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万岁爷英明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万岁爷英明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3:05:39 来源:书海阁

紫禁城依旧庄严肃穆。

只是乾隆近些日子的情绪有些不高兴,因为按照原本计划,今年他是要第六次南下的。

但出于现实考虑他不得不删除了这次南下之行,还要美其名曰不越祖。

康麻子就是六下江南么,做孙子的,乾隆自己五次就行了。

但说是这么一说,乾隆心里头又岂会舒坦的了?

他一个堂堂帝王,竟然被一波见不得光的鼠辈逼到如此境地,乾隆不气炸了才怪。

“万岁爷,和中堂求见!”

吴书来禀告说。

“和珅?”乾隆眼神一凝,立刻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和缓来。

片刻后和珅在小太监的引领下进了暖阁,“奴才和珅给万岁爷请安了。”

“和珅,今日进宫有什么事啊?”

乾隆以一种叙家常的口吻跟和珅说话。

和珅可不敢跟乾隆一样随便,从怀里掏出两封信呈上,“奴才去年就收到了赵广明来信,昨日又收到了福康安来信,不敢隐瞒,请皇上过目。”

他真不想跟乾隆坦白的,但谁敢说福康安就没把消息告知乾隆呢?这就跟之前赵**李侍尧一样,和珅现在就也落到跟李侍尧一样的境地了。

福康安与乾隆的关系可不比他与乾隆来的逊色,哪怕现在福康安看在福长安的面子上,高抬贵手先放了赵亮一马,自己要是真敢隐瞒不报,等福康安从岭南回来,那稍微在乾隆跟前透漏出一些口风,和珅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因为赵亮涉及的这个问题实在太严重了。

这是朝廷的大忌。

和珅把两封信递上去后就低头规规矩矩的站好。

他并不知道乾隆先看的是哪一封,现在他心底里唯一能祈祷的就是赵亮没忽悠他。

“兰芳?”

乾隆口中蹦出两个字,这叫和珅心神禁不住一提。

“回禀万岁爷,奴才接到这封信后专门使人查过,当初兰芳的确派人来过京城。”

那罗芳伯还是很有规矩的,立国之初也不说国家,建立的制度还是禅让制度的,那边方一敲定就立马派人来京城祈求内附。

和珅相信乾隆看兰芳哪怕不怎么高兴,却也不至于雷霆大作。

“朕也有印象。”

“地处海外,间隔数千里之遥,更是荒蛮野地,蛮夷野人遍地,要之何用?”

要知道当年就是苏禄想要献土内附,乾隆也是没有应许的。

吕宋群岛中的苏禄小国,这些年不断为马尼拉逼迫,其国内不少贵族更已经被大板鸭所笼络,苏禄王内外交迫,亚历山大,无奈之下想到了这一招对中国献土内附。

可乾隆根本看不上那里。

给了使团一些赏赐,打发回去了。

赵亮此前给和珅的信中,兰芳的份量还是占很重的,除了提及了兰芳依旧想要内附这一点外,然后就着重点了点兰芳现在的对外策略。

把柔佛的事儿通通推到了兰芳头上。

原因就是兰芳内附大清不成,没有了大清做靠山就也没有了在南洋置身事外的资本,所以他们只能变强,这样才能不被荷兰人给吃掉,也只能在对他们威胁最大的荷兰人倒霉的时候落井下石。

而赵亮就是兰芳的一个合作对象。

因为赵亮不是兰芳人,他是大青果人,哪怕得罪死了荷兰人,荷兰人也要顾虑重重。

那狮子洲事名义上全是赵家在作为着,实际上却只是为兰芳做遮掩。

而至于如此做的好处,那当然是在利益上大大的收获了。

这次冲突那就是因为荷兰人跟英国人已经停战了,扭过头来的荷兰人把目光盯在了这几年跟他们疏远了很多的柔佛身上,阿都拉曼顶不住压力,转手就把兰芳卖了。

所以这事儿兰芳必须要跟荷兰人碰一碰的。

不趁着现在荷兰人元气大伤的时候去碰一碰他们,等荷兰人恢复实力了再去碰他们,那不是自寻麻烦吗?

但赵家也必须出力。

甚至一些事儿上都要打着赵家的幌子去干事,而作为事后的回报,兰芳给赵家的就是狮子洲那个弹丸小岛。

这就是赵亮从内地凑集人手出海的根本原因。

“利令智昏!”

这是乾隆对赵亮参与此事的评判,也是乾隆对兰芳的评判。

因为在乾隆的认知中,荷兰人是从朱明时候就存在的一股老派势力,陆军实力是很不值一提,可水师力量相当强劲。

赵家在南洋有生意做,却要得罪海上力量雄厚的荷兰人,这不是利令智昏是什么?

兰芳一个才立起来枚两年的‘弹丸小国’,就也要对荷兰人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不是利令智昏是什么?

不过乾隆并没有说出口,因为他的眼睛被接下的小半截文字所吸引。

“抛秧法?此事可真如赵广明所言这般?”

作为一个当了小五十年皇帝的人,乾隆再不如他爹雍正亲自下地种菜耕种,那对水稻种植也是了解深刻的。

因为种植水稻是康麻子时候就引入皇宫的一皇家业余爱好,乾隆人再浮躁对此也心中有数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水稻种植最耗人力和时间的就是插秧,如果这能像赵广明所言的抛秧,节省数倍之力、数倍之时间,那此法之意义就太过巨大了。

原时空抛秧法的出现可以说是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就跟米尼步枪很相似,米尼步枪出现的时候后膛步枪就也已经出现了,而抛秧法被研究成熟之后机械化也慢慢的在中国推广开来了。

但放在眼下的乾隆年间,这是绝对的一神技。

和珅一听乾隆的问话心里头就立马一松,知道赵亮这一关多半是能过去的。

“奴才已经使人去岭南找了块地,准备在早稻播种时候便来验看,以确保此法之真实。但又因昨日福大人来信让奴才心中着实不安,只能入宫呈交皇上定夺……”

和珅这话说的一点也不亏心,因为他就是这么做的。早就派出家丁去南面搞地皮去了。虽然这里头也有他急于在第一时间就找赵亮好确定南洋事由的缘故。

乾隆不置可否。他不知道赵亮会不会欺骗和珅,但他有把握和珅不会骗他。

想到福康安信里的内容,他就再对和珅说道:“既然如此你就去试验试验吧,这抛秧法一旦确定,就速来报朕。”

“奴才遵旨。”

“至于赵亮么。你让他回来后立即来京一趟,朕要亲自问一问他。”

“奴才……遵旨。”

乾隆听到和珅的话音里有些颤抖,就笑了笑安抚他道:“你无须为他担忧。赵广明于国有功,朕是不会忘得。只要他不欺瞒朕,不起不轨之心,朕是不会动他的。相反,那抛秧法要真如他所言那般,朕还要大大的嘉奖他呢。”

“国朝对汉人聚集确是警惕,但天下豪富之家比比皆是,手中丁壮休说是能拉起三千人之家,就是能拉起万人的,又其在少数?”

“别的不说,怀柔的郝家你是知道的,家中光是田亩就多达万顷,佃户会有多少?且郝家素来好邀名买誉,年年布施贫民之家,在民间素有大善人之称。你说他家要是拉扯丁壮能拉起多少人?朕难道就因此要对他下刀子吗?”

“还有河洛的康家,沂州的庄家,以及河东的那些豪富之家,三千人对他们很难吗?”

“赵广明这些年一头钻进了钱眼里,生意翻了多少倍,扩张了多少产业?光是一个汇通银行的银钱运输就要雇佣多少人手?三千人看起来很多,分散后又算的甚么?朕心中是有数的,朕还没有老糊涂。”

乾隆说的不是瞎话,他并不会因为一些家族产业规模庞大,手中所系丁壮众多,就会对他们生起猜疑之心。

事实上他反倒认为越是这样的豪富之家越是大青果的忠良。

因为造反的成本是很高很高的,向王伦那种人,像苏四十三那种人,他们破家了也就破家了,损失并不大。

可是像康家、赵家、庄家这样的豪富之家,又有几个人敢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去造反呢?

他们不缺吃不缺喝不缺用的。

享受着荣华富贵,那越是享受就越不会去打破这种日子。

而说到势力庞大,赵家可能已经比得过康家了,但他比比沂州的庄家看看?

庄家的任何一个堂号都比不上赵家,但那么多堂号加在一起,庄家的实力绝对完爆赵家。

乾隆不可能因为赵家的产业庞大就对赵亮起杀心的。

而且赵家的整个发展流程半点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外,看看那步入官场的赵辉,乾隆想都不想就能猜到赵亮的心思。

有钱了之后再谋官,官商结合,以商养家,以官护家。

从开国时候的河东八大皇商开始,这就是无数豪富之家的必经之路。

数遍全国,数遍那些能叫得响名头的豪富之家,似乎也只有康家自始至终都坚持着商道,也所以康家富贵传承了那么多年,却被庄家给轻松的超过了。

“万岁爷英明。奴才必叫人紧盯着广州,赵广明一旦上岸,奴才定叫他即可进京。”

和珅心底里猛地大松一口气。

赵广明调动三千人这事儿既然在皇帝这里已经不算事儿了,那赵广明还有个屁事啊。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