个人承受的,就没多大影响了。”

“不错,这就是太祖皇帝以天子龙拳中一式‘龙战于野’创出太祖神拳,并以龙气为引种下转嫁之法,将其刊行天下的本意。这武功若没有龙气配合,威力并不会太强,但也不会太弱,并且适用于任何境界,因为与传说中的天子龙拳有关,几乎所有武者都修炼过,但很少有人明白其中真意。”

李原点头:“我也修炼过,不过似乎秘密就藏在其中。”

李凤鸣摇头:“你修炼的不一样,你那是你爹烙印在你意识之中的正宗完本神功,天下就四个人会,和外面流传的根本是天壤之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