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船舱内,姚广孝刚刚用过晚膳,正要准备诵经念佛的他屁股刚沾到坐垫上,唐明便匆匆找上们来。
“你小子在朝为官也有不短的日子,怎么到现在还是急急躁躁的,一点侯爷的样子都没有。”
面对姚广孝自然不跟面对朱棣时那样,唐明这会要显得轻松多了。耸耸肩膀自己随便找个地方坐下,便言道:“我这急急躁躁的还不是因为老师你。有事也不先知会弟子一声,弟子自然得急急躁躁的自己找来。”
姚广孝苦笑着摇摇头:“有什么要问的赶紧问,为师我还得念佛没时间陪你在此瞎掰扯。”
见姚广孝开始不耐烦,唐明赶紧收起嬉皮笑脸,一本正经的问道:“皇上此次快撤军到底是何真正的原因?”
姚广孝顿时皱眉,犹豫了片刻才说道:“鞑靼的地形限制了大明将士前进的脚步,游牧民族不跟我们大明的农耕社会不同。其地形开阔各部落分散得很开,甚至有些部落更是居无定所。想要真正的打压鞑靼各部落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
“不像我们大明,百姓据城而居要打便有了很好的目标。再看看鞑靼的各部落,马背上就是他们的家,行踪飘忽不定。敌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如此一来根本就没法打。拿下呼尔浩特后我们的大军便失去了目标,想打也找不到人。”
“如此一来耗又耗不过人家,能有现在的局面已经算是不错,至少大军在撤回的路上安然无恙,想要打鞑靼,还得下次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
听此一席话,似乎与唐明自己所想的有些出入,不过他并不是会轻易放弃的人,眼睛一转打量了下身后的木门,他压低声音道:“难道不是因为皇上的身体问题才撤军的?”
姚广孝轻笑了起来,其实刚才说的那番话确实有这样的原因存在,不过那些并不是真正的重点。而唐明问到的才是问题的关键,说了那么长的一段话他也只是想要看看唐明的觉悟到底有多高。
此次回南京之后,他已经不准备上朝参加议事,皇上也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却要他去准备修一本书。姚广孝也很爽快答应了下来,一旦他退出朝堂,便意味着唐明以后必须得完全靠自己谋生,始终还是放不下心的姚广孝,也就借此机会试探他一番。
此刻唐明的表现令姚广孝很是满意,唐明的觉悟比他想象中还要好。皇上那些细微的表现他都能观察得到,有了这份本领自然能够在朝堂上立足,而不至于轻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如你所想,确实是因为皇上的问题,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姚广孝也不在隐瞒点头言道。
果然如自己所料,唐明顿时来了精神,追问道:“刚才弟子与皇上用膳之后,听其口气似乎没有了以前的雄心壮志,倒像个垂暮的老人在赶着时间完成自己还未完成的心愿。”
姚广孝此刻眼中闪现回忆的神色,许久之后才叹气言道:“岁月是一把无情的催命刀,人一但感知到自己确实变老了,有时便会胡思乱想。皇上近些年来经历了大落大起,好不容易如愿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却突然现老天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且他又有许多心愿还未完成,因此他必须做出选择。”
唐明赞同的点点头说:“如此说来皇上现在的心愿应该就是建文还有迁都这两件事了。”
“不止如此,皇上此时最为关心的还是迁都一事,北平皇城已经在加大投入的力度,必须得争取明年能够完工。这是皇上在查看了进度之后下达的死令,关键还是在皇城建好之后,迁都的盛典皇上要让万国来朝,借此机会举行一次大阅兵展示天朝上国之威。”
姚广孝此刻眼里也是大放异彩,老和尚虽一心向佛,可说到底还未成佛,能有机会见证一个伟大的盛世来临,他也充满了期待。
可唐明并不是如此想象,要举行这样一次盛会必然会令现在的大明王朝陷入更加急促的境地。此时的大明财政已经危如累卵,哪里经得起朱棣这样折腾。
怪不得朱高炽登基之后,会大肆废除一些朱棣未完成的项目,也包括郑和的船队,全面节省开支。朱棣的想法是好的,但他却是以大明国力为代价,这便是好心办了坏事,让大明盛极一时而后又把其拖入深渊。
此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但这事说到底与他并无多大的瓜葛,最后辛苦的是朱高炽又不是他。最多找个机会提醒一下朱高炽让他早做一些准备,也算是对他们之间的友谊有一个交代。
说白了,唐明现在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大明,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的济州岛,那里才是他在这个时代,完完全全属于他的家。一个在后世红旗下长大的人,突然间来到这封建王朝,唐明始终无法真正融入这里。
或许应该是无法真正的融入到皇朝这个圈子里,自由习惯的人突然间被人死死的束绑起来不说,自己的小命以及家人一步小心便会有人头落地的危险,这种生活谁稀罕。
唐明没有就此事跟姚广孝讨论下去,只要知道朱棣的真实目的,他以后小心照办便是。等到朱高炽上位之时他也应该回到济州岛过他的逍遥日子,至于大明吗?有空了回来看看当旅游便可。
喧闹了一整天的天津港,在入夜的时候渐渐平静下来,漆黑的夜幕下只剩零星的几盏船灯还在亮着。唐明回到自己的房间,在海浪的沙沙声中很快便进入熟睡中。
而此时离这里千里之外的海上,有几艘大明商船正饱受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摧残。这只船队正是出海几天的费信,暴风雨之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算坚固如大明战舰的船,此刻也跟一片片树叶一般,随着一个个巨浪不停的剧烈摇摆着。(未完待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