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之鱼龙变 > 第38章 火爆生意(下)

明末之鱼龙变 第38章 火爆生意(下)

作者:任国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9:03 来源:免费小说

  张寨粮店新粮收购生意火爆,当天就收了七八百石粮食。夜晚,五辆大车往来数次,才把收的粮食拉进了张寨社兵的兵营,储存在新建的房子之中。

  由于存放了大量的粮食,兵营里仅有的那一排十来间房子不够用,张坚刚从张寨收麦回来时就花钱雇人新建了一排房子。

  张寨粮店生意好了,其他粮店的生意自然大受影响,其他粮店往往开了一天的门,仅仅收了几十石新麦。

  李家。

  李光壂坐在书房,听着管家回报打听来的张坚的情报。

  管家费心巴力的,通过迂回从张坚手下乡兵这里打听了张坚近期所为,又从县衙确认了张坚拜王燮为师的事实。

  “这张坚倒是拜了一个好老师啊!”李光壂把玩着手中的青花茶盏,嘴里感慨着。

  王燮仅仅是一个县令,在开封城里论官位排不上号。但是由于最近闯军攻打开封之战中,王燮表现良好,在开封官员中的声誉甚隆,听说朝中有招王燮进京为官的呼声。再加上王燮南方人颇有家产,为官相对清廉,在百姓中的威望甚高。

  所以有了王燮做靠山,其他人要想对付张坚的粮店就得好好思量一番,起码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就不能用。

  也许该好好拜访一下王燮,李光壂对自己道。

  粮店连续持续了几日火爆的生意,前来卖粮的百姓一日多过一日,把丁存义兴奋的不行,直嚷嚷着找人借银继续大量收购粮食。因为粮店的本银也就区区四千两,几日的功夫已经花出了近三千两银子,剩下一千两银子很明显撑不过两日。

  张坚却直接打消了丁存义的激情,不同意什么借银子。因为其他粮店的反应很奇怪,他们明明收不到多少粮食,却不肯把粮价提到和张寨粮店同样的价位。

  后世做过销售经历的张坚知道,要是在后世,一方提高价格收购的话,另一方肯定跟着提价。现在自家粮店每石一两收购,其他粮店却还是九钱一石,丝毫没有提价的意思。

  这种情况说明对方有恃无恐,深知自己的底细,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事实上也是,以张坚和丁存义的财力,只能在偌大的开封城溅起小小水花,扑腾不起多大动静来。

  开封城有居民十余万户,每年新麦下来,各粮店收购的新麦总共数以万石计。自家粮店收的这两三千石粮食仅仅占了很小的份额。

  如果自家就此罢手的话,其他粮店可能不会再理会自己,要是贪得无厌,像丁存义说的那样去借银子继续收购,假设能借到的话,那么不知道其他粮店将以什么样的手段对付自己。

  所以见好就收才是正确的做法。

  张坚拒绝了丁存义的提议,并下了命令,即日起停止收购粮食。

  “可是才收了三千石,咱们手里还有一千两银子啊。”丁存义非常的不满,在他看来有钱不赚就是王八蛋!

  “那一千两银子留作他用!”张坚语气平淡却不容反对道。

  “可是要是明日百姓上门卖粮,咱们该怎么说?”丁存义罗列着理由,试图让张坚打消停止卖粮的决定。

  “理由不多的是,就说所有银子花光,不得不停止。”张坚不耐烦的说。

  第二天,早早前来卖粮的百姓震惊的发现,张寨粮店的店面禁闭,门边的墙上贴着一张停止收粮的告示。

  “开门,开门啊!”有不甘心的百姓使劲的拍打着店面。

  店门开处,露出睡眼惺忪的伙计:“没看到墙上告示吗,不收麦子了。”

  “为什么不收了,我等着缴纳税银呢!”百姓不满的抗议着。

  “东家说银子花完了,没有银子了怎么收,要不给你打个白条?”伙计调侃着,“砰”的一声关了店门。

  打白条当然不行,卖粮的百姓们失望的背着粮食离去了,不过他们却没有去其他粮店卖粮,而是回家等着,想等等看张寨粮店是否会再次开门收粮,或者看看其他粮店是不是会涨价。

  张坚的预感很准,停止收粮的当天,县令王燮就派人把他叫进县衙,告诉张坚其他粮店联合向自己施压之事,说张坚搅乱了开封的粮食行情。

  “他们怎能如此无耻?就不能提上一钱银子吗?让百姓多卖一点钱又能如何!”张坚虽然已经停止了购粮,可是听到了粮商们所为,还是感到愤愤不平。

  “一石提高一钱,可几万石十几万石呢,他们要多出几千上万两银子。现在城外的田地才七八两一亩,这些银子能买多少地?他们如何舍得。”王燮道。

  张坚知道王燮说的是事实,是很无奈的事实。新粮下来低价收粮,青黄不接时高价卖粮,到时很多断粮的百姓不得不卖掉土地去换得救命的粮食。士绅们正是靠着这种手段兼并了大量的土地。

  在北方跨州连县的大地主有很多,家家都有几千亩上万亩的土地。当然没有片土的百姓更多,没有了自己的土地,不得不作为地主的佃户,世世代代受人剥削。

  张坚自己收粮的目的也是想着赚钱,只不过他比那些粮商收的价格稍高那么一点,百姓们得到一点点实惠而已,究其本质和贪婪的粮商没有区别。所以张坚也就没有站在道德的高点批评别人的资格。

  随着张寨粮店的停止收粮,百姓们不得不接受九钱银子一石的价格,因为他们必须卖掉麦子换来银子缴纳税银。只是在卖粮的同时后悔自己晚了一步,没能赶上高价,当然也会在心里痛骂低价收粮的粮商。

  不过所有这一切都和张坚无关了。

  此时的张坚正张罗着翻地种秋粮之事。

  这个世代的种粮收粮都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由于没有大型的生产器械,不管是收还是种,全凭人力畜力。

  张寨民社有数头牲畜,还是前些日子剿匪所得。这使得张寨乡民的秋种省事了很多。

  不过就是这样,种完城外那一千多亩地也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所有的土地上都种上了蜀黍,谷子。此时后世北方常见的庄稼玉米红薯还没有从美洲引进,或者虽然引进但并没有在北方推广。此时田里种的庄稼都是产量很低的庄稼,年成好的话也就亩产一石粮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