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丧萌世子燃萌妃 > 第337章 突发的意外。

丧萌世子燃萌妃 第337章 突发的意外。

作者:羽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20 来源:书海阁

赵瑗和吴大将军带领的二十万精兵,三天后的中午,穿彭城而过。

没遇到金军。

吴将军憋着的一口气,终于松了出来,由衷感叹道:“殿下说的人,还挺靠谱,真把人给阻拦着了。”

他没妄想着赵瑗说的那些人,能把那五万人全部杀死。只要把他们的队伍冲乱,折损一半,遇到他们就不怕。

最多在路上浪费一天时间,就能把刚刚打过仗,还没来得及休息的金兵给收拾了。

暗线最新送来的消息说,汴梁城对外说是留了十万兵马,其实就**万,而且都是新招的兵。

即使他们带的这二十万精兵,折损个两三万的,还余下十七八万,攻城不是问题。

又过了一天。

也就是他们登岸后的第四天,九月十三日,他们到达了应天府。

这一路上没见到活的金兵,也没见尸体。

“殿下的消息可靠吗?殿下说的那些人,是不是还没有出城。”吴大将军摸着下巴说,“这就不太妙了,由精兵守城,攻城可没那么容易,估计得多花两三日时间。汴梁城的城墙是又高又厚,说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也不为过。”

此时,离汴梁还有两日的路程。

赵瑗的心里也十分忐忑,就说了实情:“阻拦他们的人只有五千,远不是对手。原计划是我们的人说服金太子,让金太子召回两万金兵。”

赵瑗一直没说,是暂时不想把金太子身边有暗线的事,说出去。吴大将军并没有关注这个,而急问道:“难道金太子把人全部召回去了?”和赵瑗担心的一样。

赵瑗先前担心的是,陈正献未能说服太子,让五万兵对上了慕容旋领的五千。

现在换成了担心把五万兵全部调了回去。

吴大将军在赵瑗的脸上看到了答案,于是说:“既然这样,接下来的两日,我们加快行军速度。”

他们两个都想错了。

早在五日前,陈正献就说服了金太子。说这个风头,万不能让八王爷抢了去。此话正说到了金太子的心坎里,于是就虚心的向他这个老师请教方法。

陈正献说:“陛下决定的事,殿下不好反对,反对也反对不了。等大军南下一日后,快马递消息给八王爷,说夏国有异动,以防万一借他两万兵马回汴梁守城。对付杭州那些老弱病残,三万精兵绰绰有余。”转话又说,“八王爷用三万兵攻杭州,不一定能成事;即使成了,人也死的差不多了,算不是美谈。”

太子听从了陈正献的话,发兵第二日,就用三道太子令向八王爷调兵。

他们没料到八王爷出城后的第一日,就遇上了一个熟人,原赵氏朝廷的丞相兼太师秦会之。

金国此次出兵的理由是,赵氏朝廷单方面毁约,毁约就是指秦太师的死。说是汉人的阴谋,是挑事起兵的先兆。

秦太师当年是被完颜宗烈掳走的官员之一,那时候他想办法见到了金皇帝,恳求道,放他回南边,他来牵头议和。侵略不就是为了要金银珠宝吗?通过和谈得到想要的东西,不比打仗流血的更好?

金皇帝还真放了他,并对他委以重任。

也因为此事,朝中有部分官员,曾猜测他是金国的内线。猜测也只是私下里暗搓搓的想,谁也不敢明说。皇帝信任他呢,有什么办法。

秦太师也知道是他干的事,朝中大部分人都想要他死,为了自保,在签两国协议时,特意加了一条,赵皇帝撤了秦太师的丞相职务,就等于撕约要反金国。

八王爷初见秦太师大惊:“太师不是死了吗?”

秦太师不慌不忙道:“我那时候被软禁了,那狗皇帝是想观望,想北征又怕失败,就留了条后路。万一输了,好让我再出面和谈。当年如果不是我,他早就被灭国了,现在居然囚我。这种不仁不义之人,没什么好效忠的。我吃药假死后,出了杭州城。一路辗转的不敢面,这两千里路走了近一个月,看到八王爷的旗帜,就冒昧的来求见。”

八王爷问:“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秦太师理了一下鬓间的白发说:“见见大皇帝再说。”

当他听到八王爷这是兵出杭州时,立即说要跟他一起回杭州报仇雪耻。

八王爷大喜。带着个赵氏朝廷的丞相去攻他们的京城,事半功倍啊!等皇帝到了杭州,他们这边已经稳定下来了。

反正这人在自己手里,肯定不敢翻出什么花样来。

八王爷随即把他奉为上宾。在接到太子的调兵召令,这样的大事时,立马找他商议。

秦太师急忙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此事万万不可依从太子,带着三万的兵马,万一攻不下杭州,会被陛下重罚,将是一辈子的污点,也许此生都无法翻身。”

语重心长道,“此一仗过后,短时间内没有大仗可打,想将功赎罪都没机会。若真是有夏国突袭,多两万兵,也只是多撑两三日而已。再说,太子调不动你,自会去向陛下求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有道理。

八王爷连连点头。

“不过,王爷要改道绕路入海,这样太子想再发调令,找不到人,诏令送不出去。”

八王爷看着手中的三道太子令,又点头:“有道理。”

绕路。

赵瑗他们当然没碰到。

这五万兵马到达海州府前,在夜间遭遇了三四次突袭。野外的无月夜,太黑了,火把只能照亮周围一小块地方,看不清对方的来路,也不知道有多少人。

他们跌跌撞撞,一头雾水的到达海州府时,看着地上发臭的金军尸体,半天后终于找到了个知情人,一问才知道有大批的兵马,在七八日前从此地登了岸。

秦太师望着身后三万多的兵马说:“我们不管这些,此时赶回去也晚了。直冲杭州,捉赵皇帝。”

秦太师可是当年说服过八王爷他爷爷的人,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对他起疑,多说几句话的事。

但登上船的只有两万多人,后面的四五千人,被突然出现的一帮灰突突的人给袭击了。

登上船的那帮人,也并不幸运。在次日清晨的大雾里,看到上百艘大船直冲他们而来,他们的船被撞,瞬间开裂,船上的人纷纷落入海里。

赵瑗他们到达汴梁城下的时候,才得到那五万精兵绕路的消息。他又为杭州担心起来。

此时心急火燎人还有陈正献,兵没调回来啊!手里拿着书,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正在这时候,金太子冲进了他的房里。

“老师,老师,我们被围了。”

“什么?”陈正献惊得手里的书册“啪”地掉在了地上。

“不是夏国,是宋国。”

陈正献急问道:“你怎么知道宋国?”不经思考的时候,称呼直接用你。

“看衣服,还有他们在城下的喊话。”

“谁在喊话?”

“他们的太子和大将军。”金太子急得团团转,“老师,我们怎么办?杨将军说四个城门都围的有人,粗略估计有二十万,而且队伍整齐,肃穆沉稳,一看就是精兵。我们城里才只有八万人,一个城门用两万人去守,能守几日啊?”

陈正献站起了身,“他们开始攻了吗?”

金太子端起桌子上的冷茶,一口饮了才说话:“还没有,说的是给半个时辰的考虑,开城门投降的话,留命不杀。”

陈正献冷静了一些,缓声说:“殿下准备怎么办?”

“投降是肯定不行,我父皇会杀了我的。”金太子看到陈正献开柜子,迟疑地问道,“老师你在找什么,你要跑?”

“不是我跑,是殿下,换上我的衣服混老百姓里。等他们攻城进来,肯定是要杀殿下祭旗。完颜家族跟赵氏有灭国灭族之仇,他们不会放过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殿下此时若是殉了国,太子之位便宜了别人。陛下手里有四十万大军,西路军有二十万,等他们回来,赵太子早晚要退出汴梁城。”

“可是......”

“你是死里逃生,又不是投降,陛下不会杀你。你想想八王,你也要活下去。如果他的兵回来两万,最少能支撑七八日,八天时间,援军就会赶过来了。”

城下是兵勇们士气高昂,“攻”“攻”“攻”的喊声。

响彻云霄。

吴将军一巴掌拍上了额头,万分后悔道:“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半个时辰,一刻钟就够了,或者是二话不说,直接攻城给他们打个措手不及,省力气多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管别人怎么说呢。殿下您回头瞧瞧,兄弟们急不可奈的样子,我都要压不住了。”

赵瑗深呼吸了一口气道:“那就开始吧。”

“真的?”吴将军哈哈大笑,“我以为殿下绝对不会同意,这可是无赖行径。”

赵瑗轻慢地说:“已经超过半刻钟了。”

“对对对,我们说了算。”吴将军扭头大喊:“击鼓,击鼓。”

这日是九月十五日,金皇帝带领的四十万大军离开的第六天,还有两天可达淮水。北方的完颜滚和蒙古国已经打了七八日了,蒙古国率大军三十万,来势凶凶,双方陷入僵局。

在完颜滚得到夏国也开始朝中都府发兵的消息后,准备传信给金皇帝,请求援助,却收到了慕容小花死在去汴梁路上的消息。

信是由他的人递过来的,内容是由慕容小花写的。大致意思是不愿意因为自己让他左右为难,末了说,请他多保重,想办法把女儿从金皇帝手里要回来。

完颜滚沉默了半天后,依旧吩咐人把求援的信件,用八百里加急发了出去。

此时,杭州那边也乱了套。

赵渠收到消息,安国公仍未到达采石矶,而是去了淮水的另一个关口寿春。因为最新得到的消息是,完颜滚会从寿春渡河。

安国公是想直面对抗金皇帝的大军。

赵渠在半夜里,急召王太傅和于允文入宫议事。

王太傅问:“圣上是在寿春吗?”

赵渠答:“圣上没说要去哪里,只说不会暴露身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于允文迟疑地问道:“圣上是不是要亲自刺杀金皇帝?他武功高强。”

他这句话,把另外两个人都说愣了。

先不说金皇帝周边的重重护卫,即便是冲进了大帐里,把金皇帝杀了,怎么全身而退?周围是四十万大军。

现在考虑这个没什么用啊!王太傅打破了沉默,他低声说:“看来调动安国公的事,是指望不上圣上了。”

停了片刻又说,“安国公这应该是知道了圣上不在宫里,不准备把二皇子的命令放眼里了。”

赵渠望向了于允文,底气不足地道:“兴许安国公能在寿春阻拦着金皇帝几日呢?”

于允文立马反对:“没可能,寿春无关口可守,那段河流水流平稳。他手里只有十万的兵马,怎么拦住金皇帝的四十大军。他手里的兵一灭,采石矶那边就没有能挡一下金军的人。我们现在不只是要拖时间,还要在最少损失的情况下,拖时间。”

王太傅难得去征求于允文的意见:“你说怎么办?”

于允文望向赵渠:“用假诏。”

“什么?”御书房内的其它二人齐惊。

于允文坚定地说:“用假诏。”接着又说:“我认识一个人会做假,把圣上以前下过的圣旨拿出来几份,让他照着临摹。太傅现在就起草诏书。”

用假诏是灭门之罪啊!王太傅额上的汗水,瞬间弯弯曲曲地流了下来。

于允文又说:“另外再写一份圣旨,任命我为钦差,去采石矶慰劳军队。明日一早,我接了圣旨就出发,安国公就不会怀疑诏书有假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方法。而且出主意的人,也把自己绑了上去,不是故意坑人。

赵渠望向了王太傅。

王太傅试了一下头上的汗水,重声说:“好。你们年轻人都不怕,我这将死的老头子,还有什么顾虑的?”

“算时间,最多后日早上金皇帝就会到达淮水,殿下给我寻两匹脚程最快的马。”看到赵渠不解的眼神,于允文又说:

“金皇帝南下,采石矶是首选。因为过了采石矶,向南是一马平川,直达杭州。但他却不一定非走寿春不可。他若是没走寿春,而是走了荆州,三日时间就能到采石矶了。万一在这个时候,安国公的兵还没到......”

王太傅不想听万一,打断了他的话:“你去能做什么?”他盼着于允文能说,哪里藏的有几万兵马。他知道几乎没这个可能,但总想报着希望。

于允文说:“我奉圣上的旨意去劳军啊!圣上的旨意一出,做臣子的就要无条件的遵从,快马加鞭的去办。”

喜欢丧萌世子燃萌妃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丧萌世子燃萌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