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下去视察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下去视察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3:05:39 来源:书海阁

赵亮最先去的是煤矿。

汝州的煤矿,也就是后世的平顶山煤矿,那算是中部地区的一个煤矿重要产地了。最重要的是这里还有铁矿,而且储量不小。

赵亮想搞煤铁联营,那怎么看都是豫西南最为合适。

有铁矿有煤矿,彼此距离相近,对外运输还有水路相连,而且正好连着陈州。

所以赵亮出手盘下了汝州的三座矿场,那不过是一个开始,牛刀小试!

赵家的这座煤矿出产量并不是很大,之前销路很好,因为那东家在地方上关系挺深厚的,挖出的煤炭不愁销路。

可自从煤矿易主了之后,那些客户就纷纷掐断了彼此间的往来。

照理说这煤矿都开不下去的,没有销路,你挖出的煤炭越多越赔本不是?

可是赵家在拿下一座煤矿的同时还拿下了两处铁矿,并且增资三千余两白银将两座铁矿配置的炼铁作坊休整了一番的同时,还拿下了一座炼焦厂,煤矿出产的煤炭在焦炭厂焦化之后全送去炼铁工坊去了。

如此的,两座铁矿——两座冶铁工坊——一座炼焦厂——一座煤矿,彼此间倒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路循环。

他们最终生产出的铁锭连同一部分焦炭,走水路再运抵周家口,成了这两年规模愈发扩大的铁匠铺的原料源泉。

(明清时候以焦炭冶金铸铁已经并不罕见。只不过中国的煤铁质量太差,不仅铁矿low,煤矿炼焦后也不太好。当然,焦炭炼铁也不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不是从煤炭随随便便就能换成焦炭的。国内同时间依旧存在着大批炼铁炉直接用煤炭上阵,那并不是没原因的)

赵家即便跟汝州本地商圈没啥大的瓜葛,他们出钱涉足汝州后,也根本谈不上赔钱。

相反,这在赵亮眼中还是他大赚了一笔。

想想看两座铁矿一座煤矿就包裹了多少精壮劳力?加上两座冶铁工坊和一座炼焦厂,赵家别看才涉足汝州,其麾下各类员工的数量就超过了五百人。

而且水路上的事情也进一步为大姑父所经营的‘车马行’向水运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得到消息的管事梁品带着几个人人匆忙来到矿场大门处迎接。

他是赵亮姥爷的族侄,赵亮还喊他一声表舅。

早前在府城做个小杂货铺,赵家发迹后就把他挖了过来。

这人能力也就一般般,虽然‘资历’很老,可到现在也不过管这个煤矿而已。

“见过大爷。”梁品拱手道。

大爷已经是赵家一系人等对赵亮的尊称了。所有人都这么叫!

“表舅客气了,你我何须这些虚礼。”赵亮口吻也非常谦和。

赵家进入汝州已经有几个月了,这么长时间里,煤矿一丁点事儿都没发生,这是梁品的功劳。

而且看梁品现在的样子,比以前明显更瘦不少,这就是他辛勤的证明啊。

不过梁品人是瘦了,精神却很好,一双眼睛尤其的有神。

自己在赵家熬了好几年,终于能出来独当一面了,这叫他很有成就感。

而且赵亮吩咐他在主持炼焦厂的时候多注意收集一些炼焦时催生出的油膏,他也收集了很多。只是一直不知道哪有什么用!

事实上赵亮对煤焦油也是不懂的。他就知道这煤焦油里能搞出沥青来,还能得到一种更轻质的混合油料,至于其他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反正在现代化学有大发展大进步之前,煤焦油就这么点用处了。

也所以,不管是煤矿还是炼焦厂都不是赵氏在汝州产业的中心重心。

汝州产业真正的重心在冶铁工坊,那里才是赵亮最为关注的所在。

因为他们在被赵家收购之前,其工艺就是low爆的煤炭炼铁。

中国的铁矿石本来质地就差,再用煤炭上阵(煤炭里所含的硫会导致生铁的热脆性,使之无法锻造成形),那就是差上加差了。

而且以煤炭为燃料的小铁炉也不是随随便便换了焦炭就能ok的。

焦炭很不容易起火的。

那东西是用烟煤经过洗煤和破碎成粉煤后,再经过一千度高温隔绝空气下的炼制,经过高温,粉煤的颗粒熔融互相连成一体,这就是最终的焦炭。

那岂是随随便便就能点着的?

必须用木炭或是用大量的木材才能把焦炭引燃,而且在炼制铁矿石过程中,还需要足够的空气助燃。

当然氧气是最棒的。

可现在赵亮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他就只能吩咐炼铁工坊的师傅们,自己试探着改进鼓风设施和调整炉内结构以获得更充足的空气。

所以,两处炼铁工坊那儿才是赵亮于汝州真正关注的重心。

最先来到煤矿,真的是因为这里距离汝州最近,也因为他跟梁品多多少少有些亲戚。

“目前新井的建设进度如何?”

“大爷放心,非常好。咱们银子给得足,条件好,那些地头蛇再不满意也拦不住老百姓自己找上门来。现在已经有一百三四十人在做工了,工程又加快了许多,预计年底时候,第一口新井就能出煤了。”

后世的煤矿都是一矿一井,当然主井和副井、回风井肯定是配套的。可现在又是什么时候?

这时候的煤井岂能跟后世机械化的煤矿相比?不管是深度,还是煤井底下的扩展度,于后世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但之前的东家又困于资金方面的压力,一个矿场就只打了两口井。而且为了节省资金,除了矿井里所必要的平巷、斜巷、斜井、掌子面外,还少了不少辅助工程,同时矿井中的设备,有油灯,有摆夷楼梯,却没有风箱、风柜、拉龙等,作业环境恶劣。赵家接手后一边加强矿井的安全结构,另一边也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自然需要多开几个眼儿了。

而这也需要挺长一段时间。

从找人勘定位置,然后再挖洞,并且沿途不断的加固。

如此情况下,梁品还有把握在年底时候出煤,这效率已经很叫赵亮满意了。

进了大门后赵亮就直奔工人的宿舍区,从住宿环境到卫生环境,还有澡堂,都叫赵亮满意。

这些矿工收拢的好了,可将会是他手中的一柄利器。

“走。咱们今天也去吃一吃食堂!”赵亮笑着说着。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大家收藏:(wuxia.one)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