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四百六十二章 公员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四百六十二章 公员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3:05:39 来源:书海阁

清晨,万籁俱寂,东边的地平线泛起的一丝丝亮光,小心翼翼地浸润着浅蓝色的天幕,新的一天从远方渐渐地移了过来。

在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济南城的时候,就发现,这座刚褪去硝烟的城池已然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沿街店铺已经有不少在开门了。

尤其是卖早点的铺子小摊,如今已经有客人上门了。

馒头、包子、花卷、油条、油饼、油旋,配着豆花、豆浆、胡辣汤、甜沫、混沌,香气诱人。

“呦,李三哥,起这么早?”

钱二华离得老远就大声招呼着李宏年。

俩家是邻居,关系不错。

陈军夺了济南后大清算时候,钱二华这个前清的差役,之所以被无罪释放,又俩个原因,一是他主动投降,二是他明面上真的没什么恶迹。

而李宏年还是钱二华取保书上的证明人之一。

这对他钱二华是有大恩德了。

“是二华啊,这是去考试吧?”

李宏年一看来人就知道他为什么起这么早了。

今天是济南府招公员的日子,这新朝的公员就是前清的差役,只不过前途可比前清好多了。

至少明面上是如此的。

薪俸也比前清时候的衙役高很不少。

“这不轮到粮食局了么。俺想试试。”

钱二华之前就是户房的,现在当然还想吃这口饭了。

不过新朝的衙门很多,各衙门轮流在贡院考试。彼此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钱二华也是想了好久才敲定的,还是报粮食局。

因为从他爷爷辈开始,钱家做的就是粮差。

这方面他熟门熟路的很。

钱二华不求能从公员升成当官的,他只想端个铁饭碗,这粮差到什么时候都饿不着肚子。

当然,干粮差,心眼要是不好了,那也真的能祸害人。

比如他爹时候,那就把人逼急了,然后他爹就倒霉了。还把他大哥连累了进去。

泥腿子虽然好欺负,但逼急了兔子还咬人呢。

所以钱二华接班后,那就本本分分做人。

然后好人有好报,整个户房里四五十号人,这回能全身而退的真心不多。

“咦,三哥这是?”

钱二华走近了才发现李宏年脚下还放着一个小篮子,里头摆着笔墨。这越是要去考试啊。

“范家不是垮了么。他家垮了,我不能饿死啊。本是想在街面上重新找份差事做的。可新朝这不是招人么。我看了就也想试一试。这能吃口官家饭总比那啥要强不是?”

李宏年是偷偷报名的。

新朝忽然张贴告示要考试招人,这事儿在济南城内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的。

这不是小科考了么。

虽然招募的都只是最底层的公员。

但对不少人家来说那也是一步登天的美事啊。

哪怕这济南城才被赵家给拿下不久,也引得成百上千人报名。

万幸济南是省城,不止有省政府,还有市政府,还有县政府,万幸赵家的衙门多,大家都在招人,我考不上省府的,我就考市里的,再不行就靠市里的。

钱二华报的就是济南市的粮食局,而李宏年报的却是省财政局。

他一个往日的账房先生,现在就想要进省财政局了,这要是考上了,当然皆大欢喜,考不上了就怕被人说闲话,嘲笑,所以李宏年是偷偷的报名,一点都不对外张扬。

“三哥这报的是哪个衙门啊。”

李宏年是老账房了,而新朝对算账可是非常非常重视,不说有财政局和审计署之类的,就是各衙门也都设有财务科之流,比如说粮食局。

“我个算账的,除了财政局还能报哪?”

“那可是好单位。说起来日后都算是新朝的财神爷了。”

“所以我心里是七上八下的。那么好的地方,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不放的。万一考不上,丢人不说还错过了好机会。”

因为新朝衙门太多,刚刚收拾出来的贡院是轮流靠的。

李宏年报了省财政局,至少这一波里的其他各司局他是都错过去了。

那可都是职能重要的好单位啊。

比如省办公厅,比如市政府办公厅,比如民政局,比如粮食局,比如警察局,比如交通水利局……

济南的贡院在大明湖南岸,坐北朝南,由三进院落组成,大门是古朴的牌楼式建筑,正中悬挂着“贡院”匾额。门内建有两座牌坊,“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的题词点明了贡院要义。

陈军夺取后也没有把这地方换了或是拆了。

反而把因为战事而遭到破坏的考场重新修葺了一遭。

此刻何志辉亲自赶来坐镇。

当然,这阅卷的事儿是用不着他亲自上阵的。就跟殿试里的皇帝老儿一样,他只需要看排名最靠前的几个人的试卷。

而且赵家的考卷与之前一千多年的考卷都有不同。

赵家的考试都是百分制的。

哪怕很多考卷上全都是在写文章。

就比如钱二华所要面对的考卷。

一百分中五十分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非选择题。

这评分就很看审卷人的个人标准了。

就跟前世的高考作文一样。

而除了五十分没固定答案的非选择题部分外,其他的选择题部分才更加有趣呢。

因为很多选择题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就比如百姓甲家,家中粮食无多,如果全额缴纳粮税之后,完全不够吃食的,这种情况下粮差该做何抉择?

是不顾一切的强行收缴全额粮税,还是对之心生怜惜,只收缴一部分粮税,还是做其他选择。

这个题根本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得分各有不同的答案。

你选甲得1分,我选乙也是得1分,他选丁,然后得了2分……

跟那种多少亩地,都分别是什么等级的地,又各自种了什么,各自产量多少,所以要收多少的田税,这种有标准答案的题全然不同。

可那种所有选项都能得分的选择题在这场考试中恰恰比比皆是。

如此从侧面反应了此此考试的仓促。

但对这样的考试能不能选拔出陈军所需要的公员,何志辉却还是很有信心的。

因为这种直指人性的考题,多少能叫人从考生的选择中知道这人的外在性格。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