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嫡结良缘(穿越之锦绣良缘) > 第289章

嫡结良缘(穿越之锦绣良缘) 第289章

作者:莫风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7:21:56 来源:免费小说

  “若是能给临安侯平反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蓉卿听苏珉说心里也替齐宵高兴,“当年这件事牵涉很广,圣上那边可会有……”

  “不会。”苏珉摆着手道,“这件事因辽王而起,也是辽王一手查办,当年圣上与他不合众所周知,不可能再牵涉到其中!”

  蓉卿微微颔首,她觉得可能是苏珉怕她担心胡思乱想没有和她说实话,事后又旁敲侧击的问了苏峪,苏峪和苏珉的说法相同,她才放了心。

  转眼到了六月,肖玉磬要回家住对月,蓉卿亲自送她出门,她回家也就不用在太夫人跟前立规矩,等回来太夫人总不好再提起来吧!

  虽说要住一个月,肖玉磬住了八天就回来了,回来后太夫人果然没有再提,肖玉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连带着戴氏和连氏以及欧氏脸色都好看起来!

  七月初六的时候何嬷嬷请辞要走,相处了半年多蓉卿和苏容君都有些舍不得,何嬷嬷笑着道:“该教的也都教了,两位小姐都是聪明人,面相也都是极好的,往后必定大富大贵,老奴旁的也不多言,只祝两位小姐一生顺遂和睦!”

  何嬷嬷留不住,蓉卿只得备了丰厚的程仪送她,何嬷嬷笑着收了,由蕉娘送着出门。

  乞巧节家里热闹了一番,蓉卿放了几个丫头的假,又在院子里搭了台子,让蕉娘吩咐厨房给她们准备请七娘的糕点瓜果,几个人将早上放的针拿出来一个个去看,嬉笑作了一团。

  盂兰节过后,家具制好了,二夫人让赵总管将家具一应送去了凉国公府,蓉卿也收到了齐宵的信,信中说他看着满屋子的家具,总能在夜里做梦,梦见她或坐在梳妆台前梳妆,或站在书架前取书……满房里都是她的影子。

  蓉卿看着失笑,写信问他给临安侯平反的事怎么样了。

  齐宵回信说并不顺利,当年负责查案的三司官员罢免的罢免,死的死了,大理寺的卷宗也丢失了一部分,如今他寻到了一位大理寺的副主薄,请他回京作证,他还找到押解他舅舅流放去的衙役,受了重伤半身不遂在床上,但人却是清醒的,他也请了人接到京中来……

  蓉卿叮嘱他万事小心,辽王当年在京中党羽众多,若是齐宵只查到死人头上,到也无所谓,可若是牵扯出正当权的,难免触及了别人的利益,又引来旁的纠葛。

  齐宵言辞间连连应是,说起赵钧逸的婚事,还有十几日的时间,钦天监忙的团团转,光录寺请兵部调派人手结亲伺宴,兵部的海大人拍着桌子军士是上战场杀敌保家卫国的勇士,总能用在此等儿女情长的事情上,把事情推给了五军都督府……

  齐宵笑着说他特意查了太祖和惠帝时期的卷轴,让五军都督府派人迎亲伺宴还真是头一回,他就给御史台露了点口风,一时间朝堂弹劾海大人以及太常寺卿牛大人的折子漫天飞。

  她笑着的说不出话来,说齐宵胡闹,回头赵钧逸和单竟该嫉恨上他了,齐宵在信中哈哈大笑……

  后来蓉卿才知道,无论是兵部的海大人,还是太常寺卿牛大人,当年临安侯一案事发时,两位大人曾人云亦云夹在中间递过弹劾的奏折,此事一出两位大人便私下里去找齐宵,齐宵顺势翻了当年的事情出来,请两位大人代笔写平反的奏章。

  蓉卿将信交给平洲,又提笔给鲍全明回信,年初的时候鲍全明来信,说是滦县的义学已经筹办好,还在信中提到了容公子帮了许多的忙,蓉卿思索了一刻才想到鲍全明所说的容公子就是暮春……

  滦县义学的事,她一直没有和杨氏提,但因上次在太子府遇到赵钧逸的事,她也不愿再去太子府,便写信告诉杨氏,细述了义学的事情,杨氏给她回信,说义学请她继续办,但不要嘱她的名,若是经济上短缺,尽管和她提她一定鼎力相助。

  圣上正值壮年,杨氏和太子仁厚爱民是好事,在朝中得众臣爱戴亦是好事,但凡事都有个度,不能寂寂无名却也不能风头太劲……她明白杨氏的顾虑,所以笑着说不用她贴银子,她一家铺子养一个义学绰绰有余,让杨氏不用挂怀。

  信写了一半,正巧苏容君进门,见她正在写信,笑着道:“在给华家姑奶奶去信吗?”蓉卿笑着放了笔,回道,“在给太子妃写信,与她说滦县义学的事情,当初她参与也出了许多的银子,我也要事事与她汇禀才是。”

  苏容君目光微顿,叹道:“……太子妃身体不好,偌大的太子府又是她一人操持,琐事繁重只怕无暇分身啊。”

  “嗯。”蓉卿微微颔首,说起杨氏的身体来,“药石不断,我也很担心她的身体。”

  “她的病我也听过一些,当初生产时落了病根一直未愈,家中又遭逢大难,她心中郁结致身体每况愈下,谁到底还是心病……”苏容君说着微顿又道,“先生给我的札记中就记载过一列相似的病情,并不难治,下药也极其简单,想必宫中御医也是清楚的,可太子妃一直未愈。若她能放开心思,病情也就不治而愈了。”

  蓉卿明白,微微颔首,两人就没有再说话,过了一刻苏容君问起赵钧逸的婚事:“还有几日就是诚王大婚了吧?”

  “嗯。”蓉卿笑着,想到赵钧逸成亲的样子,不由对单小姐生出一丝好奇来。

  两人说着话收拾了一番去二夫人那边,香兰见她们过来,笑着道:“二夫人刚刚被太夫人请去了,两位小姐稍坐歇会儿吧。”

  蓉卿只得和苏容君在次间里坐着等二夫人,过了一刻蒋氏和肖玉磬联袂而来,四个人说说笑笑等二夫人,肖玉磬看着几个人道:“听说七妹妹在寻生药铺子?”

  苏容君和蓉卿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肖玉磬就掩面而笑,回道:“我手里正好有间铺子,不过是在弓箭坊前头的巷子里,市口不算好,左右住着的也是普通百姓,原先铺子租给福州一家做茶叶生意,最近听说他们生意出了点问题,就要把铺子退了,我就想到了七妹妹,也不知你们用不用得上。”

  苏容君听着眼睛一亮,蒋氏却是笑问道:“铺子我们手里也有,也寻了几家,可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市口到是其次毕竟只是想让七妹坐堂的积累经验……”肖玉磬就道,“那铺子大小我去看过,前后三间,我细想过,前面的就做门脸摆了药柜卖药,后面呢就让大夫坐堂问诊,后堂存药晒药堪堪够用也不显大!”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那敢情好。”蒋氏笑着道,“改明儿我们去瞧瞧,若是成那真是极好不过的了。”

  肖玉磬点着头,看着苏容君道:“七妹的心思我也略懂些,你一心学医为的是能尽自己之力,造福百姓,不像我没有什么大志向,只能呆在后宅之中……”她说着微笑,又道,“你想做什么,我与五弟妹一样都支持你,别的事先不提,只要你过的高兴,我们家也不是普通的人家,养的起你这个妹妹!”

  短短的一句话,给了苏容君莫大的鼓励,她红了眼睛起身朝蒋氏和肖玉磬行礼:“谢谢四嫂,谢谢五嫂!”

  苏容君不出嫁,两个人嫂嫂都不说什么,蓉卿当然不会多言,笑着和几个人一起论起生药铺子的事情。

  一会儿二夫人回来了,蓉卿起身去迎,察觉二夫人脸色不太好,遂问道:“母亲怎么了,可是祖母和您说过什么?”岑姨娘也跟在后头端了茶盅进来,二夫人指了指杌子请岑姨娘坐,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苏容君,就道,“太夫人给七小姐说了一门亲事。”

  大家脸色一变,尤其是苏容君一时间脸色煞白,摇摇欲坠的坐在椅子上,蓉卿无声的握住她的手,朝她摇摇头:“听说母亲说完。”苏容君艰难的朝二夫人看去,二夫人又道,“是江阴侯的一个旁枝,姓岑,如今已是秀才,年岁上比七小姐小三岁,但为人踏实自小养在江阴侯膝下,颇受宠爱。”

  小三岁?那今年不才十四岁?

  大家听着面面相嗤,既然江阴侯的旁枝,家境总不会太差,怎么会愿意取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女子为妻,蓉卿暗暗皱眉,肖玉磬已是惊讶的道:“那孩子不会有什么暗疾吧?”

  二夫人摇了摇头,回道:“并不清楚,不过听说家境并不算好,一直靠侯府接济着过日子。”

  几个人皆是没了话说,这样的人家太夫人也能寻的到,蒋氏更是道:“不会是江阴侯看中了侯爷和齐姑爷在朝中的声望,所以拿自家的侄儿换门姻亲吧?!”

  蒋氏想的不无道理,这位岑公子年纪小又有功名在身,无论出身背景想要娶个小家碧玉绰绰有余,即便是大户人家庶出的女儿也不算高攀,这会儿来求苏容君不得不让她们多想。

  毕竟大了三岁,不是什么人都能接受的。

  “太夫人说过几日请岑公子到府上来坐坐,让大爷和二爷见一见,若是可以这门亲事就定下来,虽不能在八小姐前成亲,可也不会太迟。”二夫人说着微顿又道,“毕竟,过了年七小姐可就十八岁了。”

  就是成亲再迟,十八岁也当嫁了。

  大家都朝苏容君看去,苏容君垂着眼帘不说话,岑姨娘动了动嘴想说什么,当着肖玉磬和蒋氏的面,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众人沉默的散了,蓉卿转头请平洲帮她查查这位岑公子,平洲回来道:“……十二岁就中了秀才,自小有起步成诗的美名,为人也颇为清高,从不和同龄的公子来往,整日在家中读书写字,再不然也只是骑马郊游,其它的事情倒是没有了。”

  十二岁的秀才……蓉卿不由想起孔令宇来……

  苏容君沉默了几日,太夫人那边真的让人将岑公子请到府上做客,蓉卿听苏峪说起岑公子来:“还行!说的过去。”就没了话。

  不是苏峪不想说,是因为真的没有必要再形容,为人除了书本外,世故人情一窍不通!

  太夫人却很满意,让二夫人请再请秦夫人做媒人,等过几日岑家来人提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