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丧萌世子燃萌妃 > 第298章 上元节。

丧萌世子燃萌妃 第298章 上元节。

作者:羽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20 来源:书海阁

正月初三这日,天终于晴了。

郭思谨醒的很早,一直在床上赖到阳光照进屋里,才和赵瑗一同起床。

以前还不觉得赵瑗陪着有什么好。

通过这两日的相处,她发现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最舒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以反对他说的话,可以给他脸色看,可以提出无理的要求。

这些是在别人面前,都不能做的。

尤其是他随时能陪自己聊天。

昨夜同他说着话,自己就睡着了。今早睁开眼,他正温情脉脉的看着自己。

好像,好像这个人就是因她而存在似的,随时等着她的调遣。

赵瑗是午后走的,郭思谨依旧没去送他。她坐在窗台上,思考着为什么她对赵瑗的看法改变了。得出的结论是,长时间没见,他又在家里呆的时间短的缘故。

不管是什么原因,郭思谨发现自己真的变了。赵瑗才离开,她就觉得想他。想收到他的信,想给他写信。

想的难受。

后来,她就想赵瑗曾经对他的不好。

想他现在对他的好,都是因为她有身孕,他是对他未来的孩子好。

这个法子,非常管用,想了一会儿就觉得他很可恶。

便没那么想他了。

正月初六,依旧是个晴天,赵伯圭和他的夫人李氏带着孩子如约而止。

郭思谨向他们介绍祝东风说是她的姨母后,私下里又告诉了他们实情。这个说法,最初是皇帝提出来的,说是既然继续使用郭姓,就不要把真实情况告诉外人了,身为皇族,忌讳有多重身份,因为这会令人胡乱猜疑,在史书上乱写。

郭思谨一直认为,皇帝不会轻易的封赵渠为太子,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理由。如果她只是一个皇妃,史书上连名字都不会出现,更不要提会记录身世。

她觉得那个位置,赵瑗还是有希望坐上去的,还应该努力一下。

尤其是她做的那个梦,让她觉得,就是因为自己,才增添了赵瑗走向那个位置上的障碍。她有些内疚,越发坚定了要努力一下的念头。

正月初八开朝。

每年的正月初八都是官员们十分重视的日子,这一日会颁布各种政令。为此有许多外官会专门派人留在京城里,等朝会上的消息。

这日,在普安王府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午后,张伯去揽月阁时,身后带着赵伯圭。

郭思谨心里有些诧异,但想到肯定是有原因的,便没多问。就开始听张伯一一跟她讲,上午的朝会都颁布了什么政令,议论了什么事务,哪些官位做了调整,二皇子的婚事等等。

待张伯讲完。赵伯圭说:“臣想去定海府平海寇,望娘娘准许。”

赵伯圭伤了腿,在家里休养了三个多月,完全好后,他辞了在秀州的差事,一直赋闲在家。

那工作实在没法干了。同僚们都知道大皇子是他亲弟弟,上级根本不给他分派活。还每天派顶小青轿在他家门前接他上班。

赵伯圭刚认这个弟弟的时候,很兴奋。他想别人再不会因为他兄弟少小看他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县城那个小地方,身份高低差不了多少,谁家厉害不厉害,就看谁家的兄弟多。

你敢说我难听话,我兄弟多打你;你敢给我脸色看,我兄弟多打你;你敢欺负我,我兄弟多打你。

有四五个壮劳力的是很常见的家庭,两三个都算是少的。赵伯圭这样一个男子的家庭,是极少数的少数。

为此,别人常将脏活累活分配给他干,是不是他的活都让他干,还时常嘲笑他,祖上是皇帝又如何,还不是要做个最末等的从九品小吏。

赵伯圭的期望是别人能正常对待他,给他正常的尊重。哪里想到,这个兄弟一认,他在众人眼里比县令还县令。县令看到他都点头哈腰。工作没法干了,秀州他都不想再呆。

赵伯圭的事,年前的时候,张伯是给郭思谨提过的。当时是当趣事讲,说秀州那地方的官风不佳。

此时郭思谨明白了,原来那些话,是为调官职做铺垫的。她眨了两下眼说:“大哥考虑好了?定海府离家里远,又是平海寇,一年半载的都可能回不了家。”

张伯接话说:“我给大哥谈过话,他心意已决。大哥自小就喜欢舞刀弄棒,先前姐姐和姐夫只有他这一个孩子,他想在两个老人跟前尽孝,才一直呆在秀州。现在殿下认了家,他的两个孩子也大了,就想做件自己喜欢的事。”

郭思谨问:“大嫂同意了吗?大哥你若是走了,有考虑让大嫂住哪里吗?”

赵伯圭立即答话:“我跟她谈过,她同意。带两个孩子去枣树园和爹娘住一起。”

郭思谨哦了一声后,又迟疑了一会儿,才说:“那也行,再修两间房,让张伯派人过去修。”

赵伯圭惊喜道:“谢谢娘娘,我以为娘娘会劝说臣。”

郭思谨呵呵笑道:“人这一辈子,尤其是年轻的时候,总要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才不留遗憾。我理解的,我一心想练剑,殿下也阻拦不了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张伯接话道:“这事若是娘娘去周旋,他们会更重视一些。”

平海寇是不好派人的差事,把海寇缴了是理所当然,缴不了是失职。郭思谨在南粤府呆过几天,对海寇也多少有些耳闻,是个捞不到油水的苦差。搞不好,还会丢了自家性命,有好门路的人,都不愿意去。安排个人还是很容易的。

郭思谨笑问:“我找谁去说,比较合适呢?”

“宋羿,宋大人。”张伯接着解释道,“宋大人虽然不管兵事,但他人情练达,知道这事怎么去跟人说合适。”

找宋羿还用她去说么?他是普安王府的常客,赵伯圭又是赵瑗的亲哥哥,不论谁在他面前提一句,甚至没人向他提,只要他知道赵伯圭的心愿,估计都会主动去办。

这是张伯对她的重视呢,把她当成了这个府里的女主子。

郭思谨也领这个情。她在找宋羿说之前,把这事跟祝东风说了,并说了自己的一些顾虑。打仗这事她不懂,但她懂打仗是要死人的。赵伯圭万一在外有个闪失,她怎么跟大家交待。

虽是赵伯圭自己的坚持,但赵瑗不在,她就是这个家里最有权威的人,无论哪个人有事,她都有责任。

又担心别人会在背后议论普安王府以权谋私,尤其是这个人还是赵瑗的亲哥哥。

祝东风让她找慕容谨聊聊,说他无论对官场还是打仗都有独道的见解,或许能给个建议。

郭思谨和慕容谨第一次单独聊天,就是这么来的。

郭思谨招呼秋葵拿了茶具,在落星阁里摆了火炉,亲手煮了茶,然后虚心的向他请教。

慕容谨听后,漫不经心地说:“把那个小子叫过来,你就不用管了。”还以为要长篇大论一番呢,一句话就把她打发了。早知道还煮什么茶。

郭思谨不知道慕容谨跟赵伯圭都讲了什么,听说赵伯圭一脸兴奋的从落星阁里出来,一路快跑的去了给他安排的荷园,两个时辰后出了府。回来后,又去了落星阁,然后接连几日,每日都呆在落星阁。

正月十四日的傍晚,赵伯圭对郭思谨说,已经接到了兵部的文书,两日后,就是正月十六,他就要离开杭州,去定海。官职是正六品的振威校尉,配精兵三千。

这个结果实在出乎意料,郭思谨想的是给他谋个随军文书一类的职务。她惊讶地问:“你这是走谁路子?”

赵伯圭得意地说:“臣依照慕容叔父的指导,写了份缴寇方略递给了兵部,回来的路上顺道去了林府,无意中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宋大人。”

姜还是老的辣啊。

这招真够强的,事情办了,还没给人留一点把柄。

也就是在这日的傍晚,赵瑗到达了应天府。

这一路都很顺利,比他预想的时间还提前了一日。曾经被誉为西京的应天府,比想像中的萧条很多。不要说跟杭州没法相比,跟德清那个小县城相比,都有些差距。

街上行人寥寥,街两边稀稀拉拉的铺子透出昏黄惨淡的光。

赵瑗目前的身份是走江湖的生意人,带了两车的丝绸和瓷器准备去汴梁找门路开铺子。这个主意是他走到半道里想到的,大隐隐于市,与其费心思的混在人群里,不如大摇大摆的进应天府。

暗卫里有会易容的,把他的眉稍眼角往下粘扯了一些,再加两个小胡子,瞬间就换成了另外一个人的模样。

“你知道望月宫吗?”

赵瑗低声问夜飞。

“听人提起过。二十年前望月宫就在这里,每年的第一场雪,会举办赛马会,汴梁的人都会跑来观看。还有上元节,应天府的上元节比汴梁还要热闹。”

“都已经成为过去了。”赵瑗轻叹道:“希望有一日,望月宫能在应天府重振威风。”

夜飞想到宫七那个嘻皮笑脸的样子,靠他么?恐怕不行。

“宫少爷的茶楼不赚钱吧,那帮穷书生,等他们有钱要猴年马月去了。既使有钱,能把原来的欠银还上就不错了。他那买卖有风险。”

赵瑗看了他一眼,轻慢地说:“你这就不懂了吧。他要赚的本来就不是银子。”

夜飞接话道:“难不成是口碑?好口碑是为了赚更多的银子,他那赚来赚去,净是赚口碑了。难道准备谁给他立个好人牌坊?”

赵瑗轻摇了一下头,“你还是安稳的卖命赚钱吧,不是做生意的料。”

我这是卖命么?我这是在为国效力。夜飞:“......”

二人说着话,便到了接头人所指的西广场。

约的是明晚,先来踩踩点。

广场上架着一大堆火,火堆边坐了一个人。既没喝酒,也没吃东西,就一个人望着火堆那么干坐着。

从远处看,还以为是哪个流浪汉在烤火。近了才发现不是流浪汉。流浪汉的衣服不会那么干净整洁,神态也不会有那么安然。

火光照着他深蓝色的粗布衣,衣服上一个褶子都没有。

看起来六七十岁的样子,满脸风霜,却面容和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赵瑗冲夜飞递了个眼色,意思是这人有武功吗?夜飞摇了一下头。

是没有?还是不确定?赵瑗无法从夜飞的神色里判断出答案。

赵瑗觉得这个人应该是有武功的。

一个人的底气大体有两个来源。

一是自身的财富;二是武功。

这人不像是有钱人的样子,那他的满身的自信,应该是来自于自身的实力了。尤其是他的自信不是傲气,而是一种平和、坦然的态度。

这是一种自然流露的自信。

赵瑗对他很好奇。在他身边站了片刻后,问道:“能坐下来借你的火烤烤吗?”

老人头也没抬地说:“随意。”声音清润平和,同他的外表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

火堆边由一个人变成了三个人。

三个人既没说话,也没胡乱看。除了烤火外,什么都没做。其间,有一队巡逻的金兵路过,在火堆边烤了一会儿手,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回到客栈后,赵瑗问夜飞:“你觉得他是什么人?”

“居住在当地的汉人。”

“为什么?”

“那些金兵明显跟他认识。”

赵瑗有些后悔自己的莽撞,自己目前的情形,是应该远离特别的人,免得被人注意到。

还好,接下来,没人找上门,也没什么意外的事发生。

正月十五上元节。

应天府比前一日热闹了一些,街上的挂起了红灯笼,还不时的有焰花在空中绽放。

赵瑗问店伙计:“你们这里有什么好玩儿的地方吗?”

胖胖的店伙计,木纳地摇了摇头说:“没有。”接着又说:“客官要是实在无聊,就去西广场看看,那里有人放焰花。”

“会不会就是他。”

赵瑗望着放焰花的人,问夜飞。

同昨晚一样的发髻,同一件深蓝色的汉服。

赵瑗自行推翻了昨晚认为他不是有钱人的想法。

焰花这物件很贵,嗖一下子升空,就没了,是富贵人家寻的乐子。即使是富贵人家,也才是在元夕夜和上元节里放上几柱。

这人的旁边还堆放着一捆呢。

夜飞没回答赵瑗的问话,而是低声说:“有两个人朝着我们走过来了。”

喜欢丧萌世子燃萌妃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丧萌世子燃萌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