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全球战国 > 第八章 言官们的弹本

全球战国 第八章 言官们的弹本

作者:混吃等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35:52 来源:88小说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这一天在大内发生的事情,虽然万历打了招呼不得外传。但不出意料的,还是传了出去。

司礼监的几个大头肯定是有政治敏感性的,轻易不会漏嘴。但你要知道的是,司礼监可不只有什么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啥的。他下面一样有许多打杂的小宦官。这些人的收入是如此微薄,就巴望着漏出一些消息,得到外面那些文臣家的下人们打赏呢。

而且,从隆庆时代起,内廷的人事任命已经被外面的文臣严重干扰。内廷的宦官若是得不到外面大臣的支持,也难以出任司礼监这样重要机构的负责人。所以,太监们不会漏风,但不会指使小宦官们漏一点出去么?

然后,朱由栋的一番言论传出,果然如同往茅厕的粪坑里扔了一块大石头。

无数的弹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汹涌的奔向内阁、大内。

首当其冲的便是内阁,首辅沈一贯,阁老朱赓、沈鲤等,被御史、给事中什么的给喷了一个狗血淋头。

这些弹章虽然风格、语法各有不同。但其大概意思只有一个:你们这些阁老是干什么吃的?皇太子是储君,皇太孙还不一样是储君。储君的教育你们怎么如此的不重视?看看太孙说的都是些什么啊?满口铜臭!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接下来自然是礼部、翰林院、詹事府等相关部门跟着吃挂落。

当然,被最大集火攻击的,肯定是以现任礼部尚书郭正域等人为首的,实际负责太子教育的几位官员:皇太孙今年才四岁,还没有正式的开蒙,当然也就没有老师了。那太孙的满口铜臭是哪里来的?还不是你们这些王八蛋教的!好哇,你郭正域还被称为“天下三大贤”之一,没想到居然是个伪君子!来来来,大家一起上,喷死他!

虽说上述部门、官员吸引了绝大部分火力,但是朱常洛也一样没有讨到好。

其大概意思就是:养不教,父之过。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你都二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就不知道呢?亏你还是储君呢!连三字经都背不好,怕不是司马衷第二吧!

明代的言官们已经被放纵了两百多年了,喷起人来就一个词:肆无忌惮。而且这年头,讲究的是骂得越狠,名气就越大—不避斧钺,直言进谏嘛。而名气越大呢,以后从清贫的言官转到有实权的事务官的可能就越高。一旦手握实权,就可以大捞特捞,把前几年受的穷上万倍的挣回来!

所以,但凡有机会,言官们哪里还会轻易放过?

“哎~~栋儿啊,以后说话做事可得注意一点。你看,外面的言官都说为父什么了?三字经念完没有?还骂为父是晋惠帝。嘿!为父,为父真是……”

“呵呵呵,父亲,这种胡言乱语,你还当真啊?”

“当然不会当真,但是,但是真的让人生气啊。你看,这一篇还说,还说为父一天到晚都忙着玩女人,对你疏于管教。我,我……为父每天都有半天在养心殿陪父皇处理政务,每天酉时才能回家。回家之后都至少拿出一个时辰陪你念书,这,这些言官,太过分了!”

“那父亲准备怎么办?”

“当然是要上疏自辩了。”

“别,父亲,您是太子,是君。臣子骂你,哪有回嘴的道理?你要是自辩,只会让外面的言官们更来劲。”

“那就这么算了?”

哎,我的父亲大人诶,你现在算是看到这群疯狗的丑态了吧?还是那句话,狗咬了你,你还去咬回来不成?不过这话,也就是心里想想,说是肯定不敢说了。

“呵呵呵呵,栋儿说得有理。太子,你是没看到那些骂栋儿的奏章吧?看到了不是更生气?”

是的,虽然朱由栋只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但一样跑不了。目前大内收到的一百多本弹章里,起码有十本是在朝着朱由栋开火。

这十本里,大多数上奏者还是苦心婆心的给皇太孙讲道理:太孙,咱们不谈钱好不好?谈钱是很**份,很没有道德的一种表现。太孙以后要好好念书,努力学习圣人之言。时时刻刻以圣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总算是一家哭何如一路哭乃是范仲淹的名言,历代儒家,尤其是朱圣人那是极为称道的。所以倒没人敢在这句话上对皇太孙大加鞭挞。

但是呢?我们这些当官的富裕,那些豪商富裕,乃是天经地义的。怎么就成了一路的祸害了呢?太孙你说这话还是让我们很愤怒啊!

所以,也有极少数的弹本。直接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开喷。

什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啊。什么龙生九子,良莠不齐啊。更有诛心的说什么龙里面有好的也有恶的——隐晦的指出这头降世的苍龙可能是条恶龙,是来祸害我大明的云云。

对这些东西,朱由栋的心态很好——穿越之前,他喷过别人,也被别人喷过。而且那个时代的喷子们,已经把各种段子运用得炉火纯青。这明代的言官们,嗯,战斗力是很强,但是对于我这种心理素质极其强大的人来说,真的不够看!

弹呗,随便弹。小爷脸皮厚,吹弹不破也!

不过,说小爷是恶龙的那位,哦,户科给事中杨应文?很好,你的名字小爷记下了,有机会一定做了你!

“栋儿。”

“皇爷爷请吩咐。”

“虽说这些奏疏,皇爷爷会全部留中。但是你的侍讲人选,可得尽快定下来了。”

“哦,好的。孙儿但凭皇爷爷安排。”

大明一朝的皇子皇孙教育,前期一般是由詹事府负责。到了后面,詹事府基本成了翰林升职的跳板,已经不怎么管事了。具体教师的安排,其实权,已经到了内阁的手里。

一般而言,侍讲的挑选模式到了这个时候,其惯例是这样的:翰林院提交初步人选,经内阁审核同意后,派出六到十名人选,到被教育者(皇子或皇孙)面前进行试讲,之后由被教育者勾选几人。

一般来说,被教育者以后要么做皇帝,要么做亲王,所以,他们是君。君选定的人,只要不是太糟糕,内阁也不会驳回——本来就是你们内阁选出来的,我不过是进行了二次选择而已嘛。

当年老朱建国的时候,关于皇室子弟的教育,说了这么一段话:以前各个朝代的皇室教育,都是请专门的大儒来教孩子,这些大儒只担任太子府里的官职而不担任朝廷官职。结果容易造成太子府的老师和朝廷的官员各成体系,互相矛盾,而且严重影响父子感情。我朱重八决定,以后由现任朝廷官员来兼职教皇子。如此,就能实现将来太子登基后的无缝衔接。

所以,明代的侍讲老师,从皇子或者皇孙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介入他们的生活。不可避免的会把自己的三观转移到被教育者身上。那么,在被教育者将来长大成人,特别是荣登九五之尊后,本来就是朝廷官员的侍讲老师往往就会进入仕途的超级快车道。

而对于被教育者来说呢,侍讲老师就是自己将来登上大位后最亲近的人。这就是自己的第一支政治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