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清巨鳄 > 第七百五十一章 英烈祠

大清巨鳄 第七百五十一章 英烈祠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6:59:51 来源:书海阁

是否出兵波斯湾,易知足还拿不定主意,毕竟对于大清来说,波斯湾是一块飞地,就算花费力气占领一两块小地盘,他也没把握今后能够一直保得住,听的赵烈文使试探,他露出一丝微笑,瞥了一眼对方手中的报纸,转而问道:“又有新闻?”

“都是围绕着朝廷变法的议论。”赵烈文边说边将手中的报纸递了过去,“颇有争议的是革新科举,不少士子担心断绝仕途,尤其年长士子,担忧尤甚......。”

听出他有试探之意,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变法革新总会侵犯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是不可避免的,科举之制最终是要完全被新学取代的,之所以还维持,不过是一个过渡而已。”

赵烈文有些庆幸的道:“这也亏的是朝廷提出革新科举,若是元奇提出来,元奇的生意必然大受影响。”

“推行新学是元奇提出的,科举革新也是受新学影响。”易知足笑道:“就没人攻讦元奇?”

赵烈文笑道:“那是因为新学一年的生额举额多于科举,若是没有这些,新学必然会被大肆攻讦。”

易知足点了点头,漫不经心的翻开报纸,大致浏览了下头版的标题,实则,他每天早餐之时都会读报,林美莲会将重要的新闻做好标记,赵烈文沉吟了一阵,才接着道:“有不少官员提出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募集民间资金,兴办工厂,创办企业,开采矿藏,大掌柜对此是何看法?”

官督商办以发展地方工业,这事早就有官员提出,易知足都给予否定,这是又有谁走赵烈文的门路?他放下报纸道:“惠甫对官督商办怎么看?”

“官督商办或许有弊,但也并非无利。”赵烈文缓声道:“不少地方商贾思想守旧或不敢于犯险或资金有限,由地方官府牵头,以官督商办之形式兴办实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地方思想转变......各省修建铁路,多有采取官督商办者。”

“凡事皆有利弊,官督商办亦是如此。”易知足缓声道:“一直以来,除非是需要巨额资金的大工程,比如铁路修建等,否则我一般不赞成官督商办。

官督商办具有浓郁的官场风气,官方札委的高管多是官场中人,本身就是一身官气,而且那些人基本不懂商业经营,唯知做官发财。

再则,荐人情况严重,各级上司及幕友同僚纷纷往企业安亲荐友,那都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还有,官督商办的实业,其内部制定的制度章程等几乎都是摆设,事权号令皆在官员之手,这不仅不利于地方实业的发展,也助长地方官员贪腐之风气习气。

最大的弊端则是,官员是有任期的,而且官员的责任心不强,因为他们没投入资金,即便是投入也是极为有限或者是公款,他们不会把实业看做是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会把地方官督商办的实业作为摇钱树,捞一把就走,这会导致这些官督商办的实业破产倒闭。”

顿了顿,他接着道:“元奇名下或者是元奇扶持的工厂企业等都有着完善的运作机制、规章制度、监管稽核制度,并且,这些机制、章程、制度在实际的运作之中得到充分的、彻底的贯彻执行。

有了这些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再加上元奇的合理分配、协调以及大力支持,基本就足以保证每个公司都能获得巨大的利润和成长空间。

这也就导致元奇推出的每一个公司上市,发行股票,都会得到民间资金踊跃认购,而公司也能回馈给股东巨大的回报,如此一来,也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也是元奇对每个上市公司的审核都是慎之又慎的根本原因,别看广州上海形势一片大好,但对于大清来说,只能算是才起步,元奇作为领头羊,必须要谨慎。

地方官府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发展实业,确实是利于发展地方经济,利于推行工业发展,利于促进思想转换,可一旦败坏企业,造成恶劣影响将是无可估量的。

此事,休也再提,商之可以办,官之必不可督!地方官府不能染指地方实业!士绅商贾的嗅觉是最为灵敏的,随着广州上海影响的深入,报纸不间歇的宣传,铁路的不断延伸以及朝廷新政的推行,各省府州县的士绅商贾会自发的掀起一股兴办实业的风潮。

实则元奇目前需要担心的不是没人兴办实业,而是各省府州县盲目的兴办实业,一哄而上,造成争抢资源和恶意竞争,我已安排在各省府一级设立咨商局,根据各地的资源、交通、人口、市场等因素对有开办实业的士绅商贾进行有序的引导,进行合理布局。”

赵烈文听的暗自心折,对方居然已想的如此长远,他由衷感慨道:“大掌柜眼光之长远,天下怕是无人能及。”

这就算长远了?易知足一笑,正要开口,曹根生快步进来,禀报道:“大掌柜,广州来电,白云山英烈祠已修建完工。”

“好,历时五年,总算是完工了,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也总算是有安息之所了。”易知足声音有些低沉,略微沉吟,他才问道:“燕扬天的舰队什么时候抵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曹根生连忙回道:“应该三日后就能抵达。”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回电,半月后,举行隆重的英烈入祠仪式,自元奇团练以来牺牲的烈士全部入祠。

广州城内所有官员,驻防广州所有部队,广州所有新学学堂学生,元奇以及名下工厂所有职员工人,休衙、停课、歇业一天,全部参加,地方绅士商贾遵循自愿。”

赵烈文听的吓了一跳,不过是一些普通的官兵,有必要如此隆重?这事想不引起轰动都不行,犹豫了下,他才委婉的道:“大掌柜,听闻新军的抚恤也是远高于八旗绿营......。”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对于为国捐躯的英烈,值得厚恤,也必须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王侯将相能入祠贤良祠、昭忠祠、能绘像凌烟阁,为国捐躯的英烈也应该有英烈祠,这是对英烈的尊重,也是对军人的尊重!”

这是为了宣扬平等思想?还是为了笼络军心?赵烈文一时间分辩不出来,不过,他却是识趣的闭上嘴。

一支由百余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静静的停泊在长江入海口的海面上,由大量小船组成是补给船队一拨拨的靠上去为舰队进行补给,这支舰队自然是从高丽凯旋归来的南洋海军舰队,因为入海口不易进,舰队索性就驻泊在海口外。

镇海公府,长乐书屋外,燕扬天、陈洪明快步迎上前,敬礼道:“学生等见过校长。”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道:“伤员已经安置好了?”

燕扬天连忙回道:“回校长,所有重伤号,一部分轻伤号都已转到上海两家西医院和几家中医药堂。”

“进屋再说。”易知足转身进了院子,燕扬天、陈洪明两人心里都有几分忐忑,跟了进去,这次征伐高丽,虽然战事顺利,短短几个月就覆灭了李朝,但伤亡却高达六千多人,是元奇对外征伐以来伤亡最大的一次,两人心里都捏着把汗。

进屋落座,易知足才缓声道:“说说,为什么伤亡如此之大?”

“回校长,是因为疫病。”燕扬天低着头声音有些低沉的道:“是学生疏忽,想着高丽气候并不炎热潮湿,疏于防范,但不少部队却爆发了痢疾,所幸发现的及时,准备的也充分,及时控制住了.....。”

痢疾?易知足眉头一皱,“不洁饮水造成的?”

“是。”燕扬天连忙道:“高丽大小城池都肮脏不堪,即便是作为王城的汉城,街道都充满了泥泞和恶臭,路旁堆满了垃圾,牛马便溺遍地,百姓也随意在街上倾倒大小便,城中的尸体也无人掩埋,不少士兵入城都被扑鼻的臭气熏得当场呕吐。”

陈洪明补充道:“高丽百姓中也引发大规模的痢疾,造成大量死亡。”

听的这话,易知足丝毫不觉奇怪,汉城肮脏不堪,大清的都城京师也好不哪里去,同样是肮脏不堪,同样有不少土路砂土路,晴时一身灰,雨时一脚泥,便溺遍地,臭烘烘的,对此,他是早有体会的。

虽然元奇新军在平时里对饮食卫生方面十分注意,但战时,很多事情都无法顾及到,他自己也是多次领兵出征,对此十分清楚,况且这一战,也是他要求的速战速决,沉默了一阵,他才道:“阵亡多少?”

“阵亡官兵总计二千三百四十六人。”燕扬天低声道:“重伤一千二百六十九人,轻伤二千七百余人。”

易知足一阵无语,元奇新军的武器装备比起高丽军至少高了两个档次,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可以说完全就是一场屠杀,却损失了两个团不止,默然半晌,他才道:“全军上下,要好好总结一下这次的经验教训。”

“学生明白!”燕扬天、陈洪明连忙齐声应道。

“坐。”易知足指了指椅子,待的两人落座,他才问道:“对高丽是何看法?”

“以学生所见,高丽农业落后,水利失修,百姓穷困潦倒,生活困苦,但士绅官员却尽极掠夺压榨之能事。”燕扬天斟酌着道:“征伐高丽,我军缴获黄金四十万两,白银五百万两.......另有元奇纸钞二百三十万元。”

那么多?这个数字还真是超出了易知足的意料,元奇在高丽开办有分号,推行元奇纸钞,也吸纳了不少黄金和白银,这他是知道的,没想到居然还收藏有数目如此巨大的金银!

转念他就明白过来,几个世纪的中国、倭国、高丽三国贸易,而且倭国又盛产金银,高丽能有如此积存也不算是什么怪事,元奇新军这次不仅是灭了李朝,而是将高丽的大户富户都一锅端了。

原本他还以为这场战争会亏本,看来,依然是赚的盆满钵满,这是典型的穷庙富方丈,不过与倭国比起来,还是相差的太远。

收回心思,他才问道:“灭文灭种之事......?”

“回校长。”燕扬天连忙道:“校长的命令,学生已经向留驻高丽的肖明亮和僧王转达,二人都表态会坚决执行校长的命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易知足心里暗忖,这事怕是还是叮嘱一下肃顺他们,驻防高丽的八旗新军数量不能少,这不是小事,这关系到能不能永久占据高丽的问题,对于棒子,他心里没有一点好感,况且高丽的地理位置重要,既然并入了大清,就不可能再让他独立出去。

打发走了燕扬天、陈洪明两人,易知足坐在椅子上半晌没动,虽然征伐高丽收获也不算小,但伤亡六千余人,还是让他有些肉疼,正自愣愣出神,林美莲进来轻声禀报道:“大掌柜,济天药业的童掌柜在外求见。”

济天药业是生产阿司匹林的药业公司,也是易知足颇为重视的一家公司,他当即吩咐道:“请他进来。”

三十出头的童鹤年是元奇义学的学生,一进门他就恭敬的躬身道:“学生童鹤年见过校长。”

“别拘礼,坐。”易知足含笑招呼道。

童鹤年却是从袋子里取出一个鼻烟壶,上前几步恭敬的呈上来,道:“这是根据校长的要求制作的万金油,具有活血消肿、镇痛止痒的作用,对于蚊虫叮咬有奇效。”

打开塞子,易知足就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挑了一点出来细看,黄色呈油膏状,涂抹在皮肤上有种清凉的感觉,他满意的道:“不错,可以批量生产,不过这配方,还的继续琢磨,不断改进,做到精益求精。”

说到这里,他猛然想到了云南白药,这个时候,云南白药应该还没出来,否则他不可能不知道,这对于军队来说,可是难得的好药,略微沉吟,他才道:“跟云贵两省中药世家打探下,有没有能携带方便,使用简单,能迅速止血的药。”

喜欢大清巨鳄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大清巨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