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千古长安客 > 第二章 爱如潮水

千古长安客 第二章 爱如潮水

作者:二哲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05:18:38 来源:88小说

秋去春来。

李白踏上去往帝都长安科举之路。

离开了清源城后,在李县令的依稀送别下,父子二人依依不舍的分道扬镳了,唯一剩下只有临别的一句:善人者,人亦善之。

站在山头看着熟悉的清源城,一股无端落寞涌入脑海,回眸一瞬间,淡淡地走远了。

一连赶了两天路,李白很是疲惫,尤其是小圆宝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一步三摇地有气无力。

青城山下,幽幽古道。

夜色渐深,眼前乍现一座道观。

李白喜出望外急忙拾级而上,直奔上清宫祖师殿。

可是进的大殿之内空无一人,唯有三尊石像身披黄衣,香炉氤氲,烛火阴暗,很是离奇鬼怪。

李白环视祖师殿一圈依旧空空如也,周围屋内更是黑暗无比,好似空置已久一样。

出的大殿,周围还是如死般静谧,乌鸦隐遁,蝙蝠藏踪,李白愈发的奇怪。

山风急骤,吹的整个青城山摇曳万千,就连上清宫祖师殿也将要被倾覆摧毁。

小圆宝担心道:“我看此地阴气太重,恐有不祥之物”。

光子也关切道:“这风吹的着实古怪”。

……

不等李白回答,刚走了没几步,眼前忽然钻出一条庞然大物的双头银蛇王,血眼灯笼,刀剑獠牙,火红的信子吞吐自如,头顶一双尖角,白灿灿的鳞片光芒摄人心魄,蜿蜒盘曲身子伸展开宛如一张撑开大弓,吓得李白猛地倒吸一口冷气,凹陷鳞片全部竖起,仿佛千军万马举起刀剑,尾端响尾不停地发出嘶嘶的怪声,高高擎起舌头忽然从天而降直逼李白。

面临血盆巨口,李白一时吓木在原地,要不是光子将其推开,恐怕已成其口中一缕亡魂。

小圆宝纵身一跃,顺着鳞片攀爬至蛇头上,身影动如脱兔,快似疾风利爪獠牙齐上,双头银蛇倍感一丝疼痛,随即摇头一甩,小圆宝还是死死地抓住其尖角,悬空一圈,怪力嘶吼数声,双头银蛇王面对如此挑衅,更是俯身落地,浑身翻滚盘旋游移前进。

见此绝佳机会,小圆宝飞身一蹦逃离其尖角,双头银蛇王瞬间尖角收缩一团,高山般地巨腰盘旋一处,四目紧紧地死盯着李白,怒气冲冲地吐着信子。

李白上前恭敬道:“敢问你为何如此对我们行凶?”

冷哼一声的双头银蛇王道:“青城山之人,我白玲珑必将其杀光殆尽,一个不留”。

“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就因为你的冷血无情吗?”

“我冷血无情,对,是我冷血无情,要不是青城山的臭道士苦苦相逼,我也不会变得如此冷血无情大开杀戒”。

“你和青城山恩怨我能帮你什么忙?”

白玲珑摇身一变化成人形,徐徐地朝其走近,冷色道:“我与青城山的恩怨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轻易化解的”。

“我愿竭尽所能,只有你们彼此能化干戈为玉帛还青城山长久安宁,我愿倾尽所有,但是我不知道你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怨……”。

不及李白说完,白玲珑化作一团白练消失不见徒留下一句:“你回去好好问问青城山的清风道长”。

“清风道长?”

满腹疑惑的李白站在祖师殿外,一股冷风扑面袭来,久久地难以平复心中的惶恐。

夜深了,不知何时李白在祖师殿浑浑噩噩地昏睡过去。

天大亮了,上清宫祖师殿外才有几许人影鬼鬼祟祟的探头探脑,看到大殿上酣然入睡的李白,厉声呵斥道:“起来了,赶紧起来了”。

不情不愿地睁开惺忪睡眼,李白抬头望去,几个身穿道袍之人吵吵闹闹。

李白不悦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道童们窃笑的看了看李白,有人继续大笑道:“你在我们青城山的道场,还问我们是干什么的,真是可笑至极”。

“原来这是你们的道场,为何夜晚连人影都没有”。

此话一出,几个道童见状相视一眼转而沉默不语。李白突然想起什么,追问道:“谁是清风道长?”

“你是怎么知道清风道长?”

“我……”。

刚要脱口而出,李白转而看向几人,见他们窃窃私语一番后,眼神变得异常古怪。

李白追问:“敢问清风道长人在何处?”

“清风道长不在青城山,他已云游四海,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你有何要事可以告知于我,我可以代为传达”。

“既然清风道长不在青城山,那我就在此多停留几日,待到清风道长回来再当面请教”。

道童们又是一阵静默,无耐李白刚要出门,道童们忙上前一个个阻拦道:“公子留步”。

“还有什么事吗?”

“其实我师傅他……”。

“我就是清风道长”。从门外传来一阵沧桑声音。

顿见其一位老者,面色苍白,气色失调,邋里邋遢的不像是一位修道之人。

清风道长弱弱道:“敢问公子找我所为何事?”

“昨晚在祖师殿前我遇见一条双头银蛇王,她说与你们青城山有恩怨”。

话音方落,几个道童们瞬间脸色顿惊,清风道长同样也眼色一怔,久久地一言不发。

强笑一声的清风道长:“青城山哪有什么双头银蛇王,你肯定是看错了”。

“我看错了,他昨晚差点吃了我,要不是我拼死抵抗,恐怕早已葬身蛇腹,你们到底对我有什么要隐瞒的,而且这大晚上祖师殿前不见一人,身为修道之人,岂能躲躲闪闪的苟活于世”。

叹息连连的清风道长正色道:“在青城山的确有一条双头银蛇王,抱歉,刚才是我欺骗了你”。

“敢问道长我能帮你什么忙?”

清风道长挥了挥手,唉声叹气道:“不用了,这件事不是那么好处理的”。一说完,面如土色的愁苦万千。

李白:“我也是修道之人,有何难事是解决不了的,请道长细细道来?”

眼前一亮的清风道长仔细上下打量其,脸上露出一抹微笑道:“此事说来话长,在很多年以前,我青城山白云道长云游天下之际,结识了双头银蛇王幻化的人形白玲珑,在西子湖畔,三月烟雨,泛舟同行,二人相见恨晚,自此便开始了一段人妖之间的旷世奇恋,岁月如梭,端午之日,一杯雄黄酒使得白玲珑显现出真身,白云道长得知后无法接受,回到青城山后永不出山,二人从此两不相见,可是白玲珑一直苦苦追至青城山下,势要当面问个明白”。

说到此处,清风道长也不由地喟叹一声,想来其中必是百般曲折。

李白追问:“那最后到底是怎么了?”

“唉,白玲珑上山后,受到青城山道士万般阻拦,两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再见面,可是这却惹恼了白玲珑,愤怒地化为双头银蛇王,卷起三江之水,水漫青城山,整个青城山道士全部遇难,白云道长还是未曾出面,虽然解了白玲珑一时怨气,但是却无法消除其心底怨恨,依旧夜晚出来行凶,白天发下毒誓咒怨,青城山倒,杀绝道士”。

“好一个蛇蝎心肠之人,真是歹毒至极”。

清风道长:“过了这么多年,每至夜幕降临之时,白玲珑就会出现在青城山行凶杀人”。

“难道就真的没有解决的办法吗,为何不让白云道长出面解决,就眼睁睁的看着青城山的人死无葬身之地吗?”

清风道长回答道:“公子,此法我等也是想过,可是白云道长去了青城后山的西岭雪山,一干众人也是苦苦寻找,最后还是一无所获,自此以后再也没有白云道长的下落”。

“西岭雪山?”

“西岭雪山常年冰雪覆盖,无人可以敢居住,至于白云道长踪影更是无法找寻”。

李白若有所思一番,而后看向青城山的众人,再看向清风道长,一个个面如土色整天东躲xZ,很是痛心。

“我愿意去西岭雪山寻找白云道长踪影,或许真的还有一线生机”。

“可是西岭雪山凶险万千,恐怕此去定是九死一生,我劝你还是不要以身犯险,若是你受到半点伤害,我心里真的过意不去”。

挥了挥手的李白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我定将白云道长找到,给青城山一个满意交代”。

清风道长惬意道:“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你的大恩大德”。

“天下道门本是一家,能为青城山尽一些微薄之力,也是我的福分”。

此话一出,清风道长脸上有些僵硬不再多言。

“我这就去了”。

刚要出的祖师殿李白,不料却被清风道长阻拦道:“公子,实不相瞒,其实西岭雪山中有一个地方被称为死亡之地**函,一入此地,必死无疑”。

嫣然一笑的李白:“我知道了,无论前面是刀山火海,但是我答应的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办到”。

之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上清宫,到了青城山的后山,大雪飘飘,虽是四月艳阳天,但是西岭雪山依旧大雪纷飞。

一片白茫茫的西岭雪山,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无路可寻。

无奈李白沿着盘旋石阶上山,群山环绕,冰天雪地之间,唯有身后一袭浅浅的脚印,没过多久又被大雪淹没的不见踪影。

光子:“公子,我看这西岭雪山崎岖险峻,隐隐地透着一股邪气,还是早点离开此地”。

“不行,我已经答应了清风道长,说什么我也要找到白云道长,就算是死我也会不遗余力的找到他”,李白笃定道。

“公子我知道你一定会全心全意地寻找白云道长,可是这西岭雪山诡异莫测,恐怕白云道长未先找到,你已冻死在这大雪山中了”。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光子极目远眺整个西岭雪山,在大雪山的顶端屹立着一块硕大的石碑,若隐若现,光子直言道:“为今之计,只能去前面一探究竟”。

说着指了指前面石崖,刚走了没多久,光子停在原地,惊讶道:“刚才我们来过此地,怎么又会绕回来了”。

“的确如此,我们一直想登上前面山崖,可总是原地打转,未曾前进半步,真是匪夷所思”。

“难道此地就是传说中的死亡之地**函?”

李白急急地环视一圈,自己的确一直在原地打转,看来真的是中了**函的移行**阵法。

光子:“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良久。

李白苦苦思索,再看了看周围环境,仍旧毫无半点思绪,小圆宝突然尖叫起来,二人很是明白,小圆宝每次尖叫都是因为有什么可怕的野兽,这次也不例外,顿时聚精会神注意周遭的风吹草动。

一股冷风席卷整个西岭雪山,赫然山头屹立着一只吊睛黑虎,威风凛凛,剑齿虎牙,点点黑斑,条条金黄竖纹,俨然一副王者风范。

黑虎仰天嘶吼一声,惊若九天雷电,群山颤颤。

李白:“你到底想怎么样?”

黑虎沧桑声音道:“我在这等你们”。

“等我们?”

刚一问完,黑虎猛地飞扑下来,环绕着李白一圈,凑近其跟前嗅了嗅,正色道:“果真是修道的十世好人,请随我来”。

李白相视一眼光子不知作何,光子安慰道:“且看它作何?”

黑虎在前,李白在后,绕道来到一条幽深隐匿的小径,恰好仅容一人通过,最后沿着悬崖直达山峰。

此地正好背靠大雪山,不受大雪的覆盖,俯视远眺,一眼望去,青城山就在对面,清清楚楚的看的真切,不免多看了几眼。

黑虎冷色道:“这是摩崖石刻,你们看看上面的血迹一切都自会明白”。

李白放眼端详,上面血迹斑斑,剑走龙蛇的字迹精雕细琢。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白头吟犹在,佳人难再得,日复又一日,蛇毒侵肝肠,思念牵心头,西子湖畔水,三月艳阳天,乌篷卷珠帘,良辰多追忆,美景不复存,故人可安好,都说相思苦,谁懂相思人。白云绝笔。

李白呼之欲出:“难道白云道长中了蛇毒?”

光子疑惑道:“白玲珑怎么会让白云道长中毒呢?”

“这到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白云道长中毒了,竟然不让白玲珑知道呢?”

“我想这其中肯定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隐情?”

“不为人知的隐情?”

“难道是白云道长不愿意让白玲珑搭救自己,还是故意躲着她永不相见”。

李白摇了摇头,又看了看摩崖石刻上的字迹,一时之间也不知作何。

黑虎:“的确如此,白云道长虽然中了蛇毒,但是有比蛇毒更毒的事情,那就是他中了白玲珑给自己下的无药可救的情毒”。

“情毒”。

“白云道长心里清楚,与白玲珑在一起就会慢慢地中了她的蛇毒,随着时间会愈来愈深,直至中毒而亡,但是能在她身旁停留一些时日,他也是以命相拼掩饰中毒迹象,虽然做不了天长地久夫妻,但是能在仅有生命的日子里和她共度余生也是心满意足,为了不让她知道自己中毒事情而伤心欲绝,他孤身离去只为不增加她心里的内疚,最后只能是愿得一心人,却至死都不得不而分离”,黑虎一阵悠长地哀叹。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李白弱弱地重复道。

光子询问:“那白云道长的尸体在哪儿?”

“在西岭雪山冰洞内,也就是**函,为了不让他的尸体受到破坏,由我专门守护”,黑虎道。

“那为什么不让白玲珑知晓白云道士已故消息,为何还要让青城山的众人受到如此惨痛伤害?”

黑虎:“白云道士临死前也考虑过,一是怕白玲珑知道白云道长是因自己而死,会自寻短见,二来就是担心其会失去理智降罪于青城山,如今看来还是让其尽早知道为妙,不然整个青城山迟早有会被其生灵涂炭”。

黑虎引领着李白朝着**函走去,可是刚走了没有多久,突然青城山方向周遭大水冲天,三江之水漫天席卷而来,直逼巍峨高耸的青城山。

黑虎惊色道:“白玲珑又要水淹青城山了”。

李白生气道:“真是不可理喻”。

光子:“我这就去劝解白玲珑赶来此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于她”。

“你快去快回”,李白急催道。

飘身而起的光子飞奔向青城山方向,顿见洪水肆虐,而在大水中央正是白玲珑,化身双头银蛇,山腰涌动三江之水,而其正挺身立于浪头之上,四目血红,双头攒聚三江之水,身子猛然一摆动,飞流乱涌,巨石滔天,直直地砸向青城山上。

光子飞至其跟前,正色道:“白玲珑,请你不要意气用事,我们找到了白云道长”。

“你休要欺骗我,青城山的臭道士一个个虚与委蛇,为了苟活下去,肯定派你来当说客,好让我放他们一条生路,我告诉你休想,今天我就要整个青城山陪葬,就算是玉石俱焚,我也在所不惜,你闪开,不要怪我对你不客气”。

光子见其不可理喻,忽然灵机一动,呼之欲出:“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这首《白头吟》是你和白云道长许下的海誓山盟,你可记得”。

此话一出,白玲珑顿时心中明白,连忙催促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且随我而来,到了一切你自会明白”。光子登时转身朝着摩崖石刻飞去。

白玲珑不曾耽搁紧紧跟随,等到了摩崖石刻光子指了指前面,白玲珑细细端详,尤其是看到最后四个大字:白云绝笔,蓦然有气无力朝后跌倒去,光子及时搀扶住,关心道:“白云道长已故了,他的尸体就藏在西岭雪山的**函”。

“不可能”。

“他不可能先我而去,他一定不会死的,我不允许他死,我不允许他怎么可以死呢”。

白玲珑踉踉跄跄的双膝跪地,泪流满面,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就连旁边的光子也被其感动万分,忙上前安慰道:“白云道长知晓你的性情,所以才会一直对你隐瞒,他不想因为自己的死而对你造成永远地愧疚”。

忽而大笑一声的白玲珑:“永远地愧疚,哈哈”。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愿得一心人……都是骗人的鬼话,既然你已死,那我也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了,就让我用整个青城山为我们的誓言殉葬”。

白玲珑眼睛闪过一道阴森寒芒,突然仰天大吼一声,三江之水犹如一头猛兽迅疾地直扑青城山。

光子劝解道:“不要,白云道长知道你这样,他一定会死不瞑目的,你还是早点收手吧,或许还有挽回机会,不然你连最后一点见面机会都没有了”。

话音刚落,李白气喘吁吁地奔跑来,脱口而出道:“我们找到了白云道长的尸体了”。

白玲珑眼前大亮,眉头一挑,咄咄逼人道:“他在哪儿?”

李白二话不说在前带路,三步并两步,火急火燎的直达**函,等到了一方冰冷阴森的雪洞之内,白云道长尸身未腐,两眼紧闭,面色铁青,想来是中毒已深,双腿盘膝端坐于地,静静地手持拂尘,李白见其倍感一股似曾相识感觉,却在脑海中一瞬间变得模糊不清,又急急的消失无影无踪。

白玲珑失声道:“白云,你让我找的好苦,你怎么可以弃我者去,终究是我害苦了你”。

突然奔向白云道长尸身大哭不止,但却毫无半点任何的回应,冰冷洞内只有无尽地抽泣。

白玲珑自怨自艾道:“白云,你说过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纵然是死,我也会对你不离不弃”。

一说完忽然显现原身,腰身直接绕着白云道长尸体盘旋而上,双头银蛇化作一尊石像。

李白:“你这是作何?”

“生不能同床,死愿同棺,一生一世,永不分离,多谢你们替我找到白云,没有什么作为报答,请收下我的小小礼物”。

一道绿光飞来,光子激动道:“这是你的修炼千年的内丹,我们怎么可以收下如此贵重的礼物?”

“不必推辞,我已找到意中人,此生再也不会踏出这洞门一步,留着这内丹也别无他用,权当感谢几位的大恩大德”。

李白不知如何婉拒,不等几人反应,从石像处生出一道道冰花,光子:“那我等就不打扰了”。

刚一出的冰洞,一道寒冰死死地将洞门封死。

几人回眸看去,徒留下沉重地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

光子大喊道:“快看三江水退去了”。

李白喜出望外,顺手抱起了光子猛亲一口,高兴道:“青城山再也不会大难临头了”。

光子脸颊微红,不好意思的蜷缩一团低头不语,而这时身后的黑虎打破两人的尴尬局面。

“我也该走了”。

“多谢你今天的指引,要不然我们真不知道如何化解这场灾难”。

黑虎:“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你是道祖一脉,我焉有不识之理,上天注定好了一切,我只不过是听天命,而你不过是尽人事而已”。

李白虽然有些不惑,但是明白黑虎所说的也不无道理,忙关心道:“你去哪里?”

“回我的森林去,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我也没有守护摩崖石刻的必要”,黑虎边说着边朝着西岭雪山的深处走远,徒留下一袭深深地脚印。

李白和光子面面相觑,出了西岭雪山的**函,还未至青城山就碰到了清风道长,众人刚一见面就噗通应声跪地感激涕零一番。

一行人走至上清宫祖师殿内,清风道长感激道:“公子,刚才三江之水退却,以后是不是再也不会发生此等事情了?”

点了点头的李白侃侃而谈:“双头银蛇王已经找到了白云道长尸体,从此以后青城山再也不会出现双头银蛇王踪影”。

刚刚一说完,突然有人大喊道:“不好了,门口出现了一大堆青蛇”。

众人急匆匆的冲出祖师殿,来到上清宫外面,一排排群蛇整齐地盘旋游移,一圈圈的缠绕在房梁之上,遍地皆是青蛇。

清风道长惶恐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白摇了摇头,再看向毫无敌意的蛇群,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

有人喊道:“看来是双头银蛇王还是亡我青城山之心不死”。

“这青城山真是没法待了”。

“我不想惨死在群蛇的毒液下”。

……

瞬间整个青城山众人再次人心惶惶,李白不敢耽搁,忙上前去看向群蛇,小声质问:“你们为何爬上青城山,银蛇王已经找到自己的归宿,你们还是早点赶紧下山,免得伤了和气”。

领头青蛇:“不见银蛇王我们绝不会下山,不然我要让所有青城山臭道士全部葬身于此”。

李白无语。

身旁的光子灵机一动,随手掏出双头银蛇王临走前送的金丹,义正言辞道:“见银蛇王金丹如见蛇王本人,你们还不快快听我命令急急退下”。

青蛇不惑:“银蛇王怎么会将金丹交付于你,这可是她历经千年修行才得来的金丹,我不信她会将金丹教给一个陌生人”。

光子:“既然你明白金丹来之不易,还敢在此放肆,更何况银蛇王神通广大,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盗去她的金丹,唯有银蛇王亲自交付我手中,难道此时此刻到现在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银蛇王已经找到自己归属,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

青蛇待在原地良久一言不发,李白关心道:“银蛇王再也不会侵犯青城山了,希望你早日改邪归正,有朝一日可以修成无上大道”。

“蛇王能完成的自己的遗愿,我等着实也替她高兴,多谢公子开导”,一说完,青蛇仰天抬头表示感谢,其余众蛇也如法炮制。

之后青蛇看了看青城山众人一眼,尤其是紧盯着金丹,心知肚明一切,转头率领群蛇消失在青城山。

清风道长一脸疑惑,再看向李白等人,感激道:“公子,再次感谢你的大恩大德,要不是你两次舍身相救青城山,恐怕我们早已葬身于此了”。

其余之人更是连连叩谢:“公子,多谢救命之恩”。

……

李白搀扶起众人,在清风道长的引领下,众人再次来到祖师殿前,荒芜的大殿内早已搁置了很久。

一行人满心欢喜的上上下下的开始打扫整个青城山的各个角落,尤其是祖师殿内的尊像全部焕然一新。

清风道长召集整个青城山道士全部聚集于祖师殿内,李白在侧,从未有过的庄重,就连之前病恹恹的清风道长也是气色上佳,其余道士们更是精神抖擞焕发,一个个喜不自胜万分。

清风道长礼貌道:“众弟子第一拜谢祖师爷保佑”。

所有人齐齐地跪拜眼前的石像,李白也是如此。

“第二感谢李公子的鼎力相助,救我们青城山逃离苦难”。

众人心甘情愿的跪拜一番。

李白下意识搀扶起清风道长,心中很是惬意道:“我说过天下道门本是一家,没有什么谢不谢的,一切都是我应该的”。

欣然一笑的清风道长再次感谢道:“公子舍身卫道的行为,值得我们青城山所有道士学习,我在这再次感谢”。

一来二去,李白站在原地尴尬地不知作何,最后独自出的祖师殿后,一人站在青城山的最高处环视一圈。

远处的西岭雪山依旧积雪覆盖,死亡之地**函分外地醒目,再抬头看向日光所照的摩崖石刻,那许下的一行行的海誓山盟的誓言,格外地记忆犹新那行: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

…...

青城天下幽,西岭雪山美如画,李白在祖师殿待了几天便继续踏上长安的科举之路。

清风道长率领青城山道士十里相送,直至消失在大道尽头,还是不曾离开,凝望着其远去的背影,两行清泪徐徐落下,未曾擦拭半点。

李白出了青城山赶了一天一夜的路,临近傍晚时分,突然大雨滂沱,夜雨下,前面显现出一座祠堂急忙奔去。

脱下淋湿衣服后,拧了拧雨水,无意间才注意到大门上的牌匾:武侯祠。

李白不顾衣服,自言自语道:“难道这里就是蜀国纪念汉昭烈帝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堂?”

推门而进,眼前灯火通明,一排排火烛照亮了整个大殿,李白急忙奔跑过去,正中间是刘备雕像,却不见诸葛亮的雕像,李白满腹奇怪,在右侧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两行大字: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原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李白感慨道:“千古一相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终不能克复中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又在大殿环视一圈,在左侧又刻着一行行字迹很是引人注目: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李白读完一遍内心不知如何又开始默默地重复一遍,来回踱步,忽然眼前的烛台吸引了自己,有规律顺序的摆放,仔细端详才发觉完全是按照十方九宫八卦七星**五行四象三才两仪的道法位置摆放,由于受凉的缘故加上大殿内暖烘烘的气流,不知不觉间,已是靠着墙壁昏昏欲睡过去。

微风轻拂,一叶扁舟,上面一人羽扇纶巾,身披一袭道袍,面带微笑道:“孔明在此等候多时”,说着礼貌地拱了拱手。

李白大惊道:“你是蜀国丞相卧龙诸葛孔明”。

“正是在下,敢问你此来所谓何事?”

“我”。

……

一时语塞的李白不知如何回答,卧龙捋了捋胡须佯笑道:“既然如此,那你就既来之则安之,让我好生带你领略一下这天下无双的机关城奥秘”。

“机关城?”

“自我五丈原前点燃七七四十九盏续命灯后,灵魂一直就游荡在这机关城中,无所事事间只能研究各式各样机关”。

“听闻你有一只木牛流马可以无人驱动,我有幸可以见识一下吗?”

大笑一声的卧龙先生道:“区区木牛流马有何意思,我让你见识一下天外飞马”。

刚一说完,从水里升腾起一匹木马,羽扇一挥之后,木马身上两侧渐渐地伸出两只翅膀,又是羽扇摇了三下,天外飞马一飞冲天,转瞬即逝又落在李白跟前,卧龙先生笑道:“你大可放心一试”。

禁不住满腹好奇李白飞身上马,抓住木马脖子上的小木桩,卧龙羽扇轻轻地摇了摇,天外飞马不停地驰骋在水面之上,突然水面之上燃起熊熊大火,赤炎烈烈,天外飞马翅膀煽动两三下,直达九天云端,正当玩的不亦乐乎之时,卧龙先生的小舟也飞将起来,而且风速疾快。

卧龙先生好笑道:“这是我的小飞舟,让你见识一下巨龙飞舟”。

一说完,羽扇朝着水面挥了挥,正中央的水立刻沸腾滚动地往两侧排开,慢慢地升腾起一只圆形尖顶露出水面,接踵而来的是圆圆地巨龙飞舟,久久地盘旋转动未曾停止,巨龙飞舟周围悬泉瀑布,飞漱流淌,激起千层惊涛骇浪。

李白目瞪口呆,卧龙先生继续道:“还有更厉害的”。

话音一落,巨龙飞舟四周露出一道口子,紧接着上面走下来一排排木佣兵士,手持弓弩枪,井然有序地站成数排,又从巨龙飞舟最顶端飞出和李白胯下一样的天外飞马,如蝗虫般在空中列队。

看着水面上手持弓弩枪的战队和天空之上不计其数的天外飞马,李白惊叹道:“此等设计规模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巨观”。

卧龙先生:“这就是我钻研的千军万马,纵观我一生,先学墨家先祖的墨家机关术以及加深研究鲁班玄木神术,后学道家星相学术,集百家之长,才有现在的成千上万的军队”。

李白赞叹道:“这等奇异的玄木神术可不是轻易就能研制成功的,想来先生花费了不少心思”。

哈哈一笑的卧龙先生道:“不不不,这玄木神术我只用了半天就学会了,主要是造这艘巨龙飞舟,其中的构造原理和驱动原力花费了一些心思,最后不得不阅览古今各种书籍,最后在《山海经》中找到记载,传说在远古大陆的周天世界飞来一艘天外巨龙飞舟,形状诡异,似螺舟,水不侵入,遍体奇光闪闪,速度极快,肉眼根本无法识别,而我这艘巨龙飞舟远远还达不到传说中那般”。

李白急忙附和道:“《山海经》中的确有过对螺舟记载,但只是神话传说不可轻信,先生已经有此成就可真是无人可比”。

挥了挥手的孔明先生道:“你永远要记住学无止境的道理,无极宇宙之中一切都皆有可能,我坚信《山海经》中记载,或许那就是先祖记录远古大陆世界的最好证明,我希望你也有机会可以参悟无极宇宙大道,那是人世间最无极的上乘大道”。

闻言后,李白再看向那艘巨龙飞舟以及那些整装待发的千军万马,无穷的困惑涌上心头,还有这到底是哪里,正在苦苦思索之际,卧龙先生羽扇一摇,李白沉入无尽地熊熊烈火之内,就在水火交融之处毫发无损,可是身不由己沉入冰冷刺骨的水中,拼命挣扎却又那般无力。

一觉入梦起,天已大亮,外面雨也住了,只有雨滴敲打着青砖绿瓦,李白迷糊糊地起身,再次看向眼前的碑文,一股落寞无端打破心底冷静,只有无尽地愁思和困惑。

在大殿内再次踱步开来,李白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奇怪,沉思良久才不依不舍地离开了武侯祠。

站在远处登高眺望,整个武侯祠充满无穷地神秘,无形之中打开了自己心中那道禁锢的大门,分解的自己脑洞无限大开,对万物重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