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重生福晋求和离 > 曾有人见过她。

重生福晋求和离 曾有人见过她。

作者:羽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3:30:34 来源:免费小说

  新的一年与以往相比,有很多的不同,也有很多的相同。

  温尚书依旧没学会骑马。

  正月初二,他带着妻儿,坐着大马车到朱家庄游玩。

  落樱院的后院封了门。

  他们落脚在前院。

  东家不在,仆随丫头在孙嬷嬷的管理下,各方面井然有序。待客热情周到,饭菜也丰盛。

  晚饭后,到河渠边放烟花。

  绚丽的花火,带着悦耳的呼啸声,升腾到苍茫的夜穹里。

  绽开又四下散落。

  温尚书仰脸感叹:“这里是我的风水宝地啊,前年冬天,来了一趟德水镇朱家庄,从此官运亨通了。回首想想,像是在梦里一样。”

  高氏笑道:“可惜你的贵人今年不在京城,若不然我们给他备份重礼。”也感叹,“现在终于有拿出手的礼物可送了啊。”

  接着又说:“你说四爷到底是怎么想的?要不等他回来,你跟他好好聊聊?去哪儿找苏姑娘那么好的女子。”

  懊悔连连:“原想着给苏姑娘介绍人,让四爷着急呢。这下可好,四爷没着急,苏姑娘带着人走了。好心办了坏事唉……”

  晚上宿在温尚书微末之时,曾经宿过的“秋意微凉”院子里。

  院子早就换了主人。

  现在是礼部尚书高士奇的。最近这半年,他很少来此。趁着节假期间不用上朝,才回来小住几日。

  “你推荐那人,差事办的漂亮。万岁爷有意再往上提一级,估计开年的朝会上就会诏告。”高士奇喝下一杯酒后说,“长江后浪拍前浪,后生可畏。”

  温达装着不明白的样子说:“高大人,您说谁?微臣没推荐过谁。”

  高士奇哼笑了一声说:“你看着外表老实,其实最滑头。要不是你硬挤到前面,跟万岁爷说那句话,万岁爷会想着去看一个七品的县令?”

  温达笑呵呵道:“微臣就是随便一说。”

  高士奇又哼了一声:“哪个在万岁爷面前说话,不是再三斟酌?你既使真是随口一说。在万岁爷听来,也是处心积虑的大力推荐。这样大着胆子在万岁爷面前明着荐人的不多。万岁爷就好奇那人究竟怎样。”

  温达哈哈笑:“是金子终会发光的嘛。没有微臣提他,自会有旁人。再说了,他是我朋友。我们曾经住过一间屋,他陪着我熬过通宵,还给我端茶倒水,烤地瓜吃。”

  正月初六。

  京城南市一处并排五间房的铺子前面,鞭炮齐鸣,鼓声擂动,唢呐声声。

  扯掉蒙着牌扁的红绸布。

  “锦绣河山”

  四个金字迎着初升的朝阳,闪闪发光。

  有嗓门亮堂的小伙计,在门前扯子嗓子吆喝:“开业前三天,优惠酬客,所有绸锻一率九折。”

  这不算稀奇,别的店开业,一般都是八折呢,七折的也有。

  稀奇的是店中的两匹蜀锦。色彩明丽饱满,从不同角度看,光线会折射出不同色彩。

  比落日烟霞,还要美上几分。

  打出了十万两一匹的价格。

  因为这天价锦锻,锦绣河山的名号,在初六这天就响彻了京城中的大街小巷。无论贫贱富贵,俱是骂商家无良,撑破了胆子要价。

  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锦缎。

  相貌清秀的店伙计,再三笑呵呵的解释:“买卖自由嘛,我们有要价的自由,您也有不买的自由,是不是?我们那边有价格实惠的,要不要给您介绍介绍?”

  有十万两银子一匹的锦锻撑着天,别的布匹价格显得异常的接地气。

  生意比料想中的还要火爆。

  侯发财以前做的生意,都是为销路发愁。现在每日为货物发愁。一面派自己的伙计,快马去蜀中催货;一面催促张廷璐催江南的货。

  正月初九,大着肚子的九公主领着四名丫头进了大王子府,接走了那只名叫“豆豆”的小女猫。

  “你是樱子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谁敢欺负你,我替你教训他。不把他打到头破血流,决不饶他。”

  新的一年,新的征途。

  张廷璐开始为进内务府瓜果的事,四处奔忙。在戴铎的建议下,分定了三六九等。上等优品派各路人马,北上南下左东右西的,四处寻求货源。

  普通的采买,从京郊四处收购。

  同时动员德水镇的老百姓种果树。花钱请了有经验的果农,给大家指导怎么嫁接除虫。

  又挖了地窑大量储冰。

  德水镇临着永定河,又有开挖的河渠,有现成的冰,运输很方便。

  张廷璐感叹:“这样折腾,今年我们是要赔进去不少啊!九公主的四十万投资支撑不住,看来要继续找投资人。”

  戴铎说:“不找投资人。你去银庄借钱,我给你担保。借钱的时候,要叮嘱银庄,千万不可把借钱的事说出去。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现在做的是赔本买卖。”

  借钱人还不起钱的时候,担保人是要还的。

  把戴铎彻底拖进来,张廷璐放心了。迫不及待地说:“行。有你在背后撑着,我的胆子壮大如牛。”

  正月十五开朝,众多的新令中,有一条是提升戴铎为顺天府尹。散朝后,相互要好的官员们,私下里议论纷纷。

  大家议论的重点不是戴铎,而是不在京城的四皇子胤禛。

  新任的工部温尚书,跟他查过一次帐后,开始不断的升迁;

  新任兵部席尚书是因他去年借粮借兵,提升到尚书位置;

  河道总督于成龙是他找回来的;

  而戴铎更是出奇,原来只是个家奴,靠着买来的县令。居然在一年之内,升到了顺天府尹。

  顺天府尹虽是三品,由于所管辖的是京城中事务,地位异常显赫,与尚书以及封疆大吏一样用的是银印。而且有事递牌子,可直接见到皇帝。

  四皇子另一个半路来的家奴年羹尧,做了宁夏的巡府,莫名其妙地和费扬古搅在了一起,横扫半个准葛尔部。

  打得准葛尔新任的汗王,连派几次使臣上国书,发誓永世为大清之臣。

  年前的时候,皇帝在朝上多次说,朕不想打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朕管不住他们。

  谁信这话啊。

  年羹尧一家和费扬古一家可都在京城里呢,他俩敢不听话?经常见小黄门捧着赏赐往这两家里送。

  边境无强敌;朝中无权臣;民间偶尔有几簇闹反清复明的,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国泰民安,皇帝没了前几年的小心谨慎,说话底气十足,就连说谎话的时候,底气也足。

  今早皇帝又在朝上说:“费大人上书,准备联合准葛尔部去征西藏,众臣工有什么意见?”

  大家明白了,难怪逮着已经俯首称臣的属国往死里打,不灭国不停步的架势,原来是想让对方出兵出粮,帮助征西藏呢。

  这步棋下的可真够大的。

  皇帝野心勃勃,扩大疆域的事,没人敢反对。反正又不用自己去打仗,也不用自己去筹粮草。

  众臣皆赞。

  新一年的朝政,私下里悄悄议过之后,大家惊然发现,万岁爷最近这一年里,在不断的重用与四皇子有关的人。

  幸亏与乌拉那拉氏和离了,要不然背后还有个手握重兵的费扬古。以后的形势,不敢妄加议论啊。

  大阿哥胤禔心急火燎。

  一年前,阿哥们中间还是他明显占优势,而且太子的位置危在旦夕。短短的几个月,朝廷中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子的位置,反倒比先前稳了。

  不能再往后拖,时间越长,成年的阿哥们越多。图谋的大事情,越发艰难。

  “当下的形势,明中堂怎么看?”大阿哥深夜请教。

  原来的内阁中堂们,索额图下了狱;张英辞了官;佟国维在家养病。只有明珠一人,每日当值。

  要说是权利应该比先前更大。

  可现在皇帝更重视六部尚书。哪一方面有疑虑,直接叫了尚书来问,把内阁隔了过去。

  明珠因为被罢过一次官,早失了先前的胆量魄力。

  行事步步谨慎。

  他说:“静观其变。太子的安分只是暂时,在他自己觉得位置稳固之后,就不会再把老四奉为上宾。等他们生出间隙,就是太子被废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宫的喜事连连。

  二月初三,六公主静格远嫁喀尔喀草原。

  二月二十六,五阿哥大婚。

  三月初九,七阿哥大婚。

  五月二十九,八阿哥大婚。

  八阿哥的成亲礼上,有人提到了乌拉那拉氏苏樱,悄悄感叹,若是四王爷没和离,和八阿哥也算是连襟亲了。亲上加亲。

  八阿哥的福晋苏燕和苏樱是表姐妹。

  有人悄声说:“听说有人在江南见过乌拉那拉氏,打扮得像个公子哥似的,在酒楼跟人谈生意。”

  有人问:“绸锻生意吗?锦绣河山背后的东家是她。”

  先前那人说:“好像是茶叶。”

  这人接话:“茶叶能值几个钱,瞧瞧她那绸锻铺子,我估计一个月净赚一万两白花花的银是少说。死贵死贵的,还经常断货。”

  那人说:“赚不了那么多。你没去看?贵是贵了些,但无论花色还是面料,别的绸锻铺无法相比。他们的收货价肯定也高。”

  这人接话:“张家的老三,走这条路,说不定还真是走对了。瞧他现在多风光,连万岁爷都点了名字诏见他。我们都混到五品了,万岁爷还认不清脸儿呢。”

  八月初一,在家养了将近一年病的佟国维入乾清宫见了皇帝,说是托万岁爷的福,自己的病已大好。

  皇帝笑道:“恭喜佟中堂。既然病好了,内阁事务,就要拜托给你继续操心了。”

  他不在的日子,内阁正常运转,而且朝堂局面有蒸蒸日上的趋势。皇帝开口让他官复原职,佟国维感激涕零。

  八月初三,九公主静宪诞下了一个男孩,小名阿泰。喜讯传到宫中,皇帝说:“看在佟家于国有功的份上,免了长孙媳的罪责。封固伦温宪公主。封驸马佟安颜为宫中一等侍卫。”

  沉寂一年的佟家,再次宾客迎门,车水马龙。

  佟国维在他的书房里,抽着水烟袋,为自己筹划公主这门亲事得意洋洋。唯一遗憾的是他当初看中的八阿哥,娶了辅国公家的闺女。

  佟国维办正事的手段一般,却是个爱观察人的。朝中不起眼的,角落里的人物,他都一个一个的仔细观察过。

  辅国公可不是表面上看的一心远离朝政,只想赚钱。

  从嫁闺女这件事,就明显看出来了。

  先前主动托人去年家提亲,乌拉那拉氏与四皇子和离之后,转头就退了亲事,通过多方手段,让八阿哥选了苏燕。

  这不是打那个位置的主意是什么?

  先前把宝押到了四皇子头上,拼了力的想推四皇子,现在又押在了八皇子头上。

  为了能拉到八皇子这个女婿,对外说苏燕不是爱新觉罗氏,而是五姑奶奶家的表小姐,自小养在了辅国公家里。

  这些人为了筹谋大事,真是钻孔打洞,千方百计啊!

  既然八阿哥是有人支持。

  还是把精力重点放在四阿哥这里吧。

  想到这里,佟国维的好心情,消散了一些。这个不成器的老三,跟四阿哥闹了不愉快。不过,好在他现在跟着费扬古,还有立功的机会。等大功归来,有了地位。四阿哥要用人,自然会先一步示好。

  十月初九,皇帝发诏,让胤禛和于成龙一起回京述职。

  十月十八日,胤禛终于回到了京城。

  皇帝听了治理黄河的详细陈述,龙颜大悦。

  再看看这个儿子。

  明明只有二十一岁,通过在外的一年磨炼,粗糙沧桑的像三十一似的。比大他七岁的大阿哥看着还稳重老成。

  很是心疼。

  特放了胤禛二十日的假,让他休息,顺便迁府。

  又问:“你府里的人有些少,需要添几个吗?你看,老五都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你这做哥哥的一个还没有。多子多孙才是福。”

  胤禛说:“儿臣还要去河南,现在不宜太折腾。想把现在的侧福晋提为福晋。”

  皇帝看着他这副模样,本来有点不忍心说让他再出去。可河南那边的差事,他办的极好。修建工程和恢复民生,双管齐下,十分有效,当地的知府不断上书夸奖。从河南那边来京的人,也是赞声不断。

  正左右为难呢。

  听他这么一说,爽快地应了:“准。明日上午,就让内务府给纳兰家送赏赐。”

  胤禛还未出宫,迁府以及晋封福晋这两件大事,就已经传到了府里。晚上胤禛回去,全府上下,在纳兰语嫣的率领在站在门口迎接。

  场面颇为壮观。

  胤禛走向前,拉了纳兰语嫣的手,温言软语道:“福晋辛苦,我不在的这段日子,府里多亏了你照应。外面风凉,你先回屋歇息,我交待他们几件事,待会儿再过去找你叙话。”

  站在人群里巧慧愤愤不平,以前她主子何时有过这待遇。站在门口迎接,主子爷脚步都不会顿一下。如果不是主子死命的拖着胳膊,估计走路的速度都不会放慢。

  再说那个纳兰管什么事了?府里的正事都是苏总管在操持。纳兰就会盯着李侍妾和宋格格,再加上训导后宅的丫头婆子们。

  府里哪个人不是念着前福晋的好。

  就连苏总管也常在她面前感叹,新福晋太爱折腾,要是前福晋在多好,大伙都轻松。

  苏樱看着胤禛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很温和地跟他们说话,心里越发难受。主子不在,主子爷的性格变得这么好了。以前可都是冷着脸子,别人欠他二五八万似的。

  终于挨到了叫散,巧慧低头往自己房里走。幸好她住在前院,又早出晚归,不用看他和纳兰在一起的场面。

  回屋,坐在自己的小床上。想到也不知主子此时在何地,有没有用过饭。饭菜是否合口。

  心中的酸意不禁涌了上来。

  抽出帕子擦了擦眼角。

  这时,有个梳着大辫子的丫头过来,趴在门口,小声说:“巧慧姐,主子爷叫你。”

  巧慧未加思索地连声问:“他找我什么事?他不是找侧福晋叙话去了吗?这么快就叙完了?”

  小丫头低声说:“不知。”接着又说,“巧慧姐,主子爷说纳兰侧福晋以后就是福晋,让大家改口。你可别称呼错了,省得福晋逮着机会罚你。我可听说,福晋经常过问你的事。”

  巧慧哼了一声道:“我才不怕,大不了就是赶我出府,我正想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