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丧萌世子燃萌妃 > 第94章 入宫。

丧萌世子燃萌妃 第94章 入宫。

作者:羽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20 来源:书海阁

五月二十六日,中午,德清县。

年轻的牢头张烈刚走出县牢门,准备去吃午饭,看到肥胖的徐县令,满头大汗的,一路急急的奔来。

远远的就冲他招手:“先别走,开门,开门。”

开了牢门,徐县令一挥手,嗓门哄亮地说:“张牢头,你到门口看着,我给兄弟说几句话。”

张烈伺候的不错,地面干净,墙壁干净,崭新的苇席,崭新的被褥。

郭俭听到有人来,睁开了眼。

“徐大人,你怎么又来了?”

徐县令没顾得理郭俭。把大脑袋探了出去,高喊:“张牢头,张牢头。”

张烈一路小跑而回。

“啥事?大人。”

“把苇席,被褥换旧的,只要干净就行。”又了一挥手:“别的没事了,你走吧。”

待张烈的身影远了,徐县令缩回牢里,对着郭俭一摇头:“年轻人呢,不会办事。”

郭俭无心跟着他感叹,急问道:“徐大人今日来,有事?”

徐县令坐在了牢房内唯一的一条长凳好,伸着头,对坐在地铺上靠着墙的郭俭悄声说:“我把消息递到杭州了,你猜怎么着?”

郭俭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略有些惊慌地说:“不是说,先不让你告诉小谨,我们自己想办法吗?”

徐县令的胖脑袋又朝着郭俭伸了伸:“怕你担心外面的情况,我没告诉你实情,那个李老三当晚就死了。幸亏我当机立断,事情一出,就把你关牢里了,不然他们那一大家子无赖,非得堵着衙门闹事不可。”

郭俭清瘦的脸,瞬间腊白了,嘴唇动了几下,才把话说出来:“你,你刚才说杭州那边怎么了?”

“把你关进来的当晚,我就派了李捕头快马加鞭的去了杭州,我还以为王府的大门不好进呢,门前守卫一听是从德清来的,当即上报了管家。”

郭俭紧张地催促道:“别绕圈子,直接说。”

“管家说世子和世子妃去了平江府。”徐县令一拍腿,接着说:“李捕头回来,就给我了这一句话,我心里凉啊。”

郭俭闭了闭眼。

徐县令又急忙说:”我还没说完呢。今早,杭州那边来人了,说是世子得了府中送给他的消息,把皇帝交给他的事扔在一边,快马连夜赶回,现在小谨还在回杭州的路上呢。“

郭俭颤声问:“杭州那边的人,还说什么了吗?”

“说让我们稳住,不要乱来,世子会派人过来协助我们。”徐县令把声音压得二人将将能听见:“还说,让我们不要担心,一定会让你一根汗毛都不少的出去。”

郭俭肯定说:“最后一句,是你说的。”

“就这个意思。我走了,一会儿张烈给你送饭时,顺便带笔墨进来,你把当时的情况,详详细细的写下来。

说着这话,徐县令站起了身,“你先回想着,我去找当时在场的人一个一个的再问一遍。“

郭俭说:“就我告诉你那些,分粮时,李老三欺负一个女子,我上前说了他几句,他就说我难听话。我一气之下,拔了身边一个侍卫的配刀吓唬他,想让他闭嘴。哪里知道,他没站稳,直接扑在了刀上“

徐县令走到郭俭面前,弯下腰说:“这是杭州那边的意思,你写的东西,是让自己人看的,不管对你有利没利的,都写上去,如实写,从你那日清早,穿衣服起床开始写。包括在哪里吃饭,在哪里喝水,在哪里小解出恭,都遇到了谁,跟谁说了什么话,都写上去。“

郭俭仰着脸,和徐县令对望着问:“这有用吗?“

徐县令没理会他的问题,而是说道:“我分析了,杭州那边不是想帮你减轻罪责,是想让你无罪释放。你想啊,皇后的父亲曾经犯过罪,坐过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种事是不允许发生的。“

……

赵瑗见皇帝之前,关于荆小白封爵的问题,准备了长长的一段话,包括利弊分析,以及可能会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种种阻碍如果对应对,都想好了。

他这番想法,却没有机会说出来。

因为在他刚把情况禀明,并说出自己的建议时。皇帝当即答应了,立马着内侍去请秦太师。

并对他说:“这事你等结果就行了,对付朝中反对的声音,让太师去周旋,他最擅长这个。”

将近午时,赵瑗才走出皇宫,他心里轻松了许多。平江府的事,算是告一段落。

后面的问题,皇帝另从户部、吏部以及刑部各调了一名官员组成了支督查队,督促经界法的实施进展。

接下来,只等给荆小白封爵的旨意诏告天下,再由赵瑗去谈慕容家的问题。

关于秀水茶楼事件,皇帝也听从了赵瑗的建议,既然是发生在同里镇,就由慕容叶青去处理,有了结果,让他写密折经李知府上呈皇帝。

并把慕容叶青的处理方法也禀明了。

慕容叶青的想法是,暂且把这件事情压下来,不再往外扩散,不走公文,不让官府参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让赵瑗意外的是,皇帝对秀水茶楼的态度,他说什么,皇帝就听什么,一句话没问。

一下子死六十多人,其中还牵扯到世子妃的事。皇帝听了表情淡淡,就跟听说谁家中死了几只鸡一样。

总之,五月二十六日这天,除了郭俭的事情外,别的都挺顺心。

其实,有件很重要的事,赵瑗不知道,他安放在皇宫中的暗线也没有发觉。

那就是在他未进宫前,有人先一步把同里镇的情况,禀告了皇帝。

那人说的是普安世子赵瑗想与慕容家结亲,却遭到了世子妃的阻挠,并且执意同他一起去了同里镇。

世子妃在秀水茶楼受到外部不明身份人的袭击,茶楼内的护卫拼死相救,双方厮杀在一起。

在混乱中,世子妃被茶楼的老板宫七带出去,躲进了慕容大院。除了他们二人外,在场的人全部死了,其中有两人是咬毒自尽。

当时皇帝听后,问了句:“他们受伤了吗?”

那人说:“宫七被断裂了的木梁擦伤了脸,不严重;世子妃没有受伤。”

皇帝又问:“依你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那人说:“草民不知,草民只是把情况如实禀告圣上。”

……

郭思谨上船后,便呆在了自己的房间内。她摸了摸脖子,虽然用手绢绑了一圈,耳朵后面的红痕依旧遮挡不住。

她清楚地感觉到,宋羿看到她脖子时,目光顿了一下。

好在他没在说什么,只是每到饭点会敲她的门,叫她一起去饭厅吃饭。

荆小白竭力的谈笑风生,并未能活跃多少气氛。宋羿是根本不应他的话,郭思谨偶尔应一句,也是淡淡的。

就这样过了三日。

五月二十八日,清晨,大船在杭州码头靠了岸。

走下船,脚下浮沉,郭思谨感觉呼吸都有些费力。秋葵扶住了她的胳膊:“世子妃,小心。”并把她手里的东西接了下来,递给了旁边的思思。

郭思谨像是才回过来神似的,看着秋葵问:“世子呢?”

“世子去了德清县,交待奴婢今早来这里接您。”

“他什么时候去的?”

“前日下午去,昨日中午回来;今日一早又去了。”

“走时候,有说什么时候回吗?“

“没有。“

与宋羿和荆小白告了别,上了普安王府的轿子,一刻多钟便到了王府。

进了揽月阁,还未来得及换衣服,便听到张伯在门口求见。

张伯进来后,略略低了个身,直奔正题:“世子妃,郭大人之事,有世子在,您不用担心。风口浪尖上,您要做的就是不要慌乱,一定要稳住神,不能落别人话柄。“

郭思谨深吸了口气说:“父亲一向为人正直,为官三十多年,以权欺人之事,从未有过,这中间定是有误会,既是误会终有解开的一天。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我是坐船不习惯,有些头晕,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张伯松了口气,接着说了别的:“昨日下午皇后娘娘的人传话过来说,让您回来了,进宫一趟。我想大约是为恩平世子婚事,找您商议。“

商议是客套话,顶多是通知她一声。张伯主动提起,应该是有话要跟她说。郭思谨端茶盏喝了两口茶后,才说:“张伯知道是哪家姑娘吗?”

“大将军的女儿吴茉莉,荣国公的小女儿刘木兰,和您的表妹王昭雪。准备在这三位小姐中选,皇帝的意思是征求大家的意见。”

郭思谨想了一下,才想到王昭雪是她表舅母王夫人的娘家侄女,最近一直在太师府里住着。

“张伯,您觉得谁合适呢?”

“皇帝中意王昭雪;太后中意刘木兰;皇后中意吴茉莉。”

张伯没有给她答案,郭思谨只得直接问道:“我应该中意谁呢?”

张伯笑了笑说:“世子妃肯定是中意王昭雪,一来这是皇帝的心意,二来王昭雪是您表妹,自然是向着自家人。”

这个问题,将近午时的时候,在仁明殿内里,又被提起。

面对郭思谨,吴皇后难得容颜和悦,她亲切地问:“世子妃身为长嫂,觉得谁最更适合恩平世子呢?”

郭思谨温婉地笑了笑,细声细语道:“三位姑娘皆是出类拔萃,品貌性情不分仲伯,臣妾看谁都觉得十分的好,真是拿不定主意呢。”她试探地问道:“要不,让恩平世子自己来选?”

吴皇后对她这个回答有些不满,轻笑了一声说:“婚姻大事,自是要听长辈的意见。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就行了。”

郭思谨想了一小会儿说:“臣妾要听母后的,母后要听太后的。”她抿了一下嘴角,接着说,“臣妾选太后选的姑娘。”

这个回话,吴皇后更加不满意,她哼了一声说:“你知道太后中意谁吗?”

郭思谨如实说:“臣妾近几日未去过慈宁宫,不知太后的想法。”

“太后中意的是刘木兰。”吴皇后嗤笑了一声说:“难怪外面都说普安世子和世子妃不和睦呢,你连自家男人在想什么都不知,能得他欢心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话脱了口,吴皇后才发觉不妥,真是被这个笨东西给气住了。她急忙转了话题,佯装关心道:“听说你父亲惹上了官司,你要回去看看吗?”

郭思谨微笑着说:“多谢母后关心,臣妾不打算回,父亲是皇亲,出了事倍受瞩目,负责本案官员定是不敢有丝毫怠慢,终会还父亲清白。”

吴皇后盯着郭思谨问:“你认为你父亲是无辜的?既是无辜,等着其他官员查出结果就行,普安世子还跑那么快干什么?”

“臣妾怎样认为的不重要,要看审案结果。”郭思谨浅浅地笑道:“俗语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父亲没有儿子,出了事,总要有家人出面照顾安慰的。”

郭思谨出宫没多久,仁明殿里的谈话内容便传到了慈宁宫。

内侍李德海垂手躬腰的立在太后身边,笑道:“普安世子妃的心思倒是挺单纯,看来宫内的消息,并未流到外面去。”

太后未置可否,而是淡淡地说:“选荣国公家的丫头是定好的,问各位的意见,只是走走过场罢了。”

李德海惊讶地说:“官家不是想选秦太师的人吗?”

太后的话依旧淡淡的:“他是想讨好那个老鬼,我说刘木兰也是替官家说话。”

李德海笑呵呵地说:“太后英明,什么事都难逃您的眼睛。“

“少耍贫嘴吧,你的眼睛也是雪亮,故意在这里没话找话说。我说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李德海的腰弯得更低了,声音也低了:“请太后责罚,派出去三四回人了,他们下船时,就让小春子他们在码头上等。那小祖宗是软硬不吃,连哄带骗都不行,就差把他打晕扛过来了。太后请的人,给奴才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啊。“

“不意外,你们要是能顺利的把他请过来,才让我意外。“太后难得的露出了笑脸:”晚些时,你往普安王府跑一趟,明日让世子妃带他过来。他们不是相处过,有交情嘛。“

“奴才现在就去。“

“也让别人歇会儿,晚饭的时候再过去吧。“

......

德清县衙门后院,贵客接待室内或坐或站了四个人:赵瑗,徐县令,李捕头和刑部的刘侍郎。

刘侍郎今年三十七岁,外号刘法眼,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他的眼光很毒,一般的小动作都难逃他的法眼。

凡经他手的案件,没有搞不定的。

但这么个雷厉风行,外表精悍的人,却不会骑马。

马车晃晃悠悠比骑马慢了一半,天没亮就从杭州出发,到德清已近午时。

待他把所有的供词仔细的浏览一遍,饭点已过。

胖人不耐饿,徐县令感觉快要饿晕的时候,刘侍郎才终于从写满字的纸页上抬起头。

室内的另外三个,热切地望着他,等待他的高见。他咂了一下嘴说:“饿。“

徐县令在琢磨这个“饿“字代表的含义时,赵瑗站起身说:”你们去吃饭吧,半个时辰后,我们这里见。“

刘侍郎眨巴了一下他的小眼睛,惊讶地问:“世子不饿?饿字明显也写在你的脸上嘛。“

“我去牢里看一下。“赵瑗望向徐县令说:”我先过去,麻烦徐大人安排人送桌酒菜到牢里。“

刘侍郎又眨巴了一下眼说:“世子急着赶时间?我不急,那边最近也没什么事,我在这里多呆两天,也没关系。“

赵瑗用食指朝着刘侍郎指了一下,问:“知道你的外号叫什么吗?“

“跟嘴有关。“刘侍郎咂了一下嘴说:”你指的是我嘴的位置,眼看的也是我的嘴。“

“刘多嘴。“

……

张烈坐在牢房里,一边看着郭俭慢条斯理的用着饭,一边拿着把破芭蕉扇给他打风。

房间里只有一个小小的窗户,风进不来,闷热,坐着不动就是一身汗。

“郭大人,街上新开了一家饭馆,厨子是杭州沁园春的,据说味道好极了,今儿去晚了,等了半天也没排上。您先凑合着吃点,晚上的我订了四浑四素,到时候,咱俩偷偷的喝一杯。”

张烈的话将落,便听见“哒哒哒……”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接着便看见,一个身着皂衣小狱吏出现在牢门口。

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世,世子过来了。”

张烈停住了打扇子的手,郭俭停住了夹菜的筷子。

“走到哪儿了?

“进院子了。“

菜又摆上了,四浑四素,还有酒,当下最好的杏花村。

赵瑗看着郭俭意欲垂泪的脸,温言安慰:“爹爹不用担心,刑部的刘法眼来协助查案了,自会还您清白。“

斟了杯酒,双手递给郭俭,清朗地笑道:”平日里,各自繁忙,若不是出了这事,我们哪里有机会,单独坐下来喝一杯。“

郭俭接了酒杯,头也没抬的一口饮了,沉声说:“我活这般年纪死活都不当紧,怕为此连累了小谨,连累了你。”

他长长叹了口气,“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一下子把刀拔出来了。早知如此结果,他就是骑在我头上骂,我也不会多说一个字,更不会跟他动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赵瑗又给他斟了酒,轻声说:“人一天三迷,不知道哪儿迷了窍,就会说不恰当话,做不恰当的事,事已经出了,爹爹莫要放在心上。”

这是赵瑗第二趟来看郭俭,第一趟是在昨日,由徐县令陪着,站了一会儿,说一些安抚的话。

当时走出牢门后,赵瑗就后悔了,觉得身为一个好女婿,做的远远不够。

是以,就安排了这顿酒菜。

原本计划着,半个时辰,就是两顿饭也该吃完了。谁知,看着挺利索的郭俭,提起女儿小时候的事,就叙叙叨叨的讲个没完。

说她自小就比别人聪明;

说她学什么都很快;

说她九岁时,下棋就能赢自己,十二岁,德清县就没人能赢过她;

说她的刺绣手艺,比宫里的绣娘都好;

说她做的饭,比沁园春的厨子都好;

赵瑗听着听着,忘了他们谈论的是谁了,他觉得郭俭讲的这个人,他不认识。仔细一想,唔,是他的世子妃。

话说,那个叫郭思谨的,难道最大的优点,难道不是长的好看吗?好看,听话就行了,其他的都无所谓。

还要赶时间呢,赵瑗听的有些着急。话题打断了三四次,才终于打彻底打断。赶忙让着喝酒吃菜,又忙不迭的往郭俭碗里夹菜,才终于把这顿饭结束了。

走出牢门,赵瑗拍了一下张烈的肩膀说:“里面的是我岳丈,拜托你多照顾了,想吃什么就给他备,需要什么就给他找。一切花销记在我头上。”说着对身边的侍卫秦八递了个眼色。

秦八拿了张银票就递了上去。

张烈急摆着双手说:“饭菜都是我媳妇烧的,不花钱。郭大人一向不喜欢麻烦别人,什么都没要求。住进来后,一分钱没花过呢。”

“我个人的一点心意,晚上交了差,和这里的小兄弟们一起吃酒,大家平日里为国为民的做事,都挺辛苦的。”

县衙内,刘侍郎眨着小眼睛问徐县令:“世子和郭大人关系挺好的?”

徐县令呵呵笑道:“那是自然,一个女婿半个儿嘛。不好,也不会在这大热天的里,每天都跑啊。”

刘侍郎指着徐县令的眼睛说:“你在说谎,我在你眼睛里看到了犹豫,犹豫就说明不确定。”

徐县令揉了揉眼说:“刘大人你这查案的,怎么不去牢里看看当事人?”

刘侍郎用指尖叩着桌面上的一叠子纸张说:“有这个就行了,反正是来给他脱罪的,又不是来分辨黑白是非的。”

二人正说着话,赵瑗迈着大步进了门。

“我回杭州了,有消息着人通知我。”

刘侍郎摸着下巴咂了咂嘴说:“世子,你今天什么活都没干,还没听我说话,怎么就急着走。”

徐县令说:“这会儿正热,世子不等太阳稍落落再走?”

赵瑗看着刘侍郎说:“你还没定论,我听什么?我这笨手笨脚的,也帮不上忙,明日我另派人过来协助你。”

又对徐县令说:“杭州那边还有事,有点急。”

接着对李捕头说:“这两天,辛苦你多陪刘大人跑跑。”

说完这番话,对着屋内的三人,挥了一下手:“你们继续探讨,不用送我。”

待赵瑗的身影消失在门头,刘侍郎笑吟吟地说:“看这心急火燎的,难不成杭州有美娇娘在被窝里等他?”

喜欢丧萌世子燃萌妃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丧萌世子燃萌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