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全球战国 > 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

全球战国 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

作者:混吃等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35:52 来源:88小说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各位乡亲,你们都听好了。咱家姓魏,以后大家叫我魏公公可以,叫我老魏也行。”

此时的红河庄,算是彻底的换了主人。得到朱由栋委派的魏忠贤,现在正站在红河庄村坝的一块石头上,扯着喉咙用力的对着聚拢过来的村民们招呼。

“咱家是给小爷,也就是我大明的皇太孙殿下办事的。皇太孙是什么人你们都清楚了吧?四年多前北京城的上空,白鹤绕梁、苍龙现世,你们就是没看到过也是听人说过的。所以,大家以后为太孙种田、办事、当差,那是积了八辈子的德啊!”

老魏说到这一段的时候,下面的百姓们当然是忍不住一阵窃窃私语:华夏的百姓至少在这个时代,对老天爷还是多有敬畏之心的。当年北京城上空的异像,距离这里不太远的红河庄其实也是隐约能够看到一点的。便是没有看到,这一类神仙般手段的事情,在老百姓口中也是最喜闻乐见的。所以,老魏一说这个,诸多因为刚刚换了庄头,还多少有点忐忑的百姓们,一下子就踏实不少。

“奉太孙之命,咱家现在担任这红河庄的庄头。太孙仁慈,已经给咱家说过了,诸位今年的租子,全免!”

“啊?!!”

“万岁!”

“禁声,太孙怎么能叫万岁?”

“哎哟!太孙真是仁德之君啊!”

“那是当然,不然怎么会是苍龙转世呢?太孙心最好了!”

“太孙大仁大德,我等感激不尽啊。”

“是啊,太孙这样的好人,可一定要长命百岁啊。”

“好了好了,大家静一静。”在让数百庄民都对自己的主人一阵善祈善祷后,魏忠贤反复的摊手,再加上周围侍卫们的帮助,总算让这几百庄民安静了下来。

“诸位,租子呢,今年的是免了。但是这红河庄啊,到底换了主人,所以这规矩呢,也得改一改。”

整个红河庄,在李家受到太后的严厉呵斥而不再前来纠缠后,整个两千三百亩土地,扎实的落到了朱由栋的手里。

经过初步统计,魏忠贤报给朱由栋的数字是:这两千三百亩土地里,有八百余亩是沿河或者很接近水源的上田,已经全部开发为麦田。

剩下的一千五百亩,产出一般的大约七百余亩,有的做了麦田,有的种植了桑树等经济作物。还有三百余亩土层不怎么厚,或者地形上属于边边角角的旮旯啥的,种植的是高粱、黍米等杂粮作物以及各类蔬菜。另外还有四百多亩的土地,乃是起伏的小山包或者小池塘什么的。这些地面就没有有效开发了:小山包上的树林乃是庄民们捡拾柴火的地方,小池塘乃是为了应付干旱天气而特意留下的。

此外还有就是大约五六十亩的地,用来做了庄民们的宅基地或者墓地。

租种这个庄子的百姓,一共是九十八户人家,近五百人。其中只有二十五户是自己有地,但由于自家地不够而需要租种皇庄以便求生活。其余的七十三户人家,全都是没有自己一寸土地的纯佃农。

五百余人里,真正的壮劳力,也不过就两百余人。

老魏早年虽然是个泼皮,但到底也是出身农民,对农事还是很熟悉的。在他看来,红河庄的地是极好的,若是经营得好,一年至少能给朱由栋带来七八百两甚至近千两银子以上的收益。

明代的亩产因为南北地理不同,差异极大。但总体而言,得益于这个时代农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对肥力、地力、循环耕种等认识的加深。明代北京附近的土地,一年的产出大约是在两石左右。

在宋元明三代,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交租子一般是以分成租为主:即将所有产出按照比例进行分成。一般来说,地主和农民是一半的一半。

作为皇庄,红河庄当然是不用负担什么国家赋税的。因此,朱由栋拿到的这一半地租那就是纯利润。这么算下来,若是风调雨顺,红河庄一年会交给朱由栋至少一千多石粮食以及各类蔬菜、蚕蛹、现金等。

现在的大明,虽然国家财政运转困难。但到底社会还是稳定的,所以这年月的粮食卖不起价钱,但无论如何,两石粮食总是能换到至少一两以上银子的(明代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白银的购买力是在逐渐下降的,万历朝中后期,一石粮食大约能卖0.5两白银)。所以老魏才说,一年能给太孙挣个七八百两银子。

七八百两?呵呵,当时在听完老魏的报告后,朱由栋只是微微笑了笑,然后递给了王承恩一张纸:老魏不识字,你念给他听。

“诸位乡亲,按照太孙的命令。今年的租子是不收了,从明年开始,租子一律下调到四成!但是呢……”

不等庄民们再次发出欢呼,老魏赶紧的说了下去:“从今年开始,沿河的八百亩地,不再出租了!”

“啊?这是为何?”

“魏公公,这可不行啊!小人一家可就指着那十亩沿河的水田过日子啊!”

“是啊,公公,这是怎么回事?去年咱们可是都把麦子种下去了。这开春不久就要收获了,这时候不让租,没有这个道理啊!”

“都静一静,都静一静!”面对着庄民们的询问,老魏心里也是老大的不乐意:多好的地啊,怎么就不让种了呢?要是我家以前有这样的八百亩水田,我怎么可能自刑入宫的嘛?再说了,就算太孙对这些土地有安排,但是就不能等到今年六七月间这一季冬小麦收获后再说么?这些麦子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这时候要全部废弃掉,多可惜啊!

可是,再也不想回直殿监去扫大街的老魏有一点好:认准了太孙做主人,那就忠实的执行太孙的命令。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诸位乡亲,都静一静!太孙是什么人?怎么会让大家吃亏乃至衣食没有着落呢?太孙说了,这块地,他要另作他用。因为时间赶得急,所以这一季麦子他是等不到收获了。呃,总之,去年租种了这八百亩地的乡亲,待会到我这里来登记。不管你租种了这八百亩里的多少,每亩,太孙补贴你二两银子!”

前文说了,这个时代的中国北方,亩产不过两石,值银1两。就算这是沿河的好地,但其产出最多也就值银1.5两。在交了租子后,农民能够拿到手里,顶天也就0.75两。所以,一听到魏忠贤说每亩补贴二两白银后,大家伙稍稍安静了一些。

但是,这个时代的农民或许见识少眼界窄,但绝对不蠢。尤其是在涉及到土地的时候,那脑袋转得极快。很快就有庄民反应过来:今年补贴了银子,其他的地又不收租,这日子是没问题了。明年呢?光下调收租比例可不行啊。这个庄子里,有不少世代给皇庄种地的庄民,租种的地可全都在这八百亩里啊。

“这个问题,太孙也替大家想到了。太孙说,他很快就要派人来这里修建厂房,以后这里生产的东西,将会行销大明,赚来很多很多的钱。大家以后根本不用种地,直接到厂房里来做工,只会赚得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