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全球战国 > 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

全球战国 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

作者:混吃等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35:52 来源:88小说

时间来到了天启二十二年(1640)的一月,在这一年的元宵节后,大明的中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首辅袁可立、人事部尚书孙承宗、科技部尚书徐光启、枢密院使熊廷弼、教育部尚书张以诚等人,全都因为年事已高乞骸骨。朱由栋在象征性的挽留后,允许他们致仕。并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准许他们回乡安度晚年。

至此,帝师党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完全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年龄问题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除了五位七八十岁的帝师,还有诸如国防部尚书杨镐、司法部尚书王在晋、兵役总局局长李世忠、农业部尚书王绍徵、左都御史赵彦等,也因为年龄的原因,先后致仕了。

旧人走了,新人就要上来。经过多方商议、妥协,最后朱由栋通盘考虑后,大明新的中枢机构主要职位以一批年龄在四五十岁上下为主的官员所填充。

首相:马士英。副相:原驻藏大臣李嘉。人事部尚书:黄道周。

这是大明中枢最重要的三个官职,身为温体仁弟子的马士英,方山出身的第一学长李嘉,以及袁可立的弟子黄道周。三人来自不同的派系,但又全都经历了地方和中枢的历练,足以保证朱由栋不会大权旁落的同时,国家还能有序运转。

新任枢密院使:颜思齐。新任国防部尚书:赵率教。新任兵役总局局长,是以前担任全国后备役军事训练总监的左良玉中将——这一位,以前因为朱由栋的惯性思维作祟,本能的不太愿意让其领兵。但是其子左梦庚在开伯尔的上佳表现,使得朱由栋愿意给这位历史本位面中的明末大将一个新的机会。

新任科技部尚书孙元化,农业部尚书顾秉谦,司法部尚书洪承畴,原税务总局局长,方山系出身的王华钦转任审计署署长。原审计署署长信王朱由检出任左都御史——这才是朱由检最喜欢的职位。审计的主要工作是监管地方立法、政府开支和预决算。都察院才是正经的查处贪官污吏的地方。

而袁可立的学生,数学天才倪元璐则出任税务总局局长。温体仁的嫡系,大学问家,在新疆担任布政使,政绩卓着的高宏图则出任教育部尚书。

新任司法部尚书成基命,新任公安部尚书李标——原公安部尚书简王朱由?则是出任了最高法院院长……

对于朱由栋来说,接下来的两三年,日子可能有些难熬:大明现在是把渤海、黄海、东海合称为北中国海。南海则是称为南中国海。在海军遭到重创后,南北中国海都暂时不是大明的内湖了。通过海洋,紧密联系为一体的宗藩体系,以及通过海洋,越来越兴盛的商贸往来,都会受到巨大的威胁。

因此,早点把班子调整好了,多一些应对时间吧。

……

1640年2月8日。浙江乌程。

“老师,这是今天刚刚送到金陵日报,朝廷果然对中枢做了调整。”

“嗯……待为师看看,呵,不出老夫所料。”

“老师,据闻这马相也是您的弟子?”

“是啊,怎么?完勋,你想靠着你这位师兄上位?”

“老师说笑了,弟子早就熄了走公务员这条路的念头。”

“咦?你不会也想从军吧?”

“正是如此,还请老师成全。”

从印度败回后,温体仁的仕途彻底断绝,加上此时他也是快七十岁的人了。所以他回到老家后,就安心的做了一个普通的地主。每日里在田间地头和乡民们闲谈,约朋友垂钓,如此度日,倒也悠哉。

不过,到底他是做过首辅和异域总督的人,这人脉、见识都是当世顶级的。所以,也有浙江的不少青年子弟,慕名前来求学。老温到底当了一辈子的官,怎么可能完全闲得下来?于是他也收了不少新的弟子。

人都是会变的。如老温这样以前八面玲珑、身段柔软,以善于调和各方矛盾见长,并因此被朱由栋任命为首辅的人。以前喜欢的是那种少年老成,做事有静气的学生。但是经历了印度惨败后,老温临到老了,却开始对那种年轻时充满锐气,敢说敢做的学生偏爱了起来。

所以,现在新收的这批弟子中,他最喜欢的就是王翊、冯京第、董志宁三个来自宁波的青年:这三个家伙,读书只能算是中上,但是胜在行动力上佳。不管是调皮捣蛋还是做理学方面的实验,那真是说干就干。而且若是失败了,也不会气馁,稍微缓过一口气后,就会继续斗志满满的投入下一轮的行动中。

“哎,你们三个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完勋你要从军了,跻仲(冯京第)、幼安(董志宁)你们两个是不是也准备去从军啊?”

“正是如此呢,老师。说起来,我们三个年纪也不小了,这时候去报考皇家军事学院,还真有点麻烦,所以,这次我等三人,还要请老师给我们各写一封推荐信。”

“嗯,二十四五报考军事学院,即便顺利毕业,出来也都快三十岁了。那时候才从少尉做起,一个不小心,到了四十五岁还没有升到中校就要被强制转业。说起来,你们三个现在在县里也干得不错啊,完勋你都当到公安局长了,跻仲、幼安也都快了。有为师在你们身后,你们将来即便入不了中枢,做个封疆大吏也是没有问题的啊。你说,你们这是何苦呢?”

“老师。”王翊踏前一步:“学生是这么想的,人活一世,总是要做点什么的。现如今我大明国内总体稳定,如我们浙江这样的地方,早年听闻因为土地问题多流民、多诉讼,治安也不好。那时候做这个公安局长倒是很有意思。但是现在?大量的工厂开工,大家只会觉得人力不够。现如今我浙江的田租降到三成五都没多少人愿意租种,路边的野果熟了烂在地上都没人去捡。就这样的环境,治安有啥问题?现如今学生担任局长的慈溪公安局除了户籍登记管理,管管家长里短的小矛盾,屁事情都没有。学生实在是不愿意如此虚耗年华。”

“但是参军就不一样了。”王翊说到这里兴奋了起来:“现如今我海军大败,朝廷一方面是极缺海军军官,另一方面则是要大力扩建海军。学生觉得吧,等四年后学生毕业,那时候大明的万吨战舰肯定有好几条了,不管是要反攻,还是远征西贼本土,都是海军大展拳脚的时候。学生只要能从海军学院毕业,怎么可能会四十五岁都升不到中校呢?说不得,那时候学生都升到将官,统率一支舰队了。”

“哼~”微微一笑,温体仁点了点他:“但你也可能中途在某一场海战里阵亡了。”

“确实有这个可能,不过老师,学生是大明的子民嘛,还是您这位前首辅的弟子。这时候国家有困难,学生不该主动站出来么?”

“嗤~前首辅,你这家伙又在取笑为师。”摆摆手,温体仁对这学生的言语也不在意,而是转头对另外两人道:“你们呢?也是闲的发慌了要从军?”

“老师。”冯京第上前:“学生现在在宁波工商局担任科长,事情还是很多的。但是学生实在是对每日和各种商人打交道不耐烦,相比而言,还是海军那种要么轰别人,要么被别人轰的生活干脆一些。”

“怎么?被那些商人讨好,奉承还不舒服了?”

“哎,老师,你又不是不知道。以前信王做审计署署长的时候各地官员都胆战心惊了,现在信王成了左都御史,贪污受贿的事情,或许有些胆大包天之徒敢做。反正学生是不敢做的,当然,也不屑于做。学生的意思是,现在工商大兴,学生每天在局里看到无数的普通百姓都勇于创业,而学生却一天天的守着这点死俸禄,心里实在是不甘。”

“你也可以自己去经商啊,我大明经过皇上这么多年的变革,已经不再歧视商人了。”

“学生要是去经商,应该能做的不错。”冯京第笑了笑:“不过现在南海即将被西贼入寇嘛,生意肯定不好做了。与其到时候破产,不如参加海军,把西贼打完了再去做生意。”

“好吧。”温体仁点点头:“你呢,教育局啊,多清贵的衙门,怎么也脑袋发热要去从军?”

“老师。”董志宁上前一步:“学生作为宁波教育局的小学部主任,成天在各个小学来回宣讲忠君爱国,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学生天天挂在嘴上。这个,总不能平时嘴上说得起劲,这到了国家有困难的时候,却拿不出行动来吧?”说完这句话,董志宁又踏前一步:“老师,我等三人,受老师教诲时间不长。但是,老师教导我们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这一点,我等三人是牢记在心的。当此之时,国家需要扩建海军,而海军是技术军种,不是随便在田间地头找个农夫短期培训就能用的。在这个时候,但凡心里有这个国家,有血性的读书人,难道不应该站出来么?”

“……为师明白了。”幽幽长叹了一口气,温体仁道:“为师晚年能有你们三个学生,是为师的幸运。推荐信,为师亲自给你们写。军事学院那边的马院长,我让此刻在教育部的温俨亲自出面与其交涉。”

“多谢老师成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