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游戏 > 小地主的科举之路 > 文武

小地主的科举之路 文武

作者:桃花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12-26 07:40:55 来源:闪舞小说

济南是省府县三级治所之地, 城墙高三丈三尺, 阔五丈,可谓固若金汤, 历来都是各朝的经济、军事要地。所以巡抚衙门、三司衙门、府衙、历城县衙以及大小各级官署都建在城内。

所以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语“衙门比泉子还多,当差的比平头百姓多。”

林重阳一行人出初城感受到的是果然“家家泉水, 户户垂柳”,满目的青翠,满城氤氲的水汽让旅人疲惫的身心顿时为之一振。

盛夏日子里赶路是件苦差事, 日头毒辣,风沙迷眼,戴着斗笠又是一头一身的汗, 风尘仆仆疲累不堪。现在见了这清爽凉润, 绿荫深深的泉城景色, 林重阳感觉所有的疲累都抛到脑后去了。

他们纷纷下马, 冲到路边的泉水里去洗手洗脸, 然后捧着泉水就大口的喝起来, 泉水甘甜清冽, 让人感觉暑气顿消。

泉边一个打水洗菜的妇人笑道:“相公们哪里来啊, 咱们济南城别的不说, 泉水管够。”一阵爽朗的笑声响起,还提醒他们慢点喝, “不用抢, 喝不光的, 白天黑夜的流呢。”

韩兴也不管, 只大口大口地喝甘甜的泉水,过了章丘之后夜里在一个村子投宿,以为离得近了也没带多少水,这一路上给他渴的,想在路边河里喝点,小九非说里面有虫子,到时候连肠子都咬烂了,吓得他愣是憋着,嗓子都要冒烟了。

林承润比他没好到哪里去,俩人喝泉水都比赛。

只有林重阳倒是不急,先洗手洗脸,然后等泉水流走了,再捧起来小口小口的喝,免得激了肺子作病。

那妇人看几个少年人秀才打扮,一个比一个的俊俏,尤其是当中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郎,长眉星眸,高鼻红唇,如果不是下巴太尖不够方,真是说书先生说的那个最好的官相。

对于济南的百姓来说,秀才可不是什么稀罕物,官人老爷们都满街跑呢,王爷也见过的,所以几个秀才而已,自然没什么好惊讶的。

只是这个小秀才长得太俊了,一双深幽幽的大眼跟会说话似的,让人不由得有些面红心慌,好在看起来很和善,笑起来就让人感觉盛夏里一阵凉风带着泉水的气息飘过来了,真舒坦。

林重阳将斗笠拿在手里扇风,等着林承润和韩兴几个洗脸的时候就和妇人打探消息,“这位嫂子,我们要去信义坊芙蓉街,怎么走?”

那妇人一听水嫩嫩的小相公叫自己嫂子,哈哈,别人都管她叫婶子呢,顿时乐开花,“哎呀,信义坊啊,那得很远呢,往北走,再往西。”

她还怕林重阳听不懂,又很详细地讲了一通,最后道:“你往那一片走,找不到就打听贡院,信义坊挨着贡院呢。”

林重阳这就心里有数了,跟那妇人道谢,然后招呼他们启程。

那俩人一路上非要比赛骑马,看谁先到省城,林重阳少不得也跟着一阵跑,祁大凤和赵大虎护送着林大秀几个在后面慢慢走,只怕还得有半个时辰才能到。

城内人烟阜盛,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招幌飘摇,青石板的街道干净整齐,人流熙攘,自然官差也多,林重阳怕冲撞了什么人,让那两人不许跑马,只准骑着慢慢走。

林承润如今十三岁,自然懂得轻重,带头在前面开路。

第一次来路不熟,他们不到晌午进城,路边吃了俩挺贵的肉夹馍喝了一碗挺咸的甜沫,一路边走边问,直到傍晚才到住处,便和林大秀他们在胡同里会合了。

有祁大凤带路,林大秀他们在城内少走很多冤枉路,反而后发先至。

大家说笑着,祁大凤上去敲门。

很快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过来应门,这是和林家堡林家联宗的林姓人,孩子成了家,老夫妻俩就在省城帮着林家看房子。

“五爷您可到啦。”老林忙挨个行礼。

林大秀道:“七叔,不要多礼了。”

老林哎了一声,“快进来,先吃饭,都饿坏了吧。”

林承润道:“七爷爷,你们济南城东西怎么那么贵啊,炊饼还那么小,在家里的时候觉得府城贵,现在一看,府城三个才能换你们一个。”

祁大凤笑道:“你要是去北京城,只怕五个换不来一个。”大家就笑起来,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大城市物价贵那是肯定的。

这是一座二进四合院,小小的,门楼只有半间,然后有两间南屋,半间净房,前院的东西也都带着小小的敞房,用来放柴火等物品。正院三间,没有耳房,东西厢各有三间,也都不算很宽敞,而且院子也小小的。

乍从林家堡那样的宽门大院来到这样的地方,林承润和韩兴有点傻眼,这比韩兴家以前还小呢!

只怕好几个院子也没有林重阳和林大秀那一个院子大。

东厢的南边搭棚子垒了灶台,权当厨房,老林的婆娘已经做好了晚饭,因为主家初来乍到,他们特意做的丰盛些,有鱼有肉有汤有饭,满满一大桌子。

他们这一次来的人不少,林大秀父子,林承润和韩兴,还有祁大凤和赵大虎、秋贵等,另外几个伙计。

虽然一大桌子,却也不够吃,所以林大秀领着孩子们先吃,等他们吃完,再让祁大凤等人。

菜不够没关系,有咸菜就成,主食不够,老林又赶紧去邻家借了一笸箩馒头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小地主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wuxia.one)小地主的科举之路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汉们吃饭,真个如风卷残云一般,看得老林夫妻俩着实吓人。

饭后,大家要收拾一下,还得安排住处。

好在原本就是为了家里人来这里落脚的,所以正房东西间都是南北炕,只为了住人多。

林大秀领着几个学生住东间,祁大凤、赵大虎等人就睡西间,老林夫妻俩一直都睡东厢,西厢是书房和库房,保存着一些书本和文具。

林承润笑道:“这小院一定是我爷爷置办的。”

韩兴好奇道:“你怎么知道,怎么不是你爹准备的呢?”

林承润就道:“我爹哪里有爷爷那么精打细算啊,我爹要是买院子,就算买俩这么大的也住不下咱这些人。这一屋子里两盘炕,再来十个人也睡得下。”他就捅了捅林重阳,“小九,我觉得爷爷还不够精明,我给他打算一下,保管还能睡二十个人,你信不?”

林重阳已经困意满天了,哪里还有精神跟他扯,这俩人是离了家见什么都兴奋,好不容易路上累得蔫蔫的,到了省城又见新光景便活过来了。

秋贵忍不住就问还怎么安排啊,这已经满屋子里都是人来,除非地上也睡人。

林承润道:“你笨,堂屋不是还可以放一盘炕吗,这样把三间通起来,全做成炕,哈哈哈,咱们林家堡的人来都够住的,我爷爷真是……”

“睡觉吧,就你叽叽呱呱也不累。”林承泽看他撒欢了,还敢编排爷爷,真是讨打。

林承润吐吐舌头不说话了,自己今年府试没过,只能等后年再下场了,原本还寻思不落好呢,谁知道爷爷居然没责怪自己。

看起来太奶和爷爷现在全副心思都在小九身上,只要小九好就好了,其他人考不考中关系不大,反正族里也不缺秀才举人,所以他也乐得轻松。

一路上累很了,林重阳一时间却睡不着,这几年的点滴在脑海里掠过。

乙巳年进府学,第二年五月便把先生们的课轮流了一遍,再没有必要日日上课。

林重阳就应邀搬去怡园陪着老爷子住,在怡园的日子,他每日打拳射箭,读书练字,吹箫作画,除此之外就是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每隔五日精心作一篇文章请老爷子指点,间或应邀参加一下无用社的文会和同年们的聚会。

那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而同学们也各有计较。

庄继法、孙机几个拜了名师跟着读书去,陆延和蓝琇几个结伴去各大书院游学,家境不够富裕也没路子拜师的,就老老实实留在书院继续跟着训导们读书。没人压着的赵文藻,丁未年坐了院案首,他和王文远几个人就成了府学文会的新代理人,领着学生们继续举办文会、读书,继续力量等待乡试。

原本去年这时候他就想出门,要去泰安州青云庵找他娘,不过太奶奶和大爷爷觉得他年纪还是小,不宜长途跋涉,避免生病,所以就以林毓贞几个成亲他得留下压了一年。

今年一过年,他就开始准备。大爷爷说早点来也好,去省城准备一下等来年接应林毓贞几个下场乡试的。

有祁大凤、赵大虎等人一路护送,林承润和韩兴俩也就跟着来了。有严参议的照拂,一路上可以投宿驿站,除了累点那真是平安顺遂,连个毛贼都没遇到。严参议就是当初的严知府,平级升为山东布政司参议青州分巡道,掌管青州和莱州两府的军政大权。到了本朝知府已经降为从四品,布政参议也由四品降为从四品,所以算是平级升迁,让他好一个高兴。

一夜到天亮。

这里寸土寸金,很多人家宅院都小巧玲珑的,自然没有种菜养鸡之所,清晨也就没有公鸡喔喔扰人,不过却有穿透力极强的钟声,悠远而雄浑。

晨练、早饭,之后各人有安排。

林大秀要写信回家报平安,还得写帖子送去城内有交际的人家拜访,赵大虎带着人去考查市场,看看在省城能做点什么生钱的进项,祁大凤则带着三个少年去兵器谱子买新的弓。

逛了一圈,林重阳暗暗咂舌,省城的物价还真不是虚的,绝对对得起这冲要之地的名头。

不过他也发现大爷爷真是一把当家的好手,居然当初就有那个眼光和魄力,多花了十几两银子在这个地段买下这座小院,后面是布政司前街,贡院也在那个位置,再过去就是大明湖!

现在这座小院的价值已经翻了数倍。

只不过当初是平房,后来因为地皮紧张,很多地方都是两层的小石楼。

熟悉了一下环境,林重阳几个就先去齐州书院拜访谢院长。

齐州书院在城东位置,原本这是贡院之地,后来贡院失火,又因为巡抚衙门建立引发了一系列衙门位置变换,贡院就搬去城西北大明湖边上,按察司几个衙门以及齐州书院就盖在了原本贡院的位置。

齐州书院是沈老爷子让他来的,说到了省城也要找地方读书,书院里藏书丰厚,恰好方便他。沈老爷子就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带给谢院长瞧。

林重阳三人被人请到了待客厅,然后将书信请小童拿去给谢院长。

很快,几个人簇拥着一个五十来岁,身穿身穿玉色凉衫,头戴黑纱凉帽,颌下飘着须髯的先生快步出来。

到了跟前,还不等林重阳几个行礼,那几个人却先朝着他拱手作揖,为首老先生口称:“见过小师叔。”

喜欢小地主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wuxia.one)小地主的科举之路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重阳三人吓了一跳,这是什么跟什么啊,他忙摆手,“谢院长,学生林承阳、林承润、韩兴,特来拜见谢院长。”

谢院长见他行事稳妥不似那跋扈子弟,心里松了口气,热络地给他们引荐同来的几位先生,都是在读书人中如雷贯耳的名字。引荐完毕,谢院长几人先给沈老爷子请安,问问日常如何,林重阳也都答了。寒暄完毕,他们就再问问几人读书情况,然后给林承润和韩兴安排了先生,让他们跟着那位顾先生上课。

当然上课也不许日日来,只需要隔几天上一天课,然后按照要求做文章背书,隔几天再来上课检查就好。

至于林重阳,他可以随意听课,不拘跟着谁。

也不是谢院长生性这般慈祥,实在是沈老爷子的信厉害,信里沈老爷子也不避讳,就说林重阳是自己看好替囧大收的徒弟,这两年一直都是自己亲自指导的,如今要郑重地托付给齐州书院,让他们多加上心,又说这孩子聪慧懂数,读书的事儿也不必拘着,由他自己看书提问题即可。

谢院长虽然比囧大年长,但是却倾慕囧大先生的学问,曾经多次表示拜师,只是不曾成功,后来拜了囧大一个学生门下。

是以他见了林重阳叫小师叔。

林重阳可不会托大,自不会让谢院长叫他师叔,依然喜欢先生学生的称呼。

参观了齐州书院的藏书阁之后,林重阳便告辞谢院长,三人又去大明湖游玩。

路上林承润对韩兴道:“你现在知道关系有多重要了吧,如果不是小九和沈老先生的交情,咱们别说见谢院长,只怕进大门还得还得花点钱呢。”

韩兴连连点头,“这个我信你,要我自己来,要想在这里读书,就算拿钱人家也不一定收,定然还得先考校我一番。”

林重阳虽然想说点什么让他们不要一味想关系,可现实又确实如此,他就道:“关系固然重要,可本身的才学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若是愚昧不堪,读书没有长进,就算有关系人家也不会长情。”

他见韩兴还有点不服气,就笑道:“书上和现实总是有差别的吗,书写下来就不会变,但是人心易变,世道会变,不过我知道有一样也不变。”

两人立刻问他是什么。

日头有些炙热,林重阳就将无顶的斗笠戴上,笑道:“你们请我吃把子肉喝奶汤蒲菜再来两个烧饼,我就告诉你们。”

林承润道:“小九,这两天逛街我们俩的钱可都被你花光了,那汤有什么好喝的,把子肉有咱们家的肉好吃吗?”

韩兴笑道:“小九也没要吃烧鸡大鹅的,咱请的起,走,去前面的太白楼。”

太白楼是一座回形建筑,中间是一座篮球场大小的天井,天井里有一口泉,被三块大圆石叠起来砌成一座三层的泉山,圆石中间泉水汩汩而出,然后又顺着圆石倾泻而下,在圆石下面形成了一个泉水池。

穿堂风一吹,泉水的水汽就在整座酒楼里飘荡,凉丝丝的很舒服。

到底什么不变,林重阳也只是逗他们,当然是学进肚子里的学问不会变,“哪怕不当官,你的学问也不会溜走,过小日子都比别人明白。”

韩兴立刻嚷嚷道:“你骗人,我上个月的学问,这个月已经逃窜不见,哪里说理去?”

林重阳慢慢地吃着茴香豆,笑道:“我说的是学进肚子里,你到肚子里了吗?你那学问就在眼皮子上转一圈,嘴皮子都没到呢。”

几人就笑起来。

韩兴突然神秘道:“小九,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别告诉我爷爷奶奶他们。”

林重阳有美食伺候,格外好说话,“你说。”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有什么花花肠子,好慢慢修理呢。

韩兴一口逮了一块大肉,给自己壮壮胆,“小九,我不想考秀才了。”

林重阳正喝汤呢,清香鲜美的汤夏天来一碗很舒爽,结果一听他差点喷了韩兴一脸,赶紧把碗放下,拿帕子擦擦嘴,认真地看着韩兴,“你确定?”

皮痒了是吧。

韩兴就捅咕林承润。

林承润咽了口唾沫,谁说小九好说话,那是他不当事的时候吧,要是他认真的时候,你看看好不好说话,他和韩兴不怕爷爷的大棍子,最怕林小九不动声色拿一双深幽幽的眼睛盯着看。

明明他是小三,他们俩是哥哥,倒是让他给拿捏住了。

林承润咳嗽一声,干笑一下,“我说……”

林重阳乜斜他一眼。

林承润立刻道:“还有坛子肉你们吃不吃,跟咱家比比看,要是不如咱家的好咱们就在这里开个小吃铺。”他见林重阳天生上翘的嘴角都已经抿直,立刻就起身,“我去买只烧鸡和葱油饼吃吃,你们慢聊。”

看着林承润这个好兄弟居然不够义气地跑了,韩兴突然觉得又冷又热的,一会儿身上冒汗,一会儿又有水汽飘来发冷。

韩兴小声道:“小九?”

林重阳看了他一眼,目光变得轻柔起来,把自己面前那盆把子肉推过去,温声道:“兴哥,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吃肉,多吃点。”

韩兴顿时被他弄得有些发毛,难不成自己不考秀才就没活路了不成?

他试探道:“小九,没那么严重,我……我想考武举,我听他们说这两年朝廷重开武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小地主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wuxia.one)小地主的科举之路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重阳叹了口气,怜悯地看着他,只是道:“吃吧。”

韩兴被他弄得七上八下的,哪里还吃得下哦。

两人干坐良久,韩兴觉得很郁闷,“小九,武科举真的没出路吗?”

林重阳慢悠悠地喝了一口白水,“兴哥,这么说吧,你走武科举,哪怕你中了状元,一个七品小官也不会将你放在眼里。如今的官场,首重进士,贡生和举人出身的官员都被人轻视,更何况是武举科呢。反正你想走官路,为什么不走更有前途的一条?”

韩兴脸红了,他不服气道:“那都去做有前途的文官,谁来做武将,不是没人带兵打仗了?”

他说得理直气壮且没什么不对,林重阳竟然无言以对。

林重阳起初以为他不想读书了有些生气,现在发现他是想走武科举而不是不想读书,自然没什么好生气的。

他甚至很佩服韩兴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认识。

是啊,人人都选有前途、体面受人尊重的路走,那些不体面、不受重视的路走的人就越来越少。大明朝自上而下轻视武将和当兵的,老百姓都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甚至军户娶媳妇都比别人困难一些。

他微微颔首,笑道:“你觉得你说的对。”

韩兴松了口气,笑起来,“我就知道你最了解我,一定会支持我的。”

林重阳握着茶杯,道:“我当然支持你,只是我有个建议。”

韩兴笑:“洗耳恭听。”

“你先读书,如果能中了秀才,再去考武举,那跟直接参加武举可不一样,到时候你就是读书人里功夫最好的,武将里面读书最好的。”他知道对付中二病不能硬碰硬,讲道理行不通的,只能靠哄和蒙。

也许过阵子,韩兴会改变认识呢?

韩兴听林重阳不反对自己从戎,他也就不再抵触,反而还和林重阳商量要如何如何,让林重阳帮他想办法劝家里人,自然林重阳说什么,他就听的。

看着他,林重阳觉得或许天下有不少这样怀揣热血想要精忠报国的青少年,有他们在,或许以后官场上也会变个样儿呢?

毕竟现在北边鞑靼猖獗,东南倭寇再度来侵,白莲教等民间□□不止还有边民问题,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彻底的解决,只会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厉害,直到最后朝廷支撑不下去土崩瓦解。

只靠文人自然不行,只有文臣武将通力合作,才是光明之道。

既然自己选择从文,又有怎么立场一定反对韩兴从戎呢。

他能做的就是努力奋进,与好兄弟互相扶持。

见他们已经说通,林承润不知道从哪里钻进来,果然拎着一只香喷喷的烧鸡,还有两斤葱油饼,“回去给他们加餐。”

林重阳看了他一眼,“你想不想让我帮你和大爷爷讲?”

林承润有点心动,不过他可不敢真这样说,除非屁股不想要了,林家子弟哪怕带兵,也是以文臣的身份做统率的,不可能做那个被人呼来喝去的武将。

不过虽然不敢说,不耽误自己想,自己要是不想走科举,难道在家里打理庶务,比做一个武将都强?

他觉得自己如果和韩兴俩去参加武举,那绝对能得好成绩的,至少比考秀才举人的容易。

只是他被洗脑至深,以家族为要,自然不会随便说。

“来,为了你俩的文武前途,干杯!”林承润举起茶碗。

三人又热闹起来,因为跟好友坦白心事,韩兴格外放得开,小小年纪,豪气初露。

喜欢小地主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wuxia.one)小地主的科举之路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