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与英国人的交易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与英国人的交易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3:05:39 来源:书海阁

赵亮年二十五的时候才从归德归来。

而随着他的离开,归德府的风云激荡也渐渐消停了下来。当然在外人眼中,那是因为清水教人损失太大。

纺织厂开工后的几天时间里,那是没有一日是安稳的。

白天还好,晚上被人捣乱搞破坏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同时归德地界还出现了很多难听的传闻。

说厂子里的女人就是赵亮的大后宫的传闻,短短时间里就飞满了天。

放火、打枪、药粉包等些手段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双方都有死伤出现。

区别是清水教人留下了一些个尸体,而赵亮这边在第一时间里就向衙门求援,除了第一天夜里伤了五个护卫外,其他的日子里死伤的就都是归德衙门的差役和归德镇的绿营兵。

赵亮为此还多花了不少银子。

可他给的高兴啊。

归德这里的赵家护卫,那骨干是从龙路口民团抽调的人马,填充了部分陈州纺织厂抽调的保卫力量以及一部分招收的归德本地人,在外人眼中没甚可珍惜的,然赵亮非常看重他们。

这些人也是种子不是?

他们从质量上比不了汝州训练基地的‘种子’,但一样能‘生根发芽’不是吗?

赵亮带了五十人回龙路口,走之前才见到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

飞卢这才知道赵亮跟乌三娘竟然连孩子都有了。

心中一边感慨着,一边再度提高了乌三娘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这位姑奶奶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背后又有着清水教一干残部,今后可了不得的。

而乾隆四十四年整个年节当中,那就是巡抚大人荣柱佳名飞满天的时候。

荣柱本人果然没有放过那个大好机会,立马就使人宣讲了开来。甚至在宣讲中还有意无意的压了一下赵亮的存在感。

反正是等到京城来的人马下到归德府的时候,后者已经‘风平浪静’也。

而在京师里,伊尔根觉罗氏也同样在为荣柱造势。

毕竟从场面上看,荣柱这件事上做的真很漂亮的。

敢在赵亮纺织厂开工的时候向之打包票,这怎么看都是一种有担当的表现。而且纺织厂的开工也真的如期解决了难民灾民的问题。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看,前归德知府蒋希宗的功劳更大,人家不止坚决支持赵家纺织厂的建设,还在前时候支撑起了整个赈济体系。要不然不等荣柱来到,归德府的难民灾民们就爆炸多时了,当然也可能是冻死饿死的。

但不管怎么说,荣柱都化解了归德府的危机。

赵亮在开工之后,就向工人预支了一个月的薪水,这一举措立马就安定了诸多人心。这也归结于荣柱的爱民了。

虽然虚的假的很不少,但荣柱到底还是能吹起来的。哪怕他摘了蒋希宗的果子。

而等到荣柱的相关事宜被添油加醋的传递到岭南时,时间都已经走到乾隆四十四年的四月了。这时候起点跟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主任大班霍奇森的‘牛痘’交易也已经走到了重要的关头。

在赵亮把牛痘教给和珅的同时,他也去了封信给远在广州的起点。叫他跟找个合适的时间去英国人通个消息,他认为英国人对‘牛痘’这种对天花有着神效的医疗技术,肯定会有大感兴趣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

霍奇森一百个一千个感兴趣。他的亲人中就有不止一个人死于天花,当他得知有一种比人痘更为神奇,效果更好许多倍的新技术出现后,霍奇森的眼睛都发红了。

哪怕理智告诉他,他并不需要多焦急,因为这种技术只要出现,应该很快就会传到广州的。

中国人当年并没有对人痘技术加以任何的封锁,那现在也不可能对新技术态度迥异。

但霍奇森还是决定与起点进行交易,只要起点不狮子大开口,他就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以便更快更神速的拿到新技术的每一个细节。

而起点也真的没有狮子大开口,他只是要求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

就是订购了几台瓦特蒸汽机,订购了几台水力纺纱机,订购了几台切削火炮的车床和制造枪管的大型钻床,以及轧片机、切割机和螺旋压力机等一系列的机械制币器具。

霍奇森当然知道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

但霍奇森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就像中国人并没有封锁人痘牛痘技术一样,这时候霍奇森的脑子里也没有技术封锁这一概念。

主要是想封锁他也封锁不来。

除了瓦特蒸汽机外,其他的那些东西,整个欧洲到处都是。英国不卖,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也会卖,那他何必不去赚这笔银子呢?

而瓦特蒸汽机这东西在霍奇森这个已经离开英国本土很多年的商人眼中,跟存在了许多年的纽可门蒸汽机也全无丝毫的区别。

霍奇森是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主任大班。

而何为主任大班呢?

主任大班就是大班管理委员会的一把手,第一大班。

1770年后,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广州设立长期留守的大班管理委员会。之前东印度公司的大班都是随商船而动的,乘船来随船走,而现在这些人就长期留守广州了。

这会使得大班们对广州的商贸行情具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控,明显有利于东印度公司的收益。

霍奇森就是委员会的第二任主任大班,他之前是委员会里的大班之一,而成为大班之前,他更是常年随船奔波于天竺和广州之间,在天竺他更已经生活了十多年了。

长期的远离英国本土,让他对瓦特蒸汽机毫无新鲜感觉。

这事儿霍奇森拿到了管理会上讨论,也被一干大班毫无二话的通过了,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跟霍奇森几乎相同。谁也没意识到瓦特蒸汽机的重要性!

不过除了瓦特蒸汽机之外,不管是水力纺纱机、车床、大型钻床,还是轧片机、切割机和螺旋压力机等一系列的机械,天竺的英国人都有。

甚至一些器械在澳门就能寻的到,如果把视线扩大到整个南洋,那就更多了。

霍奇森才不会真不远万里的去英国本土给起点运货呢,他只需要就近搜罗一些二手的旧器械,刷新刷新,把之当成新的卖给起点就OK了。

而当时间进入到四月里后,任何一天,满载机械的英国商船出现在广州外海,都毫不稀奇。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