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丧萌世子燃萌妃 > 第70章 矛盾呢!

丧萌世子燃萌妃 第70章 矛盾呢!

作者:羽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20 来源:书海阁

新田书院。

慕容然席地坐在桐树荫里,知了在树上嘶鸣,蚂蚁在衣袖上散步,鸟鹊在枝叶间跳跃……

外界的一切,好像丝毫未能打扰到他看书的兴致。

四十三岁的慕容然,温润儒雅的气质里,带着淡淡的疏离,一看就是饱读诗书的清高之人。

慕容然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确实都是在读书。年轻时的志向就是“状元戴红花,鲜衣驽马,一朝看尽汴京花。”

天不遂人愿,当年烽烟四起,朝廷左右扑火忙得手忙脚乱,春闱取消了。

国家动荡,家庭也动荡,阴差阳错,他接管了慕容家的生意,成了慕容家的家主。不喜欢的事,他做得尽心尽力,四处奔波着为了钱财忙碌。

后来,北方外敌入侵,国家彻底乱了。他逐渐收拢了各地的店铺,转化成了金银,拿出了五百万两银子,给了急需要用钱的人。他担心父亲万一知道了,会不高兴,对外声称是一百万两。

万一的事,往往都会发生。父亲知道后,斥责了他,说那是慕容家几代人的心血。

两年后,那个急需用钱的人,在三弟的陪同下,又找到了他。他没等对方把话说完,就答应给他们资助。

这样的大事情,应该让父亲知道,可是父亲知道后,肯定会不同意。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用钱买地。

当年兵荒马乱,流民四起,很多田地无人耕种,他以高于市面十倍的价钱购进大量的土地,契约签的是永不征税,变相的把钱给了别人。

那是慕容家几代人的积蓄,当年富可抵国的慕容家,所有的现银,最终成了国家的。

千疮百孔的朝廷,在财力的支撑下,慢慢开始运转,并逐步稳定繁荣。

谁能未卜先知呢?签契画押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个朝廷能坚持几年呢。还好,慕容家的心血终是没有白费。

当年那个急需用钱的人,不是别人,是当今的天子。

为此,父亲同他决裂,罢了他的家主之位,十五年来,再未同他说过一句话。

若有人问他,这件事,后悔吗?

他不知道答案。

现下里,朝廷要用市价收回田地了。

如果说,这世上有两个人能明白父亲当年的愤怒,他一定是其中之一。经营的辛苦,他有切身的体会,那是几代人的辛苦,成千上万的慕容家人努力奋斗的成果。

慕容然把目光从书本上移开,仔细听近处朗朗的读书声,朝气蓬勃的声音,是那样的悦耳。

他想,如果大哥回来就好了,家里的一切也就会好起来了,钱财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有脚步声越来越近,慕容然没有觉察。

一位穿着天蓝色学子服的少年,站在他面前,低下身说:“先生,有客来访。”

慕容然终于从思绪里走出来,仰头眯着眼问:“你认识吗?”

“一位是李知府,另一位是位俊朗贵气的年轻人,前几天来过院里。”少年迟疑了一下,又说:“李知府对那年轻人很尊重,应该是从杭州来的。”

慕容然温和地说:“知道了,你先把他们带到会客厅,把茶泡上。我洗个脸,换件衣服就去。”

新田书院的会客厅不大,一张矮几苇席,几乎占了小半个的地方,另外的地方,是书架,书架上摆满了新旧不一的书册。

赵瑗席地坐了,看着李知府上下翻动着书架上的书。

“世子,您听说过慕容谨这个名字吗?”还没等赵瑗接话,李知府自顾说道:“是慕容家的老大,我同他还算熟。老二当年足不出户的,仅见过两次。说起打交道,也就是从去年才开始的。”

赵瑗来了兴致:“私奔那位吗?”

“看来世子听说过。”李知府慢笑了一声说:“私奔次日,我还在平江府的客栈里见过他们。”

赵瑗兴致更大了:“跟他一起私奔的人,你也见过?”

李知府拿了一本书,坐在了赵瑗旁边:“当然见过,还说过话呢,是个少见的美人。二十年来,我再未见过像她那样美貌的。”他的表情似是在回忆,“眼睛很大,像是一汪清澈又深沉的湖水。”

赵瑗想说他形容的有矛盾,看到方才带他们来的少年,端着茶水进来,便换了话:“你家师母在书院里住吗?”

少年低眉敛目道:“不在。”

李知府纳闷世子问人师母做什么?听到赵瑗轻快地笑了一声后,说道:“他们家里离这里远吗?”

“不远。”

“我夫人也来同里了,有时间约你家师母一起吃饭。”

李知府更纳闷了,这话要说,也是同慕容然说呀,跟一个跑腿的讲什么讲。

赵瑗原本心情愉快,听到李知府夸赞别的女人长的美,心里有点小别扭,二十年未见过如此美貌的,夸张了吧。

二十年未见,那是你没见过。

你若是见到过,就不会这么说了。

李知府不知道赵瑗正对他腹诽呢,便没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他问道:“世子,在这之前,您听说过慕容然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赵瑗第一次听到慕容然的名字,是在两年前的琼林宴上。

那年的状元出自建康王氏,榜眼是刑部尚书的儿子,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所在的坐席,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

相比之下探花郎就显普通了。

赵瑗来到探花郎秦观席位前坐了,诚意地说了些赞赏以及恭喜的话。新晋进士们被人恭喜,通常会激动的感恩,譬如感谢朝廷,感谢圣恩。

当时探花郎说,秦观能有今日,要感谢恩师多年的照顾和栽培。

赵瑗觉得他这个人很特别,破例与他多聊了几句,知道他的恩师叫慕容然。

赵瑗见到慕容然,是第一趟来同里镇。在慕容叶青那里碰了硬壁,就想着找找其他门路,打听到有个儿子在附近开了家书院。

看到新田书院四个字时,赵瑗才把这个慕容然,与两年前秦观口中的慕容然联系在一起。

慕容然冷淡地接待了他,平淡地说自己已经很多年没进过慕容大院了,帮不了他。

当时赵瑗对他的印象很不好,对学生倾心倾力,对家里的事漠不关心,对国家政令漠不关心。

不是君子之道。

后来,赵瑗了解到慕容然更多信息后,为自己当初的想法,感到愧疚。再次来拜访,就颇为客气。

但慕容然的态度依旧是淡淡的。

今日刚见面时,慕容然表现的同以往一样,礼节到位,话语稀少。赵瑗仿若不会看人脸色似的,从李知府拿的那本书说起,侃侃而谈。

整个书院,学问最高的就是慕容然,平日里他的论语是对是错,都无人置喙,想找个畅所欲言的人都没有。

初坐下,赵瑗的话语,他虽然感兴趣,但也基本不接话,只有赵瑗特意问他的看法时,他才敷衍两句。

眼看着,一个时辰过去了,赵瑗谈论的仍只是学问,半句俗事没提。

这种情形,对于慕容然来讲,就好比在他饿极了的时候,面前摆了一盆子红烧肉,赵瑗喊他一起吃,他以为赵瑗有啥图谋,便摇头拒绝。

赵瑗吃了半盆子了,仍只吃。他咂咂嘴,忍不住了,也掂起筷子戳几口。谁知,越吃越想吃,吃了也没啥不良反应,别人也没让他付钱,更没让他还肉,于是就放开了吃。

赵瑗自小读书,但凡读书人读的书,他都不同程度的读过,还有不同的老师给他讲解过,今日终于派上了用场。

在狭小的会客厅,不同年龄的两个人,经史子集,天南海北,谈论得热火朝天。一直谈到日上中天,仍是意犹未尽。

李知府年轻时是个纨绔,书没读多少,也插不上话,只是不停地给他们布茶,自己喝茶。

茶喝的多了,容易饿。饿得头晕眼花的李知府,在赵瑗端杯喝茶的空隙,赶忙说想体验一把学子生活,想去饭堂吃饭。

赵瑗才发觉饥肠辘辘,想起早饭还未吃。

没有腥荤的饭菜,三人吃的都很香。

阴天闷热。

饭后没再回会客厅,而是去了早上慕容然坐的地方。赵瑗依旧兴致勃勃,接了上午的话题,继续论道。

年纪大了,体力便跟不上了。半下午的时候,李知府实在撑不住,倒头在苇席睡着了,很久都没好好休息了嘛。

慕容然也是一摇三晃的,他有午睡的习惯,放下饭碗就困,强撑了这一个多时辰,困得已经听不见赵瑗在说什么了。

赵瑗看看躺着的人,再看看摇晃的人。

“先生,我去去就来。”

慕容然迷迷糊糊的嗯了一声。等赵瑗从茅厕出来,慕容然已经躺在苇席上打呼噜了。

好嘛,三个人两个睡着了,我也睡吧。

“先生,您醒醒。”

赵瑗是被喊话声吵醒的,喊话的声音很轻,但他睡眠浅,稍有动静便醒了。

“老爷子在秀水桥头跟人下棋,开了大场子,很多人围观,院里的人都去看了。”先前领他们进来那个少年说。

才坐起来的慕容然淡淡的应了一个“嗯”,这时李知府也醒了,赵瑗便提出告辞,说是后面的时间,跟人另有约。

走出新田书院。李知府揉着眼睛,装着随口一说的样子:

“世子,我看您和慕容然挺能聊得来,他有个闺女长得还不错,您要不要把她收府里?人生难得一知己嘛,亲上加亲。”

喜欢丧萌世子燃萌妃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丧萌世子燃萌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