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重生福晋求和离 > 死都不许说出去。

重生福晋求和离 死都不许说出去。

作者:羽且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13:30:34 来源:免费小说

  苏樱听从黄衣妇人的命令,穿着破旧的红嫁衣,老实地坐在床上,等待着她的新郎君。

  墓室里看不到天光,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等待的时间里,她分析了当前所遇的情况。

  从周围的设施布置来看,应该是长期有人在此居住。

  黄衣妇人自称将军,又说四皇子在她手里。她应该是准葛尔人,或者准备投靠准葛尔的本地山匪或者是盗墓贼。

  想拿四皇子去准葛尔部邀功请赏。

  她的气度里带着与生俱来的骄贵,又像是长期身居高位之人。

  准葛尔某个部族的首领?

  若是如此,她在这个古墓里干什么?这里可是大清的领土。她说四皇子在她手里,是真是假?银川那边又发生了什么事?

  前世里,巴尔珠尔这个时候在宁夏筹粮,被当地人发现了身份,羁押起来,交给了银川知府。

  巴尔珠尔。

  也许他从京城来了这里?

  黄衣妇人说的儿子,是不是就是他?

  想到这里,苏樱激动了。如果是巴尔珠尔,她的命肯定没问题,说不定还能把她带的这些人都给放了。在她认识的人中,巴尔珠尔最善解人意。放几个无足轻重的江湖人,小事一桩嘛。

  苏樱又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

  巴尔珠尔的母亲阿努是准葛尔部的王后,此时跟葛尔丹在一起呢,在不久后的双方交战中,被她阿玛费扬古的部下所杀。

  虽然否定了这个想法,苏樱仍抱着一丝希望。

  开始盼着新郎君的到来。

  她琢磨了,黄衣妇人会汉话,她儿子肯定也会汉话。那个用刀逼着她的壮汉,应该是下人。

  既使新郎君不是巴尔珠尔,也可以跟他聊聊,让放他们走。

  年羹尧说过,没有谈不拢的事,就看出的银子够不够多。

  只要放他们走,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苏樱东想西琢磨,坐的腰酸腿硬,也没等到人。

  她准备出去看看。

  开门时,却发现门从外面关死了。

  瞬间冷汗直流。

  该不会是让她活祭陪葬的吧?接着又否认了。床头的桌几上放的有水和食物。这不是想让她死的安排。

  附耳听听外面,没有一点动静,墓室内更是死气沉沉的安静。

  想到死,她急忙把身上的红嫁衣脱了。在这鬼地方有红嫁衣,肯定是死人的陪葬品。

  苏樱又想到了鬼。

  有了这个念头,不但觉得桌几板凳在慢慢地晃动,甚至珠子的莹光也在嗒巴嗒巴眨着眼睛似的。

  她跳上床,赶紧用被子蒙着头,去回想经历过的趣事,借以分散紧张的情绪。

  紧张害怕令她无法集中精神,思想总是不由自主的,又回到这个阴森诡异的墓室。胡乱的想了一圈后,突然想起了胤禛第一次见她的情形。

  那是六年前的初春。

  她阿玛去向皇帝求亲的次日清晨,福嬷嬷悄悄告诉她,方才在院外拐角处看到一位少年,像是四阿哥。问她要不要出去假装偶然遇见,请他来家里喝茶。

  她红着脸说,才不去看他。

  是啊,有什么好看的。反正三个月后就要成亲,可以天天看。

  到了半上午,福嬷嬷又来跟她说,四阿哥还在,大约是来偷看她的。

  她生气了。

  怎么能不认识她呢?除去先皇后拜祭他晕倒那次,另外两次是在永和宫,其中有一次,她站在静宪旁边,他还跟静宪搭了话。

  好啊!居然不认识她。不认识她,就爽快地应下了婚事。

  难道他娶福晋是谁都可以?又想,既然已经应下了,还看什么看?

  苏樱独自生了一会儿闷气后,又开解自己,是你想跟他成亲。跟他认不认识你,有什么关系呢?人家能应下,你就该高兴了。

  现在又怨别人,是什么道理?

  这是得寸进尺嘛。

  如此一想,又原谅了他。

  原计划是去白塔寺上香还愿的,由于知道外面有人等着看她,故意不出门。

  不出门,却坐立不安,连吃饭都没心思。

  不断的派人出去查看。

  派出去的人回话过来,中午说他还在;下午说他还在;直到傍晚了,仍还在。

  这个傻子,不知道要吃饭的吗?

  死心眼。

  照照镜子,又往脸上擦了一层脂粉,发髻是早就梳好的,衣服也是她认为最好看的浅粉色。

  一切收拾到满意,对巧慧说:“我出去转转,一会儿就回来,不用跟着我了。”

  巧慧笑嘻嘻道:“是看未来的姑爷吗?”

  她说:“我看他作什么,吃的太撑,出去消消食。”

  巧慧大笑:“小姐还未用晚饭呢。”

  她说:“我中午吃的太撑不行吗?”

  巧慧捂着嘴笑:“中午小姐只喝了小半碗粥。”

  她说:“你再敢说一个字,我亲手把你的嘴巴缝上。”

  出门的时候,她后悔求亲太急了,应该再推迟几个月,那时候是夏天,见面的时候,就可以撑把纸伞,好看又自然。初春的时候撑把伞,不是神经病么。又没下雨。

  两只手没地方放。

  几经思索,最后她选择抱了一件小棉袄。

  走到胤禛身边时,她又后悔了,应该拿件小东西,这样就能故意掉落。他肯定会帮她捡。然后,她装着不认识他的样子,优雅而又礼貌地道谢。

  然后理所当然的,同他搭几句话。

  鬼使神差间,她把小棉袄丢掉在地上,而且假装不知道。

  胤禛轻拍了一下她的左臂膀。待她扭头时,冲她一笑,“你的东西掉了。”

  自己这搭讪的举动,这也太明显了啊,丢脸丢脸。而他对她也随便了些,居然对她动手动脚的。

  她未加思索的就否认,“不是我的。”

  他笑意更深了,“我看见是你掉的。”

  她用自认为很好看的表情颦了颦眉,“我不想拿它,不要了。”又狡辩道,“那就不算是我的了。你要是喜欢,送给你。”

  他把墨绿色的小棉袄,小心地折叠了两下,攥在手里,一只手拿着。背起手问:“你准备去哪儿呢?”

  圆谎这事,她最拿手了。一本正经道:“我准备去给我表姐送棉袄,出了门,又想去西街吃馄饨。嫌拿着袄子碍事,就扔了。反正我家很多袄,改天另拿一件给她。”

  他说:“多好看的小棉袄,扔了可惜。我正好也去西街吃馄饨,帮你拿一会儿。”

  她假装好奇地问:“你认识我?”

  他笑道:“不认识。”

  她问:“那你为什么帮我拿?”

  他说:“身为一个男人,看到小姑娘有困难,伸出援助之手,是份内的事。何况又是举手之劳。”

  她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并坦然地接受了他的建议。

  那天他们没吃馄饨,吃的豆花。因为她不爱吃馄饨馅,不想在他面前挑出来扔到一边,那样显得太不雅观。

  走到西街,天已经全黑了。

  初春的夜晚,坐在露天的小吃摊前,有些冷。他把小棉袄递给了她,“搭腿上,暖和一些。”

  她坚决拒绝:“我不冷。”怕冷的都是小孩子,她早就是大人了。

  他又笑,“那快点吃,吃完了早些回家。”

  干嘛听你的话,我偏要慢点吃。

  吃到一半,遇到了她三哥,她一手挡着脸,一手伸向他,“快快快,把袄子给我。”在他探询的目光中,她把绿棉袄顶在头上,挡着了脸。然后露着一个小缝,跟他说话:“这个方法真好,一点都感觉不到冷。”

  当时她觉得自己太机智了。

  回家进了院子,却发现她三哥正在门内等她。挽着她的肩膀,笑道:“好啊!胆子大了啊!竟敢跑出去偷偷的跟人私会。”

  她叉着腰理直气壮道:“什么私会,那是我夫君。”

  她三哥扭头说话:“四阿哥,你跟着进来了啊。”

  丢人了。她“啊”了一声,急忙用手里的棉袄又蒙上了头。

  她三哥哈哈笑,“逗你呢,他已经走了。”又说,“今晚吃的豆花谁付的钱?”

  她说:“他付的。”

  她三哥哼了一声道:“我都看见了,明明是你付的,你连他的也一并付着了。”

  她恼羞成怒,到她三哥脚上狠狠踩了一下,“你偷看我干什么,他帮我拿了一路袄子,作为答谢,我请他吃碗豆花不行啊。”

  她三哥一边哎哟,一边说:“他明明吃了三碗,吃东西像个男人,做事一点也不男人!居然厚着脸皮让我妹妹付钱。”

  苏樱想到这里,不禁笑出声来。

  她说她付钱时,胤禛没有一点推辞,当时她心里甜蜜极了。这是把她当成一家人了呢。福存那个大头鬼懂个屁。

  回过神后,倒是没那么害怕了,反而开始担忧。

  那只烦人精,也不知道此时在做什么?

  也不知道有没有来寻她。

  苏樱在墓室中,不知白天黑夜的等待时,胤禛召集了当时在城中的一百二十名护卫,包括一名医官在内,一共一百三十五人,另配了一百三十五匹马奔往石涯山。

  众人举着火把,踏着泥泞的道路,一口气跑到天亮,距离石涯山还有九十多里。

  换马人不歇,继续向前。

  又跑出二十多里时,遇到一队人。

  胤禛远远就看到为首一人打的红色盘龙旗,于是朝他们招手喊停。走近了,才发现为首一人,他认识。

  正红旗大营的佐领阿尔泰。

  “万岁爷得知四福晋来了宁夏,特派下官带三百精兵来护卫,刚来的地方,山路塌方,路堵死了,清了半天,才过来。”

  “她在石涯山,调头回去。”胤禛急声说。

  三百兵勇在阿尔泰的口令下,利索的掉转马头。

  高庸气喘吁吁地说:“主子爷您白天忙了一天,又跑了一晚上,身体受不住啊,稍歇一会儿吃点东西再走。福晋福大命大,一点小病定会没事。”

  就在这时,他们来的路上,飞奔过来一个人,那人远远的就喊:“......四爷,四爷,等等啊.......”

  胤禛已经跨上了马,听到喊声,原地打了个转。看到来人脸上、身上血迹斑斑,急问道:“发生什么事了?”这人是佟科多的贴身护卫叫小九。

  小九到达胤禛跟前后,勒着了马。

  重伤加一路奔波,脱了力,下马时,从马背上滚了下来,跌到泥地上,又挣扎着爬起来说:“我家主子被周知府算计了……”

  胤禛打断了他的话,急切地问他最关心的答案:“他活着的吧?”

  小九喘着气说:“小的不知,我家主子掩护小的跑出来向四爷报信。周知府,周知府反了……”

  胤禛心中一惊,厉声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九说:“您走了之后,周知府说要换好酒。我家主子觉得不对劲,就推说既然四爷不在,就改天再聚。周知府再三劝阻,我家主子执意要走。周知府就喊人将我主子拿了......”

  胤禛稍稍累索后,强压着内心的狂乱,平静地说:“我知道了。看来周知府原想把我们一起拿下的,我走之后,他就改变了主意。你别急,他不敢轻举妄动。我去前面办件事,马上就回去。”

  小九一听这话急了,跪下连磕了三个头后,哭着说:“四爷,我主子那边情况急紧。小的走时,主子就受了伤。主子说,周知府不敢明着加害皇子,只要您回去,就能稳住大局。”

  胤禛皱了皱眉问:“周知府知道你溜出来了吗?”

  小九哭着说:“知道,他派了人在后面追着呢,小的骑术好,把他们甩掉了,估计一会儿就追上。”

  胤禛语速极快地说:“那就暂时没事。现在周知府行迹已经败露,要给自己留条后路,肯定会押着佟科多谈条件。”怕小九不信,又说,“佟科多让你出来,就是知道,有人跑出来报信,周知府就不敢置他于死地。只要我活着,除了周知府的亲信外,别人都不敢轻易和我们作对。闹不起来多大的事。”

  主子做错事时,身为奴才要提醒啊!这是德妃娘娘曾经训斥过的话。高庸凑过来,低声说:“主子爷,您先回去?奴才带二十人去接福晋。筹粮的差事是万岁爷亲自指的,是头等大事。这边一乱,筹粮的事就黄了......”

  胤禛在他带的两个人中,指了两个说:“你们两个把官服脱了,拿着我的牌子,绕路去靖远营报信,说银川有急务,发两千壮兵过来,在银川城外等我。”说着,从怀里掏出玉牌扔了过去。

  又指了两个人说,“你们去永宁县,告诉我们另外那些人,只要没人上门找事,就不要动,等我命令。”

  接着又说:“高庸你留下,照顾小九。你们拐到岔路上去,找个村镇治伤。我们先走。”

  正当小九以为四爷是回去救他家主子时,胤禛又对他说:“福晋那边肯定是有事。我去去就回。你别急,回来就去救你主子......”

  话音没落,调转马头,打马便跑,四百多人,呼呼拉拉的跟在他后面跑。

  转眼间,路上只留下了高庸和小九。

  小九急火攻心,破口大骂:“主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回京城小的拼死也要告御状。办正事呢,他带着个惹事的死女人。”

  高庸在他沾了血的头上拍了一下,“没听我家主子爷说嘛,福晋那边有危险。”

  小九哭得哽哽咽咽,“那是她自找的。”

  高庸又打了他一下,“怎么说话呢。若不是福晋有事,我家主子爷也要跟着你家主子一起倒血霉。估计那酒水有毒,周知府一看我家主子爷走掉了,就想改天再动手。”

  方才小九骂了福晋,高庸想骂回来,于是说:“你家主子就是个蠢货,非要当场揭穿他。不能来个缓兵之计嘛。”

  小九顾不上跟他理论,爬起来说:“赶快找地方治伤啊,我的血快要流干了。”

  ......

  黄衣妇人说的是真话,她真的让人在路上设了伏。

  古墓的位置是不能让人发现的。

  她的计划是,进入墓室的人,利用黑暗和机关,趁人不注意,一个一个的制服。

  在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部分人去了银川报信,那肯定会再来人。把来人在路上全部杀死。

  银川那边的人也在她手里。

  这样就剩下墓中的这些人。

  说成亲只是个幌子,她怎么可能让儿子随便娶一个不知底细的女人。

  她要让墓室中的十几个人知道,昨晚苏樱跟她儿子洞房花烛夜了。一个女子落在男人手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都等于是失了清白。

  因为没人会相信,如花似玉的姑娘,深更半夜跟男人在一起,什么事都没有。

  中原人注重贞洁,无论这女子是谁,她回去都会被周围的人所不容。这些跟随她的人,也会因失职而降罪,说不定会因遮掩丑事而被灭口。

  等她把来人给处理掉,再回来跟他们讲这些道理。

  这些人自然就归她所用。

  不是实在毫无办法,她不想去杀一个无辜的女子。模样还算不错,就让她做个妾室了,这样也能稳住她的心。

  为了万无一失,古墓的一切安排妥当,她亲自去设伏的地点查看。到地方,却发现一队官兵在清理他们先前设的路障。

  对方人太多,不敢动手。

  眼看着,他们把路清理出来,一个家奴问她:“主子,要不要继续堵路?”

  她毫不犹豫地答道:“不行,再堵路,人为的痕迹就明显了。我们有二十一人,他们来五十人以下,我们连发弓弩,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他们拿下。真有一两个漏网的,我们也能追上。”

  手持弓弩隐藏在半山腰里,等。

  等到了中午,纷乱的马蹄声传来,却震惊地发现比方才的人更多。

  黄衣妇人暗道一声“不好。”

  挥手对大伙说,“迅速抄近路,撤回古墓。”

  ……

  “前面就是塌方的地点。”

  阿尔泰说。

  两侧是陡峭的山壁,半山腰的密林随风晃动。

  中间的路,能容六匹马并排通过。

  胤禛喊了“停”,待队伍停下来,他大声吩咐:“一个一个快速的通过。”

  李卫看四爷明明心急焚,却眼睁睁地等着一个人跑过去之后,在遥远的地方,喊“安全”,才让下一个人通过。

  为了安慰他,在旁边气吁弱弱地说:“我们在石涯山停下来,纯属是偶然。年羹尧发现那个古墓也是偶然。周围没有人,我们进去也看了,里面也没人。那个洞像是盗墓贼挖的盗洞。”

  胤禛接话道:“你说过年羹尧不在时,查的人数是二十八人。”

  李卫跟胤禛大概交待了情况之后,胤禛让他把所有的细节都说一遍,说到查人数时,胤禛专门问了他。李卫虽然觉得连人数都查不好,很丢脸,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此时突然反应过来,惊慌道:“四爷是说,当时有人在我们的人里?”

  胤禛说:“你说的古墓那么大,看不见人,不等于里面没有人。他们在里面歇息,闲着没事,必然会四处看。盗墓贼不想给他人分财物,就会心生歹意。”

  李卫急声说:“盗墓贼最多三五人同行,我们有十几个人呢,年羹尧让留下来的,除了刘能之外,都是武功高强的。”为了表示安排的妥当,又说,“刘能会点简单的医术。”

  胤禛说:“墓**的黑暗是实黑,点着火把,也仅能照亮一小片地方。若是有熟悉环境的人突然袭击,防不胜防。”接着又扭头,对身后的人说,“准备好,该我们这一队人过了。”

  李卫:“......”

  希望年公子也能考虑到这个,让大家都老老实实的呆着别动。

  唉,早知道大家一起冒雨赶路了。

  突然又一想,当时福晋昏迷着呢,抱着她走一小段路还行,抱着贴身骑马可不行。

  想到这里,立马闭紧了嘴巴。

  年羹尧警告大家,抱福晋这事,让大家死都不许说出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