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全球战国 > 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

全球战国 第一零五章 全面进行布局

作者:混吃等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35:52 来源:88小说

送走了颜思齐和李国助后,南华宫的运转开始明显加速。

首先是朱由栋下了一道太孙教令给南京诸官员:皇帝派孤来此地坐镇,不是只坐不镇的。但是呢,孤毕竟年幼,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所以,孤在此定下规矩,以后南京这边,每十天召开一次旬会。参会人员为南京守备太监、守备勋臣、六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等。在会上,各级官员对难以裁决的,或者需要其他部门协助的事务进行通报。由皇太孙进行裁决。如果对裁决不满意的,可以直接向北京通政司报送。

总之,小爷要做的事情很多,也懒得跟你们争权夺利。每十天来露个面也就是了。

此令一出,南京诸多官员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看来太孙殿下并不准备蛮横的插手南京官场啊。

其次便是派出曹化淳到应天府和苏州府进行皇庄置换。两个府尹对太孙殿下提出的如此要求可是高兴坏了,忙不迭的迅速办理完成。

第三则是朱由栋亲自找到许弘纲,要求将刚刚从延绥调来的李如樟,从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改任为操江提督。

明代的操江提督,可以理解为长江下游内河舰队司令。当大明定都在南京的时候,这个位置极为重要。而在帝国首都北迁后,这支内河舰队就迅速的退化成了一队水匪。

唔,说水匪还是过分了。他们只是仗着武力和朝廷身份,以稽查走私的名义在长江上找过境商船收保护费而已,一般是不杀人的。

总之,这支舰队的战斗力现在是稀烂,装备也老得掉牙。唯一的好处就是能挣钱。

当朱由栋向许弘纲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许弘纲心里还在想:太孙果然还是和传闻中的一样,非常的喜欢钱。连这点敲诈勒索的好处都不放过。

不过南京兵部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每年都是要从操江提督手里分钱的!

所以,在君臣二人一阵市侩的讨价还价后。在朱由栋承诺,在李如樟就任操江提督之后,把每年分成给南京兵部的一万两白银提升到两万两后,许弘纲点头同意了。

哎,君权不振啊,想安排个人去某个位置还要和臣子们讨价还价。这些文臣实在是太过分了!你们给小爷等着!

“殿下,臣一辈子都是骑马作战,从来不擅水军啊。这个,这次南下,在渡江船上都差点吐了,这做操江提督?”

“没事儿,李四叔,多吐吐,习惯了就好。”

怎么办?太孙都自居晚辈了,李如樟再苦的脸,这时候也只有挤出一个无奈的笑容。

“孤让你去做操江提督,是有深意的。”

“请殿下明示。”

“嗯……你这些年虽然在延绥,但是应该也听说孤的红河庄出产的东西了吧?”

“这是当然,臣现在手里的望远镜,都还是世忠送过来的。”

“孤已经让大伴去把方山给圈下来了,以前红河庄有的东西,今后方山也要出产。以前没有的,方山也要研制。所有产出,还是按老规矩,你们李家一成的股份。”

“臣明白了,臣一定牢牢掌控长江水师。定然不让这群**给太孙的商队添麻烦。”

“这只是其一。”

“太孙请讲,臣洗耳恭听。”

“嗯……”朱由栋在座椅上活动了一下身子,招了招手:“你附耳过来。”

待得李如樟贴近后,朱由栋低声道:“孤已经联系了这会在倭国流浪的我大明海商。到时候,孤要掌控整个长江三角洲的丝绸、茶叶、瓷器贸易。你知道该如何做了吧?”

“嘶~~”埋头沉思了许久后,李如樟不自禁的抽了一口冷气。抬起头来看着朱由栋的眼神,也充满了畏惧。

虽说做了一辈子的厮杀汉,但李家现在实乃大明第一将门。正所谓树大招风,如此荣耀,由不得他们埋下头做一个单纯的武人。所以,这官场的弯弯绕绕,李家的男人们都多少明白一些。但正是因为想明白了,所以李如樟有点发抖。

朱由栋的这段话展开了讲其实是这么几个意思:

第一,我请了一群海盗来当恶人。以后凡是靠着长江这一带玩丝绸、茶叶、瓷器贸易的。统统都要被这群海盗杀死——当然,他们也是罪有应得,朝廷现在只允许在月港进行合法海外贸易。你们在长江口一带玩这个,那就是走私。总之,以后这一带只允许我皇太孙自己走私,或者说贴过来和太孙勾结成一个利益集团的人走私。其他的都应该去跟东海龙王汇报工作。

第二,把你弄到操江提督这个位置上来,保障方山的各种货物顺利的沿着长江和大运河散发到全国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要给这群海盗提供一个合法的身份。必要的时候,还要给这群海盗提供保护——毕竟,现在福建福宁镇的大明海军舰队,在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的指挥下,那是相当有战斗力的。这万一太孙殿下手下的海盗团伙一不小心玩脱了,被俞咨皋给盯上了,你得负责擦屁股。

第三,必要的时候,把那些毫无战斗力只会敲诈勒索的**统统丢出去,让海盗集团里的优秀干部在长江舰队里面上岗。

好狠的太孙啊,这是要杀多少人?

不过这样搞,似乎,很刺激?

“殿下放心,从世忠和纯忠到了殿下身边开始,我李家就与太孙成为一体了。臣知道该如何去办了,请殿下放心,两月之内,臣一定把崇明沙等四个沙洲的相关收尾全部办理清楚。”

李如樟退下后,朱由栋又叫来了曹三喜。

“孤对颜思齐、李国助见招的时候,让你在一旁旁听,你该明白是什么意思吧?”

“属下明白。太孙不光要挣国内的钱,也要挣海外的银子。”

“嗯,以后和颜、李二人的联系,军事上以李如樟为主,经济上以你为主。孤的意思是,成立一个大明海贸公司。孤占四成,李国助家占三成,颜思齐一成,李如樟一成,你一成。”

“属下明白了,一定把账目搞清楚。殿下放下,这笔单子只要做好了,南华宫每年光是从这里的收益起码超过一百万两!”

“很好,不过说到银子,我们现在还有多少老本儿?”

“这次殿下从北京南下,属下准备了四十万两银子。老魏那边说了,由于殿下已经决定玻璃产业不在红河庄生产,所以他那边每年现在只能提供三十万两银子。我们到了南边快两个月了,先期十万两已经到账。此外,孙大人那边说的是每年提供六十万两。先期十万两也已经到账。扣掉我们到了南京一些花销之后,现在属下手里还有五十九万四千三百两。”

“嗯……三喜,这样安排。二十万两砸到方山去,尽快把各种作坊弄起来,尽快恢复生产。”

“是,最近两个月方山已经开始有产出了。只是限于工坊修建不完全,所以产能还没上来。属下估计,最迟今年年底,方山就能每年给殿下提供五十万两以上的白银。”

“还是太缓,香皂、蜡烛、骨瓷利润现在已经很薄了,方山基地有一点产能就够了,这些东西的主要生产地点,还是应该在红河庄。我们这边主要是生产各种玻璃和镜子。”

“属下本来也是这么安排的。不过太孙,这些都是小打小闹,若是迅速积累白银,以便几年后上奏皇上进行铸币,终归还是得靠海上挣钱。毕竟,无论红河庄和方山怎么努力,其产能和全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比起来,还是远远不足的。”

“这个吾清楚。给方山的那二十万两白银,真要说修建工坊能花多少?主要是投给徐光启和赵士祯他们的。这李国助和颜思齐以后若是要纵横海上,没有坚船利炮可不行!”

“属下明白了。”

“等李如樟把崇明沙洲那几个地方清理干净后,雇一批人,去那里修建坞堡,改建码头。预算先造个十万两吧。”

“是,属下记下了。”

“再安排十万两给方山北侧童子营的刘招孙,那里是吾的根本。”

“是,属下遵命。”

“再准备十万两,交给张以诚张先生。”

“呃……殿下,前面的属下都明白,也认为该做。但是张先生那里领那么多银子去干什么?”

“嘿嘿,张先生那里的事情是很重要的。虽然很长时间里,明面上我们都要往里面投钱,但是终究有一天我们是能看到效果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