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光寒九州录 > 第179章 赐座

光寒九州录 第179章 赐座

作者:最上之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5:53 来源:爱上中文

可是这样的情绪只持续了那么一瞬间,他就发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林若初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只是因为当初对她的照顾,所以才向太子求情,那即是说,在林若初的心中,与他的只有总角之谊,再无青梅之情了。

他微微抬头,又看了看侍女脖子上的项链,他完全可以确信,这就是那条他所赠送的翡翠链子,这让他刚被点燃的火焰又立刻被浇灭了。

林若初说这句话的时机实在选得太糟糕了,太子适才的言语,明明已经清晰的表明并不想追究此事,所以她的求情完全是多此一举。

可是对八个早已经对嫉妒成狂的青年才俊来说,林若初再这么一说,更是如同火上浇油,八个人已经彻底把矛头对准了张十七。

太子却摆了摆手道:“永宁,自你受伤后重新醒来的那一刻开始,父皇便已经跟你说过,当今世上便只有一个朱若初,徐景永也罢、张十七也罢,昔日你与徐府之间的种种瓜葛,与你再无半点关系。”

林若初连忙再次下拜:“殿下,臣女惑于故旧,以致于忘了皇爷爷所嘱,实在该死,还请伯父责罚。”

太子叹了口气:“永宁,你能不忘旧,伯父又岂能怪罪于你,但是圣命不可违,伯父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下不为例。”

林若初躬身道:“是。”

太子终于把脸转向张十七道:“张卿,既然永宁郡主替你求情,你迟到之事,本宫便不再追究了,但是你到得太晚,这里已经没有了你的席位,你便站在一旁看着吧!”

张十七的心如堕冰窖,现在的他已经彻底明白了,林若初在这个时候说这样一段话,只是想通过太子的口向他强调,林若初已死,现在眼前的人,是朱若初。

而且太子还用这样一个轻描淡写的借口,就把张十七与林若初的总角之情一笔勾销,也是向所有人都表明了,眼前的永宁郡主与林若初再无半点关系。

张十七跪在地上,死死地盯着林若初,只可惜,从林若初开始说话一直到再坐下,便没有再看他一眼,与其说她在替张十七求情,不如说她在完成一个任式,走了某个过场。

张十七很想最后问一次林若初,可他知道没有这样的机会了,现在的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跪在地上磕头道:“微臣叩谢殿下不罪之恩,谢永宁郡主替微臣求情。”

话音才落,坐在一旁的皇长孙突然站起来道:“张大人,你先别急着谢恩,我还有话要说。”

众人又是一愣,从张十七进入宴会场开始,整个事情的走向不断的突破所有人的想象,现在居然连皇长孙都要插手此事,他不允许张十七谢恩,是要对他有所不利吗?

太子笑了:“文儿,你是觉得为父这样处罚张大人太轻了吗?”

皇长孙向他微一躬身,然后道:“非也,父亲,儿臣不允许张大人谢恩,是因为今日张大人做得完全没有错,父亲对张大人的处罚并不公平,所以儿臣想替张大人说句话。”

太子笑得更欢了:“文儿,为何你觉得我处罚的不公,难道张卿家不是迟到了吗?”

皇长孙道:“适才辩论时,父亲在开始时便强调要让众位大人畅所欲言,为何徐景永大人在说要对诸王进行削权的论点时,父亲大加赞赏,而张十七要对诸位大臣进行监督时,父亲却任由众位大人对张大人进行攻击,此不公一也。”

太子道:“文儿,你好象冤枉为父了,这里的大臣都可以作证,刚才半个会场的青年才俊都要求处理张卿,为父根本没有听他们的意见。”

皇长孙道:“父亲,您是监国者,最需公正公平,您适才得确没有处罚张大人,可是你的态度,却是在纵容满会场的大人们攻击张大人。”

太子摆了摆手道:“我的态度如何,也是一种臆测,文儿你用臆测来责怪为父不公,这本身便不公平,所以,这条理由,为父不认。”

皇长孙道:“父亲问张大人关于那位老人是谁,张大人具实回答了父亲大人的问话,而且张大人只说怀疑那位老人家是一位皇族,蒋大人刚才说过来了,不能以怀疑说张大人大不敬,此不公二也。”

太子嘴角微扬:“好吧,这勉强算一条,还有三么?”

皇长孙道:“此时才还只是申时,无论是按寻常人家家中或是朝廷的习惯,均未到晚膳时间,父亲未按照常时开宴,通知了其他所有人,独独没有通知张大人,张大人按照平常时间前来赴宴,并无过错,父亲为何要治他迟到之罪?”

太子皱了皱眉头,问旁边道:“具体开宴的时间,没有通知张卿家吗?”

立刻有一个太监从一旁跑出来跪在地上,磕头道:“启禀殿下,奴才只记得通知方大人、陆大人以及郡主所点的八位大人,奴才还以为张大人是徐府之人,徐公子会通知张大人,所以疏忽了,奴才该死,请殿下治罪。”

太子怒道:“适才本宫问责张卿之时,你一句不说,直到允文提出此事,你才来认罪,如此重大的失责,以至于张卿蒙受不白之冤,你该当何罪。

更重要的是,文儿因你的失误误会了本宫,实在是大不敬,现在不在宫内,我懒得处理你,等回宫后,你自己去司礼监认罪吧。”

那太监跪在地上不停地发抖:“奴才无心之失,望殿下开恩,望殿下开恩!”

皇长孙求情道:“父亲刚才确实没有特别吩咐冯公公去通知张大人,冯公公因此疏忽了,只是一个失误,不致于构成大不敬,父亲小惩一番便是,不至于要交司礼监这么严重,还请父亲开恩。”

张十七愣了,他不明白,这太子和皇长孙所唱的究竟是哪一出?太子下面的人会疏忽到忘了通知自己开宴的时间?

这显然不可能!

最大可能是这位太监偷懒,在通知徐景永时让他也顺便通知自己,可是徐景永却故意摆了自己一道。

可是太子为了要治他的罪所以故意提前一个时辰开宴?

他也没有重要到这种程度!

皇长孙这样保他,是为了赢得他的忠诚?

这种可能性同样微乎其微!

不过眼下他还是得配合着唱一场戏才行,他连忙高声道:“启禀殿下,是微臣没有及时向公公询问开宴的时间,并且自以为是,这才迟到,与公公无关,还请殿下不要治公公的罪!”

太子重重哼了一声,喝道:“狗奴才,既然文儿替你求表,张卿也替你担了责,本宫就把你这颗狗头留下来,只罚你一年俸禄,你可有异议?”

太监连连磕头:“奴才多谢殿下不杀之恩,多谢小殿下仁慈,多谢张大人宽宏大量”

此时,吴沉站起来道:“殿下,皇长孙虽然只有十岁,可是对事情的分析已经洞察入微,更难得的是他如此公平公正,又能对殿下据理力争,实在是天选之子,国本稳定,我大明江山稳如磐石啊!”

方孝孺也跟着站起来道:“吴大人所言极是,太子殿下的贤名早已经是天下尽知,而今皇长孙是青出于蓝,大明国柞绵长,江山万万年。”

太子笑道:“二位老师,允文尚年幼,你们如此夸奖他,容易让他骄傲!”

方孝孺和吴沉同时站起来道:“殿下,臣等俱是肺腑之言,绝无半点虚假。”

张十七仍然跪在地上,脑子中已经是一团雾水,他根本不信太子和皇长孙的争执是真的,似乎从他进行辩论会场开始,就陷入了某个圈套之中,只不过,他现在完全猜不到,这个圈套,究竟是什么。

太子吩咐道:“张卿,既然误会解除,那就重新入席吧,来人,替张大人安排桌子。”

皇长孙却道:“父亲,儿臣以为不必再另行布置了,儿臣的胃口小,桌子上的食物没有动多少,就让张大人与我同坐一桌,共同进餐吧?”

此话一说,所有人再一次混乱了,从辩论会场开始,太子就表现出对张十七很不喜欢的态度,可是皇长孙的态度却是完全相反,不仅极力替张十七辩护,现在更邀张十七同桌,这样的恩赐,也实在大了一些罢?

方孝孺立刻反对道:“启禀殿下,上下尊卑有别,长孙殿下是万金之躯,张十七何德何能,可与长孙殿下同桌,而且还共同进餐,这实在与礼不合啊!”

皇长孙却不以为然:“今天张大人是代景隆哥哥来参加此宴的,与我同席,也没有什么不合适。”

张十七连忙跪在地上:“微臣多谢长孙殿下恩赐,微臣自知身份卑微,不敢造次,就让微臣立在一边即可。”

太子开口道:“好了,好了,你们不用争了,来人,拿个蒲团来,放在文儿的旁边,让张大人坐在上面,再从文儿桌上的菜中挑一些赐给张大人,算是弥补张大人所受的委屈。

张大人也懂些武功,接下来的节目,正好给文儿解释解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