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60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60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刘欣哈哈笑道:“那你就看错诸葛亮了。我敢肯定,他和我一样都喜欢美女,否则,他就不是个男人。你有没有细瞧那个阿丑,她那眼睛、鼻子、嘴巴,还有那张脸盘子,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

  马芸侧着头想了一会道:“你还别说,如果不是她脸上那一大块胎记,还真是个小美人儿。头发黄点、皮肤黑点却算不得什么。”

  刘欣摇摇头,说道:“在你我看来,黄头发,黑皮肤算不得什么。可在这个时代的审美观点,美女的基本要求就是皮肤白晳,头发黑亮,她这两点达不到已经算是丑的了。”

  马芸双眼微眨,轻笑道:“那不更说明人家诸葛亮不以貌取人,品德高尚,哪像你们这些好色之徒。”

  刘欣嘿嘿笑道:“我的话还没说完呢,你可不要急着下结论。你还记得我原先是做什么的?我有什么拿手的绝活?”

  马芸不屑地说道:“你不就一小偷嘛,除了溜门撬锁,你还能有什么绝活!”

  刘欣轻轻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说道:“你还别瞧不起小偷。小偷怎么了,我做了那么多案子,你们警察还不是没抓住我。”

  “那只不过是你善于伪装罢了,孙猴子再厉害,他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你最后还不是被我……”马芸越说越得意,突然想起了什么,惊叫道,“啊,你是说阿丑易容了!”

  刘欣大拇指一挑,赞道:“聪明,不愧是我刘欣的老婆,果然一点就透。我的易容术自认天下无双,可还是让你认了出来,你还记得当时是怎么认出我来的吗?”

  第139章州官放火

  马芸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刘欣,说道:“你再怎么乔装打扮,这眼神却瞒不了我。”

  刘欣笑了起来,说道:“这就对了。易容的手法再高,有两个地方却伪装不了,一个是眼神,一个是气质,不经意间便会露出本相。你看阿丑,她的眼睛里满是自信,这种自信绝对是装不出来的。一个长得如此丑陋的小姑娘,怎么会如此自信,而没有自卑呢?那说明她根本就不丑。”

  马芸也笑了,说道:“你那又能说明什么,她一个四岁的孩子,知道什么美和丑。如果是这样,裕儿还能和她玩到一起去?”

  刘欣摆摆手道:“你这就不懂了,裕儿是个男孩子,对外貌关注得少些。可阿丑就不同了,女孩子天**美,她怎么会不关注自己的外貌。你像她这么大的年纪,是不是喜欢照镜子?是不是喜欢穿花衣服?”

  马芸闭上眼睛,默默地回忆着童年的往事,嘴角浮出一丝轻笑。

  刘欣看着她的模样忍俊不禁,问道:“是不是想起了小时候臭美的样子?”

  马芸假嗔道:“你才臭美!不过,好像也有那么一回事,只是记不太清楚了。但是,这也不能说明阿丑对自己的相貌会很自信。”

  刘欣笑道:“你还是应该相信我的眼光,别的不说,就她脸上那块胎记,绝对是后来粘上去的。我还知道有种植物的汁液,人们洗澡的时候放一点进去,皮肤就会变黑,头发也会变黄,如果用清水再洗一洗,就变回原来的样子了。”

  马芸沉吟道:“这么说,阿丑应该很漂亮了,那她为什么要故意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呢?”

  刘欣说道:“很漂亮那也不好说,但肯定差不到哪儿去。至于她为什么要弄成这副样子,只有去问她爹了。”

  马芸突然一扭头,看着刘欣,很认真地说道:“老公,你看这个阿丑和裕儿还挺能玩到一起的,要是她真的很漂亮,给裕儿做个媳妇倒是不错。”

  刘欣倒被她的话吓了一跳,赶紧说道:“你可别胡闹啊,那可是诸葛亮的老婆,听说木牛流马就是他们两个人合作搞出来的,我还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马芸不以为然地说道:“诸葛亮的老婆又怎么了,我就不信我儿子比不了他。再说了,也不能只许你州官放火,不让百姓点灯吧。”

  刘欣不解地问道:“你说什么州官放火?”

  马芸冷哼一声道:“这都不知道。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州官叫田登,因为忌讳别人说他的名字,而‘登’和‘灯’同音,就规定凡是用‘灯’字的地方一律改成‘火’字。元宵节,官府按例要放灯三天,结果贴出的告示上大书‘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刘欣摸了摸脑袋,疑惑道:“这个典故我也知道,可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马芸盯着刘欣上下打量,突然“哼”了一声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难道就只许你这个州官去抢了曹操的老婆,就不许我儿子去抢诸葛亮的老婆?”

  刘欣恍然大悟,顿时语塞。

  第二天一早,黄承彦一家向蔡瑁辞行。蔡瑁倒是极力挽留,说道:“姐姐,姐丈,你们难得来一趟襄阳,还是多住几天再走吧。”

  黄承彦说道:“荆州的变化,我在家的时候就能够感觉得到,没想到这次来襄阳,更是令我大吃一惊,我得赶紧回家,好好把这脑子理一理。看来,这个刘州牧还真不简单啊,年纪轻轻便能有这番作为,了不起!”

  蔡瑁连声附和道:“那是,那是。”

  黄承彦又说道:“而且,刘州牧弄出来的这个荆州简报也很不错,看了上面的内容,常常给人很多启发。”

  蔡瑁又附和道:“那是,那是。”

  黄承彦继续说道:“就连刘家的小公子都不简单,听阿丑回来讲了他说的那些道理,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真不知道他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蔡瑁照例附和道:“那是,那是。”

  黄承彦看了看蔡瑁,语重心长地说道:“德珪啊,你要跟着州牧大人好好干。我估计要不了多久,刘州牧就会给你重新安排个位置,如果我猜得不错,应该会让你当个太守。”

  蔡瑁点点头,说道:“那是,那是。啊!你说主公会让我当个太守!这怎么可能,太守可比我那都尉强多了。”

  这两天,黄承彦在蔡瑁家中看了好几期荆州简报,已经知道现在荆州各郡太守的权力和职责与从前相比,改变了很多,以蔡瑁的水平,做个县令是没话说的,现在这样的太守他也能胜任,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猜测。黄承彦想不明白,刘欣这么厉害的一个人,怎么会让蔡瑁去做水军都尉,他一天到晩只会“那是,那是”的跟在人后面附和。黄承彦对自己这个舅大哥的能力十分清楚,本身武艺平平也就罢了,谋略又不甚懂,不要说让他统领水军的,就是步军他都带不好。他哪里知道,刘欣这样安排,完全是因为《三国演义》中的一句话,说蔡瑁、张允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之法。

  看到蔡瑁一脸兴奋的样子,黄承彦摇了摇头,说道:“德珪啊,你现在也不用多想,就在家好好反省反省,过去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静等刘州牧的任命就好了。另外,听你姐回来说,刘州牧的几位夫人个个国色天香,小妹再留在州牧府机会也不大,你还是想办法把她接回来吧。”

  蔡瑁苦着脸说道:“我姐已经说了,小妹她自己不肯回来,我能有什么法子。”

  黄承彦抬头看了看,说道:“时候也不早了,我们这就告辞,你多保重。”

  蔡瑁拱手道:“姐姐、姐丈,你们一路好走,记得常回来看看。”

  黄承彦笑道:“以后你不请,我也要常来的,至少每个月的荆州简报,我是一定要来借阅一番的。”

  阿丑在旁边一脸认真地说道:“爹,我也要来,我要去看小姨!”

  蔡玥笑道:“我家阿丑不是想去看小姨,是想去看那个小哥哥吧。”

  阿丑嘟了小嘴,满脸不服气地说道:“谁说他是哥哥了,他是弟弟还差不多。”

  进入五月,荆州喜事连连,今年风调雨顺,夏粮再次获得大丰收,这已经是连续第四个丰收年了。州牧府的两位小公子先后过周了。马芸这次学了过乖,抓周的时候东西不再让人端着,而是将盘子搁在孩子们的面前,让他们自己挑。她还使了个心眼,这回放到盘子里的书,封面上弄得花花绿绿的,十分惹人注目。果然,马凡一把就将那本线装书抓在了手中,马芸看到这个情形,顿时眉开眼笑。到了刘丕抓周的时候,也是同样的结果,卞玉自然更是喜不自禁。刘欣早知道里面的猫腻,但见她们如此开心,却也不说破。

  到了六月,刘欣果然宣布了人事变动。任命韩戏为荆北道总管,全面监督荆北五郡的政务。任命蒯良为荆南道总管,全面监督荆南四郡的政务。刘欣这样任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现在太守的人选已经无关紧要了,但是,如果由自己直接管理那些太守、都尉、税务官,工作量又太大,需要在自己与这些地方官吏之间设置一个类似刺史的角色,于是便有了总管这个职务。荆北与颍川相邻,韩戏是颍川人,又出身于颍川书院,三国中有许多著名的谋士都是出自颍川书院。刘欣现在可不敢大张旗鼓地公开招揽人才,有韩戏这样一个颍川书院出身的人在荆州做大官,说不定会吸引他的同门师兄弟主动前来投效。蒯良向来主张施行仁政,而且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荆南刚刚平复,让他做荆南道总管,正好可以收拢人心。

  蔡瑁也在这一天被任命为襄阳太守,虽然黄承彦早就预言他极有可能被刘欣任命为太守,得到这个消息,他还是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着。第二天天还没亮,蔡瑁就赶紧起床,立即派人前往白水给黄承彦报喜,心中已经对他佩服不已,自己这个姐夫果然料事如神。

  同样是在六月,负责荆南剿匪的张郃、赵云、黄忠送来了捷报。在长沙一带横行十多年的悍匪区星,终于在这次剿匪中被彻底打垮了,区星只身带着三、五个随从逃往了外郡。而盘踞在零陵、桂阳两地多年的周朝、郭石这两个积盗,连番遭遇痛击,最终被围歼在山寨之中,两人双双被生擒活捉。

  这三个人曾经都是刘欣的心病,历史上就是因为他们,孙坚才占据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欣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大笔一挥,判了周朝、郭石一个斩立决。周朝、郭石在零陵、桂阳二郡为祸多年,百姓深受其害,现在得知这两个恶匪被生擒,无不拍手称快。这两个人是在零陵城公开处斩的,行刑那一天,整个零陵城万人空巷。

  最近几天,新官上任的蔡瑁格外地积极,也不知道是在家里闷得太久,还是想在刘欣面前好好表现一番,现在他每天都是天刚刚亮便要到襄阳城里巡视一圈,才回府里吃早饭。

  这一天,蔡瑁还和往常一样从街上巡视回来,却见到黄承彦匆匆从马车上走下来,不觉惊讶地问道:“姐丈,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第140章留得青山在

  原来,黄承彦这两个月都是到了月底便来蔡瑁府上一趟,主要目的当然就是为了能看一眼当月的荆州简报。而阿丑每次来都会借机去一回州牧府,也不知道是去看小姨,还是找刘裕玩儿。

  不过,马芸倒是找着了机会好好观察了她两次。果然,这小丫头脸上胎记的位置有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很小,常人不注意根本发觉不了,但马芸的眼睛十分毒辣,当初刘欣如此高明的伪装都被她识破了,这点破绽自然逃不过她的眼睛。不仅如此,马芸还发现这两次相比较,阿丑的肤色和发色也有微小的差别。这些差别也只有特别留意,又心细如发的马芸才能发现。

  黄承彦听到蔡瑁发问,不由又好气又好笑,说道:“德珪,难道不到月底我就不能来吗?我这次来不是看简报,而是来帮你参谋参谋的。”

  蔡瑁连声说道:“对对对,姐丈你来得正好,帮我指点指点,这一次我可不能再出什么差错了。”

  黄承彦接到了蔡瑁派人送去的喜报,大吃了一惊,他不明白,刘欣为什么如此看重蔡瑁,将襄阳太守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同样是太守,作为州城的襄阳太守比起其他荆襄八郡来,地位明显要高了一筹,就好像普通地级市的市长与省会城市的市长相比较一样。既然是州城,襄阳的人员和社会关系肯定要复杂得多,处理起来自然更需要担一份小心,黄承彦是很怕蔡瑁应付不过来。

  事情都有两面性,对于任命蔡瑁为襄阳太守,刘欣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蔡瑁代表得是荆州首屈一指的大家族蔡家,而且自己一到荆州,蔡家就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自己一边,给蔡瑁的位置就不能太差,否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刘欣现在也发现,蔡瑁没有带兵的能耐,不过,他当年做襄阳县令的时候还算称职,现在让他做个襄阳太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何况,刘欣觉得,有他自己坐镇襄阳,也不用担心蔡瑁会搞出什么乱子。

  坐在蔡府的大厅里,黄承彦听了蔡瑁对今后的打算,反而放下心来。俗话说,勤能补拙,蔡瑁虽然能力上差了一些,只要凡事三思而后行,就不会出什么岔子。

  黄承彦这次是一个人来的,了解了蔡瑁的现状,他的心思也放了下来,说道:“德珪啊,你现在已经是襄阳太守了,这襄阳城里有两个地方我还没有去过,能不能带我去走走?”

  蔡瑁知道他每次来,除了看简报,去城里四处闲逛也是他的必修课之一,不由奇怪道:“这襄阳城大街上的石板都快要被你踏破了,还有哪里你没去过?”

  黄承彦笑着说道:“就是襄阳书院和荆州研究院。”

  襄阳城里有三院,医学院、书院和研究院。医学院是可以随便进的,黄承彦已经去看过两次了,张机的医术他是早有耳闻,现在张机又带了不少弟子,医学院里不时有病人进进出出,无论富贵贫贱,张机和他的弟子们都是一视同仁地对待,这一点很令黄承彦佩服。特别是张机诊室上悬挂的那块匾额——医者父母心,据说是刘州牧提出来对行医者的道德要求,是襄阳书院的院正蔡邕亲笔所书。看到这块匾额,黄承彦对刘欣更加尊敬了,他现在已经不知道不觉中就改变了对刘欣的称呼,再也不直呼其名了。黄承彦也想去书院、研究院看看,但那里都有重兵把守,他根本就进不去。

  蔡瑁听他想去看这两个地方,不由沉吟道:“姐丈,你想看襄阳书院,我下午就可以带你去。至于研究院,没有主公的手令,连我也不能进去。”

  黄承彦深感意外,没想到这个研究院还真神秘,连蔡瑁想看看都不成,只得悻悻地说道:“那好,研究院去不成就算了,上午反正闲着,你就带我去趟书院吧,何必又等到下午。”

  蔡瑁摇摇头,说道:“上午肯定不行,州牧夫人亲自给孩子们上课,外人怎么随便好进去。”

  马芸现在是每天上午去书院,下午去研究院。马芸自己是不介意在人前抛头露面的,刘欣对这些顾忌更是不以为意,他还常常鼓励卞玉、蔡琰她们多出去走走,对马芸讲讲课,搞搞研究,那有什么不同意的,何况马芸做这些也是为了帮他。但是,刘欣的这些手下们可不这样想了,该回避的时候就得回避,绝不含糊。

  黄承彦不由暗暗惊讶,他总以为刘欣已经非常有才华了,没想到连他的夫人也可以给书院的孩子们授课,难怪刘欣的儿子会这么聪明。黄承彦知道,阿丑每次总闹着去看小姨,其实是想去找刘裕斗法。黄承彦也常在背后给女儿支招,结果双方还是斗了个旗鼓相当,看来刘裕后面也一定有高人指点。

  颍川书院黄承彦去过很多次,但是看了襄阳书院,他连呼过瘾,不单单是这里占地比颍川书院大,房屋比颍川书院多,也不是因为这里的设施要比颍川书院好很多,而是这里的教学方法以及所教的内容。尤其是黄承彦在这里看到了学生记的一本数学笔记,这门课就是州牧夫人亲自讲授的,里面的各种符号好像天书一样,让他叹为观止,恨不得能将学生的笔记偷偷拿走。

  金秋八月,蔡琰生下一个女儿。早在半个月前,蔡邕夫妇就忙碌开来,蔡夫人更是频繁出入州牧府的后院,为女儿准备这准备那,看得马芸、卞玉一阵眼热,这有娘家的人就是幸福啊。蔡夫人也是个有经验的,看着女儿肚皮尖尖的模样,只以为她怀了个男胎,结果却生了个女孩,不由大失所望。

  蔡邕思想上也是重男轻女的,一直没能生个儿子是他毕生的遗憾,就连给皇上的奏章中都要提到他无后。这一次,蔡邕倒是想得开,既然蔡琰能生个女儿,总有一天也能生个儿子出来,他所关心的只不过是刘欣到时候还会不会让他的儿子随母姓。

  在这个年代,孩子随母姓是非常离经叛道的事情,蔡邕也算得上是个卫道士,可是现在他却为刘欣做这种离经叛道的事在摇旗呐喊。这也可以算作另外一种屁股决定脑袋吧,他的屁股坐在了延续蔡家香火的那一边,孩子随父姓还是随母姓自然就不那么重要了。就像时下关于要不要禁放鞭炮的争论,有人一向是支持燃放鞭炮的,扛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大旗,一旦他的家里有孩子要参加中考、高考,他立刻就摇身一变,成了最坚定的禁放派。

  刘欣走进房内的时候,蔡琰脸上还挂着泪痕,生了个女儿,她心里总觉得有些失落。蔡琰倒不是担心刘欣会有什么想法,她是在拿自己和卞玉在暗暗比较。刘欣知道她心里想的什么,抓住她的手安慰道:“琰儿,你别多想了,其实男孩女孩我都喜欢,甚至更喜欢女孩多一点。”

  蔡琰扑闪着大眼睛,似信非信,没有说话。

  刘欣看她的模样,没好气地说道:“你给我乖乖地把身体养好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后我们多努力努力,生他十个八个,还愁没有儿子吗?”

  旁边的马芸、卞玉早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个不停,蔡琰羞得满面通红,更是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朝野关于刘欣的争论也渐渐淡了下来,而刘欣也尽量保持低调,没有再推出什么新的政策。荆州现在政通人和,山贼盗匪已经无处藏身,各郡都进入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

  相对于荆州,大汉王朝的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么安定了。黄巾之乱平息后的这两年,天下各郡都得到了短暂的休养生息。但这种平静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先是北方各族频频侵扰幽、并、凉等州,接着各地叛乱纷起,西凉有边章、韩遂造反,冀州有黑山贼张燕聚众号称百万,朝廷四处调兵遣将,疲于奔命。长沙贼区星自从逃出荆州,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也趁着天下烽烟四起,再次举旗造反,竟夺下庐江城,自封庐江太守。

  消息传到襄阳,刘欣大怒,聚众商议,想要发兵攻打庐江。沮授、田丰、蒯越一齐将他苦苦劝住,这时已是冬季,天气严寒,粮草调运不便,加之越境用兵,恐怕全再次惹来朝野非议。

  刘宏得了那种不知名的香料以后,这才真正感觉到了男欢女爱的乐趣,从此整日沉迷女色,不理朝政,将一应政事都交给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与此同时,朝臣们声讨十常侍的奏章络绎不绝地送到刘宏面前,纷纷指责十常侍正是造成天下动乱的罪魁祸首。这些奏章虽然都被刘宏压了下来,但是,十常侍还是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张让、赵忠曾经在刘欣的问题上明争暗斗,现在也摒弃前嫌,重新站到了一起。他们深知,要堵住朝臣们的嘴,首要的就是平息各地的动乱。张让等人现在大权在握,一通密谋之后,便故计重施,先使人假诏招安张燕,封其为平难中郎将,又任命张温为车骑将军、董卓为破虏将军往西凉讨伐边章、韩遂。接着,又发一封矫诏,任命孙坚为庐江太守,讨伐区星。

  第141章拉开帷幕

  十常侍的这次调兵遣将果然奏效,先是董卓在西凉屡立战功,平定了边章、韩遂之乱,接着孙坚又斩杀区星,收复庐江。张让等人闻讯大喜,赶紧将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刘宏。刘宏正式下诏,任命董卓为凉州牧、封斄乡侯,任命孙坚为庐江太守,封乌程侯。

  消息传到襄阳,刘欣仰天长叹。他虽然没有想过要阻止董卓占据西凉,但对孙坚来到江东,却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所以一听说区星逃到了庐江,刘欣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越境用兵。可惜刘欣使尽浑身解数,也没有能够将区星彻底剿灭,还是给了孙坚机会。

  回到后院,刘欣仍然闷闷不乐,抬头却看到马芸兴高采烈地从房里走了出来,说道:“老公,我今天办成一件大事。”

  刘欣奇怪道:“办成了一件大事?什么事?”

  马芸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块白绢,递到他面前,说道:“今天阿丑又来看她小姨,我悄悄用白绢沾了清水,在她手臂上擦了一下,你看,这一片变成灰色了。”

  刘欣没想到马芸到现在还一直纠结着阿丑到底是不是易了容,不由好笑,说道:“也许是小姑娘好多天没洗澡,把你的手绢弄脏了。”

  马芸不服气地说道:“谁说的,我看她的手臂真的白了许多,哪天我一定要找个机会,把她脸上的胎记揭下来看看。”

  “你别胡闹啊,怎么弄得像个小孩子似的。”刘欣知道马芸说得出就做得出,既然黄承彦把他女儿弄得这么丑,一定有他的目的,何必要去揭穿别人呢。

  想到黄承彦,刘欣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问道:“阿丑是不是经常来?马上要过年了,如果她再来,记得给她备点礼物。”

  “是啊,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马芸突然坏笑道,“怎么今天想起问阿丑来了,是不是想通了,要让她做儿媳妇?如果想通了的话,可以找蔡瑁出来说说啊。”

  刘欣没好气地说道:“我有你那么无聊吗?我是在想,她爹黄承彦应该也是个大有才学的人,这种人还是要拉拢拉拢的。”

  说到正事,马芸也收起了笑容,问道:“你莫非想要招揽黄承彦?”

  刘欣摇摇头,说道:“黄承彦这种人热衷于寄情山水,不会愿意出来做官的。但是,传说中他和司马徽等人交好,庞统、徐庶、诸葛亮这几个人他应该也都熟悉,我的想法是通过他招揽到那几个人。”

  马芸说道:“老公,你的想法是好的,不过,目前来说可不现实,谁知道这几个人现在多大年纪。”

  两人边说边走,来到房内。马芸挥挥手,让丫鬟们退下,她早就看出刚才刘欣的心情似乎不太好,见四下无人,这才关切地问道:“老公,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