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四百六十七章 蔡牵的正大光明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四百六十七章 蔡牵的正大光明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3:05:39 来源:书海阁

川北发生的事情根本就是大江中荡起的一朵小水花,完全不会对大局产生任何的影响。比如说数千里外的江浙沿海。

蔡牵驾驶着一艘千吨级的风帆战舰,屁股后头跟着一连串的小型单桅战船,以及一批运输船,浩浩荡荡的船队仿佛一条长龙一样出现在定海外海。

此刻晨雾尚未散去,透过望远镜片,看到的岸边景象还十分的模模糊糊。不过大致上已经能辨明地形了。

这是他们早就选好的区域,虽然没有港口,虽然大型船只根本无法靠泊。但这里海水线够深,足可以叫风帆战舰轻松的抵到海岸线百米距离,而且清军的防御也很松懈啊。

所以是一个挺好的登陆点。

岸边没什么人家,但在某处高坡上却有一座烽火烟墩,还是前明时候的造物。据情报显示,那烽火台里驻扎了一支约三二十人的小股部队。

此刻已经燃起了烽火。

“这可是老子第一次干大事,谁也不准掉链子。哪个敢给老子丢人了,老子就丢他的头!”

蔡牵眼睛里直冒精光。

早前他守在赵家港时,还期望着荷兰人能来招呼招呼。但那里知道荷兰人后宅不宁,本土都已经要自顾不暇了,自然就没工夫再来招呼赵家港。

然后他就只能待在南洋看着其他人建功立业。

虽然他手下的这支舰队简直就是赵亮海军的精华,更是赵家海军今后发展的版模。

可是没功劳啊,你说的再漂亮又有什么用?

本来是集结整个南洋舰队的精华的,抽调的军官士兵都是朱家兄弟手下最好的一批人,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宁愿拐回去开红单船。

蔡牵心里头急的都跟长毛了一样。

这次北上来见赵亮,直接带来了手下一半人马,说什么都要劳个战功。

赵亮也没有不给他面子,来的路上就不说了,回去的路上他尽可以释放自己。赵亮还专门招呼了实力并不怎么出色的北洋舰队,调去了一批船当运输船,上头载了足足一个海军陆战旅。

也就是一个特大号的加强团,五个营建制,满编三千人,顶得上地方一个守备师。

在蔡牵等人的要求下,为首的一号舰,也就是蔡牵亲自坐镇的那艘千吨级风帆舰,带着两艘五六百吨级的单桅战舰,缓缓靠向海岸。

一门门舷侧火炮瞄准了那座小小的烟墩。

蔡牵根本就没准备偷偷摸摸的行动,虽然他这是在搞偷袭,打还专挑敌人的软肋着手,根本没有去碰清军的防御重地,但他还是‘光明正大’的。

这都到地头了,必须给主人打一个足够响亮的招呼啊!

从望远镜中他已经看到烽火台上清军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的身影,蔡牵高高抬起了手臂,随即猛然挥下:“开火!”

“轰轰……”

隆隆炮声中,火光迸射,乱石纷飞。那座小小烽火台瞬间被淹没在尘土飞烟之中。

这座烽火台最早时候只是夯土建筑,等到倭寇肆虐的时候被明朝官府改为了砖石,至今还非常坚固。

可也正是因为它构筑时的第一任务是监视海上敌情,所以位置选择在视野开阔的高地上,靠海边很近,于是从海上打炮过去就同样很近。

用三条大战舰围攻一座毫无还手之力的烽火台实在有点欺负人了。仅仅一轮排炮之后,就把这座砖石结构的烽火台给砸了个粉碎。

待齐射结束,尘土硝烟略微散去之后,蔡牵淡定的下达了登陆命令。

大量被吊挂在运输船两侧的小船已经被放了下来。士兵也排成几行,沿着悬挂在侧舷的绳网爬上小船,此刻命令一到,就立刻‘嗨哟嗨哟’的喊着号子向海岸上划去。

每艘船上搭在一个小队,五六十艘小船,一个营的陆战兵便就运上去了。

在清军驻扎于舟山岛南海岸县城里的大部队还没有赶来之前,四个标准的陆战营已经被送上了陆地,但随后的炮营运输便遇到了麻烦。

数百斤重的青铜炮可没那么容易送到岸上。

普通步兵搭乘小船抢滩并不困难,但青铜炮可比之麻烦多了。哪怕装载着火炮的两艘大红单船上都安装有吊机——用滑轮组和悬臂系统组成的简易的起重装置,专门用来吊运重物的。不仅用在军中,陈军控制的各处港口上也已经在普及了。

这些笨重的青铜炮被拆分成了好几部分,无论是炮管还是炮车,都被麻绳牢牢固定在用木桶、木板和粗原木紧急拼成起来的大木筏上,通过吊机小心翼翼的放平至海面。每一只木筏上的空桶数量都是经过计算的,只允许多不允许少,好确保能提供足够的浮力。

木筏下海后,再用小艇拖运至岸边,然后解开固定缆索,拆散木筏,将原木和木板铺在沙滩做成一条简易栈道,这样可以避免炮轮陷入淤泥中……

总之一门陆军轻型火炮,前后至少要二三十来人伺候着。而这还只是轻型火炮,最大才是五斤炮,而且是轻便的青铜火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天大亮的时候,四个满员的陆战营就已经登陆完毕了。结果到了太阳上了中天,炮营才算全都给送到岸上。

可是陈军将士在陆上都吃过午饭休息一波了,到了下午快三点时候,清军方才出现。

定海镇总兵力只有三千人,有八个营头,这还是满编的情况。

但去除了象山协、石浦水师营和镇海城守营,舟山本岛就只有镇标三营外加定海城守营。

满编也不过一千六七百人。

总兵伊楞额为满洲正白旗人,先前是江南江北河标左营副将,清军苏北大败时他先逃淮安再逃扬州,最后无奈的跑去了镇江。

虽然是连吃败仗,但人家是旗人么,不仅没被处置,反而高升了总兵一职。

到任之后伊楞额就大抓猛抓团练,还大肆的征召舟山渔民充任义勇,原因就是这地方一点都不能给他以安全。

闽粤的清军水师都已经被赵家舰队挨个打了个遍,人家只是没来打江浙,而不是不能打,打不过江浙水师。

舟山四面环海,地处汪洋大海之中,一旦败了他逃都没地方逃。

可是投降吧,也太没品了,主要是他家眷还都在京城,他也不敢投降。

那就只能尽可能的招揽人手顽抗到底了。

同时还大力加固沈家门和定海县城的防御工事,修筑了大量的堡垒,在战壕法传来之后,更是驱使百姓挖掘了大量的战壕。

可让伊楞额一百个也想不到的是,陈军来打定海,一不大定海县码头,二不去沈家门码头,而是在舟山岛的北岸登陆了,这不是滑稽吗?

然再滑稽他也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为定海总兵他守土有责,伊楞额就只能带着清军民团一股脑的杀来了。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