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三百八十章 临清守住了才有鬼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三百八十章 临清守住了才有鬼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3:05:39 来源:书海阁

临清城已经一片肃杀。

城守尉富祥作为本地的最高军事长官,正跟现任临清知州俞天石立在城头上眺望着城外的赵军骑兵。

他们非常有自知之明的放弃了外围的土城,集中所有的力量缩进了临清新城。

“好像就只有这么些马队?”

富祥心里头激动无比,津门镇的兵马已经过了武城,兵力足有三千人,眼看着就要抵到临清,而赵军赶到的却只有数百骑兵,这简直是上天在绝境之中又给他了一线生机啊。

俞天石也是一样的激动。

临清城内只有五百八旗,便是把所有的旗人余丁全部召集,也才七八百人,质量还堪忧的很。

绿营又全被调去鲁东了,他手下只有百十号衙役和二三百名临清仓的库丁,这么点力量如何保得住临清?

还好津门镇来得快。

三千兵马岂能怼不过数百骑兵?而且他们也不是死人,关键时刻自然会伸手的。

不过与两个主官激动的表情不相同,城头上的八旗兵和粮仓的库丁是全都紧张的很。

临清土城里的无数商户居民也纷纷逃离。

上次清水教起事给临清带来的伤痛他们还记忆犹新,这一回又岂敢还留在土城?

万一再遇到‘且战且焚’的惨事,他们可无福消受。

幸好赵军并不阻拦他们逃走。

而杨垒这个时候也满是感慨的打量着临清。

当初他跟随王伦杀到这里的时候,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可谁能料到他们连坚固的临清城都拿下来了,却被万朝兴、音济图拼死挡住,断送了北上的道路,也断送了清水教的前景。

从这里转而东去,那只是慢性死亡。

杨垒这些年见识日广,对当初的事也越发有了新的认知。

或许从大军离开临清转而向东的那一刻起,他义父就已经死了。

“他娘的,还是晚了一步!”

杨垒身后有人骂道。

“咱们去北边。”

杨垒则无所谓一笑,他是骑兵,本就不善攻城。赵亮派他过来的目的也只是有枣没枣打三竿,如果能趁着清军不备抢下城池最好。可要是抢不下,那就移师城北,切断清军进援的通道。

临清城内的清军也就这么多了。等后头的主力赶到了,里头的这些个八旗兵们不堪一击的。

津门镇的兵马正在急速往临清赶,然后在渡口驿的时候接到了消息,说一支赵军马队已经赶到了临清城北。

领兵的副将丁睿立刻召集了手下军官商议。

这些人不管是胆怯还是勇敢,脑子都不傻。听到消息后都立即建议丁睿速速出兵,不然等到赵军的后续人马赶到,他们想要进临清城就难了。

要是真的丢了临清城,丢了那么多的粮食,他们还能有好吗?

临清砖城北城上枪炮声响彻云霄。

捕头赵五瞥了一眼正举着腰刀在枪炮声中大喊大叫的骁骑校,心中暗骂一声:“浪费药粉!”

外头的赵军根本就没真的想城头逼近,这些个满洲大爷就跟被捅了后定的老虎一样跳起来了,火枪火炮一股脑的往城外射去,除了浪费屁用也没有。

扔下了这句话后,赵五继续回去睡觉。

从昨天接到急报,大名府完蛋了后,他就一直忙活到今天上午。

百十个衙役差官和二三百库丁不停的从库房里把药粉、铅弹、炮弹等等搬上城头。赵五都困死了,可叫他们恶心的是,今天早上吃饭时候,他们这些干活的竟还远没有那些袖手旁观的八旗大爷们吃的好。

他也没这么想过,谁能超过那些八旗大爷呢。但大家伙吃一样的伙食总行吧?他们都劳累了一天一夜了。可是没有!

八旗大爷们吃的满嘴流油,他们却只有青菜豆腐。嗯,大米饭倒是管饱管够。

“呸!”赵五想起来就气。

然后问题就又来了——竟然有人把给他们的银子兑换成了粮食,还是按照市价兑换的。

赵五当场就气的骂出声来了。

这种事儿要是换到别处还是个大好事,但临清缺粮食吗?他们缺的是银子好伐。

然后到了中午,没饭了。

因为八旗大爷们是一天两顿,所以他们这些人就也是一天两顿。还说如果不愿意就发给菜银子让他们这些团勇去自行采买菜食,给的银子依旧是按照市价,可却是两天前的市价。

这不是扯淡吗?

他们就是不去城里逛荡,那也知道临清砖城内菜价必然飞涨,猪羊鸡鸭更是会涨到了天上去,可能也就粮价还能保持平稳,因为谁都知道城内不缺粮食。

赵五觉得这临清城要真能守住了,才会有鬼。

看看他们这些人,谁不窝了一肚子的火?

……

临清北十里外的王家桥。

出乎杨垒的预料,他手下竟然多出了一支援军。

这是一支大约二三百人的队伍,打着一面黄绸汉字大旗向他来报告了。

原来他们是梁行舟匆忙中紧急组织的一批人手。

皇汉给梁行舟传达的命令又一次送到了他手上,叫他全力以赴帮助东来的赵军夺取临清,并且在委任他为鲁东总管——从大致面上他跟彭功昌算是同一个级别了。

信上还就皇汉与赵家的事儿做了一个简短的说明——说等到一切稳定了,他跟赵亮亲自见上一面后,一切就都会明白的。

梁行舟必须要遵命啊,先就给了心腹何大奎一个团长的官衔,让他召集一批人手往临清移动。

何大奎也不含糊,带着七拼八凑凑来的二三百人就上路了。

当然一路上打的是增援临清的民团的旗号。

这二三百人里倒没有几个拿冷兵器的,只是他们的火器质量太参差不齐了。有山沟里出产的赵军制式火器,有本地手工打造的土枪,还有清军用的鸟枪。

“弟兄们,都给我听好了!哪一个先打中清兵了,不管是打死还是打伤,赏银元十块,老子这里有大哥批准的一万块银元,就看你们有没本事拿了!”

看到清军出现,所有人都知道战斗就要打响了。

杨垒这边自然都沉得住气,何大奎这里就有些人发慌紧张了,但何大奎反应很快,立刻拿出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一招,果然是见效。

“噢!”本来还有些紧张的鲁东兵立马欢声四起,不知道多少人眼睛通红的看着前面的清兵,那还是清兵吗?不,那是白花花的银元。

士气斗志是肉眼可见的高昂起来了。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