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全球战国 > 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

全球战国 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

作者:混吃等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35:52 来源:88小说

“卑职等参见李将军!”

“下官等拜见李卫尉。”

1630年3月,在经过反复磋商、协调、筹备后,大明朝廷机构调整总算是弄出了一个大概样子来。而新建的兵役总局第一任局长李世忠,也终于走马上任了。

这位李成梁的长孙,三十二岁的时候出任朱由栋的侍卫长,如今二十六年过去了,他也成了将近六十岁的老人。

看着这位头发花白,但精神依然矍铄,肩膀上两颗将星闪耀的老人。下面的官员们,武人出身的还好,这文官出身的,心里都有些本能的不爽。

哼,这李世忠身为将门之子,近二十六年来,要么担任今上的侍卫,要么就是在军校做校长。可以说,从未上过真正的战场做过指挥官。据说皇上曾经说过,世忠做事勤勉、精细,但不适合亲临战阵。哎,看起来,就是个废物啊。

而现在,就是这样的废物,尤其是一个出身武人的废物,居然爬到我们头上来了!

可是呢,现在这状况还不得不忍啊:机构大调整后,若是不能在这个官员职数急剧扩张的时候保证一官半职,那估计以后这辈子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所以,文官们虽然心里不满,但拍上司马屁的惯性发作,还是事先聚集在一起商量怎么称呼这位局长。

明代流行复古,官场上喜欢用周、汉的官职来称呼本朝的官员。在明代的文官们看来,直接叫人家尚书、局长,是非常粗鲁没有文化的表现。

可是现在问题来了,以前大明只有六部,刚好对应周朝的六官。但是现在大明十几个部了,怎么个称呼法呢?最后大家反复商量后,走通了房壮丽的门路,调到兵役总局的袁崇焕提议:兵部没有了,国防部还在,我们不能把‘司马’的尊号上在李局长头上。干脆就叫卫尉吧?九卿之一,又贴合了李局长以前最值得炫耀的履历:贴身保护今上十多年啊。

所以,这才有了大家第一天上班,文官们这边就整齐划一的称呼李世忠为卫尉的场面。

“呵呵呵,大家都坐。”

坐上主位后,李世忠清了清嗓子:“各位,咱们这个局呢,是新成立的部门。不过这职责嘛,其实都不新鲜。征兵、安置退役军人、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主要就是这三点。

不过,这事情虽然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做好了,意义绝对重大。诸位,特别是局里饱读诗书的进士同僚们,你们理应知道,我华夏数千年来,这三项工作做的好的朝代,都是我华夏最为强大的时代!

所以,我们的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将军见教得是!”

看着下面的属官里,出身行伍,挂着军衔的整齐划一的捧哏,而文官这边则低头不语。李世忠也感到头疼:征兵还好说,后面这两项,少不得和朝廷其他部门打交道,本局没有文官是做不下来这些事情的。可是这文武混杂在一起,真的难搞啊!

“各位,本局接下来的工作,主要就是在全国各省区、省区下的各府建立当地的兵役局。然后按照黄册,在各地建立适合服役的人员名单,之后根据国防部的要求,每年征收新兵入伍、接纳退伍老兵进行安置。

我大明陆军现在有二十个师,合计将士三十万,海军三支舰队,官兵共计八万人,另有海军陆战队一个师,一万五千人。按照前些日子本将与国防部的杨大司马协商,近两年内,国防部准备安排年龄超过四十岁,且没能进入技术岗,仍然为战兵岗的士兵统一退役。粗略估算了一下,这就有将近四万现役士兵要退役。而我们除了要安置这四万退役将士外,还得给军方补充四万新兵,这个工作量真不是一般的大。”

李世忠这话一出口,这一次,下面的属官们,无论文武,全都皱紧了眉头。

“卫尉,这么繁重的工作,只给两年时间,是不是太仓促了一点?需知,我兵役总局现在只是在朝廷里有了,这地方上可是什么都没有啊。”

“确实如此,所以本将与大司马反复沟通,最后大司马同意,让即将退役的士兵最延长服役一年。”

“那就是三年缓冲么?还是太短啊。”

“没有办法再延长了。”深吸了一口气,李世忠站起身来:“我们难,国防部也难啊。诸位,我大明的三军,海军陆战队还稍微好一点。这陆军里的老兵,有的是从横海卫初建的时代就入伍了,年纪大的都快到五十了。这样的兵,就算跟着今上从萨尔浒、曼谷、京都、马尼拉这么多战事一路走过来,但到底年龄太大,已经没有多少战力了。不趁着人家还有点余力,赶紧的分给他们土地,让他带着自己的儿女开荒,难不成真的等人家动不得了,直接抛弃这些为国奋战一生的将士?”

“将军说的极是!”

又是只有武人们捧哏,哎,这局长看来真的很不好当啊。

摇摇头,李世忠也不再跟大家继续讲道理,而是自顾自的说了下去:“除了海陆三军的事情,按照皇上旨意,我们还要协助国防部、公安部组建武警部队。这武警征兵的事情,也是我们的。所以,我们的工作不是一般的重。

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要尽快的在地方上组建各级兵役局。否则,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

“将军(卫尉)说的极是。”

“各位,我大明机构大改前,整个京官不过七八千人。这次机构调整,人事部孙大冢宰从这七八千人里,调拨了一千二百人进入兵役总局。御马监又从军队里抽调了一千二百人入局。使得我兵役总局自成立的那天开始,就有两千多属官,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本将的计划里,总局留在北京的官员,不会超过两百人。其他的,全部都要到地方上去。今天在场的,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你们今日散会后,要给下面的我局下级官员们把今日之会的内容传达清楚。然后,大家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想留在京城,还是到地方上去组建当地的兵役局。三日之内,把你们的意向写好,上交到本将这里,然后本将与两位副局长会酌情考虑,合理分配。”

这话一出口,下面的官员们多少有些骚动了:如那些年纪大一点,不想在上司面前当舔狗的官员。或者心思有其他想法的,更多的是想去地方上做独当一方的诸侯。而那些年轻的,还想往上爬的,则是更想留在京城,时刻接触最高领导,好尽快的把自己的职级给提起来。

看着下面乱哄哄的场面,李世忠在忍耐了十多分钟后,终于敲响了桌子上的法槌。

“各位,本官要先跟你们讲清楚。以前呢,对于我大明百姓而言,当兵,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现在。”他朝着乾清宫所在方向拱拱手:“承蒙皇上厚爱,优待武人。这当兵,往往成了许多没法念书的年轻人,改变自身乃至整个家族境遇的一条大道。因此,你们若是下到地方做了一地兵役局主官,那受到的诱惑定然不少!而且,兵役局的办公经费也非常优渥。更由于涉及到安置退伍军人,连工厂、土地也要频繁的打交道......本官在此先提醒你们,千万千万不要有不该有的心思。朝廷这次机构改革后,信王殿下出任审计长,那是好相与的么?而都察院这些年的强势,你们又不是没有看到。更不用说,这次机构大改后,皇上还准备启动新的考成法。在这新的法规里,皇上给都察院施加了极大的压力,每年都要要求他们揪出一定数量的贪官,查没一定数量的脏银的!你们要是在下面出了事,本将绝对不会出面保你!可都听清楚了?”

“卑职(下官)等谨遵将军(卫尉)之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