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重生医女拒嫁冷面王爷 > 第二百二十五章

重生医女拒嫁冷面王爷 第二百二十五章

作者:99狗尾巴草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6:25:37 来源:书海阁

慕容子苒一夜未眠,还是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才眯了一会儿,醒来的时候天正在下雨,由于天气原因,今天是没有办法启程了,慕容子苒无奈只得呆在屋子里。

“小姐,小姐,你快别呆着了,三楼有个露台,可以避雨,还可以听曲儿!”宛如担心慕容子苒憋出病来,四处找着可供消遣的地方或者事情,果然让她给找到了!

“这楼顶上可以看见外面的护城河,这下着雨但是别有一番风味呢,小姐,好歹我这么辛苦的找来的,你就去看看吧!”

宛如好说歹说,总算是说服了慕容子苒跟着自己一起去看看!

两人一起到了楼顶,要了果盘和零食,一并听着姑娘动听的琵琶声,一边感受着特别的雨景。

“姑娘,看样子不是本地人吧,从哪儿来的呀?”说话的是客栈老板娘,一位中年妇人,为人倒是热情爽朗。

“我们从南方过来!”慕容子苒没有直接说地方,老板娘自然也明白是慕容子苒不愿意说,也就不多问。

“你们过来是游玩还是经商啊?”

“老板娘,我们那里有钱经商啊?也就是四处看看!”

“那你们来得不是时候,如果不着急,但是可以可以等到端午之后走!咱们这座城啊,是一年四季逢年过节好玩的特别多!”

“哦?那可真是不巧了,这雨一停我们就的走了,不过既然无缘参与,倒是想听老板娘说道说道,不知道老板娘可愿意?”

反正也闲来无事,干脆就听听老板娘讲讲这里的趣事儿。

老板娘也是难得遇到有人愿意听她说,话匣子瞬间打开了,把这城里的风土人情都给慕容子苒讲了一遍。

这里是一条通向东南西北的要道,南来北往的客人特别多,老祖宗为了让来来往往的人记住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

“姑娘你要是真的愿意听,我就仔细给你讲讲!”

“我愿意洗耳恭听!”慕容子苒笑笑,自己倒是挺喜欢这里的,能够多了解了解也是不错的!

“咱们这儿啊,节日特别多,活动也特别,南开北往的人,只要哭过了,碰上了,都愿意加入我们,我们呢见到这样的事情也是开心,一来盐城人少,很多人因为这些活动就留在这里了,二来呢咱们盐城轻松惬意,生活不紧张,很多人喜欢这样的状态!”

“老板娘,你倒是说啊,都有着什么样的活动,我都着急了!”慕容子苒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向老板娘!

“这雨一时半会儿怕是停不了,我就从头到尾跟你说说!”

老板娘一个开心,愣是从春节开始讲述这里的各种有趣活动!

贺岁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过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称“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新妇盛服向尊长献鞋履,名“辞岁”,尊长给钱与新妇及孩童,名“压岁钱”。当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动。初一晨起,开门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长幼循拜,然后会亲朋、贺新岁,统称“拜年”。近代已逐渐简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会客,出门走“喜神方”,初二起亲友互访,至元宵乃罢。

元宵走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乌镇人有走桥的习俗,入夜三五结伴出游,途中要走十座桥,路线不可重复,此俗源于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禳解活动,称“走十桥”或“去百病”。当时妇女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

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以后与寒食节合而为一。祭祖扫墓、洗头插花、踏青赏春,各地皆然。而乌镇更有许多与养蚕相关的习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团、裹粽子、设祭“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弓矢,以祈蚕,煮螺蛳,以针挑食螺肉,名“挑青”。清明四乡蚕农齐赴普静寺烧香祈蚕,名“香市”。

端午吃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天中节”,家家裹粽子,亲友互相馈赠,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古人以“重五”为“毒气横溢,鬼魅活跃”的“恶日”。于是挂钟馗图、贴天师符,门前悬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黄鱼、饮雄黄酒,乃至啖蛇虫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饰,妇女剖缯为囊贮雄黄佩之以示强健。正午用苍术、白芷、鳖甲、芸香“打蚊烟”,墙边屋角喷雄黄酒、撒生石灰水以驱虫豸,凡此种种都带有禳解的性质。

分龙彩雨,农历五月二十五为“分龙日”,亦称“分龙节”。传说司雨的龙王们于此日分赴各自管辖的区域降雨,故又名分龙,是日各公益性消防组织---水龙会照例举行消防大演习,届时各坊水龙会整装集队,带上全副救火器具,会聚于镇中旷地河畔。

天贶晒虫,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烈日,乌镇有谚称“六月六,晒得鸭蛋熟”。是曝虫晒霉的好时光,宋代曾定为“天贶的时节”,其原由是真宗皇帝赵桓的一个精心编造的梦话,后人觉得乏味,便把传统的七月初七“曝书日”移了上来,读书人家晒书籍,寺庙僧尼晒经卷,普通百姓晒衣物,是日牵猫狗浴于河的习俗,据说可避虱蛀,镇人晒热水为孩童洗澡,妇女于是日洗发,而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则是由混浴引申而来。

中元河灯,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当日,道观作斋醮荐福,佛寺行“盂兰盆会”,释道两教共举法事,民间则家家户户祭祀祖先,故又称“鬼节”。南宋后已有中元夜入河灯的风俗流行,篾编纸糊的各式花形灯笼,灯中燃烛,下托木板,或用各色彩纸糊成船形,内装少许灯草油类点燃,入夜到水边或驾小船至河中摆放,佛徒为此乃“慈航普渡”,道徒称这是“照冥引路”。

喜欢重生医女拒嫁冷面王爷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医女拒嫁冷面王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