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千古长安客 > 第十章 中岳嵩山

千古长安客 第十章 中岳嵩山

作者:二哲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05:18:38 来源:88小说

众山之祖,天下之中,三水之源,五岳之宗。

东方露出一条鱼肚白,阳光普照千里嵩山,最醒目的莫过于少林寺。

李白和不空禅师拾级而上,一条无尽地石阶直达少林寺门口。

周遭郁郁葱葱,群山环绕,佛音再次涌入耳朵,李白激动道:“想不到有一日我会来到天下武学之地少林寺,真的是三生有幸”。

不空禅师笑道:“东土大唐武学发源地皆源于嵩山少林,若是能学到其中的武学精髓真是不枉此生”。

“想不到大师对中原之事了如指掌,真的让小生佩服”。

“哪里,东土大唐的武学精妙高深,我能来此一遭,也算是见识了中原武林的江湖传奇”。

“大师谦虚了,少林寺武学精髓我等根本不可能见识,而且此地是大唐王朝的太宗赐予封地,历经几位皇帝都是对此恭敬不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白回道:“相传高祖开创大唐王朝时期,当时少林寺十三棍僧一路保护秦王建立下不世功勋,自此以后大唐王朝问鼎天下之后大封少林寺十三棍僧,而且是仅次于长安慈恩寺的古刹”。

“原来如此,看来这少林寺还真是非同小可,想必有着朝廷的保护,要想进入少林寺真的是绝非易事”。

李白应了应,二人再次登顶少林寺,来到少室山前,远处站着两个沙弥,手握长棍,一袭灰衣素裹,静静地站在原地。

二人近前,一位沙弥单手施礼道:“敢问施主从何处而来?”

不空禅师迎上前,双手合十虔诚道:“贫僧法号不空金刚,从西天拜佛求经而来到东土大唐,路过宝寺,特此前来拜佛,还望通禀一声”。

“大师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禀报一声”。

一会儿之后,从少室山下来一行人,领头的是三位老僧,身披袈裟,步伐极快,紧随其后的是戒律堂首座、千佛殿住持、中央是方丈,数十人匆匆的赶来。

方丈玄空见到不空禅师双手合十笑道:“大师不远千里驾临贵寺,真是不胜荣幸,快快里面有请”。

李白见少林寺方丈玄空面色慈祥和睦,年近古稀却还是身体硬朗,一路行来面色不改,想来其武功高深莫测。

顿时不空禅师和玄空在前李白在后,行走间少室山前镌刻着一个大字:佛,足有十几丈高,而且书法精湛,力道高深。

李白惊叹道:“好厉害的指法”。

这一句引起了少林寺方丈的注意,忙停住脚步看向李白,莞尔一笑道:“你怎么看出那是用指法刻的?”

不空禅师也注视到了那硕大佛字,忙追问:“难道那真的是用手指刻上去的吗?”

玄空正色道:“此事说来话长,当年少林寺出了一位绝世高手,精通十三绝技,号称少林十三绝神僧,自少林寺建寺以来,数百年间,只此一人而已”。

不空禅师惊讶道:“难道这佛字就是他用指法刻的”。

点了点头的玄空却面露苦涩道:“当年十三绝神僧在少室山前参悟枯禅数日,练就大力金刚指才刻下这佛字,之后再也杳无音讯,时至今日还是无人可知其是生是死”。

“原来如此”。

李白好奇道:“敢问方丈什么是少林十三绝?”

玄空分外的失落道:“其实少林寺有七十二绝技,而创立之人就是达摩祖师,每一项绝技高深莫测,常人得三五十年才能入门,悟性极高之人也得十年五载,但是这其中最厉害的莫过于这十三技,大隋建业年间,少林寺派出十三棍僧保护秦王平定天下,而这十三人就是当时少林寺最厉害武僧,每人都精通一门绝技,所以才会受到朝廷的殊荣,钦封少林十三棍僧,还特意加封少林寺封地”。

闻言后,不空禅师苦笑道:“少林七十二绝技真是博大精深,想来兼通七十二绝技恐怕只有创立的达摩祖师了”。

李白也失色些许,这可如何是好,本想靠着少林寺武学还想进入封神塔,看来自己真的是想的简单了。

玄空在前引领着二人来到少林寺门前,上面书写着三个鎏金大字,字体遒劲,气势豪迈,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雌雄相对,中间是朱漆大门,可容数十人齐齐通过。

进的大门内,玄空指了指笑道:“前殿是大雄宝殿,后殿是藏经阁,累计经书多大上百万本,偏殿是千佛殿,另有天王殿、钟楼鼓楼、达摩亭、罗汉堂、古塔碑林等,到时二位尽可一览少林寺”。

不空禅师激动道:“多谢方丈,能亲眼目睹少林禅宗,更何况是东土大唐武学发源地,我更要好好钻研一番”。

之后方丈玄空安排二人住在禅房后,用过斋饭,不空禅师早已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不等李白一起出来就消失在禅房门口。

李白刚刚紧随其后夺门而出,可是出门不空禅师早已没了身影,独自一人在寺中环视一圈,走了没有多久,突然眼前藏经阁前大门洞开,抬头仰望,七层宝塔,高耸入云,顿时引起李白的注意,小心地进的藏经阁。

藏经阁内空无一人,眼前满是书架上摆放着无数的经书,李白谨慎地前进,一路沿着台阶而上,直至七层时,书架后面传来一阵翻书沙沙地声响,循声而去,顿见有位身穿僧衣,头戴僧帽,蹲在地上之人,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二人相视一刹那,四目相对,假僧人目露凶光,随即合起经书看向窗台,同时飞奔向窗台,半跑间,将经书揣进胸膛,纵身一跃,飘身落地,眉头一挑,暗暗地嘲笑道:“区区七层藏经阁岂能拦得住我”。

李白站在藏经阁七层窗台前,大喊道:“有人偷盗经书”。

“有人偷盗经书”。

……

片刻从远处跑来一行武僧持棍,看到李白忙询问:“哪里有贼人?”

李白指了指假僧逃跑方向,武僧们生气道:“他跑向后山了,我们赶紧去追,或许还能追回经书”。

不及说完,所有武僧急急的奔向后山,李白也是紧跟其后,虽然脚力不济,但是始终未曾落后。

等到了后山已是夜幕降临,所有武僧分头寻找,李白也跟随着四下查看,可还是毫无半点假僧人踪影。

找了有一段时间,李白发现一个石洞,上面写着三个大字:达摩洞,李白激动大喊道:“这儿有个洞”。

“这儿有个洞”。

……

武僧们纷纷拥簇来,看到眼前的达摩洞无动于衷,一个武僧失色道:“这达摩洞中空无一物,当年达摩祖师就在这山洞中面壁静坐长达九年,里面根本藏不下一人”。

空欢喜一场的李白有些失措,但是凝望着黑漆漆的达摩洞,不免充满了失落,最后只能跟随着武僧朝前走去,可是就在临走一刻,洞内似乎有着一团光影在吸引着自己,莫名地奇怪不已。

此刻李白也感觉到疲倦,或许可以在达摩洞中休息片刻,再出洞外寻找假僧人,打定主意后,李白进的达摩洞中,一眼望去洞内的确别无长物,只有一个蒲团,上面已落满灰尘,周遭也是野草丛生,石壁上黑糊糊的根本看不真切,李白简单收拾了一下,一屁股坐在蒲团上,抬头看去,黑暗之中隐藏着一双鬼眼紧盯着自己。

李白刚要起身,那黑影飘身落地运掌拍打在其后背上,来不及反应已昏厥过去。

黑影冷笑道:“我躲在藏经阁数十年,没想到今天会被你发现”。

说完,假僧人转身出的达摩洞后不知踪影。

昏厥中李白进入梦乡,来到另外一个地方,茫茫江面上站立着一人,神情怡然自得,手握九锡禅杖,脖颈佩带着一串佛珠,和颜悦色道:“李白你终于来了”。

“你是谁,你怎么会认识我?”李白连连质问。

“贫僧乃是菩提达摩,你能来到达摩洞中真是缘分所至”。

“缘分?”

李白虽然不解,但是看到此人想来其创立的少林七十二绝技独步天下,若是能学会自己何愁白马寺封神塔不破。

李白激动道:“请大师收我为徒传我少林七十二绝技”。

达摩祖师挥了挥手,然后一本正经道:“少林七十二绝技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绝非常人一朝一夕学会”。

“看来我是没有机会了”,李白低头叹息不已,一副灰心丧气的样子。

菩提达摩笑道:“但是阁下却用不了那么久的时间,因为你是道祖一脉,学会七十二绝技轻而易举”。

“真的吗?”

“我真的能学会少林七十二绝技吗?”

……

久久地李白不停地质问,可是想到之前少林玄空所说之话,再次看向达摩祖师一时心底飘摇不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学会。

达摩祖师安慰道:“放心,我一定让你学会七十二绝技”。

李白刚要上前,可是脚底根本不能动弹,似乎有一双大手死死地抓着自己,越使劲挣扎越无法挪动半点。

达摩祖师笑了笑道:“你能从对面走到我的跟前我就传你七十二绝技”。

随后达摩祖师走到李白跟前,轻轻地拍了拍其肩膀,一股强大劲力和原气灌输进身体,从头到脚直至流通到五脏六腑,浑身充满无数的力量,可是脚下仍旧不能移动。

“你慢慢试着运用浑身的气力抬起脚来”。

李白闻言后照做,随着周身力量运至脚底处,忽然整个人悬空飘起成仙般,双脚浮在水面之上,李白欣喜若狂,可是忽然原气没有跟上脚再次浸入水里。

随即达摩祖师一把大力金刚指戳来,力道凶猛刚劲,霸道无敌,李白见状回击使出大力金刚掌,指掌相接,整个水面泛起惊天海浪,一道水气直接将李白震慑出数米远。

达摩祖师正色道:“想不到你竟然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大力金刚掌”。

“大力金刚掌?”

李白也是一脸的诧异和惊怔,想不到自己竟然会使用七十二绝技之一的大力金刚掌。

“我已将全部少林七十二绝技传授于你,你定要好好练习,日后定当对你大有用处”。

同时走近跟前,从胸膛中取出一本古籍《易筋经》,郑重地递到李白手里,语重心长道:“这本《易筋经》请你帮我亲自交到不空金刚手里”。

“师傅你放心,徒儿一定帮你将此书交到不空禅师手里”。

点了点头的达摩祖师很是欣慰,而后转身看向李白,双手合十,一团佛光乍现,随即被拉回现实。

等到再次睁开双眼之时,周围已是一团漆黑,手里紧攥着一本古籍,细看之下真的是《易筋经》,李白不免惊怔万分,不等翻书观看,达摩洞口有人大喊道:“施主你还在吗?”

李白应了应急忙将书揣进胸膛,同时大步跑向洞口,瞬间脚底轻飘飘的,不觉间已是到了僧人们跟前,毫不费力的出的洞口,虽然短短的一段距离,但是却倍感整个人神清气爽。

有人说道:“方丈已经派人抓住进入藏经阁的偷书贼了”。

“真的吗?”李白询问。

“真的,人现在就被扣押在藏经阁”。

一说完,李白等人急急的奔赴向少林寺藏经阁,临走之时,回眸看来,达摩洞前一团光影还是在闪闪发着佛光,那道人影分外的清晰,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曾忘却。

等上了藏经阁时,少林寺戒律堂、罗汉堂、达摩院等众僧已是等候多时。

站在最前面的是方丈玄空,依旧祥和地说道:“敢问你为何偷盗本寺经书?”

而站在最中央之人身穿黑衣,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冷冷地沉默在原地。

戒律堂首座了结生气道:“对于此人应该杖责一百”。

罗汉堂首座了凡劝解道:“出家人应当慈悲为怀,小小经书,不可随意伤害一人性命”。

天王殿首座了空笑道:“二位说的都有道理,但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是此人自始至终未曾认罪,真的是错上加错,我们应该用佛法普度救济”。

黑衣人大骂道:“你们这一群伪君子,在这有何面目说三道四,难道你们忘了当年华山论剑为了区区一本《金刚经》惨遭灭口之人,这三十年了认错的人应该是你们”。

此话一出,藏经阁所有人全部震惊,包括李白在内。

玄空苦色道:“我等罪孽深重,甘愿堕入无间地狱,忍受万世轮回之苦,更无颜面见西天佛祖,罪过罪过”。

了凡、了空、了结同样双手合十,非常虔诚地知错认错。

正说话间,外面一人疯言疯语道:“当年大错铸成,我等早该认罪伏法”。

瞬间所有人凑到窗前,顿见一个邋里邋遢的花子,衣身褴褛,肮脏不堪,蓬头垢面,手握葫芦酒,半说间又牛饮起来。

玄空大师还是站在原地,唉声叹息道:“他是我的师弟玄慈,自从华山回来后,整日宿醉,酒肉穿肠,人们都叫他斗酒僧,千杯不醉,整天烂醉如泥”。

同时藏经阁外不知何时多又了一个扫地僧,手握扫帚,默默地打扫着院子里的落叶。

玄空开口道:“扫地之人是我的师兄玄苦,就是当年的少林十三绝神僧的大徒弟,他也是当年去过华山论剑之人”。

不空禅师李白异口同声就道:“这到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见二人质问,方丈玄空愁眉不展难以启齿万分,了结、了凡、了空三人眉头紧皱,深知当年此事的来龙去脉。

黑衣人坚定道:“我就是剑魔独孤求败的儿子西门吹雪,我一直隐姓埋名,就是为了今日,我一心为报仇而来,还我父亲命来,今日我就要你们少林寺为我父亲的死而全部陪葬”。

话音落下一瞬间,西门吹雪目露寒芒,剑眉一挑,嘴角一撇,突然从腰间抽出一柄软剑,细若钢针,柔软无力,锋芒冰冷。

李白惊诧道:“这是什么兵器?”

西门吹雪阴笑道:“是杀人利器的复仇之剑”。

话中透着几分阴冷和自信,但是那股笃定却沁透着几分威猛刚强。

随即西门吹雪软剑一挑,旁边小和尚瞬间脖颈被戳穿一丝血口,紧接着鲜血汩汩地流淌,仿佛细流无法用手阻挡。

面对西门吹雪的攻势,少林寺众人很是诧异,尤其是方丈玄空对于此人的武功渊缘,一眼看出其中的端倪,此人深得剑魔独孤求败的真传,使得一手绝情剑,但却有形无识,如果说当年他父亲的剑是绝情绝爱绝义绝怜绝亲绝友,那西门吹雪的剑现在就是绝天绝地绝神绝魔,天地之间,唯有一剑。

蓦然回首间,方丈玄空双手合十,颔首致意,双眼紧闭,心如死灰,冷冷地说道:“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随后玄空后面走来几人,旁边是玄慈、玄苦师兄弟,后面是了空、了结、了凡等佛门弟子。

少林寺一干人等异口同声道:“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西门吹雪冰冷地说道:“当年华山论剑你们为何对我父亲不曾有过一点心慈手软,为了你们的一己之私竟然群起攻杀我父亲,你们当时可曾有过半点慈悲之心”。

“啊”,西门吹雪怒吼道。

玄空缓缓地睁开双眼,看向西门吹雪解释道:“当年此事另有蹊跷,容我细细道来”。

“我父亲已死,你怎么说都已是死无对证,无须多做狡辩,快快受死”。

…..

话音未落,西门吹雪又再次刺向玄空心口处,眼看已是剑指心门,李白突然冲上前去,不由自主的食指轻轻地夹住剑尖,面对西门吹雪迅猛的袭击,就连玄空也看不真切,未曾想到不起眼的李白竟然轻松止战,真的超出自己的想象。

就连西门吹雪一瞬间也是惊诧不已,这一个小小的书生,怎么会夺下自己的剑,更何况还是轻易地用手指夹住,而且力道如此地强劲,瞬间西门吹雪气急败坏,腰身一转,寒光四射向李白,剑尖快要抽出一刹那,不料李白浑身力量暴涨,一记大力金刚指,竟将软剑夹断了。

一声脆响,打破周围的寂静,包括西门吹雪,眼前的玄空再一次惊怔住了,两眼痴痴地看着李白,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一大力金刚指,普天之下没有数十年苦学根本难成大器,而李白昨日进的山门,却会大力金刚指,不由的猜测一二,更重要的是他究竟到底师承何门。

西门吹雪见状,随即扔掉软剑,气愤道:“你究竟到底是何人,为何阻止我为父报仇?”

李白顿了顿,一本正经道:“阁下,少林寺乃是佛门清静之地,岂能容得你胡作非为”。

“多管闲事,那就让我领教一下你的厉害”。

“不吝赐教”。

李白做了个请的手势站在原地不动,西门吹雪打量着李白,因为有了第一次事出突然,这次细细地盘算,见其下盘不稳,忙飞身连环腿踢去,犹如万马奔腾般,疯狂地袭击去。

这一下,李白深呼吸一口气,巍然屹立,气动山河,旋即使出大力金刚腿,西门吹雪踢来倍感脚上传来斧砍刀削般的疼痛,可是其还是面不改色,稳如泰山,怒火中烧的西门吹雪不知如何是好,旋即踢向其腹中,再一次觉得有一股真气勇猛的气吞山河,而脚却被一股凶猛地气流吸进去,犹如绳索束缚住般,整个身体仿佛坠入泥潭一样,根本无法动弹丝毫,李白气冲斗牛,狮吼功一出,西门吹雪猛地被震飞出数十米远,同时伴随着一声惨叫,口吐鲜血,瘫软在地。

玄空木讷道:“善哉善哉,还请施主手下多多留情,他已经被你的大力金刚腿和狮吼功震得心脉受损,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踉踉跄跄的西门吹雪站起身来,强笑道:“我的生死不需要你们少林寺来同情”,说话间已是气力不济,再次右手伏地双目怒视着在场之人,尤其是少林寺一干人等。

玄空苦色道:“西门公子等你养好伤了,关于当年的事情我会向你和盘托出,绝不保留”。

西门吹雪跪在原地,气息紊乱,力不从心,恶狠狠地说道:“有话直说,何必遮遮掩掩,反正我是受伤之人,要杀要刮悉听尊便”。

“公子言重了,有些事情我希望你不要道听途说,真相是掩盖不了的”。

西门吹雪静静地聆听不再造次半点,毕竟自己已是有伤在身。

玄空环视一圈,站在原地侃侃而谈,忆往昔峥嵘岁月。

月圆之夜,华山之巅。

武林神话,剑魔独孤求败。

江湖传说,剑圣东方不败。

华山论剑,谁与争锋。万剑归宗,天下第一。

当年华山论剑,天下豪杰英雄为了夺取少林寺《金刚经》,可谓是掀起一场惊世骇俗的血雨腥风,白骨累累,血流漂橹,五岳剑派,死伤惨重,少林、崆峒、峨眉、蜀山唐门等人更是惨死不计其数。

最后一战便是王者之战,剑圣和剑魔大战三天三夜,依旧不分胜负,不得已我少林寺派出寺中武功高强之人,化解二人的干戈。

可是未曾料想,到了华山顿见满山尸横遍野,竟然无路可走,不得已趟出一条血路才到了华山之巅。

剑魔和剑圣休息之际,了空、了结、了凡、玄空、玄苦、玄慈六人围着二人,直至二人再次出手,这一斗就是半年。

六月酷暑,华山之巅,大雪纷飞。

剑圣和剑魔终极一战,二人仍旧未分出胜负。

说道此处玄空不免喟然长叹数声,李白追问:“最后到底是谁赢了?”

西门吹雪连连询问:“难道是我父亲输了”。

玄空摇了摇头。

李白自言道:“难道是剑圣赢了,这怎么可能?”

“他们二人踪影最后谁也不知道去哪了,自此二人消失在华山之巅,从此天下间二人蒸发般消失,再也没有任何半点消息,包括我们少林寺镇寺之宝《金刚经》连同着二人一起销声匿迹,数十年间,我少林寺不知派遣了多少僧侣赶赴华山找寻二人,至今还是毫无半点音讯”。

西门吹雪唉声叹息,难怪自从华山论剑后,自己的父亲就再也没有半点消息,这其中来龙去脉自己也是听旁人提起,想不到其中如此曲折离奇,真是差点酿成大祸。

缓了缓的西门吹雪赔礼道:“方丈对不起,是我冤枉了你,是我错怪了少林寺”。

玄空急忙上前搀扶起西门吹雪,两人相视一眼,玄空正色道:“佛渡有缘人”。

“你的意思是?”

“我可以皈依佛门”。

……

西门吹雪一时有些无措,凝望着倒地而亡的沙弥,心中隐隐作痛很是愧疚难安。

蓦然。西门吹雪两眼微闭,双手合十,虔诚道:“我愿皈依佛门来救赎我的罪孽”。

“善哉善哉,回头是岸,现在还为时不晚,老衲愿亲自为你剃度出家”。

话音一落,所有人为方丈玄空让出一条大道,一干人等出的藏经阁随后朝着大雄宝殿走去。

徒留下李白和不空禅师,二人面面相觑,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想不到事情竟然会是如此结局。

突然李白回想起达摩洞中的一幕,随手从胸膛取出达摩祖师交予的《易筋经》,李白郑重其事道:“这是达摩祖师手抄本的《易筋经》,世上只此孤本,今日特意赠送于你”。

闻言后,不空禅师久久地缓不神来,站在原地魂飞天外的惊诧神情,很是惊怔和错愕。

李白将书塞到其手里,然后语重心长道:“此书赠于有缘人”。

渐渐地回过神的不空禅师质问道:“这书真的送于我了?”

连连点头的李白急忙回应,生怕其再寻根硕源追究到底。

李白递过后,不空禅师双手接过,如敬佛般诚恳地捧在手心,过了半天才谨慎地翻阅,细细地读起来。一直在藏经阁待了大半天还是津津有味地品读,夜晚时分依旧爱不释手。

李白出了藏经阁后,直奔大雄宝殿,此时西门吹雪已行完剃度之礼,身上早已换下之前的黑衣,身穿一袭灰衣,法号:觉路。

二人再次相见,李白客气道:“今日出手实属无奈,还请阁下不要怀恨在心”。

“多谢施主救我脱离苦海,昨日已成过眼云烟,我已是佛门弟子,往事不再过问,从此以后只愿常伴青灯古佛,晨钟暮鼓,不问江湖世事,阿弥陀佛”。一说完,双手合十道。

李白欣慰道:“既然阁下能看透人事,出家为僧,我也不再过问,你我今日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不言的觉路只是拱手施礼,而后再次转身回到佛堂前,双膝盘坐在蒲团上,眼前是大慈大悲的佛像,手持念珠,两眼紧闭,梵音佛法洗涤着往日的罪不可赎杀业。

李白瞥了一眼刚要了离开大雄宝殿,不料后面不知何时多了一人,正是少林寺方丈玄空,和颜悦色道:“施主我找你有事相问”。

面对来人,李白很是清楚,之前与西门吹雪决斗时所使用的佛门武功,必定引起其觉察,事后定要追问一二。

玄空再次开口道:“施主究竟为何能在一夕之间学会我少林寺的独门武功七十二绝技?”

“大师,此事不可告人,但是对于你我一定如实相告,小生在达摩洞中领悟到的,那里有着佛门至深武功绝学”。

言毕。

玄空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若是再追问恐怕其还是搪塞,无耐只好不再多问,而是询问:“敢问施主接下来有何打算?”

见状,李白直言道:“我是今年进京赶考的学子,不能在此久留,明天准备启程赶赴长安”。

“原来如此,愿我佛保佑,施主今年金甲题名,荣登榜首,登科及第,金銮殿前面见当今圣主”。

“多谢大师吉言,小生一定不辜负大师的心意,待我金甲题名定当拜见佛祖,了我心愿”。

玄空一笑而过,然后辞别了李白,回到禅房的李白,顿见不空禅师已回到屋内唉声叹气。

李白对其置之不理,不空禅师见其闪现,忙连连追问:“这《易筋经》到底是从何处而来为何我参悟不透?”

这一问李白彻底慌了,又不知如何回答,急中生智道:“此书是我从藏经阁中寻找到的,而且玄空大师也将此书赠于我”。

“他为何将如此珍贵经书交予你,难道这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还是?”

不空禅师旁敲侧击地质问,李白灵机一动道:“难道你今日没有看出我使得是佛家独门武功吗”。

“这……”。

“你……”。

……

不空禅师一时语塞,蓦地回想起白天事情,的确如此,当时连少林方丈玄空也多次惊愕,更何况还是同时使出少林七十二绝技,现在想想玄空赠送一本经书也不足为过,但是赠送的却是达摩祖师的手抄本的《易筋经》,看来真的是对其高看万分。

随后不空禅师刚要追问,李白略带生气道:“大师难道不想继续参悟经书其中的佛法,要不然我还是将此书奉还玄空……”。

不及说完,不空禅师迅速地将经书掩藏起来,生怕其真的将经书原路返还,到时真的是无缘目睹经书的玄奥真理。

见其将经书收藏的严实,李白也安下心来,毕竟此事不可被少林寺僧侣知晓,要不然到时真的就走不了,此书仅次于少林寺镇寺之宝的《金刚经》,纵然是藏经阁的三千道藏也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达摩祖师的《易筋经》与佛祖《金刚经》乃是佛门至宝,身为佛门中人若是能一睹其中佛法深意,固然是死也在所不惜,更何况少林寺僧侣,数十年间都在追寻《金刚经》还是一无所获,但还是未曾放弃寻找念头,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金刚经》对于佛门重要性。

夜色渐深,不空禅师还是挑灯夜读,虽然困惑万千,但是其中的佛意还是受益无穷。

不时远远地传来一声鸣叫李白侧耳聆听,正是天马。

不空禅师大惊道:“难道是天马催促我们赶回白马寺”。

点了点头李白正视道:“我们在嵩山少林寺待的够久了”。

心知肚明的二人出了禅房,不曾辞别少林寺众僧,刚刚走了没有多远,一袭人影乍现眼前。

李白定睛细看,来人正是少林寺方丈玄空,李白不好意思道:“大师,我们现在该走了”。

“施主,容我送你一程,或许此一别将是永别,希望日后还有机会再见”。

玄空一直将二人送至少室山下,双手合十,目送着二人消失在夜色尽头。

没过多久,天马闪现在二人的跟前,李白道:“让你久等了,实在抱歉”。

天马低了低头,而后前膝盘曲,等候二人上背,李白拍了拍马鬃,上的马背后,天马展翅高翔,一飞冲天,直奔白马寺。

转瞬即逝,天马已至白马寺前,李白和不空禅师飘身下来,天马低头沉默,一切尽在不言之中,眼中泪水再次滚烫地滴下,每一滴都重重地砸在李白心坎上。

临别之际,天马嘶鸣一声,恳求眼神再次戳痛李白心头,踏进白马寺大门那一刻,无比沉重地不知如何去面对。

二话不说,李白和不空禅师直奔封神塔,可是刚刚没走几步,眼前突然冒出一行持棍武僧,动作迅猛,面露凶相地怒视着二人,领头的是一个火工头陀,愤怒道:“擅闯封神塔者,死”。

后面的武僧大喊道:“擅闯封神塔者,死”。

“死”。

……

余音袅袅,声音异常地霸道威武,气势雄浑,在整个封神塔禁地传播开来,犹如来自无间地狱丧钟般,非常地摄人心魄。

李白客气道:“如若能放出洛神仙子的佣身,我现在就此罢手离开,不然我只能硬闯封神塔了,到时别怪我伤及无辜”。

“护塔而生,护塔而死”。

……

火工头陀怒吼一声道:“上”。

顿见所有武僧全部持棍将李白死死地围拢住,根本逃不出去半点包围圈,数棍相向,时刻准备与其一决高下。

李白见此情况紧急,不得已只能使出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一的达摩剑法,以排山倒海之势,面对重重围攻,木棍所遇剑都纷纷脆断,还不及上前已是空手对决。

一瞬间所有武僧全部惊愕原地,根本没有看清刚才究竟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觉一道剑气划过,如行云流水穿梭,若是其动了杀机,此刻早已身首异处,看来其毫无杀机,只能退下,见其尚有慈悲之心,身为出家人却杀心繁重,真是惭愧至极。

李白讥笑道:“出家人当以慈悲为怀,何必造成诸多杀业,枉杀无辜之人”。

武僧们更是愧疚万分,纷纷低头退到火工头陀身后。

面对刚才一战,火工头陀一切看得清楚,此人武功高深莫测,而且剑法惊奇,当真是世所罕见,不免忌惮一二。但是重任在身岂能退缩。

火工头陀手持一串佛珠,随空舞动如刀枪般袭来,李白还没看的真切,那一股强劲的力道快速冲来,瞬间已是杀至跟前,李白停留原地,侧耳聆听周遭风声,随即剑尖直指火工头陀的脖颈。

突如其来的攻势火工头陀有些吃惊,更多的是无法抵挡,佛珠掉落一地,火工头陀失色道:“想不到你的武功竟然达到如此出神入化地步,我技不如人甘愿受死”。

话音刚落,火工头陀双眼一闭,一副心如死灰的样子,李白正色道:“如果武力能解决一切,我愿尝试一下,就算是擅闯封神塔也在所不惜”。

说完李白提剑朝着封神塔禁地走去,火工头陀见状,忙好言相劝道:“奉劝阁下一句,三渡乃是白马寺百年难遇的圣僧,从来没有人可以从其手底下走过三招,希望你不要自寻死路,免遭皮肉之苦,毕竟三渡神僧的伏魔金刚圈无人可敌”。

李白不曾回头,只是抬起手挥了挥,然后义无反顾的踏上封神塔禁地。

刚没走多远,一股冷风吹皱的封神塔禁地阴冷无比,寒风扑面的倍感煞气咄咄逼人,但还是鼓起勇气,毕竟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进入封神塔中尽快救出洛神仙子佣身。

三点篝火,随风摇曳。

李白走上前施礼道:“晚辈今夜特来攻破三位神僧的金刚伏魔圈,还请各位前辈高抬贵手”。

话音一落,李白长剑呼啸而过,大力金刚掌,拳风霸道,威力彪悍,身影飙发电举冲向封神塔,顿见渡厄移动黑色铁锁,伴随着笨重巨石磨盘如风飘落砸向李白。

擎天一举,大力金刚掌使出,瞬间巨石磨盘一飞冲天,渡厄诧异万分,想不到此人武功竟然如此突飞猛进的卓绝,不免心有余悸。

另外渡劫和渡难看出其中的玄机,二人不曾袖手旁观,铁锁旋转时刻朝其夹击来,左右开弓,李白不曾耽搁,立刻使出大力金刚腿,一字马大开,双腿被巨石磨盘两面夹击,眼看是必死无疑,出乎三人意料的是李白竟然抵挡住超强的攻击。

渡劫与渡难急忙抽回铁锁,三人心领神会,突然三块巨石磨盘从天而降,朝着李白头顶砸来,以泰山压顶之势,正是金刚伏魔圈厉害之处,纵然是有扛鼎拔山之力,但是面对如此重重地攻击李白也吃力不已,即刻使出大力金刚指贯穿于剑尖,一道超绝的剑气刺出,一声轰然巨响,天崩地裂,同时伴随着三块巨石磨盘爆炸开来,碎石散落一地。

三渡失色道:“好厉害绝技”。

话音一落,三渡即刻卷动黑索,一招金刚降龙剑,李白定睛细看那犀利地黑索宛如一条电光穿过于黑夜中,仿佛三条黑蛇倾吐着信子,又力大如牛挤压着,胆怯地李白有些捉襟见肘,毕竟那三根黑索神出鬼没,时隐时现,力道勇猛乍现如蛟龙掀起惊涛骇浪,总是令人防不胜防。

不经意间,一条黑索从地底攀爬出,紧紧地缠绕脚底,宛如巨蟒死死地腰缠巨山般,裹足的李白很是吃力,猛地两脚被黑索裹足,整个身体悬空被吊挂起来,突然另一条黑索快如利剑般斧劈刀削来,势将其从中一分为二。

李白倍感手足无措,可是又不知如何应对,随即两眼一闭,长剑随心所欲运转,集聚所有气力死死地砍向黑索,电光石火,精钢铁链还是不曾砍断,而且自己马上就要被拦腰砍断,蓦地身体一道金光涌动,大力金刚不坏神功使出,铁锁鞭笞其身,根本无动于衷,毫无反应的李白也是不惑,更重要的是三渡瞬间错愕,铁锁连连鞭笞数十下,李白还是不曾感受疼痛,反而大吼一声,使劲浑身气力将黑索缠绕浑身,三渡端坐石亭内,身不由己的飞将出来。

在李白狮吼功下,三渡尽被震慑的心胆俱裂,口吐鲜血,气息奄奄的连连喘息,李白佯笑道:“得罪了”。

不空禅师看到三渡已身受重伤,忙上前关心道:“三位大师,请见谅我们的鲁莽和得罪”。说完双手合十连连赔礼道歉致意。

半说间,不空禅师和李白一起踏上去往封神塔禁地方向。

可是刚刚没走几步,渡厄伏地起身,冷冷地说道:“施主留步,我有话要说”。

不空禅师闻言忙追问:“大师有话直说,我等定当遵照”。

挥了挥手的渡厄继续直言道:“二位施主进入封神塔后,请不要看石壁上佛经”。

“这是为什么?”

李白不解,忙反问道:“难道大师怕我等偷偷学习还是……”。

不及说完,渡厄又摇了摇头,苦色道:“封神塔内石壁上佛经诡异莫测,不是一般人所能参透其中玄机,几十年以前,我等参悟佛经不料却落下终身残废,希望阁下不要像我等一心陷入佛经之中”。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区区佛经有何危机?”

顿见三渡失落不语,想来其中的心酸只有三人心知肚明。

渡厄劝解道:“强求不成佛,唯有顺其自然方能领悟佛法,善哉,施主好自为之”。

然后三渡再次双手合十,飘身落至石亭内,念珠在手参悟着枯禅。

李白在前跳入封神塔中,不空禅师紧随其后,一抹漆黑使得二人陷入无尽地黑暗之中。

落地一刻,李白顿觉周遭森冷刺骨,毛骨悚然,不由地抖动一下肩膀。

不空禅师点燃烛火,不远处矗立着两座舍利塔。

不空禅师疑惑道:“这封神塔下怎会有舍利塔?”

李白不假思索道:“我想应该是白马寺得道高僧栖身之所,要不然也不会与世隔绝”。

谈话间,二人小心地朝前走去,刚刚没走多远,眼前一座舍利塔前立着石碑,不空禅师凑到跟前,淡淡地念道:“摄摩腾舍利塔”。

恍然大悟的李白道:“这一座是摄摩腾舍利塔,另外一座应该是竺法兰”。

“这二人不是汉译《四十二章经》的得道高僧,他们怎么会葬身在封神塔呢”。

李白也很是困惑,暗自猜想难道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随即再看了看两座舍利塔根本看不出其中的玄机。

远处早已是隐雾朦胧,阴湿潮冷。

不空禅师大惊道:“快看前面那是什么?”

李白闻言急忙朝前看去,只见远处石壁上镌刻着五个醒目大字:四十二章经。

不空禅师喜出望外欣喜若狂道:“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四十二章经》的完整本吗”。

不觉间已来到石壁前,面对梵文镌刻《四十二章经》,不空禅师心已不由自己驱使,一字一句阅读石壁经文,忽然两眼赤红,李白大惊道:“大师你怎么了?”

目露凶光的不空禅师怒视道:“我要杀了你”。双手合拳,使劲劈空砸来,势将李白毙命。

千钧一发之际,李白清醒头脑移身幻影其身后,一拳将其打晕,顺势将其扶住靠在石塔前。

蓦地李白想起三渡临别之言,其中定有深意,苦思片刻,盘膝端坐,两眼微闭,净空神思,达到忘我的三千大世界之中。

眼前墙壁出现一抹令人惊讶场面,佛光闪闪地石壁内走出二人,一位苍髯老者,仙风道骨,另一位慈祥和睦,笑容满面。

李白施礼道:“见过两位仙人”。

二人相视一笑,苍髯老者笑道:“老衲摄摩腾,这一位竺法兰,在这《四十二章经》的神图中能与你相见真是缘分”。

讷讷的李白一时愣在原地,摄摩腾失笑道:“阁下怎么了?”

“我这是……”。

“见到二位仙人很是兴奋的过头了”。

……

片刻李白不知如何启齿,但是看到和蔼可亲的二人,少了些束缚,多了些亲和。

“请问二位大师,刚才不空禅师为何看到石壁上的《四十二章经》的经文发狂?”

摄摩腾叹息一声,正视道:“我二人自从得到《四十二章经》从来没有汉译半点,反而受到经文的反噬”。

“经文反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连连长叹的摄摩腾苦色道:“当年我二人得到《四十二章经》后,不分昼夜的苦译经文,谁料经书中隐藏着一股强大的魔力,致使我二人陷入魔道”。

“《四十二章经》中隐藏着一股魔力,为何会这样?”

“此事说来话长,后来我二人跳出经书魔掌,重新解读经书内容,发现这是一本高深地佛教武功秘籍,一般人若是没有大智慧不能破解其中的奥秘,唯有遇到大智慧之人才能破解”。

“大智慧之人”。

李白想了想,连忙追问:“怎样的人才算是大智慧之人?”

“就是你”,二人异口同声道。

“我?”李白大惊指了指自己。

摄摩腾和竺法兰连连点头,欣然一笑很是赞赏。

摄摩腾郑重其事道:“既然你能走近三千大世界神图中来,就是大智慧之人,我二人在这守候就是等候有缘人,今日就是破解《四十二章经》最佳时机,而你就是最佳不二的人选”。

话音一落,二人朝前走去,拂袖一挥,眼前显现出《四十二章经》的经文,最醒目的五个大字在最上面,金光熠熠,梵文佛经。

摄摩腾苦色道:“今日是你破解经书最佳时机”。

李白上前才看得更加真切,突然一道金光乍现,眼前梵文经书中飞出一人,双手舞动,握拳成风,同时李白四肢跟随其练习,渐渐地身上暖流涌动,周身血脉开始打通,心中仿佛跟随着来人支配自己的躯体,似曾相识的武功,心神贯通,片刻间已将所有梵文经书牢记于心。

摄摩腾见状,欣喜道:“难道这《四十二章经》的秘密被破解了吗?”

李白回道:“这经书我完全不解更不知道如何破解,真是惭愧”。

语气低沉地李白说完转身间,竺法兰大惊道:“你快看”。

三人直视眼前,所有的梵文金字开始抖动,缓缓地掉落一地,忽然消失在神图中。

摄摩腾不惑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白虽然不明白,但是想来定是自己刚才行为引起神图经书异动,李白歉意道:“刚才我跟随着经书中闪现之人练习武功,会不是是我的冲动引起经书脱落”。

“经书中有人”,二人急忙催问。

“是的,刚才不觉间我心中一人影与经书融汇相通,其中武功仿佛是《易筋经》”。

“《易筋经》?”

摄摩腾苦思片刻,然后大笑道:“我终于明白了这《四十二章经》之中的玄机奥妙”。

“我终于明白了”。

……

竺法兰困惑道:“难道你的意思是说……”。

二人相视一眼心知肚明,李白仍旧一脸的懵懂。

等到再看向梵文经书,早已没了半点字迹。

摄摩腾解释道:“这《易筋经》和《四十二章经》应该是三千道藏中上下两本,他们之间肯定有着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怎么可能?”李白疑惑重重。

摄摩腾激动道:“原来我们一直是从半路破解经书奥秘,怪不得总是不得法门,今日总算是找到破解密钥的办法”。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看了看李白,突然两人拳脚相加,来不及反应李白,旋即随手一拳还击,强劲地力量喷涌射出,同时伴随着一道金黄佛光,二人被震飞出数米远。

当时李白也惊怔万千,想不到自己的武功片刻进步如此飞快,完全超出自己的想象。

可是去而复返的摄摩腾讥笑道:“这才刚刚开始,再吃我一拳”。

话音一落,二人已是拳脚相至,左右夹击的两人力道更是空前的霸道,李白变拳成掌,挡下二人犀利攻势,突然摄摩腾分身魔影,一圈人影如鬼似魅,迷踪拳,罗汉拳,各种拳法出击,李白情急之下,心念一闪,又是一团佛光乍现,同时身后闪现出一道佛影,将临近二人震慑地心神俱灭,半天还是没反应过来。

李白见二人纷纷受伤在身,忙关心道:“二位大师我不是有意的”。

摄摩腾捋了捋胡须,一本正经道:“看来阁下真的是领悟了佛法真谛,缘分所致,我等使命完成也该魂归西天了”。

竺法兰爽朗地笑道:“多谢阁下能为我们破解《四十二章经》之中玄机奥秘”。

“这……”。

此刻李白还是一脸懵懂,虽然不惑,但是清楚二人已是明白梵文经书已被破解,从此了无遗憾。

“南无阿弥陀佛”。

摄摩腾和竺法兰言毕,化作一团佛光消失在三千大世界的神图中。

李白猛地睁眼一瞬间,眼眸中飞射出两道金光照在石壁之上,一声剧烈地爆炸,整个石壁轰然倒塌,从里面露出另一面大千世界。

跨过断壁后,眼前一幕惊呆了李白,一尊石像屹立眼前,周围空旷无人,潮湿阴冷,宛如寒冰地狱凄冷无比。

凝望着那尊绿光乍现的石像,李白走近跟前,轻轻地抚摸着石像的脸颊,伴随着一道光影皲裂,石像破碎裂开,里面显现出一个人影,李白呼之欲出道:“你终于自由了”。

洛神仙子忽然俯身施礼感激道:“多谢公子的救命之恩”。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李白谈笑风生道,虽然嘴上说的简单,但是心中明白这一切都是费了九牛之力,差点搭上自己性命。

正在说话间,封神塔禁地外传来一声鸣叫,李白恍然大悟,定是天马等候多时,所以才会连连催促。

激动的洛神仙子感激之余喜出望外,转身跑出封神塔外,此刻天马静静地等候多年,二人再次相见。

百年相隔,情比金坚,倾城之恋。

天马兴奋地仰天长啸一声,一袭月光倾泻其身,洛神仙子同时飞奔过去。

海誓山盟,一吻情深,。

天马立即化作一道人影,白衣袭袭,眉清目秀,神采飞扬,两人相拥久久。

李白随后出的封神塔禁地看到依偎的二人,心中很是高兴,久久地笑而不语,随后转身消失在白马寺外。

次日。

洛阳河畔,白衣公子与洛神仙子二人一起饮马江湖,滚滚红尘,浪迹天涯。

李白一行人离开了白马寺后,再也没有逗留,毕竟当务之急是即刻赶赴长安参加今年的科举。

出了神都洛阳,李白回眸间,凝视着千古神都洛阳,心中泛起涟漪,想不到此行在洛阳竟然会有如此多诡异的奇遇,再一次暗笑一声,然后踏上去往长安的大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