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光寒九州录 > 第77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光寒九州录 第77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作者:最上之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5:53 来源:爱上中文

裴舒光跟他摆摆手:“这件事你不必懂,你只需告诉本官,两个月前,胡飞鸿是否曾经进府,意图对你不利,并且还跟令尊动了手?”

张十七点点头:“确有其事!”

裴舒光又问道:“那刺杀当天,武当派是否无缘无故在徐府外围大规模集结,并且意图阻止你回府?”

张十七又点点道:“此事也属实,可是”

裴舒光把手一摇:“张大人,我知道你是良善之人,想替武当派的人说好话,但你不是武当派的人,他们的真实想法和目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些事情,我们北镇抚司会直接找武当派去了解的!

现在,你看看我们刚才聊的供状,你签字画押吧!”

张十七拿起供状看了一遍,发现情况基本属实,也没有多想,就在上面签字画了押。

裴舒光心情大好,拱拱手道:“那么,我们不打拢张大人休息了,张大人还是安心养伤吧。”

裴舒光一走,徐辉祖和徐妙清跟着走了进来,张十七把刚才与裴舒光之间的交谈一五一十都讲给他听之后,徐辉祖长长舒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如果按照这样看的话,皇上已经有方向,我们徐家这一次已经无忧了。”

张十七十分不解:“叔叔,为什么你们在说的,我一点都没听懂?”

徐辉祖转身过去关了张十七的房门,然后小声道:“这些锦衣卫虽然官阶不高,可手上掌握着诏狱,对于一般小官吏,随便弄个罪名就可以整死,几乎比唐时期的酷吏还厉害。

朝上不少大臣向皇上进言,说锦衣卫的手段残酷,请旨取消锦衣卫,可他们不知道锦衣卫之所以能得到皇上的信任,是因为他们直接对皇上负责,皇上想要简单处理一些人和事,又怕大臣们反对,便把所有的骂名全留给了锦衣卫。

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十八年郭桓案、表面上都是锦衣卫的办的,而实际上的,都是皇上的手笔,锦衣卫只是照着皇上的意思办事而已。”

张十七茫然道:“叔叔,恕我多嘴一句,我曾听方先生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既然有刑部和吏部还有御史在专门监督官员的行为,为什么还要设锦衣卫这样的机构?”

徐辉祖左右看了看,小声道:“这件事先父曾经跟我告诫过,他说皇上是穷苦人出身,从一开始就认定天下官员一般黑,全都是贪官污吏。

皇上为了争夺天下,在起义过程中不得不吸收各种势力的人,包括曾受到张士诚、陈友谅和前元重用之人,皇上表面上对这些人很客气,实际上打心眼里不喜欢。

他也知道,要靠他和他的那些穷苦兄弟无法治理天下,要治理天下,免不了要用到三省六部的官员,现在天下初定,皇上觉得他自己培养的班底可以管理天下了,就想着要把这些人全部除掉。

今天裴舒光故意跟你说这些话,意思却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这些事皇上并没有打算惩罚我们徐府,他这次的目标,可能会是武当派。”

徐妙清问道:“不会吧,武当派只不过是一个教武功的,而且跟京城的官员一向都十分交好,在所有门派中最跟朝廷合作,皇上为什么要对付武当派?”

徐辉祖道:“皇上年事已高,又早已经富有四海,他最想要的是什么啊?当然是长寿。

听闻武当派张三丰已经一百四十岁了,依然还在世,皇上多次诏请他来皇宫传授长生之道,可是武当派的人却推说张三丰云游四海,连他们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皇上以前还愿意等,现在年纪越来越大,显然已经等不了了,他也许早就想对付武当派了,只不过武当派一直很听话,他也找不到借口,现在有了此事,锦衣卫便要照他的意思大做文章,武当派这一次可能要吃苦头了。”

张十七不解道:“可是,这一切跟武当派根本没有关系,为什么徐府来了刺客,最终连累的人是武当派啊?”

徐辉祖呵呵一笑:“十七,以后你去左军都督府上任,一定要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大方向,一件事情的发生肯定牵涉到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把每个关系都去理一遍,根本就不会有这个精力,更何况有些关系碰都不能碰,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明白大方向,而大方向就是皇上的心意,明白了吗?”

张十七挠挠头皮,这样的勾心斗角,根本不是他现在能理解的!

徐妙清看到他愁眉苦脸的样子,便在一旁安慰道:“十七,你完全不用想得那么多,其实当官也没有那么难,刚开始去的时候,只要记住一个原则,就是少说多看就行,什么事情都只管依样画葫芦,准错不了!”

徐辉祖也安慰道:“十七,以后,你跟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你只管去上任,你是徐府中人,一般人多少要卖徐府一点薄面,真有解决不了的事,你尽管告诉我们。”

徐妙清在一旁道:“十七,听宫里传来的消息说,在莫神医的调理下,若初已经脱离了危险,昨天已经能够开口说话了,她听说你没事,很是高兴!”

张十七连连点头:“谢谢姑姑,终算听到一点好消息了!”

徐妙清又道:“只不过,现在若初已经成了永宁郡主,连我们见了她都要行礼,她是天潢贵胄,你和她的婚约只怕是难喽!”

张十七的神色黯淡了一下,终于又道:“还是那句话,我跟我义父发过誓,今生必娶若初,我一定会努力的,我也相信若初对我的感情,不会那么轻易动摇的!”

徐辉祖鼓励道:“十七,你和若初的感情,燕王妃是知道的,你们两个都还不大,大明最重军功,你以后好好立几场功,把官做得大一点,再去向燕王妃提亲,未必没有机会!”

张十七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对,等我身体好起来,我要跟燕王去出征北元,杀光那些鞑子兵,替义父和几位哥哥报仇!”

说到这儿,他又道:“叔叔,姑姑,我想赶紧去义父的坟上祭拜一番,好好去磕几个头!”

徐辉祖摇了摇头:“十七,大夫刚刚说过,你现在需要休养,你对张云海的孝顺,我们有目共睹,如果他在世,肯定也希望你先把身体养好,以后的日子很长,你时时都可以祭拜!”

张十七坚定地道:“叔叔,姑姑,义父临死前,我早认他为亲爹了,那有亲爹下葬,儿子还能躺在床上的,你们告诉我地方,我就是爬也要爬到那里去!”

徐辉祖与徐妙清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那好吧,但是你现在的身体不能走路,一会儿我安排大轿子把你抬到山上去,另外我再安排一些祭品,你去好好祭拜一番吧。”

张云海的墓被放在徐达的中山王墓园之中。

为了显示徐达对大明的无上功绩,皇帝将徐达的墓放在紫金山之阴,还亲自将徐达一生的功绩书写成文字,刻在所有功臣墓中最大的一块“中山王神道碑”上。

同样,徐达墓的规模也极为庞大,直追他为自己准备的皇陵,墓中的神道长度就超过了半里,两侧放着石马、石羊、石虎、武士、文臣各一对。

徐府为了表达对张云海等人的功绩,正在重新雕刻武士和文臣的石像,换成了张云海和徐大等人的样貌。

现在墓园之内新添了两座大坟,一座是张云海的,而另一座却是徐大等十二人的合冢,燕王亲自给两个冢题了“忠”义二字,太子师、大儒方孝儒专门为十三人写了墓志,可以说极尽礼数。

张十七按照程序,先去祭拜了徐达和谢氏的合墓,然后又祭拜了张云海和徐大等人,从他记事开始,这些人陪伴在他的身边,而他作为最小的孩子,得到了每个人的宠爱,虽然他是一个孤儿,可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他从来都没有感到孤独。

可是一场刺杀事件以后,所有人都跟他阴阳相隔,不复再见,这一刻,他第一次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孤独。

他在张云海的墓前傻傻的坐着,回想着张云海对他的一点一滴,因为张云海的疼爱,他从来都不需要思索人生,可是他现在感受到了,感受到了失去至亲以后的那种极度的悲伤和无力感!

一直到太阳西沉的时候,张十七站起来,对两个抬轿的人道:“你们回去告诉老爷和二小姐,我要替义父守孝十天。”

现在张十七已经与徐府的公子同级别,两个仆人都不敢违他的意,抬着空的轿子下去了。

墓园之中有徐府搭得孝室,专门用来守坟时使用,张十七并没有去住,而是坐在张云海的墓前的石阶上,时不时替他换香、斟酒。

过了几个时辰,徐辉祖又派人马给他送来的寝具,

只是他的身体本就虚弱,这一日又在忧思之中,到了末时,终于支持不住,昏睡了过去,再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在孝室之中,蒙面人坐在他的身边,正用和蔼的目光看着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