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之巅 > 第67章

锦绣之巅 第67章

作者:晨雾的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7:34:20 来源:免费小说

  ☆、第86章

  秦承释率军赶回和羲之后,便已经知晓了洪升打的是什么主意,在担心穆书榆之余,也明白与诸国残兵殊死一战之后,面对的将是东盛十余万精兵强将,可即便是生机渺茫,但自己也只能背水一战,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能放弃任何希望!如今已是交战了一个多月,虽有胜算但最后如何面对东盛却无头绪。

  “皇上,岩炙、纪国、川曲等国主将均率残余跪降了!”白广清满脸喜色地走进议事大厅,因为战事秦承释派重兵护卫皇宫,然后自己则亲自挂率上阵在城外抗敌,还好军民齐心,经过近一个月的恶战,虽和羲伤亡惨重,但到底是打了胜仗。

  秦承释听了并未理会,只问道:“派出去的人可有消息?”

  白广清摇头:“回皇上,几次探报都说并未见到东盛大军。”

  秦承释微微皱眉,按他的预想,东盛大军此刻应该已经是快到和羲了,之前他用仅有的余兵在路上布了埋伏,想着多少能延缓些洪升的行军速度,让自己这边能多一点喘息的时间,只是为何都这些天了,却还是不见东盛大军的踪影,难道洪升除此之外还另有阴谋,那他可真是不世的奇才了!

  还有书榆也不知怎样了,想想那日在高台之上穆书榆表现出的气节,秦承释的心仍旧是有些激动,只求洪升还顾着一国之君的体面,没让书榆受苦才好。又想依洪升的禀性定是会将穆书榆也一块儿带来的,那即便最后和羲不保,自己也能与书榆死在一处,至于君颢和福欣他已经做了安排,一旦自己遭遇不测自会有人带着他们逃离,从此隐姓埋名衣食无忧过活。

  如此又过了几日,依然不见东盛大军人影,秦承释便一一将降军作了安排,将各国降兵各自分开充实到自己军中,又派人就近到各地招兵买马,又过半月便又组成一支数万人规模的队伍,虽不及之前的精锐之师,倒也能再战上一战。

  “广清,你在此留守,朕率兵返回云水河去查个究竟。”秦承释决定不再等下去了,洪升是决不可能给自己如此喘息之机的,必是路上出了天灾*,不然东盛大军早就应该杀过来了。

  只是到底是什么样的祸事能让东盛十余万大军停滞不前,秦承释既不解也担心,他担心的是穆书榆的安危,如果真是遭逢了大难,那穆书榆一个弱女子又岂能生还!于是怀着不安,秦承释下令发兵云水河。

  如此日夜兼程,在临近云水河时,秦承释派出去的先行军策马急奔回来面圣。

  “皇上!皇上!”急步走到秦承释马前的士兵,口中只是叫着皇上却再没说出他事情。

  “出了什么事,你快说!”秦承释也急,便大声喝令跪着的人奏报。

  那人浑身都哆嗦:“回皇上,人——全死了,东盛的人全死了!”

  秦承释还没听完回话,立即在马背上甩了一鞭子,坐下的骏马吃痛立即就狂奔了出去,秦承释的亲卫军立即也跟着追了上去,后面的将领也催马跟上,其他步兵也都在后急跑。

  秦承释呆呆地望着云水河对对岸,半天说不出话来,随即赶到的和羲大军也都傻住了,深秋的太阳在晌午时高高挂在天空,却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死人!全是死人!遍地的死尸一眼望不到头,河对岸的景象就像是地狱一般,有人禁不住软倒在地不敢再看。

  “这……,这是怎么了!这么多人怎么可能全死了!”跟在秦承释身边范成智好容易才发出声音,语气里罕有地带着惊恐。

  秦承释此时已经是恢复了些神智:“派人去对岸将皇贵妃找出来。”

  “遵旨!”

  范成智立即应是,然后回身就要发令却听见有人大喊:“皇贵妃!皇贵妃在那边坐着呢!”

  秦承释和众人立即顺着声音朝前远望,果然见穆书榆在对面河边坐着呢,只见她一身素装,一手拖腮歪着头不知在看些什么,那样子好像还不知道和羲大军已至。

  “书榆!书榆!朕来接你了!”秦承释心都要跳出来了,策马沿着河岸奔到了穆书榆对面。

  接连喊了几声,坐在岸边的穆书榆才慢慢将手放下转过头来,待明白真是有人在喊自己时便愣住了,直到确认对面的人居然是秦承释时,便缓缓站了起来:“皇上只派人将船停到岸边即可,切不能让人上岸来。”

  秦承释立即让人将船抬了过来,又让一小队人马渡河,穆书榆不让这些人上来接自己,只独自小心跳入船中,又命他们赶紧离开。

  “书榆,朕……!”等到穆书榆上了岸,秦承释翻身下马几个大步上前就将她拥入怀中,只叫了一声名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其他人均默默不语,看着相拥在一起的两个人也是心中澎湃。

  半晌,穆书榆轻轻从秦承释怀里退了出来,整理了几下衣衫又按军臣大礼拜见:“臣妾恭喜皇上力战诸国之兵,打了胜仗!”

  “书榆,东盛大军到底出了什么事?”秦承释将穆书榆扶了起来,忍不住又将她搂住。

  “记得皇上离开前曾说过不留东盛一兵一卒,臣妾幸不辱命将他们全都毒死了。”穆书榆风轻云淡地将事实说了出来。

  和羲军中再次陷入沉静,所有人都在看着穆书榆,这位皇贵妃脸上脂粉未施,但一张瓷白色素净的脸却仍是显得艳丽非常,整个人是那么妖地艳!毒?什么毒能让十余万人死得干干净净,这皇贵妃分明就是天女下凡,分明就是上天派来保佑和羲的神女!

  军中兵将哪里肯相信一介弱女子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必是天助事成,是天意派皇贵妃来辅佐皇上一统天下的,不然东盛已经是胜券在握如何能莫名其妙地全军覆没!

  如此一想便陆陆续续有人朝着穆书榆跪拜下去,口中念念有词,其他被编进队伍的诸国士兵自然更是吓得直磕头,心中庆幸自己归降和羲保住了性命,他们这些凡人如何能与老天爷斗,既是上天有意,那是谁也阻碍不得的了!

  “天这么冷,你怎么不穿上大袄?”秦承释低头凝望怀中的穆书榆,抬手轻摸她冰凉的脸。

  穆书榆笑了:“这时辰日头正好,臣妾想晒晒,不然总伴着这些死人也是暖不起来,还好天气冷不然这些人都要发臭了。”

  秦承释一把搂紧还在笑着的穆书榆,眼中一热泪到底还是掉了下来,自己一直护在手里、心里的娇弱女子在这样的炼狱中过了这么多天,别说是穆书榆,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也未必能熬过来,普通人怕是早就疯了!

  而且穆书榆的善良他是知道的,纵然手握剧毒也不见得能下得了狠心,玉浮四水镇之事与她无关还让她不得安寝,如今为了自己、为了和羲居然毫不犹豫地置十余万人于死地,她心里怎么承受得住!想到此,秦承释的心也跟着疼了起来:“书榆,想哭就哭吧,这些人都是因朕而死与你无关,朕来背负这个罪名。”

  “臣妾已是哭过了,只是东盛国内老幼妇孺怕是幸存者少,臣妾心中难受,只是皇上万不可让人涉足东盛国土,除非大雨过后方可进入,只是这天气干燥怕是不会再有雨水了,只能等到第一场大雪时再派人收拾残局。”

  秦承释听完点头,然后便仍旧与穆书榆对视不语。

  “臣范成智恭迎皇贵妃回宫!”这时范成智擦拭着湿润的眼角,对着穆书榆跪拜下去,全军数万人也都跪倒齐声恭迎穆书榆,穆书榆微笑点头。

  “好了,书榆别再想了,你只要明白因为你,和羲无数百姓才得以存活便好,朕这就带你回虞城,君颢肯定是想你了。”秦承释说着将穆书榆抱上自己的坐骑,随后自己也上了马,掉转马身往和羲方向疾驰而去,所经之处人人俯身低头,竟无人再敢抬头正视穆书榆一眼。

  等到了和羲城外,秦承释先让人回宫将穆书榆的皇贵妃正装品服取来,休养几日后才与她一起着龙袍乘銮驾回宫,一路上城中百姓莫不跪迎欢呼皇上万岁,皇贵妃娘娘千岁,穆书榆以一己之力绝东盛一国之人的事迹早就已经被传得神乎其神了,在众人眼里穆书榆已是神女转世一般让人敬畏。

  “臣白广清等恭迎皇上、皇贵妃娘娘回宫!”白广清带着朝中文武大臣在皇宫正门前给秦承释和穆书榆请了安。

  “多日不见,白丞相可安好,看丞相这脸上的伤疤想是也上阵杀敌了?”等秦承释叫起后,穆书榆看见白广清脸上有道发红的疤痕,便笑着问他。

  白广清躬身答道:“回贵妃娘娘,大敌当前臣虽为文臣自然也要当仁不让上阵杀敌,娘娘立不世之功实乃和羲之幸!和羲之福!”

  “和羲有白丞相亦是如此。”白广清给自己蛊丸之事是万万不能透露半句的,不然大臣私下授毒与后宫妃嫔便是死罪,所以白广清虽有功却只能居于幕后了。

  “书榆,朕与你一起去后宫看看君颢吧。”秦承释握住穆书榆的手打断了她与白广清之间的对话。

  穆书榆立即点头,秦承释这才让人继续前行。

  到了后宫两人又受了各宫妃嫔的礼,穆书榆这才匆匆往和安殿赶去,一进殿门如兰等人便哭着将皇长子秦君颢抱到了她跟前。

  穆书榆抖着手将孩子抱在怀里,看着还在熟睡的儿子情不自禁地放声大哭起来,秦承释心疼地上前搂着她回到内室任穆书榆好好哭了一场才给她拭泪,又百般安慰。

  穆书榆哭倒在秦承释怀里,眼前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清了也还是没舍得放手,仍是抱着孩子,最后哭得累了才睡了过去,秦承释红着眼睛让如兰将孩子抱开,又亲自为穆书榆更衣脱鞋,之后自己也歪在她旁边跟着睡了,他们都真是太累了!

  休养半个月后,秦承释下旨命白广清开始清算有罪之人,同时也奖赏有功之臣,宋贤和宋月颖首当其冲全族获诛,其朋党亦皆关押按律服刑,白广清封了世袭的爵位,其他有功之人也全都进官嘉奖,同时又往各地派遣文臣武将,着实忙了好一阵子。

  而后宫之中凡诸国之女均被降位打入冷宫,只育有公主者才赐了极偏僻之地静养。

  最后终于到了穆书榆封后的这件事上,秦承释心中除穆书榆外再无第二人选,因次提了出来让大臣们议,以白广清为首的群臣自是万般拥护,只一些老派大臣还有疑虑,认为穆书榆虽有功却未免手段过于狠毒、杀戮过重有失有一国之母应有之仪所以有不同之意,再者穆书榆无论怎么说也是玉浮国长公主出身,这就更让人非议了。

  秦承释被这些老头子气得不轻,却又不能拿他们怎么样,这些老臣讲的就是气节,国难之时他们不畏死保护君颢和福欣。这时自然更不怕秦承释降罪,他们本就是一心为和羲着想。

  最后还是范成智等人出马,再加上各地驻军将领请旨上奏称皇贵妃有救国之功,后位非其莫属,若不立其为后,三军皆心存愤慨。

  秦承释接到奏报直接递给这些老臣详阅,这些老头子就都坐不住了,他们是不赞同立穆书榆为后,但这军中要是拥护穆书榆就非同小可了,大战之后和羲百废待兴,万一因此事引起祸乱可就罪过了,因此私下反复商议,最后无奈只得答应。

  秦承释如了愿,心情大好,每日除了忙于国事,其余闲暇之时均在和安殿陪伴穆书榆,怕她心里总是想着东盛灭国之事,时间一长渐渐地起居膳食也都从长宣殿移到了和安殿。

  这日秦承释上朝后,穆书榆让人送福欣进学,自己则在榻上逗着儿子玩儿,不多时如意走了进来:“娘娘,玉淑仪求见。”

  穆书榆愣了一下才想起来自己回宫多日还未曾见过穆书燕,回宫那日宫嫔众多再加上自己心急见孩子也不曾留意于她,今天正好来了可以说说话。

  “快请进来。”

  如意应了声是赶紧去请穆书燕。

  “嫔妾给皇贵妃娘娘请安。”穆书燕进得内殿就立即问了安。

  “妹妹快起来,你我自家姐妹就不要弄这些个虚礼了。”穆书榆见到穆书燕还是觉得很亲切的,毕竟是一块长大的姐妹。

  “姐姐可是瘦了许多,不过还好如今已是苦尽甘来,和羲后位非姐姐莫属,妹妹给姐姐道喜。”穆书燕坐下之后便笑着说道。

  穆书榆也笑了:“总之是造化弄人吧,只要君颢平安无事,其他的我也看开了。”

  “这是姐姐应得的,姐姐往后是有大福报的人,妹妹今日过来一是看望姐姐和皇长子,二来也是想问姐姐一件事。”

  “妹妹请说。”穆书榆让旁边的如春将君颢抱了出去,自己则坐到了穆书燕对面。

  穆书燕垂下眼帘想了一会儿才抬起头笑了下:“现在诸国皆已战败归降,皇上一统天下势在必行,姐姐亦是功成名就与皇上成为敌体夫妻,只是妹妹这些日子心里一直存着一件事不说出来也是日夜不得安寝。姐姐是早已抛开了玉浮长公主身份的,只是如今环顾诸国只有玉浮一国未降未战,妹妹想问问姐姐皇上要如何处置玉浮?父皇母后、瑞旭、书珍还有玉浮百姓又会有什么结果,姐姐可曾顾虑过?姐姐是不是连血脉之亲也要置若罔闻了呢?”

  穆书燕说到后来已是变得异常激动,大滴的眼泪直直掉了下来。

  穆书榆看着哭诉的穆书燕心也渐渐沉了下来。是啊,自己怎么就忘了还有玉浮这件事呢,事到如今玉浮必是保不住的,秦承释这么长时间了却一直没提起玉浮,想必也是怕自己为难吧,事到如今自己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光光这回一定要尽速填坑,一定!

  ☆、第87章

  穆书燕说完便拭泪不语,半天才又哀求着说道:“姐姐好歹看在父皇母后养育之恩和兄弟姊妹的手足情份上,救救他们吧!”

  “你想让我如何做?”穆书榆缓缓问道。

  “姐姐如今有救国之功,和羲称霸天下全靠姐姐一己之力,姐姐只要肯开口求皇上放过玉浮,皇上定是会答应的,姐姐也知道以玉浮弹丸之地断不会危害到和羲半点的,还求姐姐念在血肉至亲的份上让皇上放过父皇母后吧!”

  面对穆书燕的苦苦哀求,穆书榆在心里苦笑:事到如今,秦承释毕生的夙愿即将实现,又如何会让玉浮偏安一隅,他之所以一直未提此事不过也是考虑到自己的情绪罢了,玉浮根本就逃不过灭国之灾,穆书燕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妹妹放心,此事我定会尽力而为,至于皇上会如何做我却无能为力,毕竟后宫妃嫔不能多言国家社稷之事。”穆书榆想来想去只能这样安慰还在抽泣的穆书燕。

  穆书燕见穆书榆肯答应下来顿觉玉浮已是无忧了,不禁转悲为喜又聊了小半个时辰才离开。

  穆书榆看着穆书燕的背影无奈地叹气,看来现在已经没办法再回避玉浮何去何从这件事了。

  下定决心之后,穆书榆就开始等着秦承释回来,只是直到傍晚也没个消息,最后于忠过来说因为奏章甚多,所以秦承释晚上在长宣殿那边歇息一晚。

  穆书榆听完便让于忠回去了,自已用过晚膳便带着人去了长宣殿。

  “哟,娘娘,您怎么过来了,天儿怪冷的,有什么事儿派人叫奴才过去就是了。”于忠早得了小太监的信儿,所以立即迎了出来。

  穆书榆微笑着让小亮子将于忠扶了起来,说道:“本宫有事要奏禀皇上,不知皇上可又空闲。”

  “里面有几位大人在,还请娘娘到偏殿歇歇,这宫门也快落锁了,想必几位大人一会儿就能出来。”

  于忠正哈着腰请穆书榆去偏殿,里面却突然传来开门声,紧接着就是轻微的脚步响,原来是几位回事儿的大臣退出来了。

  如兰等人立即有些慌了,眼睛四处搜寻想着找什么东西将穆书榆遮挡起来。

  “不用遮了,又不是有心碰上的,再说本宫的容貌在云水河畔早就被数万将士看过了,也没什么可避讳的。”穆书榆抬手制止了如兰等人,然后便安安静静地站在原处。

  此时几名老臣已躬身退到门外,等小太监将殿门关上之后才转身往外走,却没想到猛地一下就看到穆书榆正站在身后,顿时都愣住了。

  “奴才给皇贵妃请安。”于忠见此情景又不好说教这些老臣,于是干脆自己又请了一遍安。

  几名大臣这才立即反应过来,立即也跟着行礼问安,垂目立在一旁。

  “几位大人都是股肱之臣,这些日子着实辛苦了。”

  几人听了穆书榆的话,不禁又弯了弯腰:“此乃臣等分内之事,如何当得起娘娘谬赞,娘娘过奖了。”

  “本宫一向实话实说,从不会那些虚情,天也晚了几位大人快回去安歇吧。”穆书榆脸色淡淡地,边说边往内殿走,几位老臣赶紧避到一旁,等穆书榆进去之后才直起腰松了口气。

  这皇贵妃整个人可谓是变化极大,若不是长得一模一样,谁能将刚才这位气度从容沉稳、眼似秋水又略带威严的女人和从前那个怕事软弱的玉浮国长公主联系起来呢,难道真是在死人堆里练就出来的?

  瞧刚才穆书榆之威竟比皇上不逊几分,还真是有了母仪之风,难怪深得范成智那帮武将的拥戴,如今一见确实大不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