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重生福晋求和离 > 为何良人不回来。

重生福晋求和离 为何良人不回来。

作者:羽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3:30:34 来源:免费小说

  胤禛对于德妃来说,是她卑微的过去,是她多年前重创的一道伤疤。外表看着早好了。其实在看不见的肌肤下,仍旧发着炎症,浸着血丝。

  看到他,提到他。

  她就会想起,那些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日子。身为皇帝的女人,却被宫人们为难,被亲生儿子嫌弃。

  德妃不喜欢谈论跟胤禛有关的任何事。

  如果她能选择,她会选择这辈子都不要见他。其他人在她面前提到胤禛和纳兰,她多是不接话,或是转话题。

  九公主是她的宝贝女儿,是例外。

  德妃温温柔柔地笑道:“他现在来这里,每次都是坐片刻就走。根本就不给额娘说话的机会。”

  九公主问:“那个纳兰呢?”

  “她倒是常来。”

  “您没点点她吗?”

  德妃对宫人挥了一下手,待她们都出去之后,才接话。

  “除了你和小十四,额娘别无所求。朝中的情况,你应该也多少了解些。你皇阿玛正看重老四。我们还是不去给他添堵的好。对我们也没什么好处。”

  九公主想到以前苏樱给她说过的话,还有前不久禄夫人跟她交待的事。

  犹豫了片刻,说:“老四毕竟是我亲哥啊,是您的亲儿子,他要混到好,我们也跟着沾光。您要时常敲打敲打他,他才会觉得,您对他关心。才会对我们更好。”

  德妃淡笑道:“我懒得理他。”

  九公主摇着德妃的手臂说:“额娘,您就当是为了我和小十四嘛。小十四今年十一岁,用不几年,就要封爵当差。老四总会比别人强些。从我的婚事上,您也看到了。阿哥们中间,最上心的还是老四。”

  次日一早,德妃便往雍王府传话,让纳兰入宫。

  除去训斥了她一顿之外,又让她回去后,抄五十遍的《女诫》。

  纳兰还未出永和宫,胤禛便听闻了些事。赶去和德妃解释,这是他跟人订的货,与纳兰无关。

  德妃原是不想理会他们的事,但在教导纳兰的时候,话也是提前思量过的。

  也就是过了心的。

  这一过心不当紧,看纳兰这个贵家小姐,越发的不顺眼。整日骄傲清高个什么劲?好像这世上,就她有能耐似的。除了会跳舞,琴棋书画好之外,她还会什么?她擅长的这些东西是最没用处的。

  身为一个福晋,是要跳舞给别人看,还是弹曲给别人听。

  陶冶情操?呵呵,脏乱的内心,写几个字或是画几幅画是洗不干净的。

  原来的福晋,也是贵家小姐,也没见人家这么高傲。跟宪儿处的多好。这个眼高于顶的福晋,根本就没去想着和宪儿好好相处。

  德妃训斥过纳兰之后,心静稍稍好了一些。

  此时听到胤禛的辩解,火气又上来了。

  “你们两个一起去佛堂里跪一个时辰,静静心。反思一下自己都做过什么事,做的事能不能经得起众人的评判。”

  胤禛没料到,德妃会生这么大的气。他长这么大,还未跪过佛堂。

  他跪倒是没什么。

  连累到一个跟他无关的女子,心里略有些过意不去。

  “这事是我大意了。”胤禛歉意道。

  纳兰温婉浅笑:“能单独和爷在一起一个时辰,嫣儿愿意跪着。”

  胤禛看着佛台上的袅袅香烟,冷淡地说:“类似的话,不要再说第二次。”

  半天后,纳兰又开了口:“爷说过,人应该向前看。乌拉那拉氏若是一直不回头,爷要等她一辈子吗?”

  胤禛:“这跟你没关系。”

  九月二十四日,在牢里呆了两年多的索额图,终于重见天日。皇帝恢复了他内阁大学士的封号。

  当日很多人大喜,激动不已。

  明珠兴奋地对大阿哥说:“索额图出来,太子和四阿哥之间生出间隙,指日可待。兴许会来个两败俱伤。”

  被他一言即中。

  索额图再三对太子说:“现在首要防的人是老四,而不是老大。”

  “殿下没发现吗?老四在朝中的威望和势力。已经到了动摇国本的程度。六部之中有四部跟他多多少少都有关系。现在万岁爷又看重六部。他的福晋还是叶赫那拉氏,说不定哪天明珠那只老鬼,就掉头去支持他了。”

  “他现在还想要内务府的位置。殿下万万不能松口。内务府在老大手里,也比在老四手里要强。”

  太子不耐烦道:“他准备进工部,没打内务府的主意。让他进内务府,是本宫提的。”

  索额图忍着内心的焦虑,缓声说:“他说进工部是幌子,是想让万岁爷对他放心。身为一个有能力的皇子,就是脑袋进水,也不会进工部。他这是以退为进。”

  太子思忖了片刻,觉得索额图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为难道:“可是本宫答应帮他做内务府总管了。”

  索额图坚定地说:“殿下有没有真帮,他怎会知晓。”

  胤禛说进工部,还真不是装装样子。天天往工部跑,大致了解了一番后,知道工部郎中有个空缺。找皇帝说,愿意暂且顶这个位置,负责皇宫的修缮。

  工部郎中是正六品,温达曾呆过几个月的位置。

  皇帝着人把工部尚书温达叫过来,准备把老四交托给他。

  温达一听,立马否了皇帝的决议。

  “工部里至少有二十个人,可以担当皇宫修缮,四王爷担此职是浪费才能。依微臣之见,不如让四王爷去内务府。”

  这话若是其他人说,皇帝一定认为他是别有用心。

  但温达不一样。

  温达这个人看上去有点天然呆,而且在他面前说话向来直接,不绕圈子。这也是皇帝最喜欢他的地方。

  一个人在自己面前从来不用心思,从不怕自己误会他,这种被人信任的感觉特别好。

  皇帝问:“为何这么说呀?

  温达侃侃而谈:“内务府管理的是皇家事务,虽是二品官,却比一品的尚书身份尊贵。这样的职位由皇子去做,最适合。微臣跟四王爷打过交道,抛开皇子身份,他也是个能力很强的官员。最难能可贵的是,四王爷性格耿直,担任内务府肥差,最适合。”

  两个最合适,说动了皇帝。

  这时胤禛接话:“内务府事务繁杂,儿臣对此一窍不通。”

  温达说:“谁天生就什么都懂。万岁爷能有今日的学富五车,广博见识,还不一样是一点一滴学来的。四王爷难道天生就懂修宫殿吗?明明有更适合您的事情做,却跑到我工部去浪费光阴。”

  皇帝是勤奋之人,午间休息的一会儿功夫,都要招侍读过来给他讲书。自己的努力,被一个臣子看在眼里,并理解他。

  心里非常舒坦。

  笑呵呵道:“温尚书以后说话还是注意一点,别让老四误会,你是怕他去抢你尚书的位置。“

  温达:“微臣不怕,郎中的职位四王爷担得起。三五年之内,工部尚书他担不起来。人各有所长,把自己的长处,用在最适用的地方,这是对自己好,也是对万岁爷真正的尽忠尽孝。”

  立在一边侍候的梁九功,早就被温达这个愣头青吓习惯了。听了这话,心神平静。

  皇帝说:“老四先去内务府熟悉一段时间,以后再说。”

  胤禛出了乾清宫,还没走远,就埋怨温达:“你这个人就长了一张破嘴,我清闲的修宫殿,碍着你多少事了。非把我踢出工部,我看你就是小心眼,怕我抢了你的位置。”

  又走出十几步后,温达瞄到两边没人了,才用极小声音接话:“下官够朋友吧,拼了命的保举你。以前多少次大着胆子说话,都是为了今日一举。”

  十月初八。

  沙穆哈意识到内务府总管的位置怕要保不住,决定做个顺水人情。也好为自己留条后路。

  对顺天府尹戴铎说:“张三公子做事挺靠谱,今年供应的瓜果品种齐全又新鲜,价格还比往年低三成。为了大局着想,买办之事,还是不等年后的好。戴大人,你说呢?”

  戴铎说的话非常漂亮:“沙大人英明。我们为万岁爷做事,既要把差事要办好,又要为万岁爷省钱。朝廷有钱,国库丰盈,万岁爷才能做更多的事。”

  沙穆哈愁苦道:“我其实早有此意,可现在的买办是索额图的侄子,太子的表兄,这事有点不好办。”

  戴铎:“沙大人直接禀告万岁爷。”又指点他:“这事办好了,让张三公子主动把他店里的五彩蜀锦交内务府,以后列为贡品。此事办成了,也是你的功劳。”

  沙穆哈立即应话:“我早就此意,‘锦绣河山’的东家是费大人的闺女,此时费大人正准备出兵西藏呢。在这关头,我们也不好提。他们要是能主动交,那再好不过。”

  戴铎:“费大人功勋累累,万岁爷赏无可赏。让苏姑娘做买办,也算是对费大人的奖赏。”

  沙穆哈以前没跟戴铎深入的打过交道,三两句话淡来,就真觉得对方如他的假闺女说的那样深不可测。

  于是请教道:“我这位置还能坐到月底吗?”

  戴铎说:“能。年底都没问题。”

  沙穆哈心中一热,又问:“明年呢?”

  戴铎:“不确定。看沙大人的运筹能力了。”

  沙穆哈再问:“怎样才能运筹好呢?”

  戴铎:“下官也不知,下官若是知道,下官就去争内务府总管了。

  沙穆哈:“……”这也是个狼子野心的。

  十月十二日。

  内务府宣布,新一任的买办是乌拉那拉氏苏樱。

  让一个女子做买办,很多朝臣觉得怪异。

  但无人反对。

  本来有个御史跃跃欲试,想出来说两句的,被他好友暗中拉着了。低声道:“三位中堂,六部尚书无一人说话,哪里显得着我们。你不知道吗?皇帝正用她着老子呢。”

  此时此刻,当事人苏樱一无所知。

  她正带着十车货物和八位美貌的西域舞娘,在五十名镖师的护送下,赶回京城的路上。

  十月十五日,晴。

  圆月的清辉铺满大地,胤禛骑马出雍王府,习惯性的往西走。西城门有家客栈,昼夜营业。

  只要他上朝,就会去那家店里用早点。

  早朝时间是五点,他三点五十过去。

  四点是开城门的时间。

  坐在门外的凉篷下,吃着豆花和包子,看着行色匆匆入城的人。四点半起身,跨马往东华门,到地方刚好四点五十。再用十分钟的时间,快速的去太和殿。

  时间刚刚好。

  寻常百姓一般不会起这么早。

  四点的时候,客栈里几乎没什么人。时间长了,店伙计全都认得他。

  “今日有风,四爷要到里面坐吗?”

  “不用。把豆花放老地方。”

  胤禛往树上栓着马说。

  店伙计曾私下议论过。

  有人说,四王爷是不是在等什么人。要不然,为何风雨无阻的要坐在外面,而且常往城门口瞄看。

  说完,嘴里哼唱道:“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呜……我已等待了千年,为何良人不回来……”

  哼完感叹:“多么凄美哀伤的故事。”

  有人反对:“不可能吧?等什么人需要在我们这里等。而且四王爷是男人,自古男儿多薄情,尤其生在帝王家。”

  先前那人说:“那你说他为何经常来此?”

  这人说:“兴许是我们店的包子味美,看他每次都吃的那么香,我都觉得很香。”又感叹,“四爷要是白天坐这里吃就好了,我们的包子肯定能大卖。”

  胤禛不知道别人的想法,他也不关心,与他无关的人想些什么。

  豆花上面放了糖,他先用小瓷勺舀了一点,用舌尖舔舔。在心里说:“甜哒,真好吃。”

  包子是刚出笼的,暄软的很。在手里捏了两下,又闻了闻,才张口咬。

  月亮很亮。

  能看清十步开外过路人的大致伦廓。

  不用仔细看人。

  她又不会是一个人。

  有马,有马车,有镖师。若是进门,定然是浩浩荡荡。即使不朝城门看,也能听到动静。

  他只是习惯了往那边看。

  胤禛第二个包子,将要吃完的时候,一群丝巾裹头的女子叽叽喳喳的进城门。

  “啊,有客栈开着门。姐姐快带我们去吃东西。“有人用维吾尔语说。

  接着便看到她们一窝蜂的跑了过来。

  店伙计站出来招呼:“客官们,打尖还是住店呀?

  “这个时候,当然是吃东西了。”生硬的汉语。

  “姐姐,这里什么东西味美?”

  “哇,有豆花啊。”

  “姐妹们,一人两碗豆花,一碗甜味的,一碗咸味的,四个小肉包。行不行?”不太熟练的维语,声调出奇悦耳。

  有一种优柔飘渺的熟悉感。

  这番话,仿佛不是用耳朵听到的,而是渗透每一个毛孔,流到了他心里。

  胤禛从城门口调转视线,朝人群瞄了一眼。

  姑娘们背对着他,围着早点摊子七嘴八舌。同样土黄色的厚棉衣,同色的丝巾裹头。

  “不嘛,我要大包子。”

  “好饿,我需要八个小肉包。”

  “吃的多,水蛇腰要变水桶,登了台,还怎么扭得动。”

  “姐姐,我们也坐外面吧。在车里闷了一路,想透透气。”

  胤禛没看出来,方才那句是谁说的。

  他拿起第三个包子往嘴里塞,目光又转去城门方向。

  “啊唔,那里有位挺俊的勇士,还是个官哥哥,妹妹要去搭话啦。”

  “瞧你那眼神,这哪里能称得上是勇士,中原小白脸一个。”

  “他的脸不白。”

  “小白脸是指弱鸡样儿的男人,不是指脸白不白。”

  “嘿嘿,你瞧瞧他高挺的鼻子,一看就是勇士。”

  店伙计听不懂她们热闹的什么,茫然的在她们中间看来看去。

  胤禛的脸腾的热了,他看了一下怀表,四点十分。

  从哪里跑出来的粗鄙女人们,没一点教化。伤风败俗。

  赶快离她们远点。

  他把手里的一半包子,全部塞进了嘴里后,站起了身。

  “小哥哥,我们一共九个人。先给我们一人两碗豆花,一碗甜的,一碗咸的,四个小肉包。就摆在外面。”清脆的语调里,带着微微上扬的笑意。

  胤禛的心。

  如沉眠于地下的昆虫,听到了第一声春雷。乍然间惊醒,一时不知身在何处。

  又如夏日的清风吹过树林,一只小鹿在里面,扑腾扑腾奔跑。欢乐又不安。

  当他回过神,他的心又像冬日的雪珠子,打在琉璃瓦上,飒飒轻响。那雪声又密又急,仿若一场暴雪将要铺天盖地的来临。

  刚刚塞进嘴里了包子,忘记了咀嚼。鼓着腮帮子,在原地站了片刻。僵着脖子抬眼往人群里看。

  一个女子姗姗而来。把遮挡了半个脸的头巾,掖在下巴底下。露出一张美艳的笑脸,用生硬的汉话问:“官哥哥要走?官哥哥能去看妹妹的表演吗?”

  胤禛有些急燥,围站在一起的八个人,高低胖瘦差不多。他看不出来,究竟哪个才是方才说话的人。

  正要走过去辨认。

  他面前的女子,高声用维吾尔语说:“姐姐,我们以后住的地方,叫什么庄?“

  “朱家庄。”

  随着这个答案,其中一个女子转身。

  看到她的侧脸,胤禛后颈的僵硬,瞬间汇集成了一股热流,猛地延伸到头顶,像烟花一样轰然爆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