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全球战国 > 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军改

全球战国 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军改

作者:混吃等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35:52 来源:88小说

“皇上,这个上将是啥意思?哦,末将在回师的路上是听到朝廷准备搞什么军改,还要推行什么军衔制,但一直没有时间做详细的了解。”

“哈哈,满帅,呃,不,暂时不能叫满帅了。满上将啊,老夫来给你解释吧。”

“请大司马解惑。”

“这两年上将远征西域的时候呢,朝廷逐次的开始了军户清查。目前得到的数据是,我大明现有十七省(暂不含新疆)以及海外五州,一共有新军十个镇,理论满编十五万。原有军镇、卫所兵四十三万。”

“四十三万?以前不是号称我大明有战兵八十万么?啊,哈哈哈,末将明白了,这就是吃空饷吧。嗯,大司马恕罪,末将是个粗人,又不懂规矩打断了您的话。”

嘿,你这家伙哪里粗了?插科打诨倒是好手。王象乾摆摆手,表示毫不在意:“除了四十三万通过兵部最基础的测试算作战兵外。经过本次清查,我大明现在还实有军户四百九十三万多一些。本次军改,最核心的一条就是,从四十三万战兵中,遴选十八万出来,与原有的十个镇新军进行组合。除了填满以前新军十镇因为阵亡、伤病导致的缺额外,再新编十个镇。以后这二十个镇,三十万战兵,就是我大明的常备陆军。”

“嘶~”满桂仔细想了一会:“大司马,那剩下的二十五万战兵怎么办?他们身后的家人,也就是那几百万军户又怎么办?”

“分流。”朱由栋也站起身来:“朕的意思,这些人分流方向有五个,其一,沿海卫所可以择优进入海军,不过海军三大舰队现在已经基本成型,吸纳不了多少。一万人顶天了。其二,成立驻屯军团。要从二十五万战兵中优中选优,组建十八个驻屯大队。这驻屯大队的装备,除了没有大炮、机枪这样的重装备外,其他的装备与常备军一样。其三,朕准备免除所有衙门的一切差役,以后种田的农夫除了耕作、缴税之外,不必再服徭役。以后衙门的日常差役,全部由裁下来的战兵充任。其四,成立建筑公司,以后朝廷或者地方大型的建筑工程,也不再临时征召百姓服役,而是由建筑公司执行。其五,远走海外。这个事情,台湾知府孙传庭已经走在了前头。哼,既然运河的漕工们对远走海外心存抗拒,那朕就先优先安排军户。”

“兵部根据皇上的这四条意见作了精细测算。基本上,除了海军能够解决一万余人外,驻屯军团可以解决五到六万人,全国各地的差役可以解决十到十二万,建筑大队可以解决十万以上。真要说起来,这二十五万战兵还不太够。按照我大明现在普遍的一个男子做工养活四五个家人算起来,光是驻屯、差役、建筑三类,就可以解决一百二十万以上军户的生计问题。至于剩下的一百多万,兵部准备分三到五年,安置到海外去。”

“哎呀,原来如此,这可就太好了。”满桂对着朱由栋再次行礼:“皇上,据闻最近这几年皇后、贵妃都是下到普通军户家去慰问过的,而且贵妃本人就是出自军户。想来皇上是知道我大明的普通军户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如此军改之后,这些军户不管走哪条路,只要肯卖力气,都能过上比以前好得多的日子。末将身为从军户中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将领,对皇上的这份安排,极为感激!”

在朱由栋之前的大明,虽然已经出现了工商资本主义的苗头,但总体上而言,仍然是一个纯粹的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口是要不断繁衍的,而土地就只有这么多,地力也终究有限,时不时的还要遭受天灾......就是正常发展下去,人均持有土地的面积都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大家都活不下去。更不用说,在大明,土地兼并是怎么都无法解决的痼疾了。

所以,从宣德年间开始,在大明国内太平了几十年后,就出现了军户土地被军官、地方政府侵占,军户日子越来越差,最后不得不大量逃亡的问题。到了正统、景泰年间,于谦大笔一挥,就从兵部的账册上注销了一百万军户——这些事实上都确实不存在了。

时光荏苒,大明在景泰初年打了一场北京保卫战后,又太平了许久。人口繁衍日盛,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不光是军户大量逃亡,就是民户也开始出现逃亡——土地越来越集中在了少数人的手里。

而在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极为有限的。失去土地的军户、民户,又找不到新的生发,只能是要么卖身为奴,要么成了流民——不然为啥大内每年招宦官,都是门庭若市,各种招呼、纸条满天飞?没有关系的人想做宦官往往先自切三寸,养好了伤口后再去应聘:如此,大内招进去后可以马上干活,不用养伤,和普通人应聘比起来稍微占点优势。

但这么做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因为自切三寸都不一定能进得去。那大家为何还这么做?还不是找不到正经职业的人实在太多了!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办法有两个,第一,对外扩张,用其他民族的土地来安置本族百姓。第二,提高生产力,尤其是开展工业化。如此,第二产业,以及因为社会财富的增加迅速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就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容纳下在第一产业中被驱离的这些人。

所以,为什么朱由栋穿越过来都二十多年了,才开始整顿军户,原因就在这里:东南亚的纳入,以及大明工业革命的发端,使得前面的两条都满足——如果这两条都不满足,只是为了减少开支就进行裁员,那,要么像历史本位面的九千岁,裁出一个郑芝龙来。或者是像崇祯帝一样,裁出一个李自成......

总之,裁员这个事情,作为公司老总都不能随便裁。作为国家的统治者更不能随便裁了:你得给人家事先找好出路啊。

按照朱由栋的设想,在目前国家盐税、商税步入正轨,即将新增矿税这个大项,同时距离预想中与欧洲决战尚有一段时日的时刻。国家养三十万常备军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军户,可以去做武警(驻屯军)、警察(差役)、工人,实在割舍不下土地的,那你去海外吧,那里的土地一年两三熟,可不比现在大明北方因为小冰河的原因,十年九旱,一天到晚都歉收的强?

给贫困至极的几百万军户找一条出路,借此减少朝廷的负担(朝廷该养的是能战斗的军队,而不是不能战斗的军户),把有限的财力用来练出精兵,进一步增强国家军事实力。这才是本次军改最根本的目的。至于军衔,那只是附带,纯属穿越者个人的喜好。

大明刚建国的时候是有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之下是各个卫所的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但是大都督府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军方的装备、训练、军户日常生产、武将选拔等权力,全都属于大都督——这种情况,别说老朱这种掌控欲超强的开国之君,就是普通的皇帝都睡不着觉。所以自徐达之后,大都督府很快就被关闭了。

到了明朝中期,军镇制度开始出现。大明的武将从高到低成了总兵(省军区司令)、副将、参将、游击、守备、把总。总兵之上,如什么五军都督府都督啥的,基本都是虚衔了。

“满桂啊。”

“臣在。”

“朕这次军改,在军衔上,是这么安排的。最高军衔是大元帅,仅限一人,目前空置。之下,是陆军(海军)元帅、陆军(海军)大将若干,目前都空置。然后是上将。这上将呢,你、曹文诏、刘招孙都是上将。麻贵、俞咨皋、刘綎、李如柏、麻承诏等,也是上将。当然,俞咨皋是海军上将。而且你心里也清楚,除了你和文诏、招孙外,其他几位上将,基本都是荣誉军衔,不会再领兵打仗了。而且,这批的实权上将里,全是陆军哦。便是李国助、颜思齐,也只是海军中将。满桂,将来你可得好好的做啊。”

“臣,臣多谢皇上厚恩!”

“哈哈哈,可别急着谢恩啊。嗯,这上将下面,依次是中将、少将、大校......少尉、见习少尉等。在这次军改中,基本上,原先新军的十个镇的总兵官,基本都是中将或者少将。”

“皇上,臣有点不太明白了。这军衔和军职不是一回事吧?”

“当然不是一回事了。军衔是武人的军事级别,军职是武人的实际职务。朕已经决定,以后,改镇为师,改协为旅,在旅与营之间,增设团一级......有军功或者高年资的师长,是中将。新任的年轻师长,是少将......”

“臣明白了。也就是说,臣若是以后还想做大将,做元帅,甚至成为唯一的大元帅,必须要有更多的军功!”

“便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