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四百一十八章 他们又不是张巡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四百一十八章 他们又不是张巡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3:05:39 来源:书海阁

特成额败得很惨。

钟祥城外的大战,侧翼的永州镇先溃,使得正面的朱射斗只能分兵去救,稍后正面陈军压来,两面夹击下朱射斗自己也搭了进去。

清军无奈的往钟祥后撤,特成额亲自率军接应朱射斗他们,结果泥沙俱下,溃兵中混入了一些披上了绿皮的陈军。

那到了晚上清军还能得好吗?

本来就有不少清兵有夜盲症,加之白天里的败阵叫他们士气低落,现在内里还有陈军在捣乱,外头又有陈军发起的夜间攻势,钟祥的清军不败才有鬼呢!

特成额是只能仓惶南逃。

朱射斗负伤而遁。

近三万清军逃到荆门的时候只剩下了五千人不到。

余下的两万多人大概逃走了四五千,之后的就或是阵亡或是被俘了。

而等到陈军再接再厉兵逼荆门的时候,特成额手中的兵力还不到七千人呢,听闻陈军打来了,立马是向着荆州逃之夭夭。

可以说这一战之后陈军就暂时消除了来自湖广方面的威胁。

清军不再集结三五万兵力,都不可能再从南路发起大规模进攻。

邱志宽、陈元佑也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缀着特成额的屁股往荆州江边赶去,另一路掉头东向,杀奔汉阳,兵锋会直指对岸的武昌。

安陆本地则留下了一个团的新兵用来清剿清军的那些散兵游勇。

这消息传到襄阳之后,陈军欢呼雷动,清军如丧考妣。即便是俞金鏊在湖广军中的声望都觉得自己要有些带不动了。

特成额大败让襄阳成为了一座孤城。

哪怕城内还有上万清军,哪怕城中粮草军资还很充足,可军心已乱也。

赵亮趁机率军渡过汉江,就跟掐着点一样选在了清军军心最为动荡不安的时候。

俞金鏊压力更大,但他还是决心坚守襄阳。

“哼,你二人倒是好一张尖牙利嘴,竟然说动了那么多人同来。这是欺老夫刀口不利么?”

俞金鏊看着低头的十几个军官满脸铁青,他已经把自己的态度表明了,决心死守襄阳城,竟然还有那么多人跳出来劝他南下。

这罪魁祸首便是他现在目光所视的这两个人。

“军门冤枉卑职了,卑职这是一片忠心啊。”

“是啊军门。卑职都是出于一片忠心一片公心啊。”

两个军官再次开始了自己的表演,虽然无非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保存有用之身好为朝廷效力之类的话,但被这俩人变着法的说,却叫人不觉得老套,这也是一种本领了。

“还敢嘴硬。你们自己胆小如鼠就罢了,牵连那么多的同僚下水,不就是自持法不责众么?”俞金鏊脸上全是森冷杀意,“来人呐。将这两个无胆鼠辈给我拖出去斩了。”

几个亲兵扑上拖着竭力挣扎叫嚎的两个军官就带下了堂,很快两声凄厉的惨叫响起。

俞金鏊目光森冷,耍嘴皮子他的确有些不如那俩个怂货,但他就不跟他们耍嘴皮子功夫。

劝他弃城南逃,难道弃城南逃就是生路吗?

贼逆的主力就在长江边,没了这襄阳坚城,大军又一路南逃军心涣散,届时只需要被贼逆拦头一击,这上万军力就败得毫无意义了。

俞金鏊是从军入伍几十年的老人了,他的军事素养告诉他,这个时候自己就是率军弃城南逃,也逃不过陈军的围追堵截。反倒是襄阳城内更为安全。

这里有坚固的城防,有宽大的护城河,有粮食有军需,只要军心稳固,如何不能长期坚守?

而且襄阳城作为鄂北门户,这里的军事意义更大。

只要他死死的卡在这,陈军就打不通汉江,甚至整个江北陈军都占不牢稳,同时还能吸引陈军的兵力,牵制陈军的脚步,为朝廷筹集兵力争取更多的时间,可谓一举多得也!

俞金鏊是绝不会逃的。

哪怕他等不到来年朝廷大军重新杀回襄阳就兵败城破,死无葬身之地,那也死的值得,死的有意义。朝廷是绝不会忘了他的贡献的。

俞金鏊想的很明白,他都快古稀之年了,就是死也不亏了。而能如此的为朝廷效忠一场,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光朝廷事后的抚恤就能为他的子孙们镀一层金身,让他俞家数代荣华富贵。

那般的他就是死了也是绝对值得的啊。

但是他忘了一点,他的死固然是值得,他手下们会不会也都觉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呢?

满清朝廷会追谥俞金鏊,会给俞家隆恩重赏,会让俞家数代人荣华富贵不绝,但其他的人呢?

想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满清没这么大方。

要不然绿营兵们也不会过的这么凄惨了。

所以他手下军官们渴望一条‘生路’这也没有错。

因为谁都知道钟祥这一败对湖广清军意味着什么。

湖广境内的机动力量都已经被抽空了,这一败后,湖广元气大伤,想要恢复实力根本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恢复的过来的。朝廷只能调集云贵川蜀的兵马来援!

这跨上调兵所用的士气且不去说,就说一说这些兵要怎么过长江吧。

反正是没人相信清军在这一败后还能守住宜昌府的。

后者被卡住后,四川云贵的清军就只能先到长江南岸集结,然后再来渡江,但清军的水面力量比之陈军就是一个渣啊。

他们此前接到的消息是陈军的水面船队都已经打到湖口了,那再接再厉的进到汉阳很难吗?

陈军的水师有了江北之地做依靠,那立马就能站得稳脚步,然后他们沿江扫荡,清军的大部队还怎么过江?

哪怕瞅准了空荡运过来了一批人,后续兵力的运输呢?物资军需的运输呢?

这些问题不解决,那打过长江去杀到襄阳去,就全是嘴上的扯淡。

他们在襄阳城内能坚守一个月两个月,能坚守到来年开春化冻后,那还能坚守半年,坚守一整年吗?

反正很多军官都是不抱希望的。

这也是一有人挑头就立刻引得一群人符合的最大原因。

因为他们都不想死在襄阳。

是的,弃城南下是很危险,可再危险也有那么一线生机,固守襄阳却是十死无生了。

他们可不去管这么做会不会伤害到满清的利益,他们又不是张巡,对比前者这些人更看重自己的小命。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