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重生之叱咤乐坛 > 第四百五十五章 规则与情理

重生之叱咤乐坛 第四百五十五章 规则与情理

作者:高音上不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0:40:00 来源:88小说

?直播之后的第二天,申城晚报便在文体版面上再次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

这篇名为《规则与情理》的评论文章,由晚报着名评论员知秋先生署名发表。了解知秋这位评论员的人们就会知道,知秋正是《申城晚报》总编牛大山的笔名。总编出马亲自撰写一篇有关娱乐方面的评论文章,这就很有一点耐人寻味的意思在里面了。

文章开诚布公,很快便亮明自己的观点。

文章用“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是论述观点明显缺少调查,没有真正挖掘出新闻内在蕴含的内容,有失评论文章应有的公正性”这样的语句,来评论前两天的文章有关选手叶梓的报道。文章又用“肆意胡乱牵连构陷,有失记者立身根本”这样严厉的措辞,来评论前两天的文章对于电视台节目组的报道。

这两段评论一出,等于是《申城晚报》正面回应了昨晚的直播,并且做出了道歉的姿态。

这是极其难得的事情!

让一份类似于《申城晚报》这样的大报低头道歉,这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即使这样的道歉是夹杂在文章当中,借用评论员之口说出来的,并非当面直接道歉,这也是一份了不起的成绩!

节目组和叶梓算是开了先河。

不过牛大山既然是晚报总编,他专门撰写文章当然不仅仅是为了道歉而来,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虽然晚报这一次做了一件蠢事,被人拿来当枪使误伤了友军,但是牛大山希望借鉴昨晚直播的方法,将一件坏事转变成好事。

这篇文章便是他的试探一招。

文章在评论过前两天的失实报道之后,将文章的重点集中关注在了规则和情理这两个词语上面,抓住的重心就是叶梓的确没有参加前面的选手集训这个事实。

牛大山当然不是来跟叶梓和申城观众唱反调的。现在大势所趋,他那样去做无异逆水行舟,不会取得任何好的效果,反而会加深观众们对于晚报报道不实的这种危险看法。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文章只是先摆出这个事实,随后笔触一转。

“但是看了昨晚的直播之后,我相信每一位观众都会和我一样,完全认同叶梓选手没有参加前一阶段选手集训的理由。这些理由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即使是最后那两天看似“肆意妄为”的这种做法,(请叶梓选手原谅我这样的说法,)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个丈夫,我举双手支持叶梓选手的选择。”

有了这样赞同的基调,那接下去的论述就好说了。

文章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规则的约束肯定不行,那样整个社会的运行都会受到困扰,从而失去继续向前先更高的层次发展的可能。但是,经过了昨晚的直播之后我就不禁要问,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是不是只有规则才是唯一的通行证呢?”

提问之后,文章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显然不是,至少这样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规则的确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但是请大家注意,我指的是广义上的定论。是一种抽象的定论。放到具体的事件当中,规则的作用当然也很明显,但就不再是一点折扣都不能打了。”

“从叶梓选手的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如果严格按照规则来执行,叶梓选手就是‘有罪’的。即使前面的一个多星期他是真正有事情在忙,也曾向节目组请过假,属于事出有因,那么最后两天时间他故意躲藏不参与集训的行为,本身就触犯了《校园十大歌手评选》这个活动制定的规则,理应受到惩罚。”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叶梓选手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否则我们的观众就要集体不满了。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情理的力量。”

“叶梓选手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活动制定的规则,但是他的行为又符合人们心中的情理,这正是昨晚的直播取得轰动效果的原因所在。这也正是我在文章一开头批评那两篇文章没有挖掘出新闻真正内涵的用意所在。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清事物真正的内涵,这才是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应该秉持的态度和理念。”

“由这件事情出发我们可以再将思维发散出去思考一下,规则真的就是绝不可变绝不动摇的吗?我认为不是。”

“我们现在讨论的并不是1 1=2之类的科学公理,那样的规则是无可改变的。除非我们变换一个宇宙,或者改变这个宇宙的运行形态。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规则,这就不是绝对不能改变不能扭转的那种公理了。”

“仅仅百年之前,皇权仍然是高高在上不可动摇的至高规则,可是现在呢?皇权早已是明日黄花,一去不复返了,谁要是再说皇权至上是我们华夏人的规则,任何人都会吐他一脸。”

“社会学意义上的规则,在我认为无非就是情理的一种集合体现罢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很多规则都要跟随着发展跟随着进步才能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抛砖引玉,我想说的也就是这些了。”

文章不长,至此也就直接结束。

这样一篇一千字都不到的评论文章,在《申城晚报》文体版面发表之后,立刻引起了轰动。

这篇文章直接带来了两个异常明显的结果。

其一,叶梓和《校园十大歌手评选》节目的影响力在更广泛的层次上传播开来。如果说前一天的直播是火上浇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在浇油的基础上又吹来了一阵大风,火借风势更是越烧越旺。

对此,叶梓和节目组都极其满意。

叶梓第一张个人专辑在下个月就将全面发行,现在任何有助于专辑发行的事情都是叶梓需要的,何况这样的好事。叶梓绝不担心自己身处风口浪尖,他是一个歌手,只要不是纯粹的负面影响,名气和人气都是他急需的好东西,人气越多越好,名气越大越好。这一点,对于叶梓没有任何底线,多多益善。

节目组当然就更满意了。

跟叶梓的想法完全一致,任何有助于推高本周日最后一场十强争霸关注度的行为,节目组都会对此举双手欢迎。对于节目组来说,这就是最后一场直播能够成功完成的基石。累积越多,关注度越大,最后的成绩就会越好,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其二,除了顺手帮了叶梓和节目组一把之外,这篇文章在申城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讨论。

牛大山这篇文章在逻辑上并不严密,推理论证的过程更是有很多漏洞,只是他提出的这个观点的确是非常新颖的一种论调,这就引起了学术界,特别是社会学方面的专家们的注意。

随后,包括引发这场讨论的《申城晚报》在内,申城多家报刊都参与了这场“规则与情理”的大讨论。这当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相互辩论,谁也没有办法真正的说服对方。

这项讨论甚至引起了某些正副部门的关注,不过还好讨论的范围没有出格,所以也仅仅只是引起了一些关注而已。

因为这篇文章的发表,《申城晚报》及时的顺利的从“叶梓事件”的泥沼当中脱身而出,更因为引领了这一次的学术大讨论,《申城晚报》在申城学者们心中的分量也比以前重要多了。

牛大山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视线转移战,成功维护并且提高了晚报的声誉。

这个总编,真是有一些真材实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