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全球战国 > 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机感

全球战国 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机感

作者:混吃等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35:52 来源:88小说

“皇上的意思,臣明白了。只是皇上,相对于水,银的密度是10.5,这个密度,只有铜和铅比较接近。但要是在银元里面削减银的含量,增加铜或者铅。这会导致银元色泽有明显的变化,对于使用者来说,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

在方山科学院,新任的科技部尚书徐光启听完朱由栋和李国俊的话后,沉思许久,终究还是表示:皇上,这事儿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

说来也很正常,金银铜三种贵金属,能够在全世界那么多的文明中不约而同的充任等价交换物,不就是因为他们性质稳定,难以替代么?真要是那么好伪造,先民们早就弄出新的东西了,哪里还轮得到朱由栋想办法?

“徐先生,可否能够设置一个课题组专门进行研究?”

看了一眼插话的李国俊,徐光启摇了摇头:“李行长,现如今我方山的科研,重点在于电学和塑料,可以说是集中全院之力在进行攻关。新开一个课题组,一是方山这会儿没有比较空闲的科学家。这二嘛,别说这课题能不能出成绩,就算出了成绩,也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到时候,本官估计纸币都可以大行其道了。”

“好,徐先生的意思,朕清楚了,此事暂时作罢,朕另外再想办法。”

“臣惭愧,恭送皇上。”

出得方山科学院,李国俊很是焦虑的道:“皇上,既然方山拿不出东西来,那纸币的事情?哦,皇上已经说了需要三五年时间才考虑纸币的发行,臣也愿意为此辗转腾挪。但皇上,臣方才又想到一个新的问题,最近我大明不是要新建、充实各地方机构么?这些新机构的成立,对经济的促进会更大。若是国家的生产总值每年增长10%呢?那臣就不敢说三五年之内可以勉力应付的话了。”

“……国俊哪,纸币的事情,现在是绝对不能动的。至于说银子不足嘛,除了刚才朕跟你说的那些。朕现在也想到了一个很好的生发。”

“敢问皇上?”

“哈哈哈,不可说,不可说啊,这事儿不是你能办的。总之呢,国俊你放心,最近一两年内,朕会给你变很多金银出来的。”

“那臣就一切听从皇上的安排吧,臣先告退了。”

李国俊的马车离开后,朱由栋登上了自己宽阔的皇家专属马车,闭门养神一阵后,他开了口:“方正化。”

“奴婢在。”

“且上车来,朕有话问你。”

“是。”

方正化上车后,坐到了朱由栋的对面:“万岁爷,有何事吩咐奴婢?”

“朕来问你,平日里下值后,你在家拜的是那尊神?”

“那尊神?万岁爷,奴婢拜的是岳王和关圣帝君。”

“哦?那你们这些内侍也都拜这两位?”

“大部分都是拜这两位,也有拜三清的,拜佛的。哦,对了,还是极个别的内侍,拜的是基督。另外,大内还有数量极少的回教徒。”

“哧~不说不知道,朕都没想到宫内的信仰这么复杂。嗯,那曹化淳、魏忠贤、王承恩等人拜的都是哪些?”

“他们跟奴婢一样,都是拜岳王和关圣帝君的。”看了一眼朱由栋后,王承恩又补充道:“万岁爷,我们内侍都是刑余之人,自觉阴气重,所以需要至刚至阳的神祗来坐镇衙门和家宅。此外,我们是贴身伺候万岁爷一家的,这忠义二字,也是最最重要的。所以,在大内现在的一万多内侍中,拜岳王和关圣帝君的,起码占了七成以上。”

“嗯,七成。”坐在车内,闭着眼睛轻轻敲打了一会双膝,朱由栋睁开了双眼:“回宫后,马上把他们三人给朕叫来。”

“遵旨。”

作为朱由栋开蒙时就来到其身边贴身伺候的三个宦官,曹、魏、王三人,这会儿在大内分别掌司礼监、东厂和内官监。这三位,加上掌御马监的刘时敏以及朱由栋的贴身宦官方正化,就是整个大明宦官群体中,最有权势的五大佬。

“奴婢等拜见万岁爷。”

“不必多礼,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想跟你们说件事……总之呢,现在国家缺银子,可是因为宝钞的信用完全破产,贸然使用纸币只怕民间骚然。而且最近三五年是我大明的公务员体系建成的时间,这里面的问题也多得很。所以,在公务员体系搭建完成之前,朕不能发行纸币。可是不发行纸币,按照国家的经济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迟早都会出现白银的严重不足。因此,除了加大矿产开采力度之外,还必须要有新的银子的大进项。”

“万岁爷的意思,奴婢们懂了,敢问万岁爷可有方向?”

“有了。”看了一眼四个大太监,朱由栋咬牙切齿的吐出了两个字:“佛寺!”

……

皇帝离开了,四个出了一身冷汗的大太监另外找了一个隐秘的房间开始商量怎么办事。

坐在上首的自然是司礼监掌印曹化淳了,他看了看下面的三位,然后对王承恩道:“承恩哪,现在这大内日常拜佛的有多少啊?”

“嘿,咱们内侍里拜佛的大约一千人总是有的,但真要说狂信的,那是一个都没有。”王承恩笑了笑又继续道:“咱家看这些小崽子们,今天拜如来,明天拜观音,后天是文殊普贤,这都不能称之为信仰。倒是宫内的贵人们,尤其是太后……”

“哎,你说的有道理啊。”深吸了一口气,曹化淳道:“想当年,咱家跟着皇上在南京办差,一年辛辛苦苦挣个几十万两银子,送入大内后,内库还没捂热乎呢,弼天祚圣皇后(万历生母李彩凤)转个手就全都捐给了佛寺。那时候咱家心里就在想,我们这么辛苦有啥意思呢。”

“曹公说得极是。”老魏也开了口:“咱家也记得,当年为了躲债跑到北京城来的时候,京城里也就六十来间佛寺。可是万历年间,尤其是皇上当年去了南京,给大内源源不断供应银子后,这北京城里的佛寺可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新建啊。现如今,嗯,怎么也有三百间了吧?”

“三百间正规寺庙可能没有,但加上那些小规模的尼姑庵,三百之数还有余。”

“就是嘛,京城一座城池都是如此了,想来我大明本土的寺庙恐怕不下万所。便是按照一座寺庙只有二十个和尚计,也是不下二十万人了。这些个秃驴不事生产,全靠信徒供养。到处侵占田地不说,还拒绝纳税。更可恶的是还TM一天到晚劝人抛家弃子……是该好好敲打敲打了。”

“确实如此,这佛教一天到晚让人避世,可是六大报说得清清楚楚,现如今正是大争之世,我大明迟早要和西班牙或者奥斯曼决一雌雄,以此确定世界唯一领袖到底是谁。这要是人人都去精修佛法,出尘避世去了。谁来做工?谁来从军?谁来科研?谁来治病救人?”

“老魏这些年学问见长啊,这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了。”方正化拍拍手:“咱家以前也曾听皇上在太后面前嘀咕过一句,说什么佛教就是盛世开门广受香火,乱世闭门修禅念佛。还说佛寺里面蝇营狗苟之事也多的很……虽说皇上当时被太后训斥了一番,但看得出来,皇上是早就对佛寺不满了。”

“嗯。”在大家都充分发言并且表态后,曹化淳拍了拍手:“各位,咱家觉得,佛寺若是这么一直发展下去,对国家的伤害是极大的,这是早就该整顿的了。更不用说,国家现在缺硬通货,这佛寺里确有大量的贵金属…...所以,这佛寺必须整。”

“曹公公说得极是。”

“确定了要整后,咱们就要好好商量下该怎么整。首先咱家表明一个态度,历史上,虽然有三武一宗灭佛,但佛教并未因此而彻底消亡。所以,咱们这次整顿佛寺,也别妄想着彻底消灭佛教。在咱家看来,这次整顿佛寺,重点应该是净土宗的寺庙,禅宗的寺庙要轻轻放过。”

“不患寡患不均,曹公公这个安排极好。到时候,佛门就没法团结一致来对抗我们了。”

“嗯。”点点头,曹化淳继续道:“咱家觉得呢,整顿佛寺,首先应该向我大明的百姓揭露佛寺内部的腐朽和黑暗,在舆论上,咱们要先占到上风。这个事情,忠贤,交给你们东厂办如何?”

“曹公公放心,咱家一定把各种证据全部做好,到时候就是在最高法院也能搞成铁案。”

“嗯,其次呢,就是要明确这次整顿的目的。咱家觉得吧,这次整顿,只要那些秃驴们不公然造反,那就能不杀人就尽量不杀人。我们只是要寺庙里的贵金属来补充硬通货,同时把寺庙的土地收归国有,让寺庙里的僧人们大量还俗,该从军从军,该入场做工就去做工。”

“曹公公说得极是,秃驴们再混账,也是我大明子民,没得道理要乱杀一通。”

“好,基本的调子定下了,接下来就是细化各个环节了。诸位,现如今外朝的机构越发完善,朝臣的权力越来越大,我们内侍的位置越来越尴尬。好不容易皇上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全权交给我们内侍负责,说不得,我们拼了命也要为皇上办好!如若不然,只怕我们内侍的地位会越来越低了!”

“曹公公放心,我等决然为皇上尽心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