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丧萌世子燃萌妃 > 第301章 戳心窝子的话。

丧萌世子燃萌妃 第301章 戳心窝子的话。

作者:羽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20 来源:书海阁

朝堂上的情况,五日后传到了建康府的采石矶。是张伯专门派府里一个小厮送的书信。

赵瑗问:“你来这里,皇妃知道吗?”

小厮答:“知道。”

“她有说什么吗?”

“没有。”

赵瑗给张伯回了书信,照例又给郭思谨写了信。朝堂上发生的事,一句没提,信上写了今日是什么天气,他自己吃了什么饭,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事情办很顺利,争取早日回去等等。末了说很想她。

他想添一句,娘子想我了吗?这样的话,或许她就会回封信给他。

哪怕是一个“想”字呢。

赵瑗想了想,又没写。

她不想写信,不能强逼她。

晚饭后,赵瑗问宋小宝:“你有爱慕的姑娘吗?”

宋小宝摇摇头。

赵瑗有些不大情愿地说:“去把军师叫来。”

五十多岁的人,肯定有爱慕的姑娘。军师进营帐后,赵瑗开门见山地问:“你最爱慕的姑娘,你爱慕她什么?”

下午的时候,因为要塞的建筑设置问题,赵瑗和军师的意见向左,讨论了半天,最终谁也没能说服谁。军师还以为赵瑗又有了新想法呢。来的路上,他又把自己的构思捋了一遍,准备继续说服他。

这冷不丁的不相关问题,军师一时间没回过神。

赵瑗只得又问:“军师没有爱慕过哪个姑娘吗?”

难道他是想用这个话题,引出要塞的事?自己没娶过亲。难道他是想在这个问题上否定自己,紧接着否定自己在要塞上的思路?虽然我没娶过我亲,我经手的姑娘,比你见过的还要多。上到六十,下到十六。有江湖女侠,也有深闺娇娥。

军师底气十足地说:“爱她的汹大。”关灯睡觉,实用最重要。这跟修建要塞是一个道理,敌人来了,易守;敌人退了,易出击。这就是好的要塞。至于下雨下雪的,士兵们有没有躲避的地方,食宿的地方是否安稳,这都不需要考虑。从军就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吃饭睡觉。

军师满脑袋想的都是要塞。

此时的赵瑗早把要塞抛到九宵云外了,听了这个答案,他立马皱起了眉。土匪啊!没有教养,思想浅薄的土匪。

话不投机,半句多。赵瑗不想跟他聊了,可除了他,找不到其它更合适的人。这话题跟王嗣同没法聊,暗卫们都是单身汉,至于当地的将官,要跟他们保持距离,不能聊私事。

赵瑗正了正脸色,说:“难道不是爱慕她的性格吗?比如善良、可爱、聪明、温柔、善解人意这些。”

敢情真是跟他聊女人呢。军师想扭头就走,又想到回去也是睡不着。索性寻了个木凳坐了,又招呼门口的宋小宝给他上茶。

“温柔善良有什么用?聪明可爱又有什么用?是能当饭吃,还是能打仗?女人只有两个用处,陪着睡觉,生孩子。我又不要孩子,陪睡觉汹大手感好,摸着舒服。”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不过最后一句还是有些道理的。想到此处,赵瑗的脸腾的红了。

这话题跟这种粗人没法聊,他根本不懂一个好女子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吸引人。看到她就想抱抱,想亲亲,想对她好,想把这世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包括全部的自己。

“有爱慕你的女子吗?她爱慕你什么?”

“器大活好。”军师摸了摸下巴,得意地说:“我自小练武功,身材壮实、柔韧性强,尤其是二十来岁的时候,可以不停歇的大战一整晚。”

没武功是赵瑗的一个心结。他“切”的一声笑了:“你这种人说话就爱夸大其词,真要一晚上,得双双身亡了吧。”

军师为什么叫军师?人聪明主意多会察颜观色。此时一看赵瑗似笑非笑的脸色,就知道刚才的话,戳着他的心窝子了。哼哼,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小白脸,还疑质我的策略呢。

军师笑意深深,“我第一个主子的夫人是个大官的女儿,长的好,满京城的贵公子都爱慕她,可她就爱上了我那布衣草民的主子,宁愿离家也要跟他。就是因为我主子的武功高强,武功高的人身体好嘛。”

看着赵瑗强撑的一点笑意逐渐消失,军师说的更开心了,“清源县有个灭门案,殿下知道吗?那家的新妇把她男人,和她公婆都杀了,就是因为她男人那方面不行。那方面不行还娶亲,那不是坑人么?死了活该。”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那件事对女人来讲是多多益善,越英勇越好。最不济也得一晚上七八次,否则女人会在暗地里怨他一辈子。”

军师走后,赵瑗问宋小宝:“那个满嘴跑马车的人说的话,你觉得有道理吗?”

宋小宝以前是跟着军师混的,军师是他的主子。现在的主子问以前的主子是好是坏,肯定不能说不好啊!那样会显得自己的人品不好。人走茶凉这样的事,是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宋小宝说:“小的虽然不懂,但觉得军师说的话应该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年龄大经历的事情多,自然就见识多,懂的多。军师在殿下面前又不会说假话。综合这两点,他说的话肯定有道理。”

宋小宝说得有理有据。

赵瑗大半晚上没睡着。想他成亲后的同房情况,次数少得能数得过来。但这不能怪他,他也想天天都宿在揽月阁的,是她不让嘛。

至于别的,他有点不敢想。

可是越不敢想,越是总往那方面想。想到第一次跟她同房的次日早晨,她说女子也有需求,他既然娶了她,就该尽到做夫君的责任;想到韩如意生辰那个晚上,她说“再来”的时候,自己实在“再来”不了;又想到这次回去,她说她想,自己说不想,还说不让她想。

他想啊,想的不得了。是为她着想,才那样说嘛。

可是......可是她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她以为自己真的不想?想到这里,赵瑗的冷汗直冒。成亲后,一直宿在书房里,找理由不跟她同房。

她该不会以为自己不正常吧?她该不会以为自己出来这么长时间不回去,是为了躲避她吧?

赵瑗越想越觉得,郭思谨肯定是这么想的。他没跟她讲过南岸的糟糕情况,还时常在信里说,办的事情很顺利。哪里会顺利啊!大小事办起来都是阻碍重重。这帮**,怎会把他一个没有兵权的皇子,放在眼里。

他不告诉她实情,不想让她多操心,就像今日给她写的信里,没提她在朝堂上的表现一样。她的行为,他除了赞赏外,更多的是感动,感动她为他做的一切。

可他不能表现出来。

表现出来就是对她的一种鼓励,下次遇到这样的事,她跑的更快了。他不想让她参与到朝政里来。

他想让她过无忧无虑的日子。

赵瑗找人聊爱慕与被爱慕的话题,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娘子是天下最好的女子,别的女子跟她没法相比。所以,想知道别人爱慕那些普通的姑娘什么。又想知道姑娘们爱慕男子什么,好对比一下自己有没有。有的发扬光大,没有的赶快学习。

结果聊得内心慌慌,彻夜难眠。

郭思谨收到他的信那日,是个晴天,她正在和祝东风一起坐在窗台上做小孩子的衣服。她接了信,问小厮:“殿下有说什么吗?”

“问了娘娘最近胃口好不好,心情好不好,还有没有练剑,都谁来看望过娘娘,娘娘平日里都做些什么。”

小厮走后,祝东风笑言:“小瑗挺细心的。”

郭思谨把信放在了一边,拿起方才正绣着的虎头靴,心不在焉似的说:“娘你接着说,应天府那个客栈叫什么名字?”

“四海客栈。”

春天来了,天气一日比一日的暖和。

春闱也快要到了。

五湖四海茶楼的房间早就被应考的学子们住满。不但没钱的人,去住;有钱的也喜欢去那里凑热闹。楼上的包厢,晚上都是打地铺的人。

店里雇佣的伙计早辞了。

人实在太多,能少一个是一个。至于端茶烧水打扫卫生洗衣服,有几个家境贫寒的学子们去做。

这个主意是由一个叫于允文的学子引出来的。

他去茶楼那天,宫七正好在大厅里跟人说话,看到一个灰扑扑又一脸胡渣的人,还以为是叫花子。对旁边的伙计说:“给他盛碗饭。”

于允文当时饿坏了,二话没说,接了饭就吃。一碗饭下肚,问店伙计:“能再给一碗吗?”吃了三碗饭后,他对伙计说:“我是来应考的举子,给我安排个房间吧。等我考了功名,加倍的付你们钱。”

伙计对着他左看右看后,问道:“您多大年龄了?”看着像是四五十岁的。

于允文迟疑道:“二十五岁。”

那时候早已经没有房间了。于允文说可以住柴房。腊月里的柴房四面透风,于允文花了三天时间修缮了屋顶,又把通风的地方堵了个严实。

在这期间,每逢饭点,他就帮着灶上的人烧火,洗菜。

李秋萍觉得他人不错,没有一般学子的清高,禀承着君子远庖厨的理论,没钱还死要面子,啥都不干。

就给他找了两身旧衣服,一床旧被子。告诉他,灶上闲的时候,可以烧几桶水洗澡,并让一个伙计带他把胡子刮了。

李秋萍再次看到他,也是饭点,他在大厅里跑堂。那真是跑堂,端茶送水的,很麻利,一路小跑。

看上去三十来岁的样子,五官端正,还有几分清秀。

闲聊时,李秋萍向宫七提了提这个人。宫七说:“我有注意到他,叫于允文,口才挺好,前日在聚会厅里,跟陈正献辩论,两人不分仲伯。”

宫七曾经公开说过,陈正献必进前三甲。

李秋萍“哦”了一声说:“若是文才与陈正献不差上下,日后他必定比陈正献更有作为。因为他品德好,内心又十分的强大。”

宫七问:“大小姐何出此言呢?”

李秋萍笑道:“暂不说他这次能否考中,就凭他现在举子的身份,能做下人的活,又不觉得丢脸。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看一个人有没有作为,要看他在低处时,是否处之坦然。这样的人能经得起打击。能经得起打击的人,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宫七哈哈笑了两声说:“说的有道理。”

他们两个讨论的这番话,被隔壁的人听去了。听的人又把这话说了出去,随后传开了。

欠钱的学子们,陆陆续续的也开始给店里帮忙。

干活的人太多,乱碰头。

宫七把雇来的伙计们,全辞了,又把愿意帮忙的人根据特长分了工。

这么一整顿,除了饭菜和点心的味道不如从前好之外,别处依旧井然有序。反正他经营的是茶楼,也不指望卖饭食挣钱。

这件事给于允文带来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影响。贫寒学子们都管他叫允文兄,对他尊重有加;有身份的学子们看他极为不顺眼,觉得他是故意如此,为的就是引人注意。

最烦他的是人陈正献。陈正献是杭州人,家中世代为官,自小在众人的夸赞中长大。他听闻新田书院出才子,两年前离开杭州去了同里镇。在新田书院的两年里,仍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现在从哪里跑出来个丢人显眼的货色,竟然跟他相提并论。指不定是故意装穷,搏人眼球来的。来五湖四海茶楼的人,请问哪个不是冲着门上的招牌来的?那是王太傅的亲题。王太傅是主考,又是翰林院学士,很多圣旨都是他草拟的。

于允文这么一闹腾,说不定被王太傅注意到了。

陈正献本次科考的目标是状元,这个对他有威胁的人,他越看越觉得是装穷。于是决定查他的身世背景。即使是真穷,若是查到他不光彩的地方,也是无缘三甲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探查,还真查出问题了。

三月初三,晴。

离三月初九春闱第一场考试还有六天的时间。陈正献在茶楼聚会厅里,当着众人的面问于允文:“允文兄,你认识于允文吗?”

众人对这个奇怪的问题莫名其妙,于允文却变了脸色。原来黑黄的肤色,瞬间腊白。

陈正献接着说:“我一直觉得于允文这个名字有点熟悉,今早突然想起来了,三年前,他来考过一次,可惜落榜了。也是隆州府仁寿县人。接着又对众人说:“于允文不爱说话,可能你们没注意到他。真是巧了,同一个地方名字也一样。”

人群里有不少三年前来应考的,其中一人哦了一声说:“这么一说,我好像有点印象,他受了风寒。出考场后,就病倒了。”

喜欢丧萌世子燃萌妃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丧萌世子燃萌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