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一百九十章 镇海王朱濆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一百九十章 镇海王朱濆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3:05:39 来源:书海阁

当赵亮听到王伦置身火海而尸骨无存的结局的时候,他已经回到陈州城了。

此去齐鲁,前前后后的时间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可他做下了好多的大事儿。

不仅杀了阿桂这个在原时空历史上乾隆朝后期的满清顶梁柱臣,还彻底‘了结’了清水教。

而更为重要的是他这回借着清水教的手,给孔家来了次致命的重击。

金银浮财和曲阜县城内被清军且战且焚所带来的损失,足够强大不说,更重要的是孔家在名誉上的受创。

哪怕嫡系继承人孔宪培还活着,可孔家短时间内却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这简直比《天龙八部》里的少林掌门玄慈事发后给少林名誉带来的损害还要巨大的多。

金大师的武侠小说里,少林寺经过了那日的一劫后,在随后的百多年里是寂静无声的,看那射雕、神雕,少林这一金系武侠里的江湖巨擘几乎都没啥存在感。

而这就是接下时间里孔家人的写照。

少林寺hold不住了要封山,孔家撑不住了也要闭门谢客的。

至于今后的岁月中孔家还会不会像金系武侠中的少林成功复活,那只看赵亮心里头对孔氏的不待见,后者的结局就已被注定了。

但在表面上赵亮表现的还需要符合他‘读书人’的人设。必须对孔家人饱以同情,而对民间穿的沸沸扬扬的那些孔家坏料视而不见。

这很读书人。

掩耳盗铃当鸵鸟这一招,几乎全国各地的‘读书人’都能熟练使用。

像赵亮聚集起来的这群读书人,虽然一个个才刚入门,甚至还没有真正入门,可这当鸵鸟的招数就使得纯属无比了。

当然等到赵亮和何志辉、赵辉等几个亲近人小聚的时候,大家说话就是另一幅模样了。

态度变化之大虽然不如毕某人来的颠覆巨大,却也一样是极大地。

读书人素来讲究风骨,因为他们很缺失这玩意儿么,所以大家在嘴头上都很爱讲这个。久而久之的,真就把不少人给洗脑了,尤其是那些还没有踏入社会接受现实毒打的人,他们很天真的。

对于这几日里集体爆出的孔家坏料,那内心里是很难不介意的。

虽然时间终究会教他们做人。

可现在他们还很年轻,就算是何志辉也才比赵亮大三岁么。

这个问题要是换做何志辉的大舅哥陈桐来看,他对孔家人就绝对不是单纯的鄙视。

对于社会人来说,生存才是最大的意义。

早上从床上醒来,怀中美人还在酣睡,赵亮拢了拢柳氏散落胸前的青丝,脑子里想的却是接下来与朱濆的见面。

之前他已经跟朱渥见过一面了。

只不过因为赵亮银子给的充足,官面上的照应又出人意料的强大,近段时间朱濆的船帮势力发展很快很迅速,所以他必须要亲自来见一见赵亮了。

现任的闽浙总督兼八闽巡抚钟音是个满人,镶蓝旗的,可不姓钟,人家老姓是觉罗禅氏,家里头可是世袭的佐领。

乾隆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在批本处当过职,还干过起居注官,这是乾隆近臣出身的封疆大吏。

自乾隆十七年授关中巡抚以来,钟音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封疆大吏,长期在闽粤两省任职,朱濆如果是恶了钟音,这人的一句话那真就能把看似兴旺的朱濆船帮给彻底摧毁。

但钟音年纪大了,儿孙的成就也一般般,虽然看着和珅做火箭一样的崛起也很眼红,但他可没有丰升额那般的魄力和底气明白的排斥和珅。

自己都黄土埋到脖子了,何必再给家族带来后患呢?而且朱濆的那点事,算事儿吗?

那根本就不是事。

事实就跟赵亮嘀咕的一样,朱濆就是没有官场上的照应,如果他有人在背后撑着腰,就运粮食等事儿,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计的。

现在朱濆忽的跟赵亮搭上了关系,起点打着赵亮的招牌真的给朱濆的船帮撑起了一片天。现在的朱濆已经不仅在运粮食了,他还运起了茶叶。

这东西比起丝绸布匹、瓷器盐糖等的利润更大。

前文已经说了么。

满清为了保障自身的税收,规定闽地的茶叶不准走海路运抵广州,必须一路转运一路交钱的走内陆水运,然后使得闽地的茶叶成本纷纷暴涨。

而现在朱濆忽的走海路来‘光明正大’的运输茶叶,他要还不赚钱,那就没天理了。

并且朱濆在官面上的势力也叫闽地沿海的许多大小船商看的眼红不已,直接联系军机处,有这样强的官面力量罩着,朱濆简直是抱上了聚宝盆啊。

一时间朱濆多了许多的敌人也多了许多的朋友,不少海运商船加入了朱濆的船帮来。

官面上的照应足够了,朱濆的船帮就是做起‘正规’的海运买卖,那也是大把大把的赚取着银子。

原因很简单,少了许多贪官污吏的剥削啊。

所以朱濆现在不得不来见赵亮了,因为他现在真是害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再这么下去,怕是很快他手下的‘兄弟’就要超过两千人了。且这还不包括船厂那班子。

朱濆觉得自己必须跟赵亮这个幕后的大东家好好的谈一谈了。

不然再这么‘漫无边际’的发展下去,那会触及更多更大的大海商们的利益,迎来大海商们的敌视的,日后一遭出事儿,可就是万劫不复之地。

倒不一定是造反,朱濆可从没想过造反的。

历史上的他扯旗造反,也完全是被清廷逼的走投无路了。

现在他大把的银子赚着,好好地日子过着,脑残了才会想去当反贼。

可是他的认知又告诉他,当自己真的阻挡了很多很多人的财路之后,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能干出常人所不能干出的事情来的。

须知道大海之上是没有法律可言的,他们虽然是海商,但摇身一变也能是海匪……

这些疑问在朱濆此前的信中都有所表达,而赵亮自己也没想明白,怎么朱濆的实力就能发展的这么迅速这么快捷?

所以日后朱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他也没谱。

他对海商海运的事情了解更少啊。

“你说我该怎么回他?”

柳氏已经醒了,想要起身,被赵亮搂着不能动弹,然后听了一耳朵的朱濆和船运。

听得她眼珠子都红了。

“那么赚钱?”还那么容易?

“当然赚钱。不说运茶叶这种违制品了,就是只管运粮食就能赚的盆满钵满了。”谁叫闽地自古山多地少,一直就缺粮呢。

朱濆在跟赵亮搭上关系之前,就靠着贩运粮食起家的。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