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全球战国 > 第二五一章 盐税应该很多

全球战国 第二五一章 盐税应该很多

作者:混吃等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35:52 来源:88小说

“臣毕懋康拜见殿下。”

“毕卿免礼。”

“谢殿下。”

“嗯,毕卿,知道这次调你入京是要做什么么”

“臣在接到殿下的教令时,传令的公公已经提醒过了。殿下的意思,是要整顿盐政。”

“正是如此,如何,毕卿可有方略”

“略有一二,请殿下指正。”

1615年1月15日,在山东担任巡盐御史的毕懋康在接到调令后迅速的入京,然后马上得到了朱由栋的接见。君臣奏对的时候,毕懋康大体的说明了他对整顿盐政的想法。

“殿下,臣以为,待臣在北京户部做侍郎一个月,对户部的运转大致熟悉,并且和北京户部的诸位同僚熟悉后。殿下应该让臣南下,去南京做户部尚书。”

为什么毕懋康会这么说呢倒不是因为想升官,而是因为,大明帝国全国的盐引,都是南京户部印刷、管理的。

不过朱由栋对毕懋康的这个想法,不置可否。但是,已经越来越具备一个成熟统治者素质的朱由栋,已经开始习惯于先对臣下进行观察,再逐渐的进行引导了。

“毕卿若是去了南京,准备怎么做”

“臣去了南京后,首先要把历年来朝廷拖欠良民的盐引进行偿还,不如此,以后的盐业新政,将无人信服。”

“嗯,理当如此。那么毕卿,你准备怎么偿还呢”

“殿下,现如今盐场拿不出盐给有盐引的良民,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宗室、各路达官贵人无偿拿走了太多。其二,盐场的官员自己贪墨了太多。臣去了南京后,将首先下令,所有盐场先暂停出盐。让持有旧盐引而迟迟不能兑现的良民到南京,由臣更换新盐引后,直接督促盐场先偿还这部分的盐引。”

“不可。”

“殿下”

“毕卿,你这样做,那些『奸』商会趁机烘托盐价。我大明的盐价,现在市面上大约是铜币一斤,已经是始皇帝统一华夏以来,历朝历代最高的了,百姓苦于口淡久矣。若是再高个两三倍”

“殿下英明,可是,若不先偿还那些老实为国家运粮的良民的盐引,这国家的盐政如何取信于民”

“毕卿,我们先跳过这一环,先来说说,若是你顺利的把历代盐引都偿还后,接下来怎么做”

“自然是旧盐引全部作废了殿下,臣已经注意到近期朝廷发到各个布政司的专用黄册纸,纸张韧『性』强,不吸水不说,还都有暗花。这样的纸张,完全可以拿来做新盐引。”

“然后呢”

“然后臣自然会严格发放盐引的规矩,殿下放心,臣是强项令,绝不会因为宗室亲王,各路达官贵人的压力就胡『乱』发放盐引。如此,盐政就能规范,开中法也能恢复了。”

听完毕懋康的话,朱由栋心里非常的失望这位的想法,终究没有摆脱既往的思维桎梏,以为只要严格管理,主官清廉就能搞定一切。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如果都这么简单,为啥历朝历代的变法还会那么难

罢了,术业有专攻,你毕懋康的清廉、强项我是知道的。但是,你的天赋真的不在这上面,等盐政整顿完了,你还是去方山实验室吧。

大明由于有了围海晒盐法,所以这产盐量是远超历代前朝的。经过两百多年的太平岁月,大明的人口也是远超前朝的。而且盐这个东西,对于人类来说是刚『性』需求,是每天都必须要摄入的。

做一个简单的算法假设大明人口为1亿,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为4克21世纪国家推荐剂量为每天不超过6克,古代副食缺乏,应该比6克更多一点才合适。那么,大明每年的食盐消耗量就应该是292亿斤。按照大明现在每斤盐征税20文计算,每年的盐税就应该是584亿文。

明代的银铜比价是始终处于变化中的,一方面是大量海外白银涌入,银价不断贬值。一方面又是朝廷财政困难,铜币质量越来越差。所以,在白银和铜钱都在不断贬值的情况下,即便取一个偏大的数值,以一两白银兑换1000枚铜钱来算。理论上,大明每年收取的盐税也该有584万两白银。而若是按照现在银元与新版铜钱的兑换比值1250来算,啧啧啧,光是盐税,朱由栋每年都该有2336万银元的收入就算是现在新版铜钱比既往铜钱含铜量高,盐税征收要在每斤20文的价格上下调,但无论如何,盐税收入朱由栋每年都该至少有1000万元以上。

而事实上呢,现在大明全国的盐税只有130万元。

去年朱由栋补贴给北京户部370万元,如果盐税能够收齐,这国家的财政哪里还需要朱由栋来补贴他不就有更多的钱去扩军了么

所以,必须要整顿盐政。

而盐政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人家北宋用大灶熬盐,每斤在被朝廷抽税30文的前提下,市面售价才50文。而明朝围海晒盐,朝廷每斤才收税20文,市价却300文

所以,整顿盐政,第一个问题『奸』商

而明代的盐商,背后却都是权贵。或者说他们自己都是权贵

而且明代的盐业,往往是宗室扎堆的地方大明中央『政府』经常没钱给朱家的这么一大堆亲戚按时发放俸禄,很多时候被『逼』急了就用盐引去冲抵反正盐引也是纸片印出来的,在宝钞印多了变成废纸后,盐引还是值钱的嘛。然后宗室们就靠着自己的身份,用手里的盐引提前把盐拿走出去卖高价

因此,第二个问题宗室。

第三个问题,官员。第四个问题,管理。第五个问题,运输停这么多问题,别指望能一个一个的解决。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一刀切的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呢

“毕卿,孤的意思,从今年开始,试行盐场私有化。”

“啊殿下,这,这违反祖制啊”

“时移世易嘛,孤违反的祖制还少了么比如说废除太祖时制定的剥皮实草,就是诸位阁老和尚书们一致要求孤做的。”

“啧”毕懋康很是无语的咂咂嘴叶向高的离任审计,使得朱由栋在大家一致的支持下废除了剥皮实草的制度,从此之后,谁说朱由栋改变祖制,朱由栋就拿这个出来说事儿

“毕卿,你想啊,盐场私有化以后,朝廷不能再发盐引了,那些宗室、达官贵人就不能凭借手里的权力去白拿盐引,白拿食盐。因为这样做,买下盐场的商人会破产的”

殿下,你很毒啊能够买下盐场的,是普通商人吗其身后还不是宗室甚至达官贵人你这么一招,一下子就把士绅、豪商、宗室们给分化了啊。他们将无法团结一致对抗您对盐业的整顿,相反,他们还得拼命讨好您,看能不能以优惠的价格买到盐场之后,没有盐场的贵人想白拿食盐,自有买了盐场的贵人站出来与其打擂台。国家和皇室就不再有这方面的烦恼了

“殿下,您的意思是,要买盐场的,先得偿付以前那些空有盐引,却没有拿到食盐的良民么”

“对呀,现金或者食盐补偿都可以,孤反正不管了。”

“殿下的意思是,盐场卖出去后,国家派驻官员入场,实行就场征税制吗”

“不不不。”朱由栋把头摇得飞快“以我大明现在的官员『操』守,我让官员入驻盐场收税,搞得不好现在一百多万的盐税会变成一百多元。孤准备实行定额税制。也就是说,国家把这个盐场卖给你的同时,你每年该给国家缴纳多少盐税也是标好了的。你觉得有利可图,你就买下。你觉得不能承受,那就别买。至于说你拿到这个盐场后,改善生产方法,提升了产盐量什么。那是你有本事,该你多挣”

“可是殿下,这么一来,以后我大明百姓增加再多,盐税也就这么一点了。”

我就是要靠短时间迅速提升盐税来缓解国家缺钱的燃眉之急啊,至于以后等我扫平了蒙古、日本、东南亚,华夏有了倾销地之后。特别是蒸汽机研发完毕,开始工业革命后,盐税对于国家来说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不要紧的,毕卿。国家统管所有盐场这么多年了,又能收到几个钱放开之后,盐税大涨不说,私盐什么的也会被各大盐场主自行解决,而且盐价还会下降各大盐场要抢夺市场嘛。”

“殿下英明,臣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讲。”

“若是各大盐场主丧心病狂,联合起来抬高盐价呢”

“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第一,发卖盐场的时候,不能全部卖光。东南西北,总得有一两个国家直属盐场。这直属盐场平日的产量不必太多,甚至不必大量售卖。一旦市场不稳,国家盐场的存货就可以入市平稳盐价。第二,国家会制定一个指导『性』盐价,各盐场主售盐不得超过这个指导价的两成。如果超过了”朱由栋的双眼一道寒光闪过“孤屠了他全家”

果然手里有刀的人说话就是硬气啊。到了这里毕懋康再也没有迟疑“殿下的方略臣拜服,殿下放心,臣一定会在今年把全国盐政整顿好。臣请殿下定下额度。这全国除了少数核心盐场外,其他所有盐场发卖所得不得低于多少以后每年定额盐税不得低于多少”

“嗯,孤这人是不会太贪的。这样吧,今年发卖各大盐场所得,至少不低于1亿银元。每年的定额税制,不低于1500万银元。”

“呃殿下果然不是太贪。臣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