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嗣子嫡妻 > 第100章

嗣子嫡妻 第100章

作者:鱼丸和粗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5:57 来源:免费小说

  罗炜彤反手去摸,那里一片温润,哪有半点濡湿之感?

  “你这死丫头,连自家小姐都敢打趣。”

  咏春笑笑,躲在一边不说话。先前她还觉得表哥表妹天生一对,自家小姐嫁到外祖家最好;方才见袁公子那一面,她却改了主意。

  小姐喜欢的,才是上佳人选。

  慈幼局见有马车来,早有管事出来查看,见着将军府标志,待主仆二人下车时,九师傅亲自前来迎接。

  罗炜彤跟他见礼,便见他额头上冒着汗,平日一丝不苟的发髻此刻也有些凌乱。当即她问道:“九师傅,可是出了什么事?”

  “小姐里面说。”

  迎二人到屋内,坐下后九师傅难掩愁容:“实不相瞒,这几日慈幼局每日皆有孩童失踪。我们找遍附近,皆未发现其踪影。”

  “失踪?以前可有过此事?”

  九师傅摇头又点头:“以前有些调皮孩子,跑出去迷路回不来。但那与这次不同,连续几天,每日都要少三五个。而且我打听过,不单这一处,周围农户也有孩子不见。”

  自幼涉猎广泛,罗炜彤知晓民间有些歪门邪道。如今此事,让她本能地想起那些不好的传闻。当即她也不再啰嗦,而是将来意和盘托出。

  “不如让他们暂住金陵城中锦绣坊,那边活计倒也不重。且锦绣坊居于内城,总比这边荒郊野外要安全些。”

  九师傅求之不得,当下将孩子归置好,命可信之人一路护送入城内。而他本人则是留守此地,按他的话说:万一有孩子只是走错路,或许过几日便回来。

  第92章 扬州乱

  虽然从袁恪口中得知,这段时日有所动荡,金陵也无法幸免。但罗炜彤依旧没想到,动乱来得这般快。

  当天下午慈幼局的孩童便开始收拾东西,黄昏时分便到了城内。锦绣坊后面是单独的一个院,雇佣的绣娘大多住在家中,院里堆放些布匹丝线,稍微收拾下便能住人。在她走后,荣氏已命人打扫出了二楼,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当晚便住下来。

  而她也趁着宵禁前回府,路上恰巧遇到袁恪。将慈幼局情况一说,他却皱起眉头。

  “丢孩子?”

  罗炜彤点头:“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袁恪额间皱纹更深:“入金陵前我们初次见面,那时也是如此。”顿了顿他沉默道:“还是叫九师傅回来,那些孩子怕是凶多吉少。”

  “怎么回事?”

  在她的不懈追问下,袁恪终于叹息着说出沉重的事实。太-祖晚年曾欲练丹,幸得高皇后劝谏,及时醒悟未能酿成大祸。然安文帝耳濡目染,对其颇为相信。尤其丧失帝位后,这些年来更是沉迷此道。

  再者……安文帝深知承元帝仁义,每逢有过不去的坎,眼看要折损好些人手,总要拿孩子冲锋或者垫后,拦住追兵去路。按他话说:这些孩子全都归顺于谋逆乱贼,死有余辜,丝毫不值得怜悯。

  不等听完罗炜彤脸上表情已全然皲裂,安文帝存这种想法,已经可以说是灭绝人性。承元帝取而代之,简直大快人心。

  “当时你受伤,也是因投鼠忌器?”

  袁恪沉重地点头,强打起精神给她个安抚的笑容:“我去通知九师傅,回来进宫面圣,事已至此是得早做准备。”

  天塌下来的大事摆在前头,由不得两人儿女情长。两人就此分别各忙各的,马车中咏春还有些抱怨:“袁公子也不多说两句,就这般急匆匆走开。”

  罗炜彤正想着这一团乱麻的全局,闻言头都没抬:“你家小姐没有怨念,比起两人在一起腻歪,我宁愿他将这等大事全部告知于我。”

  咏春立马改了口:“小姐高兴就好。”

  说完她也打起算盘核对钱粮,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婢。罗家全是实干型,咏春耳濡目染,也养成了少说多做的性子。而且这次她深觉小姐所思有道理,告知这等大事,比那些无用的甜言蜜语好太多。

  主仆二人就这样一路赶回府内,回家后罗炜彤赶到后院,将此事跟长辈一说,满室寂静。最先打破沉默的,还是曾祖母荣氏。

  “真是造孽,这才多少年,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罗炜彤惊讶:“以前有过这等事?”

  荣氏声音中满是阴沉:“行兵打仗讲究策略,尤其在南方,有将领想出法子,往水牛尾巴上泼油,点燃后放开缰绳,任其冲散敌军阵列。后来前朝战败,末帝将领便将水牛换成孩童。前朝王室本是茹毛饮血的未开化蛮夷,非我族类如此倒能说是其生性残忍。没曾想,大齐也有人如此。”

  原来是有借鉴,即便如此罗炜彤还是不寒而栗。打个冷颤,她只能归结于有些人天性残忍。

  “安文帝如此,简直连蛮夷都不如!好歹他自幼做太子被教养,如今若真如此,那只能说出自天性。”

  愤怒地念叨着,罗炜彤脑中闪过一道灵光。掏出怀中麒麟玉,她满是不解:“照例说安文帝才是太-祖太子亲子,到头来印信怎么没交到他手上?退一步讲,血缘亲情摆在那,袁恪师傅手握如此大的力量,怎会纵容今上登基?”

  荣氏与徐氏不是没料到这点,不过两人都想不通。且事实摆在那,加之一家人于安文帝无甚好感,也就干脆不想。

  但这会小孙女一提,反倒勾起了两人心底隐忧。印信如今是在他们手里,但太-祖太子那意思,究竟是要支持谁?虽然这些年他不显山不露水,但谁能保证他不会念及骨肉亲情?

  荣氏眼神迷离地望向窗外:“此事……或许连陛下都没答案,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结果如何。”

  全家就在震惊很沉重中默默用过晚膳,而后分头各自忙碌。一旦忙起来,罗炜彤也不会去计较那些。她看顾着锦绣坊的孩子,每日往西北发送物资。每一批从西北回来的商人,都要亲自见上一面,试图发现蛛丝马迹。

  袁恪同样也在忙,不过再忙他也会每日抽空,去见小丫头一面。大多数时候,都是他在陪她清点物资。两人转身弯腰搬东西,提笔记录具体数字,有时半个时辰说不了一句话,但小丫头总能在他需要水或笔墨之时递过去,他也能在她忙到忘记孩子叫什么时,准确喊出名字。

  两人配合越发默契,虽鲜少有甜言蜜语,但温情萦绕其中。就这般下去,袁恪非但没有觉得疲惫,想要早点娶她过门的心,反倒一日迫切过一日。

  只有两人成亲,才能在宵禁归府后依旧享受这种舒适。

  就这般一连过了一旬,所有人忙到天昏地乱后,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正当她打算松一口气,好生做几道点心全家歇息会时,锦绣坊传来八百里加急快报,扬州大乱。

  “怎么会是扬州?”

  不仅罗炜彤,所有人都在疑惑这个问题。扬州距金陵并不远,土地肥沃气候温润,向来是大齐粮仓。且那处漕运丰富,丝绸、茶叶带动商贸繁荣,算来算去都是大齐紧富庶之地。百姓皆有韧性,若不真逼到一定境界,他们绝不会造反。故而史上大大小小起义,多数是从穷乡僻壤揭竿而起,顶富的扬州率先反了,还真是让人一头雾水。

  可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扬州刺史乃是高皇后铁杆粉。安文帝到来,一亮身份,再用当皇帝时学过那点手段恩威并施。

  刺史这边正烦着,身在官场即便想两袖清风,多数时候也是形势不由人。前阵他手下一巡抚亲自押送去年税收入金陵,儿子却好巧不巧地迷上了教司坊的德音。那歌女他也见过,听说是国公府出身,不论模样还是气质都顶尖。

  本来少年风流,那点事长辈皆一笑置之。可谁知前不久金陵三王爷传出信,据准确消息,陛下欲一扫朝野贪腐之风,锦衣卫更是经由教司坊之手,拿到了漕运账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