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 > 第147章 军饷

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 第147章 军饷

作者:席妖妖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6:48 来源:88小说

“齐征也算是咱们看着长大的孩子,自小就深得夫人的喜爱,对领军作战、排兵布阵一道可谓天赋超绝,日后由他掌管军权,必会成为公子的一大助力。”沈颂也算是齐征的先生。

那小子打小就皮实,武功仅次于公子,是真正意义上的将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大秦理当兴盛。

**

双云山,赵珙将新培育出来的土豆苗和红薯苗装船,准备送到其他的州府。

目前这两种农作物的普及有些慢,王县令接到朝廷的指令,让他委托官吏收购这两种作物,交给秦家庄的那些人育苗,培育出苗后,再雇佣陈家的商船,送到其他的州府,交给各地的秦府话事人。

秦鹿下了命令,务必尽快铺展开来,三年内必须全国普及开。

同时这些苗都是免费领取的,只需要在两年内,交给官府各五百斤的成熟作物即可。

“老嫂子,你们家领到苗儿了吗?”

“领了,量不多,每样只能种两分地,今年收的还不能吃, 明年就管饱了。”

“我听说亩产三千斤呢, 这样咱们以后可不用饿肚子了。”

“真的能收那么多?”

“真的,官府的人都说了,肃州府那边早就有人种了好几年呢,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不少人领到土豆苗和红薯苗后, 都按照官府的教导, 将其种到地里。

每日他们都会去自家地里看看,生怕哪里伺候的不周到。

而京都这边, 所有的仕子都得到了官职。

京都留下了三十人, 其余的全部被调派到了地方。

程玉山的辖地在肃州府,同行的还有二十几号人, 他将会在肃州府跟着代知府学习一段时间, 随即去下边的惠阳县上任。

抵达肃州府,城门口有人在接应他们。

马车顺着干净平坦的青石板路咕噜噜的来到府衙,管事的请他们下车。

“诸位大人请跟我来,大人正在后堂静候诸位。”

“有劳。”众人拱手跟随。

来到后堂, 却见里面坐着一个青年。

青年脊背挺直, 面容柔和, 看到他们笑着迎了出来。

“诸位大人有礼。”

“知府大人有礼。”

秦勋摆摆手, “我只是代知府, 等你们熟悉掌握现在的政务, 我便要回京了。”

他在这边呆了快两年了, 每日忙的焦头烂额, 真的不如跟在夫人身边来的轻快。

程玉山等人刚开始还没觉得哪里不对, 等真正开始学习政务时,那高强度的学习状态, 一般人承受不住。

首先是大秦律法,涉及到方方面面。

而且大秦的地方官吏和前朝完全不同, 政务和镇抚司是分开的。

以前的差役都是直接被知府提拔上来的,并且每日都要在父母官的面前听命。

如今却不一样了, 镇抚司的成立,让地方差役分了出去。

同时, 地方官没有随意任命差役的权利, 不能你看谁顺眼,就把他塞到镇抚司内,一切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与考核。

曾经这些差役都是地痞流氓召集起来的,现在不同了, 他们的子孙可以参加科举,过往的种种暂且不提, 但是谁敢仗着如今的权利肆意鱼肉百姓, 必须得严加惩处。

同时地方出现了问题,地方官有监管不力的职责,若事态严重,直接会被撸掉官职。

贪污受贿等更是不被容忍,百姓具有检举权,一旦被告发,会殃及子孙三代。

律法中的条例太多太详细了, 看的他们心里惴惴不安, 同时也不断的告诫自己,一定不能触及律法底线。

“大秦律法, 疑罪从无,宁可错放,也决不能错抓。但是我丑话先说在前面, 不要为了怕担责就随意放走凶徒,此乃不作为,同样要受罚。”秦勋端着茶碗,笑道:“大秦的官吏不好当,而且废除了前朝的免赋税政策,即便如今你们做了官,其亲族日后该缴纳的税收一样都不能少。”

“还有各地税收。”他走到一个实习官员面前,点了点上面的比例,“地方税收,分为三种。一种普通税种,交于朝廷五成,州府两成,你们县里留下三成。第二种是商税,朝廷六成, 州府一成半, 县里两成半。第三种是朝廷专属的商铺,这个需全部交给朝廷, 你们无需插手。”

“再有, 天下粮铺尽归朝廷所有,你们地方的粮铺也需好好打理,相应的运作方法都在册子里写着。”

“每年县里的税收,不是为了你们贪污享受用的,这些都需要投入到你们的地方,一些公用建设都用得上,比如路边的修整,城墙的修葺,甚至是衙门重建等等。尤其重要的一点,衙门并非你们的私有,后续的一应僚属都要在衙门里办公,镇抚司有单独的院落。”

他们听的认真,边听边翻看为官手册,找到相对应的条例。

“大人。”一位身材相对圆润的男子开口,“镇抚司我们无权随意安插人手,如若地方镇抚兵人手不够,又该如何?”

秦勋道:“这个不用担心,朝廷之后会专门设立镇抚学堂,等他们学成后会调派到各地,为了便于地方管辖,镇抚兵一般都会调任当地。”

程玉山微微皱眉,“大人,那我们是否有调派镇抚司的权利?”

秦勋点头,“这是自然,你们是地方最高长官,当然可以调派他们管理地方,但是县一级的只能调派县里的镇抚司,州府一级的可以调派全部。不过镇抚司最终的统领,是总镇抚司。目前总镇抚司的统领在京都,在两厢职务有冲突的情况下,地方镇抚司需先听从总镇抚司的调派。当然,除非是了不得的大事,否则大多数情况下,总镇抚司是不会和你们抢人的。”

“既如此,大人,州府的镇抚司是否有调派县镇抚司的权利?”程玉山又问。

秦勋笑道:“自然,县令不是也要听从知府的统辖?”

众人闻言笑了,刚才那话就不该问。

“各地的税种你们必须要严格把关,这将是朝廷日后最重要的收入,那些商户胆敢不纳税,需得在三个月内补全并一成罚金,超过期限按大秦律法须得在此基础上还要判处监禁,数额巨大者抄没家产。诸位大人,钱与权必须要分开,绝对不能两者兼得。想要富贵,就不能涉足官场,尽可去经商。可是想要权利,就得杜绝贪念,千万不可殃及子孙。”

“是!”众人忙起身听训。

“卢海生。”

“大人。”卢海生见礼。

“你之后要任职肃州知府,当初陛下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此地于陛下而言,于其他州府不同,切莫玩忽懈怠。”

“下官多谢大人教诲。”卢海生心内激动。

“午后你且随我看看州府的政务,我还有事需要交代于你。”

“是!”

“另外我还要多一句嘴,务必要管好自家的子孙亲眷,切莫因着你们的关系,为非作歹。否则纵然你们勤政爱民,也会因家眷牵连,最终落得个孑然一身的下场。例如借着你们的官职,欺辱百姓,一旦被查,乌纱帽注定不保。”秦勋脸色肃穆,“记住我的话,不是难保,而是注定不保。夫人……也就是太后娘娘说过,为官者,乃百姓之公仆,望诸君谨记在心。”

“多谢大人。”

如此的叮嘱,在天下各州府均是如此。

这些人都是秦鹿和韩镜教导培养的,他们本是贫苦出身,可秦鹿母子却并未看低了他们。

如今他们有现在的成就,时刻谨记多年的教诲,自然也不会看不起其他人。

**

大约学习了两个月的时间,程玉山等人各自赶往辖地。

因惠阳县和桂云县相邻,程玉山就任途中,途径桂云县,顺便拜访了王县令。

王县令得知惠阳县的程县令到访,忙迎了出去。

“程县令?”

“王大人,不请自来,还望海涵。”程玉山抱拳致歉。

王县令哈哈笑着把人请入书房,“程大人说的哪里话,同僚上门,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而且你我乃临县同级,日后相处的日子多着呢。”

沿途有县衙官吏来去匆匆,他们都笑眯眯的和王县令打招呼,繁琐的礼仪却不见了。

两人在书房坐下,程玉山道:“王大人,我即将到任,很多的规矩还不是太懂,特此来你这边取取经。”

王县令笑的合不拢嘴,“这都是小事,远来是客,中午去我府上用顿便饭,此处距离惠阳县不足百里,明日再去也不迟。”

“如此就有劳王大人了。”程玉山也不推辞。

中午,王家。

县衙和王家隔开了,原本是前院和后院的距离,此时王县令须得从县衙大门离开,再绕去后院。

毕竟县里的官吏都在县衙内办公,若是还不隔开,有伤风化,关键是秦夫人要求如此。

其目的王县令心知肚明,分开后,公是公,私是私,互不干扰。

王夫人得知隔壁县令到访,忙给管事塞了银子,让他去临仙楼定一桌饭菜回来。

临仙楼在县里开了有半年了,他们家经常去那边用膳。

目前府里可做不出来那般好吃的饭菜。

“爹,来客人了?”王鸿从外边跑进来。

王县令瞪了儿子一眼,“怎的还是如此慌忙,成何体统,这位是惠阳县令程大人。”

“见过程大人。”王鸿想程玉山见礼,“大人见过秦夫人了吗?”

“秦夫人……”程玉山有点懵。

王县令笑道:“就是太后娘娘,之前太后娘娘和陛下就是居住在桂云县。”

“哦!”程玉山回过神来,“自然是见过的,陛下在外领兵作战,此次科举是太后娘娘主持的。”

“她最近可好?”王鸿笑眯眯的问道。

“之前我等在太后娘娘面前听训,身子很是康健。”程玉山心里暗暗咋舌。

原来太后娘娘是从这里走出去的,难怪呢。

午膳时,王县令将一些经验,一股脑的塞给程玉山。

这厢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的提笔记下来。

**

南境大营。

一壮实汉子进入堂内,见里面的男子正在看军务。

“将军,京都来人了。”

南境大将聂政抬头,眉峰紧皱,纹路几乎能夹死苍蝇。

“新帝?”

“正是。”汉子看着他,“将军,该如何处置?”

“处置什么。”聂政起身随他往外走,“大局已定,想太多无用。”

走出将军府,便见一年轻男子站在府外,看到聂政出现,笑着抱拳打招呼。

“可是南境聂将军?”

“正是聂某,京都使臣前来,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青年微微一笑,“吩咐没有,这是太后娘娘差我送来的军饷。”

聂政和汉子,以及将军府外的值守将士都傻眼了。

秦沛诧异的挠挠额角,“怎的,不要?”

“要,要要要。”那汉子忙不迭的步下阶梯,跑到他面前,眼神别提多热烈了,好似看到了倾国倾城的大姑娘,“小兄弟,这些真的是军饷?”

“自然!”秦沛点头,“前朝似乎好些年没给你们发放军饷了,前朝的孽债陛下不抗,但是大秦将士,断不会亏了军饷。”

说罢,他将一份册子取出来,交给了眼前的汉子。

“聂将军,这是太后娘娘拟定的,请聂将军过目。”

聂政脸色肃穆,此刻人来了,却不能将其拦在外边。

“请入内。”

“多谢聂将军。”秦沛招呼随行的卫兵,“银车交于这位将军,你们且在城中转转,切莫可城内的将士们发生冲突,有矛盾可拼拳脚,不许伤了人。”

百十号人不由得喧闹起来,呼朋唤友的走远了。

来到书房,聂政打开册子,上面的内容是军队管理守则。

比起前朝三五不时的欠饷,他已经对朝廷很有意见了,可有意见没办法,朝廷就是不给银子,又能如何?

册子中说明,按照等级不同,每月的饷银也是不同的,最低的每月二两银子,同时粮草被服等都是朝廷出钱,这二两银子是完全的真金白银。

里面还写了受伤退伍的,朝廷给了两个选择,是直接要银子,还是安排到地方镇抚司。

镇抚司他知道,最近的县里就有。

普通士兵退伍后,可以拿到最高六十两的补助金,若是死在战场上的话,给亲眷的补助金翻倍。

总的来说,待遇好到聂政都惊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