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全球战国 > 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炼内功

全球战国 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炼内功

作者:混吃等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35:52 来源:88小说

“皇上,天启四年的会试已经结束,考官们正在紧张的阅卷,因为今年的会试采用了新的评卷标准,所以考官们还不太适应。本次的主考官张以诚申请延长阅卷时间。”

“需要延长多久?”

“呃,君一的意思是,半个月。”

“哎,朕的张先生,对人才总是充满了关爱。当年在方山,以状元之尊,对待久考不中的老童生,也是悉心指导……不过,虽然他想要慎重以至不遗漏人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五天,朕最多只能多给他五天。需知,这次科举微调已经引起很多举子不满,若是阅卷时间太长,流言蜚语只怕会越来越多。”

“是,臣明白了。稍后就亲自去考场内通知考官们加班加点尽快完成阅卷。”

现任礼部尚书,软软的吴道南说完这事刚刚坐下,又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皇上,臣还有一事需要上会。”

“讲。”

“关于吕宋岛、棉兰老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分封,目前礼部已经接到了二十三家亲王的转封申请……”

“啊?”

吴道南这话一出口,参会众臣们全都微微的惊了一下。

大明建国至今两百多年了,排除今上登基时封的五位亲王外,还有28位亲王。其中,周、唐、福、桂四王已经分封到了海外。这么一来,也就是说,剩下的二十四家亲王,除了一位以外,其他的都愿意去吕宋作王?那种海外蛮荒之地真的有这么好?

仔细一想,倒也觉得可以理解:反正都是要分封出去的,早点分封出去,还能拿到人口稠密的封国,若是出去得晚了,那真的要去做野蛮人之王的。

再说了,没看现在周、唐、福、桂四王过得很滋润嘛?实权国王啊!除了外交权和国防权,其他该有的权力一点不少。虽说权力大了,责任也大,事情也多了不少。但总比被当成猪给圈养起来混吃等死的好吧?

所以说,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傻子。有的人或许反应慢了点,但现在大家都已经看明白了,那还不得拼命去争?

除了已经被内定分封缅甸的蜀王一系外,其他的23家亲王,这次都盯上了吕宋:地理位置太好了,只要开发得当,商贸必然繁盛。而且现有人口也还不算少,关键是,常住民中,汉人占比高!

如果拿不到吕宋,那就只能去棉兰老,这就明显的差了很多。至于大明最近拿下来的什么爪哇、帝汶啥的,各路亲王是真的兴趣不大。

这就导致最近这段时间,内阁以及各部大佬们被亲王们骚扰得很厉害,便是朱由栋的后院,他的皇后和贵妃那里,也有不少人前来说项。

可惜,现在的皇帝一言九鼎,他不发话,其他人根本不知道皇上到底属意的是哪一家亲王,也就没人敢收受亲王们送来的巨额贿赂:这钱收了,要是事情没办成,风声传出后,皇上可不会轻饶了自个儿啊!

能够坐在国务会议上的大臣们,大多都是从万历时代走过来的,有的甚至经历过隆庆时代。他们非常清楚,最近的十余年,是大明帝国自张居正去世后,发展得最好的十余年。不,是比张太岳在位的时候发展得还要好!本届内阁在皇上的领导下,对外,收纳朝鲜,切割日本,生撕暹罗,建立中南总督府,威震东亚,其声势甚至超过了当年成祖时期。对内,各项民生极大改善,国内的许多沉珂痼疾都在逐渐的好转乃至痊愈。

如此好的局面,大家安安稳稳的保持到致仕,然后青史留名不好么?为什么要为了一个亲王把自己乃至全家的前程搭进去?

所以,这段时间亲王们的代表在京师四处奔走,但各路大佬却没办法应招。

“咚,咚,咚。”敲了一会桌子后,朱由栋笑了笑:“大家雀跃着想去海外就藩,这是好事嘛。但这么多家亲王都想去吕宋,别说你们为难,朕也难啊。都是亲戚,封了一个,其他22家都会问为什么不是他。所以,朕觉得吧,不如召集这二十三家亲王入京,也搞一个策论考试。让他们自己写,他们如果去了吕宋作王准备怎么干。然后由六部尚书和内阁阁老进行闭卷评分。分数最高者,就去吕宋作王好了。”

“诶,皇上这个办法好。哎,可惜那时候臣已经致仕了,看不到诸多亲王参加考试的壮观场面了。”

“哈哈哈,大宗伯,你还想怎么样?十一年的礼部尚书啊,我大明自太祖开国以来,哪个大宗伯像你这样做了这么久?”

“哼,大司马不也一样,十一年的兵部尚书,前所未有啊!”

“哎,宦海沉浮数十年,就这十年干得最痛快,十年,做成了多少事啊!军黄册清理干净了,军镇兵和卫所兵的生计问题解决了……老夫已经完全无憾了。”

关于内阁换届的问题,其实朱由栋早就和重臣们做了充分的沟通。虽说官位这个东西,一般人还真的舍不得一下子舍弃。但是这届重臣们心里都清楚:虽然在今上的领导下做事很愉快,但大家的任职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若是不想君臣猜疑甚至相残的事情发生,那大家到了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恋栈的好。

总之,这是自朱由栋出任监国搭建起班子开始,本届内阁举行的最后一次国务会议了。

“众卿,十余年共事,朕与大家携手,做成了很多事情。大家心里不舍,朕也不舍。但正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朝廷嘛,是一个有进有出的地方,所以,调整是必须的。当然,为了对本届内阁的卓越工作成效表示感谢,同时也考虑到本届内阁十一年来做了太多事,也得罪了很多人。所以,朕决定,本次内阁调整后,但凡完全致仕的,一律每人每年给予一万银元作为养老之资,同时从御马监调派一个总旗对其做贴身保护。”

“臣等多谢皇上厚恩。”

……

1622年2月底,大明完成了新一届阁臣的调整。经过重组后,新的重臣们分别是:

内阁:首辅,温体仁。次辅,袁可立。三辅,李戴。

吏部尚书:孙承宗。

户部尚书:王绍徵(朱由栋出镇南京时的应天巡抚,朱由栋回到北京后被任命为顺天巡抚,历史本位面的大阉党)。

礼部尚书:张以诚。

兵部尚书:杨镐(兵部职能已被极大削弱)。

刑部尚书:熊廷弼。

工部尚书:徐光启。

都察院左都御史:赵彦。

顺天巡抚:顾秉谦。

应天巡抚:李标。

广东布政使:成基命。

福建布政使:孙传庭。

云南布政使:洪承畴。

中南总督:陈时济……

随着这份阁臣及部分地方官员调整名单一同公布的,还有新的科举制度改革决定。

朝廷决定,本次微调后的科举制度,在未来两届会试中不做任何改变。九年后,也就是天启十三年起,会试将做重大改变:诗词歌赋与经义合而为一,在科举中占比分数为10%。策论占比50%。另外新增一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占比40%。由于会试将在九年后改变,所以自天启十二年起的各地府试、乡试,全部都要先于会试改变。

也就是说,大明的读书人们,如果在未来七八年内还未成功出仕,那么,要想继续做官。要么就适应新的考试制度。要么就只有去海外的藩王那里去看看运气了。

当然,朱由栋深知,读书人虽然造反不行,但作为一个整体,最好还是不要过分招惹。所以,随着这份通知下发的,还有行测考试的大致范围,以及给各地官学就读的学子,免费赠送提高行测能力考试成绩的相关书籍。

随同这份科举改革方案下发的,还有诸如全国铁路修建纲要、新一轮黄册清查要求等各种重磅文件。毫无疑问,在彻底的安定了整个大东亚后,朱由栋对内改革的步子已经开始提速: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内,他要好好修炼内功了!

fpz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