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二百九十章 加深一下大家的感情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二百九十章 加深一下大家的感情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3:05:39 来源:书海阁

两广横置中国大陆的最南疆,这里有漫长的海岸线,有着众多天然的海港和无数的大小岛屿。自古以来这里就都是那些海盗的最佳藏身之处。

位于钦州防城和安南万宁州之间,有一个叫“江坪”的边境小镇(前文有提及)。因为远离两国的行政中心,这里一直就都处于无政府状态,从而聚集了大量的来自两国的商人、渔民和逃犯,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海盗。

中越两国水师在缉捕过程中,担心产生越界问题,所以对这里都视而不见,这就更使得江坪沦为无法无天者的乐土。

到了乾隆四十六年时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已经成为滋生南海海盗最大的巢穴。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安南人,他们去江坪时是渔民、是商人,出来时就已经变成了海盗。

谁叫这地方有一个大大的窝主呢。

阮文惠三兄弟为首的西山军政权,就是这里诸多海盗、商人们最大的雇主。

他们用船只枪炮从海盗、商人手中换取自己急需的各类物资,甚至因为国用匮乏,还奖励海贼四出劫掠。

栖居江坪的商人海盗与西山军政权已然结为了利益共同体,通过向西山军提供劫掠来的物资,把西山政权变成他们销赃的大客户;另一方面,海盗们作为海上军事力量,加入西山军,为西山军战斗。

从西山军与南海海盗接触的第一刻起,海盗们就几乎参于了西山军所有的海战,是阮文惠兄弟当之无愧的海军主力。

作为回报,西山军政权不仅向海盗提供船只和武器,并赐予他们招兵买马时封官许愿的权力,给他们颁发了一堆通行证和印信。

这样,这些活跃在南海的海盗们,一夜之间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他们返回中国去完成劫掠,再来安南向西山军缴纳战利品,而西山军则向他们提供安全的庇护港和可观的分红。

以至于现如今东南沿海的大小海盗都知道,安南有个“大老板”。奉西山军为“大老板”,他们就能在海上攫取更大的利益。

也所以这些海盗都是越打越强,因为战争需要,西山军造船时候可不像我大清那样有意限制船只的大小,他们都是尽可能的往大里造,往坚固上造。

所以这些海盗有大船有重炮,他们还从与南阮军的战斗中学到了高超的作战技术和组织方法,在与南阮军(阮福映)打海战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战斗力如何不比清军水师强?

赵亮已经知道郑一往江坪去了,可他敢带着大红单船堵大屿山,却不敢带着他们堵江坪,这一瞬间里他心中还有点小羞臊。

这水上战力真的还要继续加强啊。

粤东提督章绅接到虎门总兵唐述先使人传来的消息后是大喜过望,赵家那位真坐下了好大事,这是大大的喜事,是再惠而不费的好事情了。

但他知道这事儿怎么也不能隐瞒上头的,不管是巡抚李质颖,还是将军永玮,亦或是两广总督巴延三,他都要把消息透到。

而事情的发展也不出赵亮的意料,无论是粤东巡抚还是广州将军,亦或是两广总督,对此事都是喜闻乐见。

这可是实打实的功劳。

并且有之前两广水师对大屿山持续不断的剿杀封锁,这笔功劳他们拿的半点也不虚。

但此事过后大家的‘情谊’更深厚了,却也是事实。

没人会想着赵亮把那多么海盗收为己用了是要图谋不轨,在这些人的脑子里,你人只要出了中国去了南洋等,那就是‘野人’了。

毕竟这时候的中国士林关于华夷之辨的结论是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这是蒙元时候的垃圾为了捧黄金家族的臭脚,而形成的一个说法。但到了满清时候又成为不可颠覆的正理了。

所以再多的人只要出了大青果,那就不是人了,自然也就不是啥威胁了。

到了十月末一切都准备就绪,有一批人要启程向南了。

赵亮抽空去了一趟琼州。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跟陈标联系一下感情,同时也给他说道说道赵辉的前途。

后者跟着何志辉去齐鲁也已经有半年时间了。

福山这地方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但芝罘岛大家都知道吧,那地方就是后世的烟台。

不过现在齐鲁的港口主要看交州,连登州都没落了,烟台就更没戏了。哪怕这里的港口历史很悠久,历史上的烟台港以其优越的地理优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与碣石、琅邪、会稽、句章并列为全国五大港口。隋唐时期这里曾是通往日本、高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元代时漕运兴盛,这里是海漕航线上的重要中转港。但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港口即陷入萧条。

所以从海贸上想法是不成的,因为上头的政策在限制中。

赵亮当初给何志辉出的主意就是捕鱼。

不是捕一般的海鱼,而是捕猎鲸鱼。

现在又不是赵亮穿越的那个时代,那时候捕猎鲸鱼是受社会谴责的一种行为,但现在现在捕猎鲸鱼根本不会对鲸鱼群体的繁衍生存形成大的危机。

而一头鲸鱼一旦被捕猎成功,它的油脂,它的肉,它的皮须,甚至是骨骼,那都大有用处。

虽然会有一定的危险,可利润觉得很大。

只要有第一头鲸鱼被捕猎成功,那只是依靠鲸油和鲸肉,就能轻松的在福山开辟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来。

虽然这需要赵家垫资。

赵亮花钱够船雇人去猎杀鲸鱼,这事儿放在中国很有些骇人听闻的意思,但事实上只要银子给得住,有的是不怕死的勇士。

陈标这里就有不少人去了。

现在半年时间过去了,也不知道福山那里发展的怎样了,他更不清楚赵辉有了什么样的成长。

但他知道陈标对福山的情况肯定有了解。

所以赵亮跟陈标依旧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期间他都还想提一下石碌铁矿的事儿,但想想又忍住了。石碌铁矿对他的重要性没那么迫切,没必要现在就去下手。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