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嗣子嫡妻 > 第42章

嗣子嫡妻 第42章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5:57 来源:免费小说

  徐氏面上难掩喜悦之色,自打入金陵后家中便多灾多难,围绕女儿为中心,所有厄运似乎凝集成一个漩涡。如今抽到上上签,她却是松了一口气。

  想到金陵城中的多番布置,但愿一切能否极泰来。

  弘真大师宝相庄严地接过签,知晓是上上签已足够他惊讶。毕竟他曾推演过,小徒弟属庚金,命格太硬隐隐与金陵风水相冲,及笄前一年注定多灾多难。

  如此情况下还能抽到上上签,莫非是她动用内力从中选了一只,而后故作高兴来安慰家中长辈。但看完签文后,他却彻底推翻了先前猜测。

  这支签,竟是当年大长公主曾抽到过的那支。且自大长公主抽到后,十几年中从未有第二个人中过。

  “阿弥陀佛,小施主可否随贫僧往禅房一叙?”

  罗炜彤欣然同意,一进门便研究其老和尚身上袈裟:“竟然真是银线,绣工比我祖母……不对我是说锦绣坊做得也分毫不差。”

  “你这死丫头,方才在后院不敬师傅也就罢,如今还打起诳语,当为师不知锦绣坊是你家产业?”

  竟然被知道了,当即罗炜彤也不再隐藏:“曾祖母不过一个锦绣坊,便赚下那般家业。师傅,这些年你那桃花酿可没少讹人,为什么连碟桃花糕都不舍得给我用。”

  弘真颇有深意地看了小徒弟一眼,桃花糕带糖,吃多了容易解药性。但这话他却不想说,说出去小丫头指不定得嘚瑟成什么样。

  “阿弥陀佛,这些事你早晚会知晓,不过却不是此时。先来告诉为师,方才你溜出去碰到了什么人?”

  罗炜彤翻个白眼:“你有事瞒着我,为何我的事就要告诉你?”

  弘真大师几乎要恼上了小徒弟的古灵精怪,虽然曾经这份活泼是他最欣赏的地方:“事关重大,你若说了,为师给你改份不苦的药方。”

  “当真?”

  “出家人不打诳语。”

  “一言为定,方才我见到了一位青衣公子,表哥说他是金陵四公子之一。不过我看,那位袁恪公子倒是有些来头。”

  再深了罗炜彤倒没往下说,毕竟锦衣卫身份是袁恪的秘密。她无意中发现,但也不会宣扬的人尽皆知。

  “袁恪。

  弘真大师转着那串几十年不离身的佛珠,顺着名字算下去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出一丝头绪。

  “除了袁公子外,还有表哥。”

  换个方向,再算徐行知,他发现徐家少爷本应品顺的命格竟然起了变化,逐渐走向连他也无法预知的黑暗。

  “奇怪……当真奇怪。”

  “喂,老和尚你可别装神弄鬼,药方一定一定得帮我改了。”

  师徒二人笑闹着,徐行知站在后院树下,望着蓝天握紧的拳头久久不曾松开。方才表妹走后,他有意试探着说两句,顺带命袁恪离表妹远点。

  谁知对方一眼看穿他心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袁某自认除却出身,哪点都不比徐兄差。英雄不问出处,罗大人同样也是靠自己有了今日。徐兄不比拐弯抹角,你我各凭本事就是。”

  说罢他拱手,锐利地目光颇有警告意味地看着他,而后转身离开,途留他在原地久久无法言语。

  袁恪是金陵四公子中唯一出身寒门之人,寒门不仅代表没有锦衣玉食华服美婢,更代表自幼便要为生计发愁,无暇用全副心神读书。尤其是袁恪,他自幼父母双亡,幸得书院山长垂帘,允其做些杂役,顺带在窗外旁听。

  便是这番环境,他都能做得锦绣文章,并以惊世之才打动微服私访的陛下。论才智心力,他甚至隐隐是金陵四公子之首。

  再反观他?虽然他远远算不得纨绔,但自幼父母恩爱,祖父母慈祥,即便他已经算上进,但少了几分贫寒之中,不改变毋宁死的魄力,他总归有几分懈怠。细细数起来,除却园林土木,还有亲近的血缘之外,他竟没一点能比得过袁恪。

  这便是弘真大师说得情路稍显坎坷?何止是稍显,简直是坎坷急了。急得脑门上出一层汗,直到日上中天小沙弥请他去禅房用素斋,他方才调整好情绪。

  他舍不得表妹,一时差点倒没什么,知耻而后勇、厚积薄发便是。

  第44章 阁老荐

  养心殿内,承元帝坐于御案后,垂眸看着折子。案前青玉石地面上跪着几位大臣,一个个垂着头,暗中揣测帝王心思。

  “启禀陛下,凉国公贪功冒进,无端深入敌后,导致我军折损数百人。虽其往昔战功彪炳,然陛下早已论功行赏。有功该赏有过该罚,臣以为当派监军督战。”

  杨阁老不疾不徐地禀报,心道陛下一直阴沉着脸,此番趁机拉凉国公下水,正是体察圣意。

  承元帝点头,继续看着手中折子。一回来他便秘诏锦衣卫,命其将罗四海多年来卷宗整理调上来。

  得益于他那个好师侄滥用公权暗中偷窥罗家姑娘,未过一盏茶时间,他收到了一份简单扼要的履历。刚准备安静地看完,西北传来战报。凉国公深入敌后,恰好碰到敌军骑兵主力,几百人的小队几乎全军覆灭,唯有他骑乘汗血宝马逃回阵地。

  当藩王时镇守西北多年,他早已对战事心中有数。凉国公与他多年好友,此次行动也是出自他授意。这会他倒是想看看,朝中大臣究竟是怎样一副嘴脸。

  所以请来的内阁,便看到一个为西北战事不顺的皇帝。其中杨阁老心中打起了算盘。当年陛下镇守燕京时,关外游牧民族从不敢有丝毫作乱。如今换上凉国公,连年军费开支甚大,却不见战事有丝毫进展。

  想必英明神武的陛下,此刻应当对凉国公有所不满。为人臣子者,最紧要的便是体察圣意。他自问虽算不得深谙此道,但多年来也是颇有心得。

  听到圣上的轻哼声,他心里更是有了底,批判起“兵败如山倒”的凉国公来更是不遗余力。

  “陛下,边关每一位普通将士都有爹娘妻儿,因着凉国公一次冒进,他们就此阴阳两隔,家中老父母活活忍受丧子之痛,这何其残忍。臣恳求陛下,体恤天下万民。”

  杨阁老跪拜在地,浑浊的双眼中泪光闪烁,似乎战死之人是他亲儿子一般。不,甚至比亲子战死还要情真意切。

  承元帝目不斜视,比起他后宫环肥燕瘦的妃子们,杨阁老演技稍显浮夸。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他认真看着罗四海履历,越看他越是惊奇,这当真是个人才。人是个大老粗,可偏偏每次都能逢凶化吉,最重要的是他用兵如神,先前他怎么就没慧眼识珠!

  御案后的皇帝陷入了一种喜悦与后悔交织的情绪,杨阁老有一句话倒没说错,每个戍边将士背后都有爹娘妻儿。几十年镇守北方,他见过太多悲欢离合,个中感受绝不是杨阁老一番装模作样可以表达。此刻看到他老脸上的虚伪,他反倒有些做呕。

  抛却种种情绪,他很清楚一名好将领对边关的重要。

  跪在青玉地面上的杨阁老,余光却是看到陛下颇为认同地点头,一时间他老怀甚慰。虽然他大半生多在审时度势上吃亏,但这次应该是没说错话。吃一堑长一智,后面那俩老狐狸这会不开口明哲保身,到最后好处也没他们的。

  “那杨卿家认为,该派谁去监军?”

  果然陛下被说动了!激动之下杨阁老几乎跪不稳,揉揉麻木的腿,他按进宫前与三皇子商量好的说道:

  “监军一事事关重大,依老臣看,静安公主的驸马可担此重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